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北库历史网>史前文明>正文

古希腊古罗马是一个怎么样的社会 古罗马时代厉害吗

导语:古希腊古罗马是两个充满辉煌历史与文化的社会。古希腊以其哲学、艺术和政治体系而闻名,奠定了西方文明的基石;古罗马则以其法律体系、建筑和军事实力而独树一帜。古罗马时代的强大帝国统治了大片领土,拥有强大的军队和高度发达的城市。它的文化和技术成就对后世影响深远。

目录导航:

  1. 古希腊古罗马是一个怎么样的社会
  2. 古罗马强大的原因是什么
  3. 古罗马文化成就有哪些?最突出的是什么
  4. 罗马黄金时期强盛的表现
  5. 与古罗马同时期的朝代
  6. 古罗马道路建设的特点
古希腊古罗马是一个怎么样的社会

罗马帝国一般分为前期帝国(公元前27年一192年)和后期帝国(193年一395年)两个阶段,共422年。

在西方古代,罗马不仅是一个城市,也是一个国家。不仅是一个国家而且是"天下"的代称。

从地理上说,罗马意味着坏地中海一带的一人地和海洋。

从宗教上说,在基督教成气候之后,罗马意味着基督教世界。

从政治上说,罗马还意味着西方社会的"政统",为其下面的王国公国提供统治的合法性。

罗马帝国从屋大维一直传承到拿破仑取消神圣罗马帝国。

古罗马文明是西方文明的另一个重要源头,起源于意大利中部台伯河入海处。古罗马在建立和统治国家过程中,吸收和借鉴了先前发展的各古代文明的成就,并在基础上创建了自己的文明。古罗马文明对西方乃至世界文明发展进程中最重要的贡献有两方面:前半期的罗马律法和后半期的基督教。在西方文明发展史上,古罗马文明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古罗马通常指从公元前8世纪在意大利半岛中部兴起的文明,历罗马王政时代、罗马共和国,于公元前1世纪前后扩张成为横跨欧洲、亚洲、非洲的庞大罗马帝国。

古罗马强大的原因是什么

罗马共和国:

建立时间:公元前509年

性质:奴隶制的贵族共和国

立国基础:军事扩张。

①统一意大利半岛

②与迦太基进行的三次布匿战争获胜,最终地中海成为罗马人的内海(被戏称为“罗马人的小澡盆”)

罗马帝国:

建立:公元前30年,屋大维战胜政敌之后,攫(júe)取了罗马国家最高权力,罗马进入帝国时代。

全盛:至公元2世纪初,罗马版图已达最大规模,西起不列颠,东抵西亚的幼发拉底河,北越多瑙河,南至北非,形成了一个地跨欧、亚、非三大洲的大帝国。

分裂:395年,罗马帝国分裂成东罗马(又称拜占庭)帝国和西罗马帝国。东罗马帝国以君士坦丁堡(今土耳其伊斯坦布尔)为都城;西罗马帝国仍旧以罗马为中心。

西罗马灭亡:①原因:经济衰落,人民起义,蛮族进攻。

②标志:476年,西罗马末代皇帝被废黜,标志着帝国最后灭亡,这一事件也被视为西欧奴隶制和上古历史终结的标志。

东罗马灭亡:1453年亡于奥斯曼土耳其帝国。

我不知道你想问的是哪个,所以我全总结下来了.

先问是不是,再问为什么。古罗马很强大吗?你要看哪个阶段。古罗马经历了王政时期、共和国时期和罗马帝国时期。真正强大的是罗马共和国时期和罗马帝国时期的各一部分。

罗马作为一个小城邦的时候,还是有过一段苦日子的。最凄凉的一次是遭遇山南高卢的入侵。罗马战败,签订城下之盟,要向山南高卢赔偿巨额的贵金属。当时在计算赔偿的经营时,还有一个小故事。罗马人发现高卢人在秤盘上动了手脚,导致称的金银重量过轻(这样罗马人就必须交纳比约定的量更多的贵金属)。罗马人提出了抗议。然而高卢人的首领闻言,就把剑拔出来丢进了秤盘,并对罗马人说:战败者是没有资格谈权利的!

可见当时罗马有多弱小,一点也谈不上强大,完全是被蛮族按在地上摩擦。

后来罗马逐渐逆袭,原因主要有两方面。第一方面是罗马城的地理位置和环境给了罗马城相对安全的地位。第二是罗马人能够根据自己的经济条件不断改革自己的军事制度,使军事制度相对匹配自己的经济条件,发挥其最高的效能。

分述如下。

先说罗马城的地理环境。罗马城建立在距离海岸边不是特别远的七座小山丘之间。这是一个非常理想的位置。

首先它距离海岸不是特别近,这样就不容易被海盗发现。即使被海盗发现,海盗也不愿意上岸来进攻。因为需要舍船登陆走比较远的距离才能到达罗马城,而这样对海盗来说就丧失了他们的舟楫之利,一己之短,攻彼之长,得不偿失。

其次他距离海岸也不是特别远,这样罗马城的罗马人想要进行海上贸易,从城里来到海边,下海出海也不算特别麻烦。所以罗马城所在的位置非常有利于发展罗马的海外贸易,同时又能保护罗马城,不受海盗攻击。

第三,罗马城位于七座小丘之间,是一个易守难攻的地位。要想攻克罗马城,就必须先控制罗马城周围的这些小山丘。而这些小山丘给罗马城提供了天然的防护屏障,配合罗马自己建立了城墙,几乎就是一个攻不破的堡垒。在罗马上千年的历史当中,罗马城被武力攻破的次数屈指可数。就连西方战略之父汉尼拔,率领数万之众纵横罗马长达数年,击败罗马军无数次,却从未试图进攻罗马城。足见攻破罗马城有多难。

然后再说说罗马人上千年的历史过程当中的几次改革。这每一次改革都成功的实现了战略升级,大大增下了罗马的实力。

第一次是罗马建立了阿丁同盟,并且把罗马城的公民权授予了所有拉丁同盟成员。罗马城作为一个单独的城邦,虽然非常安全,但是实力仍然有限。为此罗马城和周边的其他城邦比如萨平、沙姆尼特等,建立了同盟关系。最初只是简单的同盟关系。拉丁同盟对罗马的忠诚程度并不高。这时罗马人做出了一个很有气魄的决定,那就是把罗马公民权授予所有拉丁同盟的公民。这个措施导致拉丁同盟的成员和罗马人真正成为了一家人。从此拉丁同盟牢不可破,而罗马的实力也大大增强。以至于第二次布匿战争的时候,汉尼拔在罗马千方百计想诱使拉丁同盟背叛罗马,始终未能得手。

第二次是马略军事改革。在罗马城的早期,作为一个普通的城邦,所有的男性成年公民都有服兵役的义务,普通的公民兵(主要是农民)构成了罗马军事力量的主体。公民兵制度也就是罗马的主要军事制度,入则为民,出自为兵。这个制度的好处是动员很快,费用很少,且士兵对城邦的忠诚度很高。

但是随着罗马的疆域扩张的越来越大,战争越来越频繁,并且正常距离罗马城越来越远,这个制度就出现了明显的弊端。因为战场距离罗马城比较远,正是拖延时间比较久,这就意味着自备武器出去为国家打仗的罗马公民需要离开家很久。此时家里的田地缺乏劳动力来照料。而国家对于参战的罗马公民又没有任何补贴和帮助,这就使得公民兵往往面临家里陷入贫困的境遇。于是越来越多的公民兵对为国参军打仗兴趣缺失,作战消极,甚至开始反感军纪。罗马军团的战斗力急剧下降。

为此进行了马略军事改革。在马略的推动下,罗马建立了对参战公民的补助制度,同时整肃军纪,重新编练罗马军团。在马略军事改革之后,罗马军团的战斗力焕然一新,罗马也开始重新恢复并加强了对边疆的作战和控制能力。罗马共和国的疆域也到达了共和国时期的顶峰。

第三次重大变革就是罗马从共和国变成了帝国。罗马随着疆域越来越广阔,需要处理的外交战争事宜越来越复杂。原来的元老院讨论解决一切事务的体制已经无法适应新形势下高效运作的国家机器的需求。此时的罗马,实际上需要一个能乾纲独断迅速做出决定的领导人。于是通过一系列的内外战争和政治博弈,最后由屋大维奥古斯都开创了帝国元首体制。在这个时期。罗马帝国的疆域在欧洲到达了顶峰,而事实上也构成了欧洲罗马版图的基础。在之后的上千年里,罗马在欧洲部分的版图没有大的变动。罗马的实力也就基本上稳固下来。

作为能控制大片版图领域的庞大国家,能够调动的经济资源非常强大。周围的蛮族或其他小国家已经不再是罗马帝国的对手,这就是罗马强大的由来。至此,除非罗马自己发生内乱,分崩离析,否则周边的外力已经无法将其摧毁。

古罗马文化成就有哪些?最突出的是什么

文明分为几个时期,她形成于公元前800-500年,经历了古典时代(也就是公元前500到公元前336年)和希腊化时代(也就是公元前336年到公元前31年)。希腊文明达到顶峰是公元前5世纪。公元前146年,希腊被罗马攻克。希腊文明也就被罗马文明所取代。

这段历史的重要大事有:

1、公元前12世纪,随着特洛伊人的入侵,希腊堕入“黑暗时代”。荷马史诗描述的正是希腊人与特洛伊人之间的战争(《以利亚特》和《奥得赛》)。这里要注意的是,荷马史诗描述的时代并非荷马生活的时代。荷马生活在公元前700年。

2、公元前6世纪,希腊世界开始有了全面改变,为后来的古典时代打开了通途。其中两个重要的城邦国家是雅典和斯巴达。雅典发展起一个完全不同类型的社会,公元前594年,梭伦成为雅典的首席执行官,他的贡献在于,在组织上为以后建立著名的雅典民主奠定了基础。雅典之所以在当时拥有卓越的地位,是因为它在打败庞大的波斯帝国这场重大战争中起了最主要的作用。历史之父希罗多德在他的历史书中进行了详尽的描述。

3、由于雅典的不断扩张引起了斯巴达的恐慌,因而在公元前431年爆发了伯罗奔尼撒战争。战争最终以雅典的失败而告终。修昔底得这位历史上最伟大的历史学家在其作品中,详尽描写了这一战争。

4、伯罗奔尼撒战争后,斯巴达专横跋扈,底比斯和雅典为求相互保护而结成新的联盟。公元前371年,马其顿国王腓力二世打败了底比斯和雅典联军,他的闻名世界的儿子亚历山大大帝统治了希腊。至此,古典时代结束,希腊化时代即将开始。

古典时代的希腊造就了一批哲学家和剧作家。哲学家主要以苏格拉底、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为代表。苏格拉底提出自由辩论的重要性。柏拉图的目标是要实现一个既能维持贵族特权,又可为贫苦阶级接受的社会,并构件了唯心主义的根基。亚力士多德寻求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各个方面的秩序。剧作家有埃斯库罗斯、阿里斯托芬、索福克勒斯。这一时期希腊也造就了像阿基米德和欧几里得这样的数学家,以及像希罗多德和修昔底得这样伟大的历史学家。

希腊的艺术和建筑在神庙上得到最高体现。著名的雅典卫城的圣地帕台侬神庙就是卫雅典娜女神建造的。

接下来我们从希腊文明走向罗马文明。

希腊化时代与罗马时代前期相互交融,最终过渡到罗马时代。罗马时代经历了早期共和国(公元前509-公元前264年)、后期共和国(公元前265-公元前27年)、早期帝国(公元前27年-公元284年)和后期帝国(284-476年)。公元前500年,罗马开始了独立城邦的生涯。经过三次布诺战争,罗马渐渐地满足了它的征服欲。战争中尤里乌斯恺撒声名鹊起。公元前27年,元老院授予屋大维“奥古斯都”和“大元帅”的尊称,罗马早期帝国形成。在此后的两个世纪中,罗马帝国的疆域达到最大范围,其文化处于极盛时期。这段历史时期被成为“罗马和平”。但罗马的伟大也就仅至于此。罗马的伟大时代随着公元180年马可 奥勒留的去世而告终。公元395年,罗马帝国彻底分裂为东罗马帝国和西罗马帝国。公元476年,西罗马帝国陷落。公元1453年,东罗马帝国被土耳其人占领。

说到罗马的文化,它基本源于希腊,但罗马人在思想意识方面也有重大贡献。

罗马人对欧洲文化所作的最重要的贡献是它所创立的罗马法律。

在政治文化方面,罗马出现了以下比较重要的人物:

1. 恺撒他是古代罗马政治家、军事家。他在文学方面也颇有建树。传世之作有《高卢战记》、《内战记》。对于他,我们要记住一句名言:也就是 “I came, I saw, I conquered.”

2.西赛罗 他是古罗马政治家、哲学家和最重要的演说家。主要成就在演说词和书信。

3. 卢克来修他是罗马共和国末期主要诗人之一,提倡唯物论、无神论和原子论。作品有哲理诗《物性论》。

4. 维吉尔 他是罗马文学中最重要的作家。代表作品是《阿尼德》。

在建筑、艺术方面,罗马人也做出了突出的贡献。如:圆形大剧场和建于公元前27年的罗马万神殿以及女狼雕塑等。







一、古罗马创造了辉煌灿烂的文化,深刻地影响了当代西方国家的社会文化。其最重要的原因有两点:

一是继承了古希腊的文化。古希腊文明文化是人类的瑰宝,其早于古罗马文明文化。公元前八世纪古希腊已经缔造了先进的文明文化,创造出荷马史诗巨作,古希腊哲学神话艺术等影响深远。那时的罗马以及现代意大利所处的亚平宁半岛还是蛮荒之地。古希腊人在地中海沿岸不断拓展殖民地城邦,开展贸易活动,逐步向那里移民,并传播了希腊文化。在此基础上经过民族的融合发展,出现了拉丁民族和文化。罗马起源的一种说法就是,公元前十二世纪,特洛伊战争爆发后,特洛伊王子伊尼阿斯在特洛伊城沦陷之后漂泊到此与当地国王女儿结合并建立该城。古希腊的神话传说多数都有类似拉丁化版本的神话传说。

二是强大的罗马帝国对外征服扩张的进程不断弘扬传播罗马文化。罗马帝国是人类历史上具有世界性影响的欧亚非三大洲的大帝国,其鼎盛时期的领土东起幼发拉底河,西邻大西洋,南抵非洲撒哈拉沙漠,北至大不列颠和莱茵河、多瑙河一线,古罗马文化都留下深刻的烙印。有一点特别需要提醒的是,如今世人多数将罗马帝国等同于西罗马,不太清楚还有个东罗马帝国。公元395年罗马帝国分裂后,西罗马帝国于公元五世纪灭亡,但东罗马帝国也就是拜占庭帝国延续了1100年,直到1453年现代土耳其人祖先突厥奥斯曼人攻占了帝国首都君士坦丁堡并改名伊斯坦布尔。那时,罗马文化又担负起团结欧洲各民族抵御外夷突厥人入侵欧洲的重要价值文化。从公元前八世纪罗马城建立到东罗马灭亡,前后共经历2200年。如此漫长的历史经纬,广阔的地中海、黑海国土,必然创造无比隽永深厚的罗马文化。

二、因此,古罗马文化突出特点是古希腊文化基础上的拉丁文化,是欧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政治法律。古罗马时期的民主共和国制宪政体,如代表君主的执政官、代表平民的公民议会、代表贵族的元老院,都是现代西方政治制度的雏形。公元529年,东罗马帝国皇帝查士丁尼制定了《查士丁尼法典》,是欧洲最早最完善的法典。罗马法包括公民法、万民法、自然法。现代世界各国法律体系主要分为大陆法和英美法两个体系,而大陆法体系渊源自罗马。

二是,拉丁语语言。是现代法语、意大利语、西班牙、葡萄牙、罗马尼亚语的根。虽然现在已经是死的语言,但仍影响深远。梵蒂冈官方尚在使用,重要学术如生物学、医学等仍使用拉丁语专业词汇。

三是文学艺术。文艺复兴运动就是复兴希腊罗马古典文化。最早代表人物是佛罗伦萨世人但丁《神曲》和画家乔托。薄伽丘《十日谈》。伟大的艺术家达芬奇《蒙娜丽莎》、《最后的晚餐》,米开兰奇罗《大卫》,拉斐尔《花园中的圣母》等。

四是建筑。巴洛克和古典主义建筑深刻影响欧洲建筑。如佛罗伦萨大教堂等。

五是基督教。多数人都忘记了或不太清楚很重要的一点,宗教因素。基督教不是罗马人发明的,但是在君士坦丁大帝时期得到合法化并确定为国教。此前基督教就是邪异教,基督徒受到残酷迫害。罗马帝国将基督教发扬光大,也促使其分裂为天主教、东正教以及此后的新教等,至今都深刻地影响西方世界及发展中国家数十亿人口,成为世界最主要的三大宗教之一。这方面涉及面很广,基督教构成了古罗马文化重要部分,与政治社会文化相互交织,演绎一幕幕血腥辉煌的传奇。请关注作者头条号,今后不断有文章观点出来。

其它如哲学等方面就不一一罗列了。

世界公认的四大古文明,是指古巴比伦文明、古埃及文明、古印度文明、中华文明。古希腊文明传承了古巴比伦和古埃及文明,古罗马文明又是在古希腊文明的基础之上建立起来的,也就是说,古罗马文明不是纯粹的“原创”。但这不等于说,古罗马文明完全没有自己的成就和价值。比较突出在几个地方。首先,古罗马留给后世文化一个最宝贵的遗产是法律制度(公元前450年前后颁发了《十二表法》)。用法律来管理国家,让人们遵守法律,让犯法的人和事有法可依,而受到相应的惩罚。今日欧洲大陆几乎所有国家的法律体系,都吸收有罗马法的成分。其次是在建筑方面。罗马建筑的样式,直到现在还见于西方国家建筑的设计之中。最后是宗教方面,统一信奉基督教,结束了各种宗教相互排斥而引发的战乱。即使古罗马帝国后来分裂出欧洲多个国家,但这些国家在信奉基督教方面没有太大的改变。

【罗马柱】


罗马黄金时期强盛的表现

五贤帝时期。

从公元96年到180年,相继有五位贤明的君主担任罗马帝国皇帝,在这将近100年的时间里,罗马帝国无论是国力还是民生都得到了空前的发展,整个帝国政通人和、天下太平。由于这五位皇帝都以仁政著称,所以被称作“五贤帝”。

这个黄金时代之所以能够降临,是由于从公元96年开始,罗马帝国采取了一套举贤任能的皇帝传承制度。在五贤帝时代,皇位不是依靠血缘继承的,而是在上一个皇帝生前就开始寻找、挖掘帝国内部有才干的人,收为养子培养,然后让他继承王位。

五贤帝时代是指涅尔瓦、图拉真、哈德良、安敦尼·庇护和马可·奥里略五位皇帝统治罗马帝国的时代(公元96年至180年),五人先后相继,使国家得到了近一百年的和平与安定。

五贤帝的时代是先后有着五位宽厚谦虚的皇帝,实行了长达一百多年的仁慈执政。使得古罗马帝国在100多年里社会迅速发展,和平安定,人民富裕,政治清明,与先前罗马的腥风血雨形成了截然的对比。这先后的吾为皇帝深的群众的敬爱。

这段时期也是自奥古斯都以罗马帝国最为强盛的时期,而这段时期责备罗马人成为古罗马的“黄金时代”,也可以叫做五贤帝时代。

与古罗马同时期的朝代

古罗马时代对应中国的西周至北魏之间的朝代。

古罗马指从公元前9世纪初在意大利半岛(即亚平宁半岛)中部兴起的文明,古罗马先后经历罗马王政时代(前753~前509年)、罗马共和国(前509~前 27年)、罗马帝国(前27~476年)三个阶段。

分别对应中国的朝代为:

一、罗马王政时代(前753~前509年):西周至战国。

二、罗马共和国(前509~前 27年):战国至西汉

三、罗马帝国(前27~476年):西汉至北魏。

古罗马帝国时期相当于中国的汉代至魏晋时期。二者是当时分列亚欧大陆两端的超级大国。

古罗马道路建设的特点

罗马大道具有鲜明的特点。

首先,数量多。

其次,建筑标准高,质量好。这些道路通常铺筑四层,以石块、混凝土、石灰、碎石、沙砾为材料,修建得结实耐用。

罗马斗兽场前面的人行小道。罗马斗兽场虽然历史悠久,但后来多次遭受外族入侵,造成程度不同的破坏,其间穿插的小道蔓延在废弃的台阶和廊道中。

而且,为了避免下雨时水聚集在一起形成水洼,罗马人在铺路时常常让路面中间稍稍隆起,如此这样,水就会顺势流向两边,分散到两旁的下水道。

路的两边有排水沟,并有石砌的边沿作为保护。

最后,用途广泛。罗马道路不仅用于军事,保证罗马军团在每个省都能展开快捷迅速的行动,亦在贸易、通商和旅行等民用领域发挥作用。

路标,上面说明道路兴建的细节。

发达的陆路交通并不是罗马交通网的全景,其海上交通亦十分繁荣。

在当时,通过海路,人们向西可以远至不列颠,向东可以到达黎巴嫩。

在运输速度方面,海路亦显示出了陆路所无法比拟的优点。

人们若从尼奥波利斯出发的话,到达亚历山大里亚港只需要12天的时间,而到科林斯则只需7天。

从南高卢的那巴出发到非洲,如果运气好,航行过程中是顺风而行的话,只需要5天时间。

如果想从塞提斯到亚历山大里亚港,整个行程只有6天时间。

罗马的内河航运也比较发达。其中的北意大利的湖泊上,大大小小的船只来来往往,而在莱茵河和塞纳河上,则出现了新的集散地。

而且,这一时期,科伦、卢泰提亚(今巴黎)和卢格敦(今里昂)等都已经是重要的河港。

罗马大道对于维护罗马帝国的统治以及加强帝国内部各地区之间的往来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使整个罗马帝国联结为一个紧密共同体。

罗马大道促进了交通的便利,而交通的便利还在极大程度上促进了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以及信息之间的交流,从而推动商业贸易的发展。

在当时,罗马帝国的诸多城镇组成了密密麻麻的交通贸易网络,各个城镇之间通过海上航路、内陆河运、官修大道和古老商路彼此往来和贸易。

不仅城镇,乡村也由于罗马道路的畅通而参与到这种商业贸易网络之中。

本人曾有幸去过意大利的罗马古城,条条大路通罗马是国人常挂在嘴上的一句歇后语。古罗马四通八达的道路是其举世闻名的成就之一,“条条大路通罗马”的谚语流传至今,虽然转变了意思却仍然可以让人联想到其曾经的辉煌。 虽然古时一些国家的道路规模也曾超越罗马,但在工程质量、规划设计和使用年限等方面,罗马都更胜一筹。

各交通大道一般都以罗马城为中心,呈辐射状向周围地区延伸。

古罗马道路,建筑规范,管理有序,将千万个城乡紧密连接起来,极大的促进了罗马帝国的繁荣和强盛。

整个罗马的道路网,以二十九条干道为主体,工程技术标准和便于通行程度非常高。

罗马人崇尚法制,追求有序和规则,因此古罗马时代的交通运输网都有着宏伟的规模。

免责申明:以上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北库历史网立场!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或内容不符,请联系我们处理,谢谢合作!
当前文章地址:https://www.beikuopc.com/wenming/580674.html感谢你把文章分享给有需要的朋友!
上一篇:《十五的月亮二胡独奏大海》背后的历史背景是什么?下一篇:二战时德军的军装是谁设计的?有什么由来吗 德国军装历史演变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