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北库历史网>史前文明>正文

一贯等于多少文钱 古代钱币多少文为一贯

导语:古代钱币中,一贯等于多少文钱是一个常见的问题。根据历史记载,古代钱币中一贯通常等于多少文,这个问题一直备受关注。本文将探讨古代钱币的价值单位,并解答一贯等于多少文钱的疑问。

目录导航:

  1. 一贯等于多少文钱
  2. 古代一贯钱是多少人民币
  3. 千文为贯始于
  4. 一贯铜钱等于几两银子
  5. 一贯钱古代的一贯钱是多少呢? 和银子是怎
  6. 一贯钱的由来
  7. 一贯等于多少两
  8. 北宋一贯等于多少两
  9. 水浒中一贯钱是多少文
一贯等于多少文钱

古代一贯钱等于1000文钱。

古时的铜钱中有方孔,常用绳子穿着,每1000枚铜钱1串叫一贯。春秋战国时期,随着商品经济发展,使在流通中要分割和鉴定成色的金属称量货币逐步不适应,而被金属铸币所取代。中国历代古钱币大多数是以铜合金形式铸造的,方孔钱(铜钱)是古代钱币最常见的一种。

古代一贯钱是多少人民币

正常来说,一贯钱是指一千个铜钱,但问题宋时流行省陌,“以七十七钱为百”,(《宋史》 卷180食货志)。即一贯钱为七百七十钱。

至于铜钱与银两的换算,则随着朝代的不同而有所变化:

北宋宋初银钱兑换比为一两银兑一贯钱

到徽宗时,一两银兑两贯钱。

至于南宋中期,则是一两银兑换三贯钱。

但值得注意的是,宋朝平时市面流通的,一般是铜钱,而不是银两。所以银两和铜钱的换算,并不影响我们对物价的计算。

就当时而言,绍兴十三年后,各驻屯大军的都统制“每月支供给钱二百贯”,“统制、副统制一百五十贯”,高宗在位末期,“武勇效用每月食钱九贯,米九斗”“可谓优而且厚矣。”(相山集卷20)考虑当时一人一日食米两升,则一个月下来,食米为六十升,即六斗,此外还要养活家人,则米九斗并不算多。这里提到的“优而且厚”,应该是指钱九贯。既然一月钱九贯称得上优厚,则五百贯钱对于一个家庭来说,应该是一项不少收入,至少五年内衣食无忧了。

米价基准

宋代1市斤是640克,1石合92.5宋斤(沈括的梦溪笔谈卷三,“凡石者以九十二斤半为法,乃汉秤三百四十一斤也”)。因此一石大米就有59200克,即59.2公斤。如果我们不考虑特殊的荒年或大丰收年的话,北宋初期的米价大约在每石300文到600文之间,中期(仁宗年间)在600文到700文之间,南宋初期米价则在2贯左右。那么以此推算北宋末年金兵入侵前徽宗期间大约每石1贯左右,应该算比较合理的。如果按现今大米价格每公斤2.5元来计算,宋代一石大米即今天的59.2公斤合148元,也就是1贯铜钱合148元人民币。

到目前为止,我们已经有了三个价格,按黄金换算的465元,按白银换算的70元和按粮价换算的148元。由于我国不是主要产银国,而且工业化后提炼银子的成本大幅度降低,所以古代银子的价值肯定要大幅度高于现在。显然以今天的银价作为参照体是不合理的。这从今天银价6美元一盎司、金价400美元一盎司就能看出,今天的一两黄金能换66两银子,而我们假设的古代金银兑换率是1:10。相反黄金的产量稳定,直到今天仍被世界各国作为重要的硬通货储备,所以用黄金作为基准比较合理。

千文为贯始于

“中国古代‘千文一贯’钱币校量制度的史料文献记载可追溯到宋代(公元960—1279年),南昌西汉海昏侯墓出土的文物,证明这一校量方式最早起源于西汉(公元前202年-公元8年)。”海昏侯墓考古发掘专家组组长、知名秦汉考古学家信立祥说,这一发现将以1000文铜钱为一贯的校量制度向前推了1000余年。

海昏侯墓葬的主墓坐北朝南,其中远离墓道口的北藏閤最为隐秘。今年3月份,考古工作者在清理北藏閣时发现了预估超10吨重、约200万枚五铢钱堆,再次证明了墓主身份的高贵和显赫。

“这是中国首次以考古方式证明以1000文铜钱为一贯的校量制度最早起源于西汉。”信立祥说,初步估算钱堆的铜钱数量在200万枚以上,估计是墓主人死后,皇帝直接颁赐的。

一贯铜钱等于几两银子

唐太宗贞观年间物质文明极大丰富,一斗米只卖5文钱,一两银子 = 1000文铜钱(又称一贯); 10斗 = 一石;

通常一两银子可以买200斗米,即20石,唐代的一石约为59公斤,以今天一般米价1.50元一斤计算,一两银子相当于人民币3540元的购买力。

一般朝代1000个钱为一贯,等于一两银子,但是宋朝却不是这样的。

《宋史 食货志》及《续资治通鉴》均提到自真宗朝开始因白银存量偏少不足以赶上经济的发展,银价不断上涨,基本上是2000个以上的铜钱当银一两。而且宋朝“钱法”很乱,有铜钱、铁钱还有铅锡钱同时流通,各州都有权自行铸钱,还存在私人铸钱的情况,钱的大小不一、成分不宜、价值多变,“随时立制”,非常混乱。川陕地区通行铁钱,十个换一个铜钱,江南和江北流通的钱还不一样。一贯实际有多少个钱也是不确定的,有800或850个为一贯的,也有480个为一贯,还要下诏以770个为一贯,并且各州“私用则各随其俗”,完全是笔糊涂账。

根据《宋史 食货志》提到“熙、丰以前,米石不过六七百”和《宋史 职官志》“每斗(米)折钱三十文”的记载,姑且以2000个铜钱折银一两计算,太平时期米价是1石600—300钱(靖康之乱前后到南宋初期有一两银子一石米的,不在正常计算范围)。1两基本上可以买到4—8石大米,以宋石66公斤计算,1两银子相当于人民币近924—1848元;

宋朝以前白银总量太少,价值过高,还没有成为流通货币。实际上明朝以前,市场流通均使用铜钱(北宋局部地区出现了纸币)。

银两成为流通货币只是明清两代对外贸易活跃,外国白银大量涌入以后的事。

但为何在很多人心目中一向以为银两是历来的流通货币呢,主要是因为明清小说的盛行,均按照当时的生活情况为常识对前朝进行描写,如《水浒》、《金瓶梅》、《三言二拍》等等,而这些作品中的银两价值均以明朝的银价为标准,与原有的文、贯、缗、铢等货币单位搅合在一起,并且对后世影响很大,因此今人所写较多以中国古代为背景的历史小说、武侠小说作品如《射雕》等书中也跟着把古代流通货币统统说成“银两”。但毕竟现代人比起明清时代的人时距更远,对前朝货币制度及银两的实际购买力的认识更加不足,才会经常出现天价馒头、天价酒菜,而认真的读者或观众出于对古代经济情况的好奇应该对“银两”的价值有一个比较清楚的认识。

史载明朝万历年间一两银子可以购买一般质量的大米二石,当时的一石约为94.4公斤,一两银子就可以买188.8公斤大米,就是377.6斤。现在我国一般家庭吃的大米在一斤1.5元至2元之间,以中间价1.75元计算,可以算出明朝一两银子=人民币660.8元。在明代,一个平民一年的生活只要一两半银子就够了,所以戚继光的士兵军饷一日只有三分银子,一月不足一两。

古代中国银子缺乏,银子的价值很高的。一两银子等于制钱一千二百多文(清初以前)到三千多文(清道光以后)。而直到清末,一斤(相当于1.2市斤)猪肉只要二十文钱,一亩良田只要七至八两银子或者十二、三个银元。几两银子、几十两银子是件大事情了,有百两银子就是今日的大款了,能够买上十几亩良田了。

清代鸦片战争前外贸顺差大,银子大量流入后,银价下跌造成的。后来大量赔款后,银与铜的比价又上升了。平常老百姓使用的是铜钱,清末时使用铜元,很少用银子作为日常交易用。许多老百姓至死都未见过银子。所以口语中表示没有钱(贫穷)时用“铜钱(钿)没有”而不说“银子没有”。这就是为什么人们常常以银子为珍贵的原因之一吧。

到了民国时候,就流通银元了,称为国币。民间称为“袁大头”。它的价值也比较高,可兑换180多个铜元。按当时物价水平折算今日的购买力,一元银元大约等于今日人民币的35元左右。考虑到生产的发展,粮食和日用品价格的下跌,一元银元大约等于今日人民币的100元左右。如果按银子价格算,大约等于今日人民币的50-60元左右。当时办一个比较好的印染厂投资也不到一万元。买一较辆当时比较好的轿车大约是1000元。所以不会有拿出一个银元买一个馒头的情形出现,最多一个铜板。

银票其实是山西票号发的汇兑凭证,有密押的,不是见票即兑的银行券(钞票)。用银票是要付汇兑费用的。

银票做大宗买卖的商人用得着。它可避免携带大量现银的风险,而且方便,并与自己携带大量现银成本差不多。一般老百姓和官员是用不着的。所以也就不会有从口袋里掏出面额成百上千两的银票来支付款项。即使你拿出来支付,商家和普通百姓也不肯接受。其流通程度比今日的个人支票还不如。

一贯钱古代的一贯钱是多少呢? 和银子是怎

1,一贯其实是1000文古代一文大约是现在4g左右一贯所以是4公斤左右2,购买力每个朝代,每个事情都不一定

一贯钱的由来

1中国古代把铜钱串起来的。160枚为一串。叫做一串钱。一吊钱一贯钱。一串钱也等同一贯钱。

2古代多以金银铜为货币。金银以两为单位,铜钱则以斤、两、钱为单位。后来才定为一钱一枚的铜钱,一直流传下来。十枚铜钱等于一两,十六两为一斤,等于160枚为一斤。

3、为了方便携带和计数,一般都把铜钱穿起来。每一百六十枚用麻绳穿成一串(穿时每边放六十枚,底盖各加一枚,实际上是一百六十二枚),所以也叫一串、一吊、一贯

中国古币大部分为方孔圆钱,为携带方便,一般都用绳索串起来。“贯”的原意就是穿钱用的绳索。

魏晋南北朝时期,铜钱的流通单位开始以“文”计算,一个小铜钱称一文,1000个铜钱串在一起则称为一贯钱。

这种计数方法一直延续到宋朝初年。

后来,由于铜、铁钱并行,以及折二、刍十型等钱币的出现,宋代一度把一贯钱定为770文。清代一贯钱又称为一吊钱,开始规定“一吊千钱,半吊五百”。清代后期的北京出现过“三十文为一百”的情况,一吊(贯)钱实际上只有300文钱了。

《朝市从载》中有一首诗写道:“皇都徒把好名沽,大话连篇他处无,五十京钱当一吊,凭谁敏慧也糊涂。”

可见50文钱被冒充为一吊。

一贯等于多少两

一百两。

金银以两为单位,铜钱则以斤、两、钱为单位。

古时的铜钱中有方孔,常用绳子穿着,每1000枚铜钱1串叫一贯。

十枚铜钱等于一两,十六两为一斤(我国长期使用十六两为一斤的货币单位),等于160枚为一斤。

一般都把铜钱穿起来。每一百六十枚用麻绳穿成一串(穿时每边放六十枚,底盖各加一枚,实际上是一百六十二枚),所以也叫一串、一吊、一贯。

一贯等于15两。一贯等于15两。一贯等于15两。一贯等于15两。一贯等于15两。一贯等于15两。一贯等于15两。一贯等于15两。一贯等于15两。一贯等于15两。一贯等于15两。一贯等于15两。一贯等于15两。一贯等于15两。一贯等于15两。一贯等于15两。一贯等于15两。

一贯铜钱等于多少两银子?

回答:我国古代货币单位很多,各个朝代不一样?特别是秦汉以前。但到了唐宋之后基本上相差不大了,有了一个比较稳定的货币兑换关系。

一千个钱串成一串,就叫一贯,所以一贯钱相当于一干文钱,一两银子折合一千文钱,所以一贯等于一两

正常情况下,一两银子等于一贯钱,但是水浒不是正常情况。事实上,从宋朝到明朝,银子和贯的换算都不是固定的。

整个宋朝时期,全国每年的金银产量都不多,所以市场不流通银子。直到三百多年后,明朝中后期,银子才在市场流通。一贯等于多少钱 要根据历史的时代

北宋一贯等于多少两

宋朝流行使用铜钱作为通用货币,理论上,一贯钱等于一千枚铜钱,等于一两足色纹银。按照《宋史》的记载,宋时是流行“省陌”,以七十七文钱为一百,所以一贯钱就是七百七十文,再考虑到由于北宋南宋物价及通货膨胀的原因,整个宋朝白银和铜钱的兑换率从北宋初期的一两纹银兑一贯钱,到兑两贯,甚至到了南宋宋高宗时期兑换三贯铜钱。

宋朝流行使用铜钱作为通用货币,一贯钱等于一千枚铜钱,等于一两足色纹银。

古时通常说的1贯钱或1吊钱就是1000文,即一贯钱(1吊钱)=1000个铜钱,在宋代及宋代以后,因为流行省陌,以七十七钱为百(《宋史》卷180食货志),即一贯钱仅为770个铜钱。清代后期的北京还出现过“三十文为一百”的情况,一贯钱实际上只有300个铜钱了。

1、一贯钱通常来说等于1000文钱,相当于一两银子。但是在《宋史. 食货志》及《续资治通鉴》中均提到自真宗朝开始因白银存量偏少不足以赶上经济的发展,银价不断上涨,基本上是2000个以上的铜钱当银一两

2、根据史料中可查的物价数据,把包拯一年的实物收入换算成钱是1022贯左右,加上工资20856贯,一共是21878贯

北宋一贯钱相当于半两银子,约等同现在的人民币450——900元.再据程民生《宋代物价研究》载,当时400文铜钱的购买力相当于现在250元人民币的购买力,21878贯相当于1367万元人民币—— 包拯的年薪上千万

宋朝时候一千个钱串成一串,叫一贯。正常情况下,1两白银大约可换到1000~1500文铜钱,古时通常说的1贯钱或1吊钱就是1000文。1两黄金=10两白银1两白银=1000文钱=1贯(吊)钱一贯一千钱,一般为一贯钱为一两白银。

水浒中一贯钱是多少文

山东版水浒,是历代水浒中最为严谨的一版:李逵赏给李鬼老婆一贯足钱,让她做饭时,那一贯足钱是放在李逵手心里的,还没有掌心大,如果是1000文,你放手心里试试?能放的下才怪。。应该是50文的样子!由此可以判断,北宋年间一贯钱应该是50文。

另外林冲买刀花了3000贯,如果是一贯钱1000文,那得用两辆马车才拉的动,那个卖刀的怎么拿走?

综上所述,一贯钱只能是50文。

1贯钱或1吊钱就是1000文铜钱, (1贯钱或1吊钱=1两白银) 1两白银大约可换到1000文铜钱, 1两黄金约10两白银 今天的看一下:1两黄金 = 人民币2000元 = 10两白银 1两白银 = 人民币200元 = 1000文钱 = 1贯(吊)钱 1文钱 = 人民币0.2元 另外:1石米=1两白银

免责申明:以上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北库历史网立场!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或内容不符,请联系我们处理,谢谢合作!
当前文章地址:https://www.beikuopc.com/wenming/585432.html感谢你把文章分享给有需要的朋友!
上一篇:在农村哥俩分家需要立字据吗 古代分家需要办手续吗下一篇:成年鸵鸟可以骑吗 骑鸵鸟历史非洲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