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北库历史网>史前文明>正文

一场兵变沦为百人闹剧 浦江却因此多了一个村庄 一场兵变沦为百人闹剧 浦江却因此多了一个村庄

导语:浦江陈氏祠堂是一座历经三百年的古建筑,记录了陈氏一族从古至今的点点滴滴。文章从南宋兵变引出故事,介绍了陈己善因兵变被免去官职,最终迁居浦江东陈的经历。并详述了祠堂中的各种建筑和匾额的历史和意义。

一场兵变变成了百人闹剧!然而,浦江还有一个村庄。以下文字资料由边肖为大家收集整理。让我们快速看一下它们。

01 皇位之争起兵变 南宋嘉定十七年,1224年,宋宁宗病重,一代奸相史弥远进献金丹百余粒,包治百病,不幸的是宋宁宗嗑完药...卒,享年57岁,死因耐人寻味。后面的剧情可想而知... 宁宗死后,史弥远联同杨皇后及朝中一干大臣开始把控朝政。在灵柩前假传宁宗遗诏,兵不血刃就废了一向与他们不合的太子赵竑,封其为济王。找了一个赵氏宗亲赵昀当傀儡,扶其登帝,一系列操作把赵竑打的一脸懵逼,但因自己并无实权只能默默接受这个结果。 至于为什么丞相和太子会有这么大的仇?这就和太子赵竑做事不懂低调有关,史弥远任右相期间,权势熏天,也很高调,身为太子自然看不过去,毕竟将来是主宰天下的存在。 有一次,对着宫墙的地图指着琼崖州意气风发说了一句话:「 ”弥远当决配八千里”,后来又呼弥远为「 ”新恩”,意思是如果他当了皇帝就将史弥远流放新州或恩州。而史弥远早就在太子身边安插了眼线,知道后这事后,曾试图缓合双方关系,送了一些奇珍,结果全被赵竑摔碎在地上。史弥远知道后怕的要死,便有了废立太子的想法,先下手为强,并且成功把太子拉下马。 而身为太子的赵竑,原本满心欢喜的向龙椅进发,最后一刻竟然被人踢出了权利中心,原本唾手可得的江山化为泡影,不甘、失落、愤懑、仇恨无处发泄,对史弥远更是恨之入骨,苦于没有实权,无计可施。 宝庆元年,1225年,正月,湖州人潘壬与他的弟弟潘丙知道事情经过后,便图谋拥立赵竑,重新登基。如果能得这策立之功,自然一人之下万人之上,高官厚禄,贵不可言。 赵竑听说有人想拥立自己,心中估计是欢喜的,但也十分害怕,兵变失败的话就得死,权衡利弊之后就躲了起来。只是被利益冲昏头脑的潘壬兄弟二人怎么会轻易放弃呢?还是找到了他,拥到州治,黄袍加身,赵竑也是身不由己,半推半就答应发动兵变,号称精兵二十万,水陆进讨!和他先祖赵匡胤的陈桥兵变何其相似,但结果到底如何呢? 02 虎头蛇尾成闹剧 原本潘壬联系了山东的起义军,许以重利,双方一拍即合,商定好时间一起发动兵变,结果事到临头,对方竟然按兵不动。但潘氏兄弟是骑虎难下,无奈连夜找了一些人充门面。 第二天,赵竑踌躇满志到校场一看,二十万精兵竟只是些渔民以及巡尉兵卒,一共不满百人。赵竑知道这种情况再造反肯定是不会成功的,立马翻脸率领自己的州兵讨伐他们,并遣人告诉给朝廷有人造反,把自己摘得干干净净。这么点人马,不等史弥远收到消息,派出兵马到达,事态已经平息。 赵竑虽然及时认清现实,悬崖勒马,但也暴露了自己是个定时炸弹。心中不安的史弥远又想起了赵竑当初说的话,觉得这个人不能留了,便令人前来给生龙活虎的赵竑看病,赵竑...卒! 一场兵变沦为闹剧,却产生了蝴蝶效应,影响到了一个人——陈己善。 当时,任睦州通守的陈己善因为兵变竟然被免去官职,无妄之灾。湖州离睦州还隔了一个杭州,不知道怎么就影响到了他,不过也没办法,御任后便准备回故里东阳亭塘,正好经过浦江。原本丢了官,心中郁结十分惆怅,一路没事看看风景,走着走着就到了东陈,见此地山灵水秀,南山为屏,丽水为带,心情不由好了许多。正好无官一身轻,便生出了归隐之意,决定迁居于此。 03 东陈祠堂经百余年的繁衍,陈氏家族成为当地一大望族。康熙六十年,1721年,开始修建宗祠,断断续续二十六年,才建成现在的规模。 陈氏祠堂坐北朝南,为三进五开间建筑,看到的第一眼感觉是古迹。整个门厅斑驳古朴,尽是岁月留下的痕迹。尤其大门彩绘的两位身着朝服文臣已经只剩下黑白色。两侧对联:「 ”九世同居以旌于北宋,一门相睦尚见乎东陈”,此联记载陈氏家族早在北宋时期就已经九世同居的事迹。两旁还有一对门鼓石,可以看出陈氏一族曾经的辉煌。 大门进去就戏台,常见的歇山顶,正脊施鷉吻,戗脊上施砖雕,檐口施沟头滴水,四个翼角高高翘起,如飞凤展翅。戏台藻井呈八角形,柱上牛腿雕工精细,栩栩如生。 牛腿是民间雕刻家周光洪所作,单单一只牛腿居然镂雕了60多个三国人物,不禁想起了《核舟记》里苏东坡乘小船游赤壁的桃核小船,一样的惊叹。可惜的是其中一只牛腿已经被盗,据祠堂的管理员陈老先生说,这只牛腿有人来偷了八次,有一次被撞破的时候牛腿甚至已经被卸下,差一点就被偷了。但有千日做贼,没有千日防贼的,第八次还是被偷走了。现在的牛腿是周光洪大师的徒孙所刻,雕工也十分精细,可以说得到了周大师的真传。 而东陈的戏台还有一个与众不同的功能,大部份戏台都建于正门之后,如此一来,大门就失去作用,只能从边门进入。但东陈祠堂的戏台中间部分可以拆卸,村里有活动的时候就可以从正门进入,古人的构思也相当人性化。 两旁是观戏楼,由于古时候礼教森严,陈老说这戏楼是专供女宾观看用的,男宾则在天井内观看。 中厅是敦睦堂,二十余块大匾高悬厅上,关于这些匾也有一段坎坷的故事。原本大部份匾曾遗落在村中各家各户,重修祠堂的时候便发动村民找回,虽然有所损坏,但好在无一遗失。 其中「 ”兵部尚书”为宋乾道八年壬辰进士陈琰,历任翰林院助教、吏部侍郎,后晋升为兵部尚书兼谏议大夫。「 ”庐墓终身”相传是陈氏先人陈衍,曾居住富阳,后父亲去世,陈衍悲痛万分,就回浦江把父亲葬于家乡,并为父亲守墓三年,此后便迁回浦江居住,叶落归根。「 ”割股愈父”则是为了褒扬孝子陈应雄的孝行。还有「 ”理学名贤”则是为有学问的陈氏祖先所立。 值得一提的是中央的四根金柱,分别用柏、梓、桐、椿四种树木制作,意为「 ”百子同春”,为的是祈求家族绵延,也有九世同居子孙众多之意。其中一根柱子在修复的时候,发现已经虫蛀中空,为了修旧如旧,便没有直接换柱,而是内部塞了木芯,缝隙再灌入水泥加固,从外部完全看不出任何修过的痕迹。 走入穿厅,可以看到一张长桌,此处主要用于祭祀。两旁的分别是功法祠和供奉孔圣的继绝祠,「 ”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相信是所有读书人的至高抱负。 最后的寝堂,供奉的是陈氏几位先人的画象,其中就有兵部尚书陈琰及迁居浦江的先祖陈己善。 雕栏犹在,朱颜已改,再看东陈祠堂,三百年时光流转留下的尽是沧桑岁月痕迹,但它同时也见证和记录了陈氏一族从古至今的点点滴滴。

免责申明:以上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北库历史网立场!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或内容不符,请联系我们处理,谢谢合作!
当前文章地址:https://www.beikuopc.com/wenming/279764.html感谢你把文章分享给有需要的朋友!
上一篇:一个人骂遍了整个民国:那些年被鲁迅骂过的民国大师们 一个人骂遍了整个民国:那些年被鲁迅骂过的民国大师们下一篇:中国高级将领下连队当兵 许世友被班长批评 中国高级将领下连队当兵 许世友被班长批评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