当前位置:北库历史网>神话故事>正文

羌族歌曲 羌族音乐简介 羌族有多少种民歌

导语:羌族主要分布在四川省阿坝藏族自治州毛文羌族自治县,主要使用羌语,民间音乐以民歌和歌舞音乐为主,内容涉及劳动、风俗、节日等。羌族民歌使用五声和六声音阶,有些特殊调式,兼具五音和六音音阶特点。乐器有口弦、羌笛、唢呐等。

羌族主要分布在中国四川省阿坝藏族自治州毛文羌族自治县,部分人居住在汶川、礼县、黑水、松潘等地,人口30多万。羌语属于汉藏语系缅甸语系的羌语分支,是一种常见的汉字。羌族的民间音乐主要是民歌和歌舞音乐。

民歌包括民歌、劳动歌、风俗歌、巫师歌;歌舞有两种:喜庆歌和葬礼。

民谣,羌族语叫“拉娜”或“拉索”,多在工作场所或山野演唱,节拍相对自由。它由两个短语或四个短语组成,其中一些用弯曲的头或弯曲的尾排列,从而形成三个短语或五个短语。演唱形式包括独唱和二重唱。传统歌词中有许多苦涩的歌曲,反映了旧社会羌人的悲惨生活。1949年后,羌人编了很多新的民歌,歌颂新的生活。

劳动歌包括犁地歌、收割歌、除草歌、撕谷壳歌、打闹歌、抱柴火歌、打房子歌等等。有些节拍是自由的,类似民谣;有些节拍有规律,接近歌舞。劳动歌曲有独唱、合唱、同歌词同歌曲双句对唱等形式。劳动歌曲数量最多的是撕玉米皮,有的节奏明快,衔接紧凑,气氛热烈;有的节奏慢,曲调悠扬。

风俗歌是献给传统习俗和仪式的,有婚礼歌、酒歌、弹山调。婚礼歌曲包括婚礼歌曲和喜庆歌曲。结婚歌曲,也称为姐妹歌曲,是在女孩结婚前夕由陪伴新娘和新娘的妇女演唱的。节日歌曲是新郎家为庆祝快乐事件而唱的歌曲。内容包括对新娘美貌和打扮的赞美和祝贺。婚礼歌曲的演唱形式多为二人对唱和重句对唱,也有合唱和集体重句对唱。

酒歌是红白喜事唱的歌。一般一首歌4 ~ 6个乐句,节奏缓慢,曲调悠扬,风格简约。歌词多段,内容包括嘉宾和主持人之间的祝贺和娱乐;有的叙述家族历史,有的赞美古代英雄。山调是一首自由体裁的抒情歌曲。根据羌族习俗,每年农历正月初五,青年男女上山玩耍,俗称打寨子。弹山调是这种场合唱的歌。

巫师歌是巫师求神送鬼时唱的歌。它包含一些古老的民间故事和传说。如《泽齐格部》、《穆朱杰》、《斗几个人》等。说唱说唱,间奏打羊皮鼓。

羌族民歌的歌词每句话有四个音节。唱的时候一般一开始就唱两四句,民谣和酒歌标题一样。另外汶川和礼县有7音节的歌词,这些歌没有歌名。羌族民歌使用的音阶主要是五声和六声,而有些民歌采用四音系列和七音音阶,但完整的七音音阶很少。除了以do、re、mi、sol、la为主调的调式外,一些民歌还使用由sol、la、si、re、fa或sol、la、si、do、re组成的特殊调式。六音音阶在羌族民歌中应用广泛,大多具有五音音阶的特点,即介于do、re、mi、fa、sol、la、si的mi与fa之间以及do、re、mi、sol、la、si的do之间,它们不做半音,而是分别出现在不同的乐句或段落中,或者只在结尾出现有偏的fa或si。许多民歌采用这种手法形成了独特的风格。此外,民歌中还有一些连续换位的例子。有些生活在松潘县的羌族人习惯于唱两种或两种以上声部的民歌,他们的和声结构是以二度到同度,三度到四五度。除了男女二重唱和合唱,还有混合合唱。有些合唱有复调成分。

歌舞音乐有两种:丧葬歌舞和喜庆歌舞。丧葬仪式中使用的丧葬歌舞,不表现悲伤,多为赞美死者,安慰死者亲属;②节日歌舞广泛用于各种节日活动。表演时,人们分成两组,围成一个圈,轮流唱歌跳舞。唱歌是双句的形式。羌族的舞蹈大体相似,而音乐则因地而异。

羌族民间乐器除了巫师使用的单鼓、拨浪鼓外,还有口弦、羌笛、唢呐等。口簧由竹子制成,单件,可以发出两个相隔两度的实音或簧片实音的泛音。羌笛是一种双筒双簧竖吹乐器,两管声音相同,但乐器没有定制,旋律不同。通常演奏的音乐由一系列连续的二度颤音组成。曲子又慢又长,没有明显的乐句。演奏时采用循环通风,让音乐无休止。

免责申明:以上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北库历史网立场!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或内容不符,请联系我们处理,谢谢合作!
当前文章地址:https://www.beikuopc.com/shenhua/5846.html感谢你把文章分享给有需要的朋友!
上一篇:古代有银行吗?古代富商是如何运输和存储自己的钱的?下一篇:什么是焦山之战?蒙宋最后较量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