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北库历史网>史前文明>正文

甘肃有白种人血统吗 甘肃有古罗马人后代吗现在

导语:甘肃历史上曾有多个民族和文化的交融,而且在古代的丝绸之路上也是一个重要的中转站。但是,是否有白种人或古罗马人的后代在甘肃地区,仍是一个未被证实的谜团。

目录导航:

  1. 甘肃有白种人血统吗
  2. 甘肃金昌骊靬古城的解说
  3. 古罗马十字军东征到甘肃是哪一年
  4. 甘肃金昌市哪里有白种人
  5. 甘肃人和匈奴人有什么关系
  6. 者来寨人的真相
  7. 古罗马军队来过中原吗
  8. 匈奴的后代是现代哪个民族
  9. 骊靬人是什么民族
甘肃白种人血统

有。

甘肃永昌,几个村子的人,外貌上有明显的白种人特征,他们鼻子高挺,眼窝深陷,眼珠呈蓝色,头发呈黄色,这些特征都和周围汉人明显不同。据一些研究者认为,今天甘肃永昌境内这些黄头发蓝眼睛的人,大有可能是当年罗马军团的后代或波斯军团的后裔。当年在战争中失败后,一路向东逃走,抱团定居于今天甘肃永昌。

答:有的。有意大利人的后代,他们也属于汉族。蓝眼睛,大鼻子,说汉语。居住在甘肃西北部的武威。古罗马帝国曾经一统治过世界,凯撒大帝征服过高卢(现在的法国等地),凯撒他经过内战,铲除了异己,统治了古罗马帝国,他的后代屋大维当上了罗马皇帝。

甘肃金昌骊靬古城的解说

金昌骊靬古城在甘肃永昌县南城头312国道旁高高的基座上,耸立着三尊古罗马人的花岗石塑像,他们目光深情地眺望着远方。

二男一妇,中间的长者,高鼻梁、卷发,长袍古装。左右的一女一男壮实的身材,深凹的眼窝和卷曲的头发,一眼就能认出这是来自西域的百姓。这是当地政府1994年12月特制的纪念性景点。

古罗马十字军东征到甘肃是哪一年

公元前53年

公元前53年,罗马帝国大军入侵伊朗,遭伊朗军队围歼,6000余罗马军队突围,逃至现今的哈萨克斯坦,后为西汉陈汤收降,带回中国,安置在永昌县。即公元前53年,也就是中国西汉甘露元年。

拓展信息:

据《汉书·陈汤传》记载,公元前36年,西汉西域都护甘延寿和副校尉陈汤,带领4万多名将士讨伐郅支单于,战于郅支城(今哈萨克斯坦江布尔城)时,在这里见到了一支奇特的军队,“土城外有重木城”拱卫,其“步兵百余人,夹门鱼鳞阵,讲习用兵”。而这种构筑“重木城”防御工事和用圆形盾牌连成鱼鳞形状的防御阵式,只有古罗马军队采用。史学家们据此推理,这支奇特的军队,就是卡尔莱战役中突围失踪27年的罗马军队的残部。

古罗马十字军东征并没有到达甘肃的记录。古罗马帝国的存在时间为公元前27年至公元476年,而十字军东征则发生在11世纪至13世纪期间。十字军东征是基督教世界对伊斯兰教圣地的一系列军事行动,主要集中在中东地区,如今的以色列、巴勒斯坦等地。甘肃位于中国境内,与古罗马帝国和十字军东征的地理范围并不相符。因此,没有关于古罗马十字军东征到达甘肃的历史记载。

因为目前没有确切的史料记载,只是史学家推测:公元前53年,一支6000人的古罗马军队在卡尔莱战役中被安息军队打败,他们突围后一直向东逃窜,到中国境内被匈奴招安。后又被大汉军队征讨匈奴时俘虏,汉朝就把这支特殊的降军安置在今甘肃永昌县焦家庄的者来寨。

甘肃金昌市哪里有白种人

甘肃省的金昌市永昌县就有以前罗马人的后裔,发现的古代墓葬也是按罗马人的仪式安葬的。

随後,哈裏斯开始了他的中国之旅,经过长时间的学术和实践考证,他终於通过大量的史料证据证明了这座城市就在甘肃省金昌市永昌县境内,经过与中国国内很多历史学家的共同研究,通过中国古代很多史书上的记载,哈裏斯确切得知这座当年曾经用来安置罗马东征军的城市名叫“骊靬”。而骊靬,则是中国古代对古罗马的称呼。

甘肃人和匈奴人有什么关系

甘肃河西地区在汉朝时是匈奴人息栖和生活的地区,因匈奴人经常去河东甚至中原一带骚扰当地人的生活,抢劫牲畜,粮食。

朝庭派霍去病带兵镇压匈奴人,由此,匈奴人被驱逐出甘肃一带。

甘肃的河西走廊在先秦以前一直都是北方民族重要的游牧之地,早期在今天敦煌与张掖一带游牧的民族是乌孙与月氏,他们在这里长期生活,而位于祁连山附近的羌人也是如此。后来随着匈奴帝国的逐渐强大,很快就将自己的势力范围延伸到了今天的河西走廊与祁连山腹地。

匈奴将曾经长期生活在这里的乌孙与月氏人赶到了河西走廊以西的西域一带,自己独占河西走廊的腹地。

这时的匈奴正处于最强盛的时期,而曾经不可一世的秦帝国也覆灭了,汉王朝经历了连年的大战,刘邦刚灭掉项羽,西汉王朝内部还处于同姓诸侯与异姓诸侯纷争不断的局面,而经济上更是百废待兴。

从马邑之战以后,汉王朝经历了近百年的休养生息,在汉文帝与汉景帝的治理下,西汉王朝逐渐从弱小走向强盛。这时的匈奴在经历了冒顿单于的统治之后,也经历了一小波政治动荡。此时西汉的权杖传到了汉武帝手里,他在先辈的基础上计划不再对匈奴唯唯诺诺,而是发动进攻,扩大自己的疆土。

最终汉武帝先后派卫青与霍去病像当年秦的蒙恬将军一样北逐匈奴,将自己的疆土西扩至今天河西走廊附近,并先后设立了敦煌、酒泉、张掖、武威四郡,历史上称为“河西四郡”。那么河西走廊对中原王朝的意义如何呢?它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区域?

从地形图上我们可以看出,今天的河西走廊西至星星峡,东至乌鞘岭,全长近1200公里,因为河西走廊南部就是广袤的祁连山脉,再往南就是干旱的柴达木盆地,所以这里就成了中原进入西域最为重要的通道。

西汉时为了抵御匈奴,曾将大批关内百姓移居河西走廊进行屯垦,与当地的月氏、匈奴共同生息繁衍。

而在大汉西征的同时地球另一端的罗马帝国也展开了东征的步伐,古罗马第一军团6000人征战安息因为战败而迷路来到了遥远的东方。

他们以步兵百余人组成“夹门鱼鳞阵”,土城外设置“重木城”。

西域都护甘延寿和副校尉陈汤率汉军将其包围,俘虏了1000多名古罗马士兵,以当时翻译罗马国的名称骊轩作为县名,将他们安置在今天甘肃金昌市

甘肃人和匈奴人实际上没有关系,甘肃人基本都是后来移民过来的,匈奴人基本走了海湾国家,新疆以及欧洲阿拉伯国家了,现在的甘肃人都是山西和南方省份移民过来的,所以现在的甘肃人和古时候的匈奴人实际上没有关系,现在的甘肃是一个多民族的省,希望甘肃越来越好。

者来寨人的真相

英国《每日邮报》网站11月26日的这篇文章并未提及这次“DNA分析”是由谁做的,怎么分析的,也没有提及相关论文的发表刊物及时间,缺乏科学报道所应具备的基本要素,让人读来不免生疑。

我们发现,《每日邮报》这个报道的来源很可能与新华社在11月19日发出的一篇英文稿件有关。该稿件题为《新成立的研究中心将揭示西北村民的祖先疑云》,[4]文中提及,一个“2005年的DNA测试”显示该村村民有异族血统,许多专家认为他们是古罗马士兵的后裔。同样,新华社报道中的这次“DNA测试”,信息也很模糊,其出处、研究者均未获提及。

为了确认这个神秘的“2005年DNA测试”真的存在,我们尝试检索了各大论文数据库,包括PubMed、SCOPUS、Google Scholar等,但都找不到发表于2005年的有关骊靬村村民基因测试的文献。不过,我们发现这篇英文报道的疑似中文版本中提及:“2004年和2005年,者来寨村民罗英和蔡俊年分别在北京中科院和上海进行了DNA检测,鉴定结果证明有外国血统。”[5]在2007年4月8日央视《世界周刊》的《罗马的诱惑》报道中对此有更详细的描述:“2004年,村民罗英在北京中科院接受了血液化验,结果是具有46%的阿富汗血统。 2005年,村民蔡俊年前往上海进行了DNA检测,鉴定结果为56%的欧洲血统。”。[6]这很可能就是今天各大媒体援引的“新的DNA测试显示,骊靬村三分之二村民具有白种人血统”的依据。

不过,“46%的阿富汗血统”这种数据,充当宣传相关研究的噱头或许可以充数,在把当真之前,必须考虑到基因组科学本身还处在研究的很初步阶现在的此类统计,对数据处理的探索性多于数据本身的意义。新闻报导语焉不详,缺乏相关研究的细节叙述,我们无法得知“46%的阿富汗血统”、“56%的欧洲血统”这两个数据有多少统计学上的置信度。此外,两个单独个体的基因组数据要代表整个群体显然也有极大的误差可能,更不必说基因组研究本身在数据处理上就有着极大的灵活性与争议。

2007年6月的时候,《人类遗传学杂志》(Journal of Human Genetics)曾经发表过一篇关于“骊靬人”DNA分析的研究论文[7]。这是我们能够见搜到的相关检测话题迄今为止唯一一篇公开发表的文献。这篇论文的正文部分和参考文献中也都未涉及“2005年DNA测试”,足见2004年和2005年的两次检测并未被纳入科研视野。 2007年发表于《人类遗传学杂志》的论文,目的正是要对“中国村民是古罗马人的后裔”的传说进行检验。研究人员在短串联重复序列(STR)以及单核苷酸多态性(SNP)的层面上,检验了代表着四组中国人群的227名男性的Y染色体。众所周知,Y染色体是“传男不传女”,而且其中95%的基因不能发生重组[8],所以在分子生物学上,Y染色体DNA可以用来追溯某人的男性祖先。下面这张图显示的是DNA相似度研究结果,译自这篇论文。

这张图是包括骊靬村民在内的15个欧亚大陆上的不同人群,基于Y染色体DNA的二维相似度结构分析(MDS)。位置越靠近说明相似度越高,有关此分析方法的具体原理和算法可参见相关教材[9]。

假设骊靬人的祖先来自古罗马士兵,那么这些人显然都是男性,故此他们的Y染色体应该被骊靬人所继承,从而在现代骊靬村民的Y染色体当中占据显著的成份。若以上假设成立,上图当中的骊靬村民应该同欧洲各民族(北意大利人,西西里人,克罗地亚人……)更接近才对。然而实验结果表明,骊靬村民的男性祖先,同三个汉族人群(分别来自河南、辽宁、宁夏)极为接近,而与骊靬村民最相似的非汉族人群却还是甘肃本地的裕固族同胞。由此可见,骊靬村民的祖先不可能是古罗马士兵。

再换一个思路,我们或许还可以寄希望于古罗马士兵出征打仗时,还有大量古罗马妇女陪同。而且,经过多年战乱离散,这些古罗马妇女还能来到中国,同甘肃当地人(汉人或其他本地民族,诸如羌胡)相结合,从而使得当代骊靬村民的母系大部出自古罗马。不过,这一假设也被进一步的DNA检测所否定。2009年,兰州大学马国荣的硕士论文《中国西北骊靬人起源的线粒体遗传多态性研究》表明[10],骊靬人的线粒体DNA与中国汉族的亲缘关系最近而与欧洲人或者中亚人的亲缘关系较远。受精卵的线粒体通常由卵细胞提供,故而线粒体DNA基本上是“传女不传男”——只有十分罕见的情况下,该物质才会通过父系遗传[11]。通过这项研究,骊靬村民的母系祖先是古罗马人的可能性也被排除了。

事实上,即使是在历史学界内部,“中国村民是古罗马人的后裔”的说法也并非主流意见,在国际学术界,研究成果甚少。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刘国鹏就曾经撰文介绍国际知名汉学家白佐良的观点,认为“罗马军团流落中国”之说是“严肃的国际汉学研究杂志并未刊登各路新闻媒体争相抛售的报道,而千篇一律的新闻报道也正说明其缺乏足够的科学和文献支持。”。[12] “骊靬人是古罗马人后代”的说法在国际学术界并非主流观点。而据说支持“骊靬人是古罗马人后代”这个说法的所谓“2005年DNA测试”不足为据;而2007年、2009年的两篇论文分别显示,无论从父系的角度,还是从母系的角度,骊靬人都不可能是古罗马人的后代。

古罗马军队来过中原吗

可以肯定的说,来过!

公元前36年,当时汉代名将陈汤在讨伐郅支匈奴的战争中,发现匈奴拥有一支带有金色毛发、青蓝眼睛的人组成的重装步兵团,他们混在以骑兵为主的匈奴军中十分显眼,更让人印象深刻的是,这些步兵以百人队组成鱼鳞方阵,土城外设置“重木城”进行防御,这正是古罗马军队惯用的阵型。在这场中原汉王朝与匈奴的战争中,汉将陈汤不仅成功斩杀了匈奴王郅支单于,还俘虏了近千名罗马战俘,公元前35年,陈汤将这些罗马战俘带回国后,汉元帝为了安置罗马降兵便下旨在祁连山麓专门修建一个:骊靬城,让他们居住在此,并负责汉帝国的边境警备工作。根据研究发现,所谓的“骊靬”指的就是罗马国,在中国史籍中有多种写法,如犁靬、犁犍、力乾、力虔等。

古罗马军队没有到过中原。

甘肃金昌市的骊靬村流传着一则罗马军团曾流落骊靬的传说。相传在公元前53年的卡莱战役,克拉苏进攻安息国惨遭失败,导致克拉苏死于这场战役,四万多人组成的罗马军队也全线溃散,仅仅只有克拉苏的长子及其率领的第一军团侥幸逃脱,但这个6000余人的部队却没有回到罗马,从此再无踪迹可寻,使得这段历史不得不就此中断。后来兰州大学师生对骊靬人进行了线粒体基因测序,结果显示他们其实是东亚人种,也就排除了是罗马军团后裔的可能。

没有来过。 西元前53年,克拉苏所率7个罗马军团在卡莱战役中惨败给安息军队时,克拉苏长子没有战死,反而率领第一军团突破安息军队防线,但是没有再回到罗马,不知所终, 班固《汉书》所载“明日,前至郅支城都赖水上,离城三里,止营傅陈。望见单于城上立五采幡帜,数百人披甲乘城,又出百余骑往来驰城...

匈奴的后代是现代哪个民族

融入了汉族。

匈奴后裔成为中国居民之后,逐渐改为汉姓。

其后裔多生活在今天的陕西、山西、山东和福建等地。如位于江苏苏州的金氏,位于福建福安市赛岐镇宅里村的金氏,位于河南省鹤壁市的赫连氏,位于安徽省皖南东至县南溪古寨金氏,甘肃省兰州市榆中金崖镇金氏,浙江省浦江县郑宅镇后路金村金氏,山东省文登市丛氏-传说皆为匈奴金日磾的后裔。

公元290年,匈人出现在欧洲东部。从而导致了日耳曼民族的大迁移,间接的灭亡了西罗马帝国。但他们和中国古代的匈奴是否有血缘关系或系同一民族尚无定论。近年来使用DNA等测试手段也未能回答这一问题。认为这两个民族系出同源的最主要证据是北匈奴西迁和三百年后在欧洲出现的匈人时间上的吻合

1、突厥:匈奴的一个分支(尚存争议),灭亡了柔然,后被回鹘和汉族所灭,剩余的向西逃窜,形成了今天的土耳其人。

2、氐:匈奴一部分,后被汉族融化。

3、羯:匈奴的一部分,在公元4世纪被汉人冉闵一次性屠杀20万人,导致羯族灭种。

4、蒙古族:其他一部分在草原中,融入室韦部落中,后来成为蒙古族的一部分,另一部分则西迁入今新疆与甘肃河西。在河西的回纥为西夏所败,但余众仍留居河西,明代称为撒里畏吾尔,今日称为裕固族;留在新疆的回纥在五代之际建立喀喇汗王朝,势力及於准噶尔盆地以西,伊犁河流域及南疆,其族众后来成为今日维吾儿族的主要

最可能的是匈牙利人。

匈奴人曾经在欧洲建立了一个庞大的帝国,但他们的帝国是短命的。他们的帝国很快被瓦解后,甚至整个民族也消失在欧洲的历史和文化当中。一般认为匈奴4世纪西迁到了欧洲东部,并入侵欧洲,与第4、5世纪侵入欧洲的匈人有血缘关系或系同一民族。

另外,有少量的匈奴邦彻底消失在异国,在东、西罗马帝国军队服役的匈奴军人不少,大多驻扎在北叙利亚、北非洲与南英格兰地区,有几个匈奴邦随西哥特人进入法国与西班牙,有一个匈奴部落随东哥特人进入意大利。有人认为今天的匈牙利人就是匈奴的后裔,但这个问题现在仍是个疑问。

至于土耳其人,现代一般认为土耳其人为突厥人的后裔。蒙古人则是室韦人的后裔,起源在今天黑龙江以北,外兴安岭以南。

匈奴的后代已经融合到多个民族。匈奴作为民族已经消失。

古代的匈奴现在已经被其他民族同化了,这个民族已经不存在了。在古代中国,匈奴人经常被打,每个王朝都会与匈奴人发生战争。随着历史的变迁,匈奴也与不同的民族融合在一起,因此他们消失了。

匈奴的后代包含了蒙古语族、通古斯语族、突厥语族、叶尼塞语系、乌拉尔语系,印欧语系中的吐火罗语族、伊朗语族,与汉藏语系等等成员。

构成十分复杂。但从民族来源、种族特征、居住区域、生活习俗、基因分析、语言特点等多方因素证据去考察、我们可以发现匈奴人与蒙古人是为一脉相承的民族。

骊靬人是什么民族

骊靬人,分布在甘肃省金昌市永昌县一带,主要聚居在永昌县者来寨。骊靬,中国史书上有写作黎轩的,有写作犁靬的,有写作黎靬的,有写作犁犍的,还有写作力乾的,汉时的当地土俗人有呼其为力虔的。叫法虽多,总之为一:骊靬。中国古书把古罗马称作骊靬。《后汉书》云:古罗马其人民皆长大平正,有类中国,故谓之大秦。骊靬县的骊靬人是来自大秦国的。

中国古史书上就把骊靬人称作秦胡、虔人种羌、骊靬戎。王莽篡汉后,大改郡县名,骊靬县被改名为羯、羯胡、羯虏。晋代,力羯被列为北方十九种烽数民族之一。我们现在还发现,东汉至南北朝时代在政治和军事上十分活跃的卢水胡,基公安部就是骊靬人。因为西汉时管辖和北面是大片泉水注涌的沼泽地,叫卢水,骊靬人也就被称作卢水胡了。

骊靬人是羌族。

羌族[qiāng zú]中国传统少数民族

羌族源于古羌,是中国西部的一个古老的民族,古羌对中国历史发展和中华民族的形成都有着广泛而深远的影响,民族语言为羌语,属于汉藏语系藏缅语族羌语支,分北部和南部方言。

免责申明:以上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北库历史网立场!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或内容不符,请联系我们处理,谢谢合作!
当前文章地址:https://www.beikuopc.com/wenming/567876.html感谢你把文章分享给有需要的朋友!
上一篇:尸体放在坟里,那尸体在那里很久了.会怎样?会不会化成水?那水含有什么物质 千年爱恋:男干尸“怀抱”女子长发千年下一篇:元朝历代皇帝的年号 蒙元朝皇帝顺序排列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