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北库历史网>史前文明>正文

庆亲王屡次被举报贪腐 庆亲王屡次被举报贪腐 但每每都能安全过关 靠的竟是这两个字

导语:清太子屡被举报贪污,但他总是安全过关,依靠的是政治过硬和忠诚,慈禧视其为大节。晚清两次反腐潮都矛头直指庆亲王奕匡,但他依旧财源滚滚。然而,腐败的忠臣只是独裁专制维护地位的一剂慢性毒药。

清太子屡被举报贪污,但他总是安全过关,依靠的是这两个字下面的文字材料是边肖为大家收集整理的。让我们快速看看!

晚清名臣岑春煊在《乐斋漫笔》中自述,他觐见慈禧时曾当面奏道:「 ”亲贵弄权,贿赂公行,以致中外效尤,纪纲扫地,皆因庆亲王贪庸误国。”慈禧想调停岑春煊和庆亲王奕匡的紧张关系,要岑春煊主动上门拜访奕匡,岑春煊答道:「 ”彼处例索门包,我做不来,就算有钱,也不干这事。”慈禧听后也不作正面回答,只是顾左右而言他。可见慈禧心知肚明,只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罢了。 据说岑春煊面奏之事很快传到奕匡耳中,他便亲自书写一张严禁收门包的手谕贴在大门口,欲盖弥彰。就在手谕贴出的第二天,被派任江西提学使的林开謩按惯例在出京赴任前要遍谒军机大臣辞行,可他去了奕匡家三次都被门子挡在门外。第四次上门,他问:「 ”各大臣均以谒晤,一见王爷,即可成行,究竟何时可以得见?”门子笑着说,要给门包。林开謩指着墙上所贴的手谕责问道:「 ”王爷都发话了,我还敢吗?”门子笑眯眯地给了一个神回复:「 ”王爷的话不能不这样说,林大人你这个钱也不能省。” 难道就没有人举报奕匡吗?晚清两次以反腐败的名义出现的台谏风潮,矛头都直指奕匡。 第一次是1907年的一起「 ”权色交易”。奕匡的儿子、商部尚书载振出差路过天津,看中了名歌姬杨翠喜,候补道段芝贵随即用重金为美人赎身,献给载部长。顺理成章,不久,段芝贵便被破格提拔,一跃成了黑龙江巡抚。御史赵启霖立即上奏弹劾,认定是「 ”性贿赂”。朝廷派了载沣等人去查,结果「 ”查无实据”,赵启霖反被革职。 第二次是三年之后,另一御史江春霖又向奕匡发难,弹章的题目就是《劾庆亲王老奸窃位多引匪人疏》,火药味很浓,震动朝野。谁知,江春霖被责为「 ”沽名钓誉”「 ”莠言乱政”,但处分仅是「 ”回原衙门行走”,换个工作岗位。结果,江春霖干脆辞职,一下子名动四海。御史们群起效仿,联名上奏,掀起了舆论监督的大高潮,逼得奕匡只好请假躲避。 奕匡为何每次都能安全过关呢?因为在慈禧看来,御史们罗列的罪状都是一些皮毛,她看中的是奕匡的「 ”大节”就是「 ”政治过硬”「 ”忠诚”。因此,奕匡依旧财源滚滚,当时北京的一家画报曾刊登一幅关于奕匡的漫画:庆王爷顶戴花翎,身着官服,戴着一副大眼镜,双手拿着一只大耙子,满地搂着金银财宝……然而,腐败的忠臣只是独裁专制维护地位的一剂慢性毒药,清朝的命运证明一个江湖游戏规则:出来混,迟早是要还的。

免责申明:以上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北库历史网立场!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或内容不符,请联系我们处理,谢谢合作!
当前文章地址:https://www.beikuopc.com/wenming/286810.html感谢你把文章分享给有需要的朋友!
上一篇:末代皇帝溥仪婉容视频 末代皇帝溥仪婉容视频 末代皇帝溥仪的皇后婉如最后怎么死的下一篇:诸葛亮死后千年 诸葛亮死后千年 竟然还能料事如神 活活气死了一个嚣张的人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