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北库历史网>史前文明>正文

五四运动发生的历史条件 五四运动发生的历史条件

导语:五四运动是彻底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发生在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之后,主要背景包括国际环境、经济条件、政治条件和思想条件。

五四运动的历史条件以下是边肖为大家收集出版的文字资料。让我们快速看看他们!

1.五四运动的背景和历史条件是什么

1.时代背景: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战胜的帝国主义国家在巴黎召开“和平会议”,讨论如何惩罚战败的德国,与德国签订和平条约。

在帝国主义列强的控制下,“和会”不合理地拒绝了战胜国中国政府的正当要求,甚至将德国在山东享有的特权转让给日本,无视中国的国家主权,激起了中国人民的极大愤慨。1919年5月4日,包括北京大学在内的十几所高校的学生聚集在天安门广场前举行示威游行,谴责政府的卖国罪行,要求惩办亲日派汉奸曹儒林、鲁、等。

游行队伍来到曹汝霖的住处,痛打了曹家的日本公使,并放火烧了曹的房子。反动军阀政府派出大量军警镇压并逮捕了30多名学生。

第二天,全市学生罢工,成立了学生会,全国电气化。李大钊还发表文章,严厉谴责反动政府镇压学生,反对巴黎和会关于山东问题的无理决定,积极解救被捕学生。

反帝爱国运动迅速扩大到全国,全国各地的学生、工人、商人都支持北京学生的爱国行动。反动军阀政府被迫释放被捕的学生,开除曹儒林等三名汉奸,并通知出席巴黎和会的代表,拒绝签署和约。

2.中国工人阶级的成长。随着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迅速发展,中国工人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的力量也逐步壮大。新文化运动对思想解放的推动。

为五四运动准备了初步的群众基础和骨干。延伸信息:五四运动和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成立后,中国青年要求社会转型的呼声响彻祖国。全国各地的年轻人纷纷成立社团,大量宣传新思潮、新文化的出版物涌现,仅一年就出现了400多种。

其中有200多种不同程度的社会主义倾向。当时对青年有影响的几家报刊都加强了马克思主义的宣传。

最有影响力的出版物是《新青年》。1919年10月,李大钊在《新青年》上发表了《我的马克思主义观》,系统地介绍了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理。

这篇文章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在中国进入了一个相对系统的传播阶段。陈独秀、李大钊主编的另一本刊物《新青年》、《每周评论》成为五四运动后宣传社会主义的主要刊物。

毛泽东主编的《湘江评论》是湖南省学生联合会的刊物。它成立于1919年7月14日。

在毛泽东的主持下,《湘江评论》宣传科学民主思想,倡导新思想新文化,激励人们反对旧思想旧文化,热情歌颂十月革命,倡导走俄国道路,充分肯定人民在历史上的重要作用。《湘江评论》的文章几乎都是毛泽东一个人写的,从建国宣言到国内外大事回顾。

在毛泽东担任《湘江评论》主编期间,白天的事情很多,他的写作往往只有深夜。文章写好之后,你还要自己编辑,排版,校对,甚至推销。

中国先进青年知识分子对中国的出路进行了深刻的思考和艰辛的探索。“改造中国”几乎成了中国知识分子的共识,他们在选择改造中国的方案时,都把目光投向了西方。

一时间,无政府主义、勤工俭学主义、互助主义、新村主义在年轻人中广泛传播。一批先进知识分子经过反复比较和反思,做出了共同的选择——把马克思主义作为自己改造中国的信仰和武器,认识到科学社会主义、资产阶级改良主义和无政府主义的本质区别,认识到只有科学社会主义才能从根本上改造中国。

参考来源:百度百科-五四运动参考来源:人民网-五四运动与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的成立。

2.五四运动爆发的社会历史条件

一、国际环境:俄国十月革命改变了整个世界历史的方向,分裂了整个世界历史时代。世界进入了帝国主义和无产阶级革命的时代。这给了中国革命一个新的国际环境,这是时代变化的条件。

二、经济条件: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发展。1914年至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欧美帝国主义国家忙于自相残杀,无暇顾及中国,欧洲国家需要从中国进口原材料和农产品,使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发展进入“黄金时代”。

第三,政治条件:中国工人阶级的成长和工人运动的发展。随着欧洲战争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发展和外资企业的增多,中国工人阶级的队伍也壮大了;五四运动后期,中国工人阶级以独立的姿态走上政治舞台,成为运动的主力军。工人阶级的成长开始形成一股强大的、革命性的新的社会力量。

第四,思想条件:新文化运动的发展和民主思想的深化;俄国十月革命的影响,五四运动的爆发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广泛深入传播。

3.五四运动的历史条件

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时,日本借口占领青岛和吉焦铁路向德国宣战,控制了山东省,夺走了德国在山东攫取的各种权益。

1918年大战结束,德国战败。1919年1月18日,战胜国在巴黎召开“和平会议”。

北京政府和广州军政府联合组成中国代表团作为战胜国参加和平会议,提出取消列强在中国的特权,取消日本帝国主义与袁世凯缔结的21项不平等条约,归还大战争期间日本从德国夺走的山东的各项权利。巴黎和会在帝国主义列强的操纵下,不仅拒绝了中国的要求,而且在与德国的和约中明确规定,德国在山东的一切特权都要移交给日本。

北京政府准备签署和平条约,这引起了中国人民的强烈反对。

4.五四运动爆发的社会历史条件

五四运动爆发的社会历史条件主要包括:1 .北洋军阀政府实行独裁,依靠帝国主义,出卖大量国家权利,中国人民陷入困境;2.1919年五四运动前夕,中国无产阶级迅速发展到两百多万人,他们必然成为中国革命的领导阶级;3.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为中国人民的解放斗争指明了正确的方向;新文化运动的不断发展促进了中国人民的觉醒。

五四运动是彻底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在这场运动中,无产阶级开始走上政治舞台,发挥主力军的作用;年轻学生发挥了先锋作用。

五四运动发生在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之后,是当时无产阶级世界革命的一部分。。

免责申明:以上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北库历史网立场!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或内容不符,请联系我们处理,谢谢合作!
当前文章地址:https://www.beikuopc.com/wenming/281034.html感谢你把文章分享给有需要的朋友!
上一篇:明治维新对日本社会发展产生的影响主要有哪些 明治维新对日本社会发展产生的影响主要有哪些下一篇:日军误入此洞 日军误入此洞 彭德怀知道後 火速派兵进攻 洞里究竟有什麽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