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北库历史网>史前文明>正文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英语热”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英语热” 你曾经也为之“疯狂”过吗

导语:你有没有对八九十年代的英语热“疯狂”过?以下文字资料由边肖为大家整理出版。让我们快速看看他们!文|纪彭 英语是一种国际语言,学习英语是学习西方文化,融入国际社会的一张入场券。改革开放之初,中国便掀起了一场“英语热”,等到了20世纪90年代,中国进一步深化改革之后,更是出现了“全民英语热”的现象。 >“新东方”联合创始人徐小平,现在已经是知名天使投资人,面对《国家人文历史》记者的采访,谈起当初

你有没有对八九十年代的英语热“疯狂”过?以下文字资料由边肖为大家整理出版。让我们快速看看他们!

文|纪彭 英语是一种国际语言,学习英语是学习西方文化,融入国际社会的一张入场券。改革开放之初,中国便掀起了一场“英语热”,等到了20世纪90年代,中国进一步深化改革之后,更是出现了“全民英语热”的现象。 >“新东方”联合创始人徐小平,现在已经是知名天使投资人,面对《国家人文历史》记者的采访,谈起当初自己如何学习英语、出国留学,后来又参与创办“新东方”,站在了“全民英语热”风口浪尖上的故事,感慨万千。 >改革开放,让中国人开始有机会再次认识西方文明,国门打开之后,西方的文化一股脑进入中国,许多新思想开始传播,比如,社会哲学领域的法兰克福学派、心理学领域的弗洛伊德、哲学领域的存在主义、艺术领域的现代派,这些新思想给当时的中国人极大的震撼。当时,有一种说法,“开放拖着改革走”。所以说,80年代的“英语热”,实际上是一种“西方文化热”,是比较小众的、单纯的。 >徐小平说:“80年代,我学习英语,主要还是希望能多读原版书籍,为了读原版着作,我还学了半年的德语,后来用得少,就都忘记了。如果我一直在中国工作、发展,很有可能英语也都忘记了。” >不过,当时的徐小平是北大团委的文化部部长,还有更大的志向:他的理想是当中国的文化部部长,以自己的力量振兴中国的文化事业。后来,理想之路未能继续,徐小平这才想起出国留学这档子事儿。还好,之前苦学的英语帮了他,1987年,徐小平选择出国留学,最终获得加拿大萨斯卡彻温大学音乐学硕士学位。 >“当然,还有很多人学习英语是为了别的”,徐小平告诉记者:“80年代中国和西方发达国家之间,经济差距实在是太大了,当时的中国人确实穷。我记得里根大选的一次活动,美国大使馆邀请北大的几个学生参观长城饭店。哇!太高大上了,之后我去喝了一杯咖啡,花了10块钱,简直是疯了,那是我一个月的伙食费啊!” 1998 年 , 俞敏洪在成立初期的新东方学校上课 >“举一个例子,我上大学的时候,有一个上海人前后到北京四五次,被拒签四五次,屡败屡战。”徐小平反问记者:“为什么?”一个基本的常识便可以说明一切:80年代中期,一个普通中国工人在中国一个月的工资,大约是几十块钱。可是,如果他到了美国,干差不多的工作,一个月可以赚到2000美元。所以,到美国打工,是当时中国人的一个梦想,实现这个梦想的一个前提便是学习英语。 >不过,总体上说,80年代的“英语热”还是纯真的,犹如80年代的法兰克福学派、弗洛伊德、存在主义、现代派的流行一样,“英语热”是一种西方文化热的副产品。在经历了精神苦闷之后,中国人太渴望新的文化了,所以,80年代的“英语热”,在诸多方面还很青涩,只能说是为90年代中国全面融入世界做了准备。 >如果说,80年代的“英语热”是青涩的、小众的, 90年代的“英语热”几乎是疯狂的、全民的。徐小平说:“有两个关键的原因,第一,外资企业大量进入中国市场,第二,新东方这样的英语培训机构崛起。一方面,学习英语有了直接的利益,另一方面学习英语、包括出国,有了便捷的途径。” >外企进入中国市场后,如果你熟练掌握英语,你就能进入外企工作,收入比公务员、国企职工、民营企业员工高很多。20世纪90年代,在外企工作,收入高,有面子,还有很多出国的机会,是当时年轻人追求的理想工作。比较早进入外企的中国员工很多都积累了大量的财富,如果善于理财、投资,在工作十年之后基本实现财务自由。 1990 年 4 月,李阳在北京太庙举办“疯狂英语”万人演讲。他创办的“疯狂英语”学习概念曾经风靡一时 “如果你还是学生,赶紧学习英语,申请欧美大学、争取奖学金”,徐小平继续说:“你知道一个全额奖学金意味着什么?1995年,中国职工的平均工资还在200到300块钱之间。一个全额奖学金起码是每年2万美元。一个硕士起码2年,博士则是5年,简直是一笔匪夷所思的财富。” 所以,新东方成了普通人学习英语、争取拿奖学金出国留学的一个桥梁。这里犹如一个工厂,把一个普通的本科生打造成为留学生,很多人因此拿到了奖学金,彻底改变了命运。 所以,90年代整个“英语热”有一种鲤鱼跳龙门的感觉,英语成了改变命运,获得成功的法宝。大量年轻人,为了学习英语呕心沥血。有的人把GRE单词背了一百多遍,一本单词书已经翻到破破烂烂还在看、在读、在背;有的人考托福、GRE、雅思,考了几十次,还有的人为了出国倾家荡产。但是,在当时许多人眼中,幸福触手可及,幸福就是学习英语,考试成功。在外人眼中,这是一种疯狂,以今天的眼光看,似乎是孤注一掷的愚勇。但实际上,正是当时出国的这批人,为中国崛起储备了力量。以上内容由整理发布,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免责申明:以上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北库历史网立场!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或内容不符,请联系我们处理,谢谢合作!
上一篇:怎样分辨处女与非处女 古代女人怎样验处女,如何辨别处女处男方法下一篇:华山事件 华山黑龙潭灵异事件,潭水变化无常毫无规律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