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北库历史网>史前文明>正文

10大国宝级馆藏文物 三星堆遗址文物有勾践剑吗

导语:三星堆遗址文物是中国十大国宝级馆藏文物之一,其中是否有勾践剑备受关注。三星堆遗址是中国新石器时代晚期的文化遗址,发现了大量的青铜器、玉器等珍贵文物,被誉为中国古代文明的瑰宝。其中勾践剑是否存在仍是一个未解之谜。

目录导航:

  1. 10大国宝级馆藏文物
  2. 青铜器十大顶级国宝
  3. 代表先秦时期的艺术品是什么
  4. 九个最古代青铜器
  5. 如果国宝会说话第1季的所有国宝
  6. 哪些古董是国家的文物
10大国宝级馆藏文物

我国历史悠久,绵远流长。历史文物数不胜数,从1949年建立新中国至今出土文物以及历朝历代流传下来的古董后来都成为博物馆宝贝,我们现在就来梳理一下有名的国宝级馆藏文物:

1. 马踏飞燕: 甘肃出土的青铜器,现成为我国旅游的标志

2. 金缕玉衣: 河南出土的西汉中山靖王的金缕玉衣

3. 马王堆织锦: 湖北马王堆辛追墓出土的锦衣

4. 曾侯乙编钟: 湖北出土的春秋时期的编钟

5. 越王勾践剑: 浙江出土的越王剑,历经千百年仍寒光熠熠

6. 清明上河图: 故宫博物院的镇馆之宝,宋代张择端所作

7. 昭陵六骏: 唐太宗李世民昭陵的浮雕,是他生前最爱的六匹神驹。

8. 三星堆扶桑神树: 四川三星堆出土的青铜神树,跟山海经里描述的太阳神树一致。

9. 兵马俑: 中国最有名的文物,是秦始皇的陪葬。

10. 后母戊鼎: 商代所铸,是我国现存最大的青铜鼎。

1,四羊方尊,四羊方尊是中国现存商代青铜方尊中最大的一件,2,司母戊大方鼎,3,《清明上河图》

4.越王勾践剑,5.曾侯乙编钟,6.中山靖王刘胜的金缕玉衣,7.马踏飞燕,8.“大禹治水”玉山9.唐朝兽首玛瑙杯,10.鎏金舞马衔杯纹银壶,知道的就只有这些了,不知道对不对?

1、四羊方尊

四羊方尊是商朝晚期青铜礼器,祭祀用品。1938年出土于湖南宁乡县黄材镇月山铺转耳仑的山腰上,现属炭河里遗址。收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

四羊方尊是中国仍存商代青铜方尊中最大的一件,其每边边长为52.4厘米,高58.3厘米,重量34.5公斤,长颈,高圈足,颈部高耸,四边上装饰有蕉叶纹、三角夔纹和兽面纹,尊的中部是器的重心所在,尊四角各塑一羊,肩部四角是4个卷角羊头,羊头与羊颈伸出于器外,羊身与羊腿附着于尊腹部及圈足上。

同时,方尊肩饰高浮雕蛇身而有爪的龙纹,尊四面正中即两羊比邻处,各一双角龙首探出器表,从方尊每边右肩蜿蜒于前居的中间。

据考古学者分析,四羊方尊是用两次分铸技术铸造的,即先将羊角与龙头单个铸好,然后将其分别配置在外范内,再进行整体浇铸。整个器物用块范法浇铸,一气呵成,鬼斧神工,显示了高超的铸造水平,被史学界称为“臻于极致的青铜典范”,位列十大传世国宝之一.

2、司母戊大方鼎

后母戊鼎(原称司母戊鼎),又称后母戊大方鼎、后母戊方鼎。原器1939年3月在河南安阳出土,是商王祖庚或祖甲为祭祀其母戊所制,是商周时期青铜文化的代表作,现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

后母戊鼎因鼎腹内壁上铸有“后母戊”三字得名,鼎呈长方形,口长112厘米、口宽79.2厘米,壁厚6厘米,连耳高133厘米,重达832.84公斤。鼎身雷纹为地,四周浮雕刻出盘龙及饕餮纹样,反映了中国青铜铸造的超高工艺和艺术水平。

后母戊鼎初为乡人私掘,因体积过大,为防日军抢走,将其重新掩埋。1946年6月重新出土,存于南京中央博物院。1959年铜鼎从南京调往北京,存于新建成的中国历史博物馆(今中国国家博物馆)至今。

经研究考证,鼎腹内壁铭文“后母戊”是商王武丁的后妃妇妌的庙号。后母戊鼎是用陶范法铸造而成的,在商后期铸造后母戊鼎至少需要1000公斤以上的原料,且要在大约二三百名工匠的密切配合下才能完成,经测定,鼎含铜84.77%、锡11.64%、铅2.79%,与古文献记载制鼎的铜锡比例基本相符。

后母戊鼎是迄今世界上出土最大、最重的青铜礼器,享有“镇国之宝”的美誉。现为国家一级文物,2002年列入禁止出国展览文物名单。

3、清明上河图

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原画长528厘米,高24.8厘米,为北宋画家张择端所作。该画描绘了北宋京城汴梁及汴河两岸的繁华热闹景象及优美的自然风光。

《清明上河图》不仅仅是一件伟大的现实主义绘画艺术珍品,同时也为我们提供了北宋大都市的商业、手工业、民俗、建筑、交通工具等详实形象的第一手资料,具有重要历史文献价值,在中国乃至世界绘画史上被奉为经典之作。

4、“大禹治水”大玉山

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玉山置于嵌金丝褐色铜铸座上。

系用呈青白二色的最为名贵的密勒塔山和田玉雕成,高224厘米,宽96厘米,座高60厘米,重5350千克,是世界上最大的玉雕作品,也是国之瑰宝。

5、越王勾践剑

藏于湖北省博物馆,剑身修长,有中脊,两从刃锋利,前锋曲弧内凹。宽格上铸阳文鸟篆书“越王鸠践,自作用剑”。

茎上两道凸箍,圆首饰同心圆纹,铸工精湛,被称为“天下第一剑”,因剑身上被镀上了一层含铬的金属而千年不锈,就算是两千多年后的现在都无法制作出这么精美的剑,中国古人的智慧超出常人想象。

6、曾侯乙编钟

藏于湖北省博物馆,为战国早期文物,1978年在湖北随县(今随州市)成功发掘。出土后的编钟是由六十五件青铜编钟组成的庞大乐器,其音域跨五个半八度,十二个半音齐备。

它高超的铸造技术和良好的音乐性能,改写了世界音乐史,被中外专家、学者称为“稀世珍宝”。编钟是中国汉族古代大型打击乐器,兴起于西周,盛于春秋战国直至秦汉。中国是制造和使用乐钟最早的国家。

7、马踏飞燕

东汉时期镇守张掖的军事长官张某及其妻合葬墓中出土,现藏甘肃省博物馆。奔马身高34.5厘米,身长45厘米,宽13厘米。

1983年10月,马踏飞燕被国家旅游局确定为中国旅游标志。1985年铜奔马以“马超龙雀”这个名称被国家旅游局确定为中国旅游业的图形标志,并一直被沿用至今。1986年被定为国宝级文物。

从力学上分析,马踏飞燕为飞燕找到了重心落点,造成稳定性。这种浪漫主义手法烘托了骏马矫健的英姿和风驰电掣的神情,给人们丰富的想象力和感染力。既有力的感觉,又有动的节奏。马踏飞燕也是中国青铜艺术的奇葩。

8、镶金兽首玛瑙杯

藏于陕西省历史博物馆,是至今所见唐代唯一的一件俏色玉雕,也是唐代玉器作工最精湛的一件,此杯选用世界上极为罕见的红色玛瑙琢制。

而兽嘴镶金的工艺处理,也是匠心独运。它金光闪闪,克服了兽嘴处材质色泽太深的不足,使兽头的造型之美更为突出。

9、中山靖王刘胜的金缕玉衣

藏于河北省博物馆,金缕玉衣是汉代规格最高的丧葬殓服,大致出现在西汉文景时期。据记载,汉代帝王下葬都用“珠襦玉匣”,形如铠甲,用金丝连接。这种玉匣就是人们日常说的金缕玉衣。当时人们十分迷信玉能够保持尸骨不朽,更把玉作为一种高贵的礼器和身份的象征。

它用一千多克金丝连缀起2498片大小不等的玉片,金丝重1100克。其妻窦绾的玉衣共用玉片2160片,金丝重700克,其制作所费的人力和物力十分惊人,由上百个工匠花了两年多的时间完成。是旷世难得的艺术魁宝。

10、鎏金舞马衔杯纹银壶

藏于陕西省历史博物馆,高18.5厘米,扁圆腹,莲瓣纹壶盖,弓形提梁,一条细链连结着壶盖与提梁。壶底与圈足相接处有“同心结”图案一周,系模仿皮囊上的皮条结。

圈足内墨书“十三两半”,是壶的重量。壶腹两侧用模具冲压舞马图,马肥臀体健,长鬃披垂,颈系花结,绶带飘逸。只见它口衔酒杯,前腿斜撑,后腿蹲曲,马尾上摆,好像正合着音乐节拍,以优美的舞蹈为饮酒者伴饮助兴。

以上全部列入禁止出国名单。

青铜器十大顶级国宝

1.司母戊鼎(后母戊鼎) 商代 最重的青铜器

司母戊鼎,1939年出土于河南安阳殷墟的一座商代古墓中,是商王祖庚或祖甲为祭祀母亲戊而作的祭器,是商周时期青铜器的代表作。国家一级文物,1959年开始作为镇馆之宝收藏于国家博物馆。

鼎通体高133厘米、口长112厘米、口宽79.2厘米,重达832.84公斤,是已发现的中国古代最重的单体青铜礼器,它是用陶范法铸造而成的,在商后期铸造重达832.84公斤的司母戊鼎至少需要1000公斤以上的原料,且在大约二三百名工匠的密切配合才能完成,这足以反映商朝中期青铜铸造业的宏大规模。

2.四羊方尊 商代

四羊方尊,1938年出土于湖南宁乡县黄材镇月山铺转耳仑的山腰上,是商朝晚期青铜礼器,祭祀用品。位列十大传世国宝之一,收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

四羊方尊是中国仍存商代青铜方尊中最大的一件,其每边边长为52.4 厘米,高58.3厘米,重量34.5公斤,长颈,高圈足,颈部高耸,四边上装饰有蕉叶纹、三角夔纹和兽面纹,尊的中部是器的重心所在,尊四角各塑一羊,肩部四角是4个卷角羊头,羊头与羊颈伸出于器外,羊身与羊腿附着于尊腹部及圈足上。

同时,方尊肩饰高浮雕蛇身而有爪的龙纹,尊四面正中即两羊比邻处,各一双角龙首探出器表,从方尊每边右肩蜿蜒于前居的中间。整个器物用块范法浇铸,一气呵成,鬼斧神工,显示了高超的铸造水平,被史学界称为“臻于极致的青铜典范”。

3.青铜大立人像 青铜纵目人神像 三星堆出土 商代

三星堆遗址距今3000-5000年,被称为“世界第九大奇迹”,这两件器物是三星堆青铜其中非常著名且有代表性的器物。

青铜大立人像,高180、通高260.8厘米,三星堆遗址一号祭祀坑出土。重约180公斤,是现存最高、最完整的青铜立人像。被誉为“世界铜像之王”。雕像系采用分段浇铸法嵌铸而成,制作之精美细腻,迄今为止,在夏商周考古史上绝无仅有。

青铜纵目人像,宽138、高66厘米,出自二号祭祀坑,在三星堆出土的众多青铜面具中,造型最奇特、最威风的要算青铜纵目面具。

4.毛公鼎 西周 铭文最多的青铜器

毛公鼎(Duke Mao Tripod),西周晚期毛公所铸青铜器,清道光二十三年(1843年)出土于陕西岐山(今宝鸡市岐山县),收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为台北故宫博物院镇馆三宝之一。

鼎高53.8厘米,口径47.9厘米。圆形,二立耳,深腹外鼓,三蹄足,口沿饰环带状的重环纹,造型端庄稳重。

鼎内铭文长达四百九十九字,记载了毛公衷心向周宣王为国献策之事,被誉为“抵得一篇尚书”。其书法乃成熟的西周金文风格,奇逸飞动,气象浑穆,笔意圆劲茂隽,结体方长。是研究西周晚年政治史的重要史料 。

5.莲鹤方壶 东周

春秋莲鹤方壶,春秋中期青铜制盛酒或盛水器,1923年出土于河南新郑李家楼郑公大墓,一收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青铜馆,一收藏于河南博物院,中国首批禁止出国(境)展览文物。

此壶主体部分为西周后期以来流行的方壶造型,有盖、双耳、圈足,重心在下腹部,遍饰于器身上下的各种附加装饰,不仅造成异常瑰丽的装饰效果,而且反映了在春秋时期青铜器艺术审美观念的重要变化。莲鹤方壶的制作技艺非常高超,采用了分铸法、圆雕、浅浮雕、细刻、焊接等复杂的技法,工艺精湛,很多技法已经失传,用现代最先进的科技也无法复制和模仿。

6.越王勾践剑 春秋

越王勾践剑(Sword of Goujia),春秋晚期越国青铜器,出土于湖北江陵马山5号楚墓出土。也被称为“天下第一剑”。收藏与湖北省博物馆。

因剑身上被镀上了一层0.1毫米的铬而千年不锈。经无损科学检测,其主要合金成分为铜、锡、铅、铁、硫等。花纹处含硫高,因硫化铜可防锈。早在2500年前就有这种防锈技术,令人惊叹。剑通高55.7厘米,宽4.6厘米,柄长8.4厘米,重875克,极其锋利。刻有“钺王鸠浅,自乍用鐱”八字。

1983年又在相距一公里远的另一处楚墓中,出土吴王夫差矛,其上铭文与此剑如出一辙:“吴王夫差,自作用矛”,如今也收藏在湖北省博物馆。

7.曾侯乙编钟 战国

曾侯乙编钟,战国早期文物,1978年在湖北随县(今随州市)出土,中国首批禁止出国(境)展览文物。

钟架呈曲尺形,长11.83米,分上中下三层,整套编钟共65枚,总重量2500千克,其音域跨五个半八度,十二个半音齐备,每枚钮钟和甬钟都能发出两个音节,形成“一钟双音”的现象,呈和谐的大小三度关系,在世界音乐史上极为罕见。它是中国目前出土的40多套编钟中数量最多、保存最好的一组,也是中国乃至全世界历史上,最为宏伟精美的大型乐器。它高超的铸造技术和良好的音乐性能,改写了世界音乐史,被中外专家、学者称之为“稀世珍宝”。

8.秦始皇陵铜车马 秦代 最大的青铜器

秦始皇陵铜车马,是秦始皇陵的大型陪葬铜车马模型,1980年出土于中国陕西临潼秦始皇陵坟丘西侧。是目前发现年代最早、形体最大、保存最完整的铜铸车马。

共两乘,一前一后排列。经复原,大小约为真人真马的二分之一,由7000多个零部件组成。制作年代约在陵墓兴建时期,即公元前221~前210年间。

这两铜车马都是事先铸造而成,后又经过细部加工的,工艺水平非常之高。铜马身上缨络和链条用的铜丝直径仅半个毫米左右,有的则更细。据推测,铜车马坑当是秦始皇陵陪葬坑组成的一部分。对研究中国古代车马制度、雕刻艺术和冶炼技术等,都具有极其重要的历史价值。是国宝特级文物。

9.长信宫灯 西汉 中华第一灯

西汉长信宫灯,中国汉代青铜器,1968年于河北省满城县(今河北省保定市满城县西南约1.5公里的山崖上),中山靖王刘胜妻窦绾[wǎn]墓中出土,现藏河北省博物馆。

宫灯灯体为一通体鎏金、双手执灯跽坐的宫女,神态恬静优雅。灯体通高48厘米,重15.85公斤。长信宫灯设计十分巧妙,宫女一手执灯,另一手袖似在挡风,实为虹管,用以吸收油烟,既防止了空气污染,又有审美价值。此宫灯因曾放置于窦太后(刘胜祖母)的长信宫内而得名。2010年作为中国2010年上海世界博览会展品展出。

10.铜奔马(马踏飞燕) 东汉 中国旅游标志

马踏飞燕又名马超龙雀、铜奔马、马袭乌鸦、鹰(鹞)掠马、马踏飞隼、凌云奔马等,为东汉青铜器,1969年出土于甘肃省武威市雷台汉墓。东汉时期镇守张掖的军事长官张某及其妻合葬墓中出土,现藏甘肃省博物馆。

“马踏飞燕”身高34.5厘米,身长45厘米,宽13厘米。从力学上分析,马踏飞燕为飞燕找到了重心落点,造成稳定性,自出土以来一直被视为中国古代高超铸造业的象征。

1983年10月,“马踏飞燕”被国家旅游局确定为中国旅游标志。1985年铜奔马以“马超龙雀”这个名称被国家旅游局确定为中国旅游业的图形标志,并一直被沿用至今。1986年被定为国宝级文物

1.司母戊鼎(后母戊鼎) 商代

2.四羊方尊 商代

3.青铜大立人像 青铜纵目人神像 三星堆出土 商代

4.毛公鼎 西周 铭文最多的青铜器

5.莲鹤方壶 东周

6.越王勾践剑 春秋

7.曾侯乙编钟 战国

8.秦始皇陵铜车马 秦代 最大的青铜器

9.长信宫灯 西汉 中华第一灯

10.铜奔马(马踏飞燕) 东汉 中国旅游标志

青铜器大部分是商代,东周,西周,春秋战国,秦朝,西汉,东汉时期的产物,经过这么多年的考古发现,己经发现了很多很有研究价值的重器,其中最有影响力的是司母戊鼎,四羊方尊,青铜立人像,毛公鼎,莲鹤方壶,越王勾践剑,曾侯乙编钟,秦始皇陵铜车马,长信宫灯,马踏飞燕等非常有影响力的青铜器。

代表先秦时期的艺术品是什么

1.战国黑漆朱绘卧鹿

2.商代豕形铜尊

3.石磬

4.大禾人面纹方鼎

5.彩绘龙凤纹盖豆

6.三星堆青铜人面

7.人物御龙帛画

8.太阳神金饰

9.嵌绿松石饕餮纹罍

10.越王勾践剑

先秦时期用青铜铸造的器物。

中国青铜器有如下特点:一、历史年代久远,都说是三代青铜器,其实最主要的是指商中晚期到西周中期以前的,这个时期的青铜器达到了顶峰。二、青铜器将中国原创造型纹饰艺术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三、与其他艺术品相比数量少,因为当时青铜器都是王宫贵族所使用的,在当时也非常珍贵。四、由于绝大多数青铜器都是在地下埋藏,受地下腐蚀和墓葬塌陷,致使青铜器破损。完好无损的只占出土青铜器的百分之十左右。

先秦时期的艺术品代表分别为青铜器、陶器、玉器、漆器和绘画等。

1 青铜器:如战国黑漆朱绘卧鹿,形态逼真,情态生动,是中国早期绘画和雕塑艺术的代表。

2 陶器:如彩绘凤纹石编磬,有红、黄、蓝、绿等颜色描绘的彩绘纹饰和浮雕造型,反映出楚人独特的审美情趣。

3 玉器:如商代豕形铜尊,高40,长72厘米,作野公猪形状,是酒器,猪背上开椭圆形口,设盖,腹内盛酒。

4 漆器:战国漆木雕也是先秦时期的重要艺术品之一。

5 绘画:战国时期出现了绘画和雕塑的发展,如湖北省博物馆发掘的春秋时期彩绘凤纹石编磬等。

九个最古代青铜器

1.司母戊鼎——商代

司母戊鼎是中国最大,最重的青铜器。1939年,在河南省安阳市的富景墓中发现了司母戊鼎,现保存在中国国家博物馆中。

2.四羊方尊——商代

四羊方尊是1938年从湖南宁乡县的一座山上出土的,是商代最大的青铜方尊,现存于中国国家博物馆。

3.青铜立人像——商代

青铜立人像发现于成都市三星堆遗址,是世界上现存最高,最完整的青铜人像。它被誉为世界青铜像之王,并被三星堆博物馆收藏。

4,毛公鼎——西周

毛公鼎发现于陕西省岐山县,是西周后期毛公爵建造的。鼎里面是发达的铭文,上面写着毛公爵是如何建议周敬轩的。现在收藏于台北国立博物馆。

5,莲鹤方壶——东周朝

1923年在河南省新郑市的郑公墓中出土的莲鹤方壶非常华丽,其制作涉及当今所缺少的许多复杂技术。现在放在河南省博物馆。

6.越王勾践剑——春秋战国时期

勾践剑于1965年从湖北楚墓发现,以其不寻常的锋利度和抗锈性而闻名,这是由于其表面形成了一层薄薄的铬层。现在由湖北省博物馆拥有。

7.曾侯乙编钟——战国时期

1978年,湖北随州市出土的曾侯编钟是世界上保存最完好的,最精美,最完整的大型乐器。它改变了音乐世界,被认为是稀缺的宝藏。湖北省博物馆现在拥有它。

8,秦始皇陵铜车马——秦朝

青铜战车和马匹是1980年在秦始皇陵墓中发掘的,是最早,规模最大,保存最完好的青铜战车和马匹。它代表了秦朝最高的冶炼和雕刻艺术。现在,它被收藏在兵马俑博物馆中。

9,长信宫灯——西汉

长信宫灯于1968年在窦湾(西汉王朝六生王)墓中出土,轻巧,实用,却华丽(与其他笨重且复杂的青铜器皿不同)。巧妙的设计和精湛的工艺使该灯成为中国第一盏灯。

10,马踏飞燕——东汉

1969年在甘肃省武威市雷泰汉墓中出土的“马踏飞燕”是中国古代铸造业最高的代表。古代工匠如何在燕子上找到合适的位置来支撑整匹马,使其在当前位置稳定,这是令人印象深刻的。该文物现存放于甘肃省博物馆。1985年,“马踏飞燕”成为中国旅游业的标志。

如果国宝会说话第1季的所有国宝

《如果国宝会说话第一季》介绍了25件国宝。

分别是人头壶、贾湖骨笛、陶鹰鼎、龙山蛋壳黑陶杯、红山玉龙、凌家滩玉版玉龟、良渚玉琮王、镶嵌绿松石铜牌饰、殷墟嵌绿松石甲骨、后母戊鼎、妇好玉凤、鸮尊、利簋、何尊、玉组佩、三星堆青铜人、三星堆青铜神树、太阳神鸟金箔、大克鼎、古滇国贮贝器、莲鹤方壶、曾侯乙尊盘、越王勾践剑、错金银铜版兆域图、虎符。

哪些古董是国家的文物

1.后母戊鼎

后母戊鼎,又称司母戊鼎,是商朝后期青铜器铸品,是已知中国古代最重的青铜器,现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

后母戊鼎因鼎腹内壁上铸有“后母戊”三字得名,是商王祭祀母亲的青铜重器。 后母戊鼎呈长方形,鼎高133厘米、口长110厘米、口宽79厘米,重832.84千克。鼎身雷纹为地,鼎身四周铸有精巧的盘龙纹和饕餮纹,雄伟庄严,工艺精巧,反映了商朝中国青铜铸造的超高工艺和艺术水平。

后母戊鼎,是商周时期青铜文化的代表作,承载了数千年的悠悠岁月,是中国国家博物馆的镇馆之宝,是首批禁止出国(境)展览的文物。

2.曾侯乙编钟

曾侯乙编钟是战国早期曾国国君的一套大型礼乐重器,全套编钟共六十五件,是件雄伟瑰丽的文物,被誉为古代世界的“第八大奇迹”,也是湖北省博物馆镇馆之宝。战国曾侯乙编钟的出土改写了世界音乐史,是中国迄今发现数量最多、保存最好、音律最全、气势最宏伟的一套编钟,代表了中国先秦礼乐文明与青铜器铸造技术的最高成就。是首批禁止出国(境)展览的文物。

曾侯乙编钟,名气之大,大家都很熟悉了。曾侯乙是曾国的国君,名字也是因此命名,曾国大家可能就不太了解了。曾国是周代的周王族诸侯国之一,是周天子分封给南宫氏南宫括后代的封国,南宫括《封神演义》中的南宫适。曾国在史书又称为随国,还有个著名的宝物,就是随侯珠。曾国在历史上就是个小国,没有战国七雄出名,最后被秦朝统一。曾国最出名就是曾侯乙出土的文物,出土文物中最出名的曾侯乙编钟了。

3.铜奔马

铜奔马就是“马踏飞燕”,是东汉青铜艺术的精品之作,马腿内夹有铁芯以增强支撑力和强度,铸造工艺在当时非常先进,是甘肃省博物馆镇馆之宝。马踏飞燕定格了天马凌空、腾越飞鸟的神骏形象。骏马做昂首嘶鸣、飞速奔跑状,三足腾空,一只蹄子在奔跑中掠到了一只飞鸟的背上,飞鸟惊讶地扭转头,注目惊视,一个梦幻般的瞬间被凝聚成永恒。

马踏飞燕作为中国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的优秀代表,曾多次出国展出,所到之处,各国博物馆门前都排起了长龙,人们只为一睹铜奔马的风采,一度出现了“四海盛赞铜奔马”的热潮。02年被列为首批禁止出国(境)展览的文物。

4.秦铜车马

秦铜车马秦朝青铜器,是中国考古史上出土的体型最大、结构最复杂、系驾关系最完整古代车马,被誉为“青铜之冠”,现收藏于秦始皇帝陵博物院,是首批禁止出国(境)展览的文物。

秦铜车马一组两乘,是秦始皇出巡乘舆,结构复杂,细节表现清晰、逼真,冶金铸造技术高超,是青铜器发展和青铜文化积累的结果,是青铜文化的集大成者。铜车马穿金戴银,雍容华贵,通体彩绘,以白色为底,以红、紫、蓝、绿、黑等色为辅助,花纹色彩斑斓,是秦代的创举,经过专家的精心修复后,焕发出令世人瞩目的光彩,是秦朝时期最具典型性的艺术品。

5.刘胜金缕玉衣

刘胜金缕玉衣是西汉时期的古物,由金丝和玉片组成,是迄今为止人们发现的保存最完整的金缕玉衣,是中国首批禁止出国(境)展览文物,收藏于河北博物院。

金缕玉衣,在很多小说中都有提到,比较受人欢迎的《盗墓笔记》第一部中就有提及。和书中差不多的是玉衣是用金丝将玉片编缀而成,是能使人尸身不朽的王侯葬服,汉代对永生的狂热追求,导致了玉衣等丧葬用玉的高度发达。

刘胜金缕玉衣就是西汉中山靖王刘胜的丧葬用服,刘胜本身不出名,但是他有个后代就是刘备。《三国演义》中刘备自报名号就是中山靖王之后。这件宝物土于河北省满城县,现在在河北博物馆,在河北省石家庄市文化广场,之前和朋友曾经去参观过,也曾见过这件金缕玉衣。

四羊方尊

四羊方尊是商朝晚期青铜礼器,祭祀用品。1938年出土于湖南宁乡县黄材镇月山铺转耳仑的山腰上,现属炭河里遗址。收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

四羊方尊是中国仍存商代青铜方尊中最大的一件,其每边边长为52.4厘米,高58.3厘米,重量34.5公斤,长颈,高圈足,颈部高耸,四边上装饰有蕉叶纹、三角夔纹和兽面纹,尊的中部是器的重心所在,尊四角各塑一羊,肩部四角是4个卷角羊头,羊头与羊颈伸出于器外,羊身与羊腿附着于尊腹部及圈足上。

1.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地下、内水和领海中遗存的一切文物和中国境内出土的文物;

2.古文化遗址、古墓葬、石窟寺属于国家所有;

3.国有文物收藏单位以及其他国家机关、部队和国有企业、事业组织等收藏、保管的文物;

4.国家征集、购买的文物;

5.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捐赠给国家的文物;

6.法律规定属于国家所有的其他文物。

我国历史悠久,绵远流长。历史文物数不胜数,从1949年建立新中国至今出土文物以及历朝历代流传下来的古董后来都成为博物馆宝贝,我们现在就来梳理一下有名的国宝级馆藏文物:

1. 马踏飞燕: 甘肃出土的青铜器,现成为我国旅游的标志

2. 金缕玉衣: 河南出土的西汉中山靖王的金缕玉衣

3. 马王堆织锦: 湖北马王堆辛追墓出土的锦衣

4. 曾侯乙编钟: 湖北出土的春秋时期的编钟

5. 越王勾践剑: 浙江出土的越王剑,历经千百年仍寒光熠熠

6. 清明上河图: 故宫博物院的镇馆之宝,宋代张择端所作

7. 昭陵六骏: 唐太宗李世民昭陵的浮雕,是他生前最爱的六匹神驹。

8. 三星堆扶桑神树: 四川三星堆出土的青铜神树,跟山海经里描述的太阳神树一致。

9. 兵马俑: 中国最有名的文物,是秦始皇的陪葬。

10. 后母戊鼎: 商代所铸,是我国现存最大的青铜鼎。

1.后母戊鼎

后母戊鼎,又称司母戊鼎,是商朝后期青铜器铸品,是已知中国古代最重的青铜器,现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

后母戊鼎因鼎腹内壁上铸有“后母戊”三字得名,是商王祭祀母亲的青铜重器。 后母戊鼎呈长方形,鼎高133厘米、口长110厘米、口宽79厘米,重832.84千克。鼎身雷纹为地,鼎身四周铸有精巧的盘龙纹和饕餮纹,雄伟庄严,工艺精巧,反映了商朝中国青铜铸造的超高工艺和艺术水平。

后母戊鼎,是商周时期青铜文化的代表作,承载了数千年的悠悠岁月,是中国国家博物馆的镇馆之宝,是首批禁止出国(境)展览的文物。

2.曾侯乙编钟

曾侯乙编钟是战国早期曾国国君的一套大型礼乐重器,全套编钟共六十五件,是件雄伟瑰丽的文物,被誉为古代世界的“第八大奇迹”,也是湖北省博物馆镇馆之宝。战国曾侯乙编钟的出土改写了世界音乐史,是中国迄今发现数量最多、保存最好、音律最全、气势最宏伟的一套编钟,代表了中国先秦礼乐文明与青铜器铸造技术的最高成就。是首批禁止出国(境)展览的文物。

曾侯乙编钟,名气之大,大家都很熟悉了。曾侯乙是曾国的国君,名字也是因此命名,曾国大家可能就不太了解了。曾国是周代的周王族诸侯国之一,是周天子分封给南宫氏南宫括后代的封国,南宫括《封神演义》中的南宫适。曾国在史书又称为随国,还有个著名的宝物,就是随侯珠。曾国在历史上就是个小国,没有战国七雄出名,最后被秦朝统一。曾国最出名就是曾侯乙出土的文物,出土文物中最出名的曾侯乙编钟了。

3.铜奔马

铜奔马就是“马踏飞燕”,是东汉青铜艺术的精品之作,马腿内夹有铁芯以增强支撑力和强度,铸造工艺在当时非常先进,是甘肃省博物馆镇馆之宝。马踏飞燕定格了天马凌空、腾越飞鸟的神骏形象。骏马做昂首嘶鸣、飞速奔跑状,三足腾空,一只蹄子在奔跑中掠到了一只飞鸟的背上,飞鸟惊讶地扭转头,注目惊视,一个梦幻般的瞬间被凝聚成永恒。

马踏飞燕作为中国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的优秀代表,曾多次出国展出,所到之处,各国博物馆门前都排起了长龙,人们只为一睹铜奔马的风采,一度出现了“四海盛赞铜奔马”的热潮。02年被列为首批禁止出国(境)展览的文物。

4.秦铜车马

秦铜车马秦朝青铜器,是中国考古史上出土的体型最大、结构最复杂、系驾关系最完整古代车马,被誉为“青铜之冠”,现收藏于秦始皇帝陵博物院,是首批禁止出国(境)展览的文物。

秦铜车马一组两乘,是秦始皇出巡乘舆,结构复杂,细节表现清晰、逼真,冶金铸造技术高超,是青铜器发展和青铜文化积累的结果,是青铜文化的集大成者。铜车马穿金戴银,雍容华贵,通体彩绘,以白色为底,以红、紫、蓝、绿、黑等色为辅助,花纹色彩斑斓,是秦代的创举,经过专家的精心修复后,焕发出令世人瞩目的光彩,是秦朝时期最具典型性的艺术品。

5.刘胜金缕玉衣

刘胜金缕玉衣是西汉时期的古物,由金丝和玉片组成,是迄今为止人们发现的保存最完整的金缕玉衣,是中国首批禁止出国(境)展览文物,收藏于河北博物院。

金缕玉衣,在很多小说中都有提到,比较受人欢迎的《盗墓笔记》第一部中就有提及。和书中差不多的是玉衣是用金丝将玉片编缀而成,是能使人尸身不朽的王侯葬服,汉代对永生的狂热追求,导致了玉衣等丧葬用玉的高度发达。

刘胜金缕玉衣就是西汉中山靖王刘胜的丧葬用服,刘胜本身不出名,但是他有个后代就是刘备。《三国演义》中刘备自报名号就是中山靖王之后。这件宝物土于河北省满城县,现在在河北博物馆,在河北省石家庄市文化广场,之前和朋友曾经去参观过,也曾见过这件金缕玉衣。

6.长信宫灯

西汉长信宫灯,是中国汉代青铜器,是在中山靖王刘胜妻子窦绾墓中出土,现在也收藏在我们河北博物馆,是首批禁止出国(境)展览文物。

长信宫灯造型轻巧装饰精美,是一件既实用、又美观的灯具珍品,号称“中华第一灯”。宫灯,就是宫廷所用灯具,长信宫灯因曾置放于窦太后的长信宫内而得名。长信宫灯以设计精巧、制作精细成为汉代铜灯的珍品。长信宫灯通体鎏金,造型是一位跪地执灯的年轻宫女,神态恬静优雅。长信宫灯设计十分巧妙,宫女一手执灯,另一手袖似在挡风,实为虹管,用以吸收油烟,既防止了空气污染,又有审美价值,体现了古代中国人民的智慧,是中国工艺美术品中的巅峰之作和民族工艺的重要代表。

7.《韩熙载夜宴图》

《韩熙载夜宴图》是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五代十国时期南唐画家顾闳中的绘画作品,绘写的是南唐官员韩熙载家设夜宴载歌行乐一次完整的过程,即琵琶演奏、观舞、宴间休息、清吹、欢送宾客五段场景,整个宴会沉浸在在纸醉金迷的夜宴行乐中。

《韩熙载夜宴图》现存的是宋代摹本,是中国的国宝级名画藏品中,最著名的一幅,现藏在北京故宫博物院,是第二批禁止出国(境)展览文物。

8.《清明上河图》

清明上河图,是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是北宋画家张择端仅见的存世精品,属于国宝级文物,现藏在北京故宫博物院,是第二批禁止出国(境)展览文物。

《清明上河图》,是誉满中外的艺术珍品,五米多长的画卷里,共绘了数量庞大的各色人物,牛、骡、驴等牲畜,车、轿、大小船只,房屋、桥梁、城楼等各有特色,生动记录了北宋都城汴京的城市面貌和当时社会各阶层人民的生活状况,是北宋时期都城汴京当年繁荣的见证,也是北宋城市经济情况的写照。这在中国乃至世界绘画史上都是独一无二的。

关于清明上河图有着很多谜团,《清明上河图》上到底有多少个人物?《清明上河图》中的场景到底是不是清明节?《清明上河图》描写的是繁荣市景,还是一幅带有忧患意识的“盛世危图”?《清明上河图》中的“清明”与“上河”是什么含义呢?真伪之谜?这幅千年古图暗藏的玄机还远远不止这些,众多的谜团也让这幅名画更加吸引人。

9.越王勾践剑

越王勾践剑是春秋晚期越国青铜器,是青铜武器中的珍品,体现了当时短兵器制造的最高水平,被誉为“天下第一剑” ,这把剑现在珍藏于湖北省博物馆,是第三批禁止出境展览文物。

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越王勾践卧薪尝胆,可谓家喻户晓。南方的越国、吴国,铸剑水平闻名于世,铸造了不少锋利的宝剑,传说中越王寻求名师欧冶子所铸造的八把宝剑,是为越王八剑。而春秋越王勾践剑更是体现了当时短兵器制造的最高水平。越王勾践剑,属于青铜剑,剑身上布满了规则的黑色菱形暗格花纹,正面近格处有“钺王鸠浅自乍用鐱”的鸟篆铭文,所以这把剑越王勾践的自用剑,越王勾践剑为青铜武器中的珍品,对研究越国历史和了解中国古代青铜铸造工艺和文字有重要价值。

10.商四羊方尊

四羊方尊是商朝晚期青铜礼器,祭祀用品,是中国仍存商代青铜方尊中最大的一件,收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是第三批禁止出境展览文物。

四羊方尊是青铜器顶级国宝,方尊的四边上装饰有蕉叶纹、三角夔纹和兽面纹,肩、腹部与足部作为一体,方尊的肩部四角被巧妙地设计成四只卷角羊,羊头与羊颈伸出于器外,羊身与羊腿附着于尊腹部及圈足上。同时,方尊肩饰高浮雕蛇身而有爪的龙纹,尊四面正中即两羊比邻处,各一双角龙首探出器表,从方尊每边右肩蜿蜒于前居的中间。整个器物巧夺天工,显示了高超的铸造水平,被史学界称为“臻于极致的青铜典范”。四羊方尊作为中国古文物的精华和古代青铜工艺的杰作也经常被编入中小学历史教科书和各类教材。

国家文物是指具有历史、艺术、科学价值,代表国家文化、文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所有制的文物。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的规定,国家分为一级文物、二级文物、三级文物和普通文物四个等级。

一级文物:指具有极高历史、艺术、科学价值的文物。如周公遗事青铜器、司母戊鼎等。

二级文物:指具有较高历史、艺术、科学价值的文物。如霍去病墓出土的文物等。

三级文物:指具有一定历史、艺术、科学价值的文物。如明代“宣德八大碗”等。

普通文物:指除一、二、三级文物以外的文物。

此外,还有一些由国家禁止出境或者禁止拍卖的重要文物,包括国家宝藏、故宫文物等。这些文物多属于极为珍贵、稀有的文物,具有重要的历史、文化意义。

免责申明:以上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北库历史网立场!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或内容不符,请联系我们处理,谢谢合作!
当前文章地址:https://www.beikuopc.com/wenming/569204.html感谢你把文章分享给有需要的朋友!
上一篇:龙阳是姓吗 古代龙阳人现在指哪下一篇:曹雪芹故居的具体位置在哪里?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