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北库历史网>史前文明>正文

三峡分别指的是哪三峡呢 古代三峡指哪三峡

导语:三峡分别指长江上的瞿塘峡、巫峡和西陵峡,古代三峡则指瞿塘峡、巫峡和犍为峡。三峡因自然景观而闻名,也是中国文化的重要象征之一。

目录导航:

  1. 三峡分别指的是哪三峡呢
  2. 三峡是长江切穿了哪个山形成的?急
  3. 三峡导游词
  4. 三峡作者郦道元什么朝代的人选自什么他的文学价值的什么著作三峡指长江上游什么什么什么
  5. 三峡选自哪儿作者是谁我国古代的
  6. 三峡古代有大坝吗
  7. 为什么古人喜欢用猿猴的叫声形容悲伤
  8. 三峡全长193千米,为何说三峡七百里
  9. 三峡古今异义词
三峡分别指的是哪三峡呢

三峡有黄河三峡和长江三峡,黄河三峡有甘肃永靖县的三峡和河南济源市的黄河三峡,而长江三峡指巫峡,西陵峡和瞿塘峡这三个峡,

长江三峡分别指:瞿塘峡、巫峡、西陵峡。

1、瞿塘峡,位于重庆奉节县境内,长8公里,是三峡中最短的一个峡。它是雄伟险峻的一个峡。 端入口处,两岸断崖壁立,相距不足一百公尺,形如门户,名夔门。

2、巫峡,位于重庆巫山县和湖北巴东县两县境内,西起巫山县城东面的大宁河口,东至巴东县官渡口,绵延四十五公里,是长江横切巫山主脉背斜而形成的。

3、西陵峡,在湖北宜昌市秭归县境内,西起香溪口,东至南津关,约长66公里,是长江三峡中最长、以滩多水急闻名的山峡。

三峡一般特指长江三峡。自西向东,顺流而下,依次为瞿塘峡、巫峡和西陵峡,总称“长江三峡”。

一、瞿塘峡是长江三峡的第一峡,“夔门天下雄”,大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势,雄踞瞿塘峡入口。

夔门是瞿塘峡的入口,也是长江三峡的入口,两岸峭壁千仞,壁立而伺,两岸距离不足百米,极为险峻。

瞿塘峡是长江三峡最短的一个峡谷,只有短短的8公里,却又是最为雄奇、险峻的峡谷。白盐山和赤甲山耸立南北,如同一道天门,最窄处不足50米。

峡谷内有众多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点:充满传奇的白帝城,惊险万状的古栈道,神秘莫测的风箱峡,令人心驰神迷的古代题刻,惟妙惟肖的犀牛望月、倒吊和尚、孟良梯、盔甲洞等。

二、巫峡,处在长江三峡的中间位置,以俊秀见长,有神秘的巫山十二峰,是三峡中最为神奇、最有看头的峡谷。

巫峡全长42公里,由金盔银甲峡、箭穿峡、铁棺峡、门扇峡组成。峡谷两岸奇峰林立,绵延不绝。巫山十二峰,峰峰景不同,千姿百态,云雾缭绕,变幻莫测。特别是神秘的神女峰给人以无限遐想。

巫峡虽然幽深曲折,连绵悠长,却又是三峡中连续性最好,最为齐整的峡谷。众多景点目不暇接,大有一气呵成之感,留下“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的千古绝唱。

巫峡的自然景观以巫山十二峰为主,峰峰有故事,山山景不同。人文景观同样有大量的题刻、古栈道及累累纤痕、大禹授书台、陆游古洞、神女庙、孔明碑等等。

三、西陵峡,雄踞长江三峡东部出口,是三峡中最长的峡谷,峡中有峡,滩中有滩,也是三峡中景点最为丰富的峡谷。

西陵峡全长66公里,高山峡谷和险滩礁石交错分布,以滩多水急而为古时船工所忌讳。自上而下,分别由兵书宝剑峡、牛肝马肺峡、崆岭峡、灯影峡组成,而峡谷与峡谷之间,又有青滩、泄滩、崆岭滩和腰叉河等险滩组成。

随着三峡大坝的建成蓄水,雄奇险峻的峡谷之外又出现更多的小峡谷。令旧时船工闻之色变的激流险滩被淹没于水下,西陵峡的风景更加迷人、多姿,丰富多彩。

长江三峡指的是瞿塘峡、巫峡、西陵峡。

长江三峡介绍:

瞿塘峡

又名夔[kuí]峡,雄踞长江三峡之首,西起重庆市奉节县的白帝城,东至 巫山县的大溪镇,虽然全长仅约8公里,是长江 三峡 中最短的一个峡,却是最令人屏息的一段江峡。两岸峭壁千仞,一赤一白,红装素裹,格外分明。山体逼仄,紧束长江,山高流急,有“西控巴渝收万壑,东连荆楚压群山”的雄伟气势,自古就有“险莫若 剑阁 ,雄莫若夔”之誉,以其奇、狭、险、峻的特色著称于世。

巫峡

长江三峡第二峡,在重庆巫山和湖北巴东两县境内,西起重庆市巫山县 城东面的大宁河口,东至巴东县官渡口,全长46公里,有大峡之称,包括金蓝银甲峡和铁棺峡,峡谷特别幽深曲折,是长江横切巫山主脉背斜而形成的。巴东属段22公里,西起边域溪, 东至县境官渡口镇,古又称巴峡。

西陵峡

西陵峡是三峡中最长的一道峡。它西起香溪口,东至南津关,全长66公里。整个峡区都是高山、峡谷、险滩、暗礁,可谓峡中有峡、滩中有滩,大滩含小滩,地貌极为险峻。

长江三峡指的是瞿塘峡、巫峡、西陵峡。除了通常指的三峡以外,还有小三峡和小小三峡。

长江三峡西起重庆市奉节县白帝城,东至湖北宜昌市南津关,全长193千米,沿途两岸奇峰陡立、峭壁对峙,自西向东依次为瞿塘峡、巫峡、西陵峡。

三峡分别是指巫峡、瞿塘峡和西陵峡,它们是长江上游比较险的一段,行船飞快,李白有‘’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对长江三峡生动写照。

瞿塘峡,巫峡,西陵峡。

长江三峡西起重庆市奉节县白帝城,东至湖北宜昌市南津关,全长193千米,沿途两岸奇峰陡立、峭壁对峙,自西向东依次为瞿塘峡、巫峡、西陵峡。

长江三峡也是中国古文化的发源地之一。大峡深谷,曾是三国古战场,是无数英雄豪杰用武之地。这儿有许多名胜古迹:白帝城、黄陵庙、南津关孙夫人庙等,它们同旖旎的山水风光交相辉映,名扬四海。“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李白的诗句犹然在耳,在都市生活的喧嚣扰攘中,你可以抽个时间像古人那样,乘一叶扁舟顺江而下,看白云流水悠悠,两岸青山如黛,随口吟一首诗,昂首唱一曲渔歌……

瞿塘峡、巫峡、西陵峡

通常意义上的“三峡”,一般指的是“长江三峡”,自西向东分别由瞿塘峡、巫峡、西陵峡组成。

长江自重庆奉节县白帝山向东进入峡谷,左右两岸如同两扇巨门,将长江牢牢锁住,所以叫做“夔门”。两岸壁立万仞,滚滚长江进入夔门,瞬间变得狭窄,最窄处不足50米,自古以来,“夔门天下雄”名不虚传。

通常意义上的“三峡”,一般指的是“长江三峡”,自西向东分别由瞿塘峡、巫峡、西陵峡组成。

一、瞿塘峡,又叫“夔峡”,是长江自西向东进入三峡的第一个峡谷,全长8公里,以险峻著称。

二、巫峡,又叫“大峡”,是长江三峡中的第二峡,全长46公里,以自然景观幽深、俊秀而著称。

三、西陵峡,居于长江三峡的东侧出口,全长66公里,是三峡中最长的峡谷,河道中激流险滩最为著名。

三峡是长江切穿了哪个山形成的?急

三峡是长江切断巫山山脉而形成的。

长江,亚洲第一大河,世界第三大河,仅次于非洲的尼罗河与南美洲的亚马逊河。古代文献中,“江”特指长江。它发源于青藏高原唐古拉山主峰各拉丹冬雪山,流经三级阶梯,自西向东注入东海。长江支流众多,长江流域东西宽约3,219公里,南北宽约966公里,长江全长6397千米,流域总面积1,808,500平方公里,约占国土总面积的1/5。

三峡导游词

大家好,欢迎来到中国的三峡!三峡是世界上最壮丽的峡谷之一,也是中国最重要的旅游景点之一。这里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令人惊叹的自然景观。在游览三峡期间,您将欣赏到险峻的峡谷、奇特的岩石和清澈的江水。

您还可以乘坐游船穿越长江,欣赏到壮丽的三峡大坝和五十四座古代寺庙。同时,您还可以了解到三峡工程的建设历程和对当地生态环境的影响。无论您是对历史文化感兴趣还是对自然风光着迷,三峡都将给您带来难忘的旅行体验。祝您在三峡度过愉快的时光!

三峡作者郦道元什么朝代的人选自什么他的文学价值的什么著作三峡指长江上游什么什么什么

郦道元(?~527年 ),字善长,范阳涿州(今河北涿州市)人。北魏时期酷吏、地理学家,青州刺史郦范之子。

幼时随父访求水道,博览奇书,游历秦岭、淮河以北和长城以南的广大地区,考察河道沟渠,搜集风土民情、历史故事、神话传说。为官之后,仕途坎坷,未尽其才,历任御史中尉、北中郎将,迁冀州长史、青州刺史 、鲁阳太守、东荆州刺史,转河南尹,封永宁伯。 执法严峻, 拜关右慰劳大使。 北魏孝昌三年(527年),为叛臣萧宝夤部将郭子恢杀于阴盘驿,赠吏部尚书、冀州刺史。

郦道元撰有《水经注》四十卷,文笔隽永,描写生动,既是一部内容丰富多彩的地理著作,也是一部优美的山水散文汇集,成为中国游记文学的开创者,对后世游记散文的发展影响颇大。另著《本志》十三篇及《七聘》等文,但均已失传。

郦道元在地理方面的主要成就在于写成了地理巨著《水经注》。

《水经注》共四十卷(原书宋朝已佚五卷,今本仍作四十卷,是经后人改编而成的),三十多万字,是当时一部空前的地理学巨著 。它名义上是注释《水经》,实际上是在《水经》基础上的再创作。此书不仅开创了古代"写实地理学"的历史,而且在世界地理学发展史上也占有重要的地位。

《三峡》的作者是北魏地理学家、散文家郦道元。

郦道元(公元472年—527年),字善长,范阳涿州(今河北涿州)人。平东将军郦范之子,南北朝时期北魏官员、地理学家。

《三峡》选自《水经注疏》。

郦道元勤奋好学,广泛阅读各种奇书,年少立志要为西汉后期桑钦编写的地理书籍《水经》作注。在编纂时他引用的历史文献和资料多达480种,其中属于地理类的就有109种及郦道元亲身考察所得到的资料,还有不少汉、魏时代的碑刻材料。

这是研究中国文明发展历史的极其宝贵的资料。且《水经注》可称为游记文学的开创者,对后世游记散文的发展影响颇大。

三峡是瞿塘峡、巫峡和西陵峡的总称,在重庆市奉节和湖北宜昌之间。

郦道元的《三峡》(选自《水经注》三十四卷《江水》)是一篇著名的山水之作,作者只用不到两百字的篇幅就描写出了长江三峡雄伟壮丽的景色。

全文四段,即是四幅挺拔隽秀的水墨山水画。

第一段作者先写山。用“两岸连山,略无阙处”写山之“连”,“重岩叠嶂,隐天蔽日”写山之“高”,又用“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侧面烘托,让人进一步感到三峡的狭窄,寥寥数笔就形象的勾勒出三峡雄伟峭拔的整体风貌,使读者很快就被三峡的雄险气势所吸引。

第二段开始写水。作者按照自然时令,先写水势最大最急的夏季。用“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正面描写水势之险恶、水位之高、水流之急。“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通过对比、夸张更加突出了夏季江水之迅疾。

第三段写春冬三峡之景。“素湍”“绿潭”,两种色彩、两种情态,动静交织,对比鲜明;“怪柏”“悬泉”“瀑布”,也是有静有动、有声有色,山水树木交汇其中,蔚为奇观。“清荣峻茂”一句话四字写四物:“清”字写水,“峻”字写山,“荣”字写柏树,“茂”字写草。“良多趣味”,又掺入了作者的审美意趣,使得诗情画意融为一体。极为精练的四字,状写了四种景物,且各具特色,由景境导出了作者的心境。

第四段写秋天三峡之景:水枯气寒,猿鸣凄凉。以“霜”暗指秋季,以实景补足前意。这时已无江水喧腾,却也不见草木争荣,而是充满了凄清肃杀之气。写秋峡用猿来表现,写猿又分两层,一是直接叙述,一是引渔歌为证。写猿又围绕着“山”和“哀”两个重点,从而显示秋天三峡的特色。以“高”形容猿,指明是高山上的猿,以“长”形容啸,送声长远,暗示是在长峡之中。“空谷传响”,直言在山中。“久绝”,回应“两岸连山,略无阙处”。写渔歌也是一言“峡长”,一言声哀。从猿鸣之中,使人进一步体会到山高、岭连、峡窄、水长,同时山猿哀鸣,渲染了秋天的萧瑟气氛。也让人从这句渔歌中体会到了,渔者们的辛苦和生活的艰苦。

凡景语皆情语,初学写作者,写景状物要做到写出其特点,要和自己的思想感情相一致。

《三峡》全文以凝练生动的笔墨,写出了三峡的雄奇险拔、清幽秀丽的景色。写山,突出连绵不断、遮天蔽日的特点。写水,则描绘不同季节的不同景象。夏天,江水漫上丘陵,来往的船只都被阻绝了。“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雪白的激流,碧绿的潭水,回旋的清波,美丽的倒影,使作者禁不住赞叹“良多趣味”。而到了秋天,则“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那凄异的叫声持续不断,在空旷的山谷里“哀转久绝”。三峡的奇异景象,被描绘得淋漓尽致。作者写景,采用的是大笔点染的手法,寥寥一百五十余字,就把七百里三峡万千气象尽收笔底。写春冬之景,着“素”“绿”“清”“影”数字;写秋季的景色,着“寒”“肃”“凄”“哀”数字,便将景物的神韵生动地表现了出来。文章先写山,后写水,布局自然,思路清晰。写水则分不同季节分别着墨。在文章的节奏上,也是动静相生,摇曳多姿。高峻的山峰,汹涌的江流,清澈的碧水,飞悬的瀑布,哀转的猿鸣,悲凉的渔歌,构成了一幅幅风格迥异而又自然和谐的画面,给读者以深刻的印象。引用的诗句表现了突出山高水长的特点同时渲染三峡秋色悲寂凄凉的气氛。

《三峡》选自《水经注》,作者是北魏地理学家、散文家郦道元。长江三峡西起重庆市奉节县白帝城,东至湖北宜昌市南津关,全长193千米,沿途两岸奇峰陡立、峭壁对峙,自西向东依次为瞿塘峡、巫峡、西陵峡。

《三峡》是北魏地理学家、散文家郦道元创作的一篇散文。此文是一篇明丽清新的山水散文,其记述了长江三峡的雄伟险峻,描绘出三峡各具特色的四季风光,展现出了长江万里图中一帧挺拔隽秀的水墨山水画。全文结构严谨,布局巧妙,浑然一体,其用语言简意赅,描写则情景交融,生动传神。

三峡选自哪儿作者是谁我国古代的

《三峡》选自《水经注·江水注》。

作者是北魏地理学家郦道元。

三峡是指:瞿塘峡、巫峡、西陵峡,位于长江上游重庆奉节和湖北宜昌之间。

郦道元(约470—527),字善长。汉族,范阳涿州(今河北涿州)人。北朝北魏地理学家。仕途坎坷,终未能尽其才。他博览奇书,幼时曾随父亲到山东访求水道,后又游历秦岭、淮河以北和长城以南广大地区,考察河道沟渠,搜集有关的风土民情、历史故事、神话传说,撰《水经注》四十卷。文笔隽永,描写生动,既是一部内容丰富多彩的地理著作,也是一部优美的山水散文汇集。可称为我国游记文学的开创者,对后世游记散文的发展影响颇大。另著《本志》十三篇及《七聘》等文,已佚。

三峡古代有大坝吗

没有。

三峡是长江截断巫山,北靠大巴山,从山底穿流而过,两边怪石奇山,陡峭入云,遮天蔽日,江水川急,一日干里,江中滩多浪湧,漩涡连连,解放前,峡江船只靠纤夫拉动,常有翻船的事发生,落后的经济和技术,不可能完成修建大坝条件,解放后才有:截断巫山云雨,高峡出平湖,神女应无恙,当惊世界殊。

三峡古代没有大坝。古代没有那个技术。现代也只有中国等几个少数国家建得起这个大坝。

三峡大坝建起以后把上游的清荣峻茂,林寒涧肃都淹没了,现在的三峡只有秀没有险,更没有了古代的高猿长啸,空谷绝响

为什么古人喜欢用猿猴的叫声形容悲伤

猿猴的叫声,很像小孩子的哭泣声。一个一个猿猴连贯的叫声,就像一群孩子在哭泣。

因此,大多数诗人喜欢用猿猴叫来表示悲伤。既是实际情况,也为了文学创作。

这一现象又源于古人在猿猴吟啸特征基础上通过联想、想像创作出的许许多多悱恻动人的传说。

自古三峡的猿猴的哀鸣声引起无数文人墨客的感伤之泪,主要是猿猴所在地理位置好 ,有回音,同时人的心情不好, 听起来就格外的惨。

三峡全长193千米,为何说三峡七百里

”郦道元所著《水经注·江水》称三峡全长七百里,此为古人估测之数。解放后实测为一百九十三公里。

“里”是古代的计算工具,这里的700里是大约的意思,合成现在的也就是200公里左右。之所以不准确,是因为古代的技术并不发达,只是估算而已。

巫峡七百里是唐朝诗人的说法。全长193千米是现代的说法。

长江三峡西起重庆市奉节县白帝城,东至湖北宜昌市南津关,全长193千米,沿途两岸奇峰陡立、峭壁对峙,自西向东依次为瞿塘峡、巫峡、西陵峡。

重庆市巫山县境内,有大宁河小三峡、马渡河小小三峡。长江沿线重庆境内,有“水下碑林”白鹤梁,“东方神曲之乡”丰都鬼城,建筑风格奇特的石宝寨、“巴蜀胜境”张飞庙、蜀汉皇帝刘备的托孤堂、龙骨坡巫山文化遗址等景观。

“长江三峡”是重庆十大文化符号,“长江三峡---夔门”是第五套人民币10元纸币背面的风景图案。

巫峡

出自唐代杨炯的《巫峡》

三峡七百里,惟言巫峡长。
重岩窅不极,叠嶂凌苍苍。
绝壁横天险,莓苔烂锦章。
入夜分明见,无风波浪狂。
忠信吾所蹈,泛舟亦何伤!
可以涉砥柱,可以浮吕梁。
美人今何在?灵芝徒自芳。
山空夜猿啸,征客泪沾裳。

译文
在三峡七百里之间,两岸都是连绵的高山,完全没有中断的地方。悬崖峭壁重峦叠嶂,遮挡了天空和太阳。如果不是正午,就看不见太阳;如果不是半夜,就看不见月亮。

等到夏天江水漫上山陵的时候,上行和下行船只的航路都被阻断,无法通行。有时皇帝的命令要紧急传达,这时只要早晨从白帝城出发,傍晚就到了江陵,这中间有一千二百里,即使骑乘奔驰的快马,驾着风,也不如船快。

等到春天和冬天的时候,就可以看见白色的急流,碧绿的潭水,回旋的清波,倒映着各种景物的影子。极高的山峰上生长着许多奇形怪状的松柏,山峰间悬泉瀑布飞流冲荡。水清,树荣,山峻,草盛,确实趣味无穷。

每逢初晴的日子或者下霜的早晨,树林和山涧就显出一片清凉和寂静,常常有猿猴在高处拉长声音鸣叫,声音持续不断,显得非常凄惨悲凉,在空荡的山谷里传来猿叫的回声悲哀婉转,很久才消失。所以三峡中渔民的歌谣唱道:“巴东三峡之中巫峡最长,猿猴鸣叫几声凄凉得令人眼泪打湿衣裳。”

三峡古今异义词

三峡,既是一个地理名词,也是一个文化符号。在古代,三峡指的是长江上游的瞿塘峡、巫峡和西陵峡,是中国最壮丽的峡谷之一。而在现代,三峡则指的是中国的三峡大坝工程,是世界上最大的水利工程之一。因此,三峡这个词既有古代的山水之美,也有现代的科技成就。它既代表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也代表了中国现代化建设的成果。三峡是一个充满着历史、文化和科技内涵的词语,具有丰富的古今异义。

峡”和“江”在古今有不同含义

具体如下:

“峡”在古代指两座山之间狭窄的地方,通常指比较平坦的峡谷;在现代指一条河流被高山所阻隔而形成的弯曲处

“江”在古代指长江,在现代指一条比较大的河流

古今异义词:1.或王命急宣 (或 古义:有时 今义:常用于选择复句的关联词)2.至于夏水襄陵 (至于 古义:一个动词“到”和一个介词“于” 今义:常连在一起,表示另提一事)3.虽乘奔御风 (虽 古义:即使 今义:虽然)4.泪沾裳 (裳 古义:古人的下衣今义:衣服)一词多义:①自:自三峡七百里中(在)自非亭午夜分(如果)②绝:沿溯阻绝(断绝)绝巘多生怪柏(极,最)哀转久绝(消失)③清:回清倒影(清波)清荣峻茂(水清)通假字:①略无阙处(“阙”通“缺”,断缺)② 哀转久绝(“转”通“啭”,声音婉转)词类活用:①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奔:动词用作名词,飞奔的马)②回清倒影(清:形容词用作名词,清波)③晴初霜旦(霜:名词用作动词,结霜)④空谷传响(空谷:名词作状语,在空荡的山谷里)⑤素湍绿潭(湍:形容词用作名词,指急流)特殊句式:1.两岸连山:省略句,省略定语“三峡”。2.重岩叠嶂:省略句,省略主语“两岸”。重点语句翻译:1、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译:即使骑着奔驰的骏马,驾着风,也没有这样快。2、清荣峻茂,良多趣味。译:水清,树荣(茂盛),山高,草茂,实在是有很多趣味。3、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译:到了夏天江水暴涨,顺流而下逆流而上的船只都被阻隔断了。4、空谷传响,哀转久绝。译:空荡的山谷里传来回声,悲哀婉转,很长时间才消失。5、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译:如果不是正午就看不到太阳,如果不是半夜,就看不到月亮。6、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译:重重叠叠的岩石和直立像屏障的山峰遮盖住了蓝天和太阳。

免责申明:以上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北库历史网立场!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或内容不符,请联系我们处理,谢谢合作!
当前文章地址:https://www.beikuopc.com/wenming/561328.html感谢你把文章分享给有需要的朋友!
上一篇:古代哪本医案书藉最具有历史价值?下一篇:吕后为何从温柔贤惠变成中国历史上最具争议的女性人物?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