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北库历史网>史前文明>正文

八大狂人作品 古代乌丝栏有多细

导语:《八大狂人作品 古代乌丝栏有多细》是一篇描述古代建筑细节的文章,介绍了乌丝栏的制作方法和特点。该文章作者八大狂人是中国明朝时期的一位文学家,以风趣幽默的作品著称。

目录导航:

  1. 八大狂人作品
  2. 是善书者不择笔出处
  3. 乌丝栏到底是什么意思
  4. 汉汲黯传有多少个字
  5. 褚遂良倪宽赞多少字
  6. 下笔便到乌丝栏的解释
八大狂人作品

书法史上八大狂怪书法家

自古狂人多才俊,杜甫曾有“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之语。艺术上的狂怪之人,多半是成就杰出者。因为这些人有自己的人生信仰和艺术追求,而不为他人所左右。

书法上的狂怪也是如此。以下八位狂怪之人,在政治上作为不大,但在书法艺术上却取得了惊人的成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

张旭

1、张旭:嗜好饮酒,常喝常醉,醉后常常用头发蘸墨书写。

张旭(675年—约750年),字伯高,一字季明,汉族,唐朝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开元、天宝时在世,曾任常熟县尉,金吾长史。

怪在何处:因性格狂怪,时人称“张颠”。在政治上不得志,却“致于书,轩辕不能移,贫贱不能屈,浩然自得,以终其身”。嗜好饮酒,常喝常醉,醉后常常用头发蘸墨书写。书写上的天才,成就了张旭“狂草第一人”的美誉。

杨凝式

2、杨凝式:装疯卖傻以自保,时人称“杨疯子”。

杨凝式(873-954年),字景度,号虚白,陕西华阴人。唐昭宗时进士,官秘书郎,后历仕后梁、唐、晋、汉、周五代,官至太子太保,世称“杨少师”。

怪在何处:五代的杨凝式,生逢乱世,他装疯卖傻以自保,时人称“杨疯子”。官任后梁、后唐、后汉、后晋、后汉五个朝代,政治上看似有所作为,但骨子里与当政者保持距离,在书艺上矻矻追求。他的书法结体精妙,神韵高雅,风格独特。黄庭坚赞曰“世人尽学兰亭面,欲换凡骨无金丹;谁知洛阳杨疯子,下笔便到乌丝栏”。

米芾

3、米芾:为人狂放,人称米颠。

米芾[fú](1051-1107),北宋书法家、画家。祖籍山西太原,迁居湖北襄阳,后曾定居润州(今江苏镇江)。宋四家之一。曾任校书郎、书画博士、礼部员外郎。

怪在何处:米芾为人狂放,人称米颠。他在书法上致力于取百家之长,终于走出一条有个人面目的书法道路。他的行书用笔利落爽劲,结体欹正相间,达到了出神入化的境地。

杨维桢

4、杨维桢:书法标新立异,人谓“点画狼藉,有乱世风”。

杨维桢(1296—1370)元末明初著名诗人、文学家、书画家和戏曲家。字廉夫,号铁崖、铁笛道人,又号铁心道人、铁冠道人、铁龙道人、梅花道人等,晚年自号老铁、抱遗老人、东维子,会稽(浙江诸暨)枫桥全堂人。

怪在何处:元代的杨维桢性格狷直,因此仕途不畅,元末农民起义爆发,他隐迹江湖。杨维桢的书法可谓“丑书”,与元代的书坛领袖赵孟頫的书风格格不入,人谓“点画狼藉,有乱世风”。但杨维桢的书法标新立异,这正是书法家最为可贵的品质。

徐渭

5、徐渭:患过精神分裂症,因杀妻入狱六年。

徐渭(1521—1593),汉族,绍兴府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初字文清,后改字文长,号天池山人,或署田水月、田丹水,青藤老人、青藤道人、青藤居士、天池渔隐、金垒、金回山人、山阴布衣、白鹇山人、鹅鼻山侬等别号。中国明代文学家、书画家。

怪在何处:他患过精神分裂症,因杀妻入狱六年,一生坎坷,晚景凄凉。受王阳明心学的影响,主张“始于学,终于天成”,“天成者,非成于天也,出乎己而不由乎人也”。由于独特的艺术价值理念,他在诗文、书画、戏曲等方面取得了惊人成就。徐渭的书法气势磅礴,重神不重形,既是个性解放思想的宣泄,又是忧郁苦闷感情的抒发。

金农

6、金农:交友有一种怪脾气,对瞧不起的人,报之以白眼。

金农(1687—1763)清代书画家,扬州八怪之首。字寿门、司农、吉金,号冬心先生、稽留山民、曲江外史、昔耶居士等,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布衣终身。

怪在何处:作为扬州八怪之一的金农,在艺术风格的追求上十分大胆,他致力于“不要奴书与婢书”的艺术追求,求新求变,取得了很高的艺术成就。

邓石如

7、邓石如:不买权贵翁方纲的帐。

邓石如(1743—1805),清代大书法家。汉族,安徽怀宁人。清代篆刻家、书法家,邓派创始人。

怪在何处:邓石如是真正的布衣书法家,他的狂怪表现在,在京城不买权贵翁方纲的帐。作为清代篆隶书法的大师级人物,邓石如为碑派书法的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艺高人胆大,他的狂怪无可厚非。

吴昌硕

8、吴昌硕:当县令一个月,就辞官从艺。

吴昌硕(1844.8.1—1927.11.29),原名俊,字昌硕,别号缶庐、苦铁等,汉族,浙江安吉人。中国近、现代书画艺术发展过渡时期的关键人物。

怪在何处:吴昌硕的怪表现在,刚当上县令一个月,就辞官从艺了。对他来说艺术比官位重要。这种想法可不是常人有的。也正是这非常人的价值追求,才成就了吴昌硕一代书画大家。

是善书者不择笔出处

善书不择纸笔“,谚语,意思是擅长书法的人不必挑选好纸和好笔便能写出好字。

善书不择纸笔类别

谚语

出处 :宋·陈师道《后山谈丛》一:“善书不择纸笔,妙在心手,不在物也。古之至人,耳目更用,惟心而已。

“世言善书不择笔”出处

出自 宋代 方回 的《赠笔工冯应科》

《赠笔工冯应科》

宋代 方回

世言善书不择笔,此物岂可不精择。

空弓难责养由射,快剑始堪孟贲击。

多钱而贾长袖舞,工良器利贵相得。

文房四宝拟四贤,最不易致管城伯。

乍可微钝勿太尖,又恐过肥宁少瘠。

一兔仅足成一枚,奈何攟束动。

氄毛乱毳纷交加,醉人蓬首发不栉。

落腕当如画铁椎,顾乃蒌弱欠筋力。

山谷道人昔有取,诸葛鸡距异枣核。

长句哦赠林为之,余子徐偃似无骨。

上党华陵君家孙,苦心隐艺造玄极。

买非其人拂袖行,但取赏音不论直。

二毫三副及散卓,随意真行作波磔。

燕丹匕首付荆卿,血不濡缕笑空擿。

紫鸜鹆眼刷丝文,谁无端石与歙石。

奚李法传外诸孙,我亦尚有潘衡墨。

捣冰槌玉乌丝栏,百轴千筒动充斥。

惟有毛锥真强项,不受折简屡太息。

善书今谁第一人,冯应科笔今第一。

这句话的出处是《齐民要术》。

《齐民要术》是中国北宋时期农书,作者不详,是一部中国古代农业技术、土地利用和生态环境治理方面的重要著作。

其中这句话原文为“善書者不擇筆”,意为说能够读好书的人,不会因为学习方法的不同而选择性阅读。

宋·陈师道《后山谈丛》卷一。“善书不择纸笔,妙在心手,不在物也。”

书:书法,写毛笔字。本条大意:善于写字的人不选择纸和笔。意思是在于得心应手。

反义语: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参看该条。

乌丝栏到底是什么意思

乌丝栏,即纸素上画成或织成的朱墨界行。对于这一点,人们没有什么疑问,但是如何理解“下笔便到乌丝栏”却成了问题。至少有两种说法值得怀疑。

第一,认为诗中“乌丝栏”借指《兰亭序》,“下笔便到乌丝栏”指一落笔便达到了王羲之的境界。

第二,认为“乌丝栏”是指书法用笔。清冯武《书法正传》载《书法三昧》云:“乌丝栏者,锋正,则两旁如界也。”

这两种说法似乎都有道理。然而这两种对“乌丝栏”的创造性解读并不符合黄庭坚的原意。

这首诗还有另外一个版本,末句为“下笔却到乌丝栏”,很明显,如果将“到乌比栏”理解为肯定性的用笔效果,杨凝式似乎不应该被这个“却”字排除在外。

汉汲黯传有多少个字

《汲黯传》 ,宋淡黄藏经纸本,小楷册页,共10页,每页纵17、6厘米,横17、4厘米,乌丝栏界,每页12行,行字数16至18不等。共计1946字。赵孟頫,1254年出生,1322年逝世,元代书画家、文学家。字子昂,号松雪道人、水精官道人,中年曾作孟俯,湖州人。宋宗室,宋太祖子秦王德芳的后裔。赵孟頫传世书迹较多,传世画作有《鹊华秋色图》 、《红衣罗汉图》、《幼舆邱壑图》、《秋郊饮马图》 、《江村渔乐图》等。

《汲黯传》,宋淡黄藏经纸本,小楷册页,共10页,每页纵17.6cm,横17.4cm,乌丝栏界,每页12行,行字数16至18不等,凡119行,计1946字,第6页12行197字,为文征明补书。先后经袁褧、项元汴、项晦甫父子、李宗孔(1618-1701)、卞永誉(1645-1712)、安岐、钱维乔(1739-1806)、唐作梅、鲍桂生、孙毓汶(1833-1899)孙孟延父子、斐景福(1854-1936)递藏。

卷后有文征明嘉靖二十年(1541)跋,时年72岁,项元汴万历三年(1575)跋,编为宗字号,笪重光康熙二十六年(1687)跋,冯誉骥同治十二年(1873)跋,鲍源深(1812-1884)同治十二年跋,孙孟延光绪二十五年(1899)跋。《汲黯传》墨迹现藏日本东京细川家永青文库。1941年日本《国华》杂志第51编第10册第317-325页有泷拙庵的短文评介,此外未见日本学者的更深入研究

褚遂良倪宽赞多少字

《倪宽赞》,又作《儿宽赞》,传褚遂良楷书墨迹。素笺乌丝栏墨迹卷,纵24.6cm,横170.1cm。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馆。

全文共337字,如下:

汉兴六十余载,海内艾安,府库充实,而四夷未宾,制度多阙。上方欲用文武,求之如弗及,始以蒲轮迎枚生,见主父而叹息。群士慕向,异人并出。卜式拔于刍牧,弘羊擢于贾竖,卫青奋于奴仆,日磾出于降虏,斯亦曩时版筑饭牛之明已。

汉之得人,于兹为盛,儒雅则公孙弘、董仲舒、倪宽,笃行则石建、石庆,质直则汲黯、卜式,推贤则韩安国、郑当时,定令则赵禹、张汤,文章则司马迁、相如,滑稽则东方朔、枚皋,应对则严助、朱买臣,历数则唐都、洛下闳,协律则李延年,运筹则桑弘羊,奉使则张骞、苏武,将率则卫青、霍去病,受遗则霍光、金日磾,其余不可胜纪。是以兴造功业,制度遗文,后世莫及。

孝宣承统,纂修洪业,亦讲论六艺,招选茂异,而萧望之、梁丘贺、夏侯胜、韦弘成、严彭祖、尹更始以儒术进,刘向、王褒以文章显,将相则张安世、赵充国、魏相、丙吉、于定国、杜延年,治民则黄霸、王成、龚遂、郑弘、召信臣、韩延寿、尹翁归、赵广汉、严延年、张敞之属,皆有功迹见述于世。参其名臣,亦其次也。

下笔便到乌丝栏的解释

“乌丝栏”是指一种有黑色线条纹饰的纸,这种纸在古代被广泛使用。在书法创作中,书法家常常会将“乌丝栏”作为参照物,通过观察和模仿它的线条和结构来提高自己的书法水平。

因此,“下笔便到乌丝栏”就成为了一个书法术语,指书法家在书写时能够迅速地达到“乌丝栏”这种境界,即指书法作品的线条纯净、字形端正、结构严谨、气势恢宏。

免责申明:以上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北库历史网立场!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或内容不符,请联系我们处理,谢谢合作!
当前文章地址:https://www.beikuopc.com/wenming/568358.html感谢你把文章分享给有需要的朋友!
上一篇:德国世界杯2018战绩纪录 瑞典和韩国历史战下一篇:古代是否有生产水银镜的技术?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