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北库历史网>史前文明>正文

为什么明朝不打欧洲 朝鲜古代知道欧洲吗

导语:《为什么明朝不打欧洲 朝鲜古代知道欧洲吗》是探讨明朝与欧洲关系的文章。明朝不曾对欧洲发动战争,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包括经济、政治和军事等因素。朝鲜古代对欧洲了解有限,主要通过与中国和日本的交流间接了解欧洲。通过这篇文章,可以深入了解明朝与欧洲的互动以及朝鲜古代对欧洲的认知。

目录导航:

  1. 为什么明朝不打欧洲
  2. 公元220年西方处于什么时候
  3. 韩国为什么是西方国家
  4. 东亚和欧洲对比
  5. 外国有农历这一说法吗
  6. 四大发明传入欧洲先后顺序是什么?谢谢
  7. 西方人是怎么知道孔子和孟子的
为什么明朝不打欧洲

明朝依然是传统的农业社会。所以,即便明朝朝廷知道欧洲实力对比。

明太祖立国之初,洪武二年(1369),朱元璋下令编纂《皇明祖训》宣布将朝鲜、日本等15个海外国家列为“不征之国”,告诫后世子孙不得恣意征讨。这15个国家是:朝鲜国(今朝鲜)、日本国(今日本)、大琉球国、小琉球国、安南国(今越南)、真腊国(今柬埔寨)、暹罗国(今泰国)、占城国(今越南南部,后被安南灭国)、苏门答腊国、西洋国、瓜哇国、湓亨国、白花国、三佛齐国、渤泥国。

明朝连近在身边的国家都不去征伐,何况是遥远的欧洲!

明朝依然是传统的农业社会。所以,即便明朝朝廷知道欧洲实力对比,即便拥有远征的能力,也不会随意劳师远征,因为对于明朝来说,脱离陆军控制的土地无法实施有效管理,不能提供农耕条件的土地也没有必要去征伐。

公元220年西方处于什么时候

我们知道。公元220年是东汉王朝灭亡的时间。当时中国处于封建社会。而同时代的西方与中国有很大的不同。当时西方还未进入到封建社会。欧洲中世纪,也就是欧洲封建社会。是从公元4世纪年西罗马帝国灭亡开始的。而当时公元220年西方处于奴隶社会。是古罗马帝国统治时期。古罗马帝国的时间是公元前27年到公元476年,西罗马帝国灭亡。古罗马帝国是以地中海为中心,跨越欧亚非三大洲的大帝国。是奴隶社会。

罗马帝国处于三世纪危机时期。塞维鲁王朝(181年~205年)灭亡后,政局混乱,在西方形成了包括高卢、西班牙和不列颠在内的高卢帝国(259年~273年),在东方产生了地处叙利亚和美索不达米亚之间的帕尔米拉帝国(262年~272年)。
公元前30年,罗马执政屋大维征服埃及。埃及为罗马王朝(公元前30年-公元395年)时期。
伊朗为萨珊王朝(公元224年至公元651年)时期。萨珊王朝,被认为是第二个波斯帝国。

而中国处于三国时期(公元220年~280年,另有184年、190年或208年起始说)

公元220年-公元280年,恰好是三世纪。

此时正值西方罗马帝国衰落时期,英国不列颠岛还是罗马一个省,美国更是没有【18世纪建国】。现代欧洲各国也还没出现。南亚的印度是贵霜帝国。朝鲜半岛是高句丽国家,日本是邪马台国,后又有大和国。美洲大陆还是以印第安部落为主,没有出现国家,北非埃及属罗马帝国领地,东非出现麦罗埃王国,西非有国,柏柏尔人建立,国名不详,中南非刚果建立国家国名不详。与中国有着同样悠久的古国还有3个。

韩国为什么是西方国家

首先,纠正一下,韩国历来都不是西方国家,是标标准准的东亚国家。

之所以大家把韩国说成西方国家,是因为经济发达,思想观念文化都是学习欧美等西方国家那一套,属于发达国家之列,甚至国内一度有“脱亚入欧”的声音,这点和日本相类似。

但是,从任何标准来看,韩国都是亚洲国家。

韩国是西方国家因为他的制度文化更接近西方。

这里的“西方”一词不是指方向,而是指政治经济文化制度,像日本韩国这种西方化的国家可以称为西方国家,或者西方世界。

这个是误传。。所谓“西方国家”,其实是指“三大五小”: 三大之一:美国。

三大之二:日本。

三大之三:欧盟。

五小之一:英国。

(在英国脱欧之前,它其实是被包含在欧盟之内的) 五小之二:加拿大。

五小之三:澳大利亚。

五小之四:新西兰。

五小之五:以色列。 这些国家及国家集团,形成了“西方国家”的概念。 这其中,并没有韩国。 所以,严格讲,韩国不算西方国家,只能勉强算是一个“西化国家”。

它的方方面面受到西方国家的影响,但是又保留着自己独特的东西。同时,它又没有得到西方国家的接纳,只是在西方国家那个团体的门口转悠,却一直没有得到允许进入的机会。

南朝鲜并不是西方国家,无论从地理位置还是人种上来论,南朝鲜从来也不是,也不可能是西方国家。但从南朝鲜的政治形态和国民思想上来看,它们自认是西方“自由”阵营的一员,但事实上它只是美国操控下的傀儡国家,美国也只认为南朝鲜是抵挡共产主义的东方桥头堡,并不认可南朝鲜的西方国家身份。

东亚和欧洲对比

这要看从哪方面对比,人口方面东亚远大于欧洲。面积欧洲大一些。国家欧洲数量多。东亚一般就是中国,日本,韩国,朝鲜。蒙古五个国家。而欧洲国家众多。

经济方面欧盟是全球第二大经济体,而东亚的我国是全球国家中第二大经济体。

气候上讲欧洲有地中海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极地气候等。

东亚有热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和高山气候。

面积:欧洲1000万平方公里,东亚(中日韩三国)也是1000万多一点。

人口:欧洲7.5亿人,东亚15.6亿人

经济:欧洲20万亿美元,东亚22万亿美元

外国有农历这一说法吗

外国没有农历这一说

农历是我国采用的一种传统历法,又名夏历、中历、旧历,民间也有称阴历的。它用严格的朔望周期来定月,又用设置闰月的办法使年的平均长度与回归年相近,兼有阴历月和阳历年的性质,因此在实质上是一种阴阳合历。农历把日月合朔(太阳和月亮的黄经相等)的日期作为月首,即初一。朔望月的平均长度约为29.53059日,所以有的月份是30日。称月大;有的月份是29日,称月小。月初所在的日期,按太阳和月亮的位置推算定,不机械地安排。农历以12个月为一年,共354日或355日,与回归年相差11日。为此,通过每十九年安插七个闰月的办法回以协调。闰月的安排由二十四节气来决定。

西方国家没有农历,但如果以前是中国的藩属国或者受中国文化影响较深的那么就有,比如朝鲜,韩国,日本,新加坡,越南等等;那么他们使用的农历和我们正在使用的农历是有一些区别的。

四大发明传入欧洲先后顺序是什么?谢谢

我国四大发明是指造纸术、指南针、火药和印刷术。

1、造纸术是最先传到欧洲的,时间公元12世纪。

2、其次是我们的指南针,时间也是在宋元时期。

3、第三是火药,13世纪中期传入阿拉伯,后由阿拉伯传入欧洲的。

4、最后才是我们的印刷术,它是在15世纪(明清)先后传入朝鲜、日本、中亚,西亚和欧洲地区。

西方人是怎么知道孔子和孟子的

孔子创立的儒学不仅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要构成,蕴含着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而且是东亚地区的文化传统和文明精神,在世界思想史和世界文明史中占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儒学早在汉唐时期便超出中国范围,向东南亚和东北亚国辐射,形成"儒教文化圈"。在整个人类文明发展史上占有重要位置。许多学者认为,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文化,不靠武力,远播海外,辐射到周边国家,形成了广大的儒学文化圈,覆盖的人口超过全人类的四分之一。孔子文化于16世纪末、17世纪初传到欧洲,造成很大震动。

孔子思想,不但影响了中国两千多年,而且对世界影响深远。早在中国汉唐时代,孔子思想便走出国门,传播到东南亚,特别是朝鲜、日本、越南等地,对促进这些国家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起过积极的作用。1687年,孔子学说正式传入西方。孔子思想展示了不同于基督教、佛教、伊斯兰教等宗教文化的另一种变化。

  它为中国封建文明的高度发展做出了贡献,同时也对西方许多思想家有所启发,以至发展到今天,西方学者仍把孔子列为世界哲人之首。1582年,意大利天主教耶稣会传教士利玛窦来到中国传教。在他之前已有一些西方传教士抵华,但他们收效甚微。利玛窦在长期观察研究后得出结论,只有将教义与最为中国大众所推崇、尊重的儒学相结合,才能打开中国人的心灵之门。

  于是,耶稣会用“西儒”的面目出现,采用结交士大夫、允许中国信众尊孔祭祖和将基督教义比附四书五经等做法,慢慢打开了在中国传教的局面。

  1662年,耶稣会传教士郭纳爵将《论语》、《大学》翻译成法文,以《中国科学提要》的书名在巴黎出版,很快引起各界的瞩目;1672年,殷铎泽出版《中国政治道德科学》,是《中庸》的译本,15年后又出版《中国哲人孔子》;1711年,《中国六经》以拉丁文出版,这是《四书》的新译,外加《孝经》和《小学》。

  这些书加上杜赫德收集耶稣会众人信件、历时74年连载编纂成的《耶稣会士中国书简集》,及他1735年在此基础上的巨著《中华帝国志》,比较完整地向西方勾勒了中国文化、尤其作为其核心的儒学的轮廓。虽然这些作品中真正直接出自孔子之口的仅《论语》一篇,但分辨不清孔子、孟子和朱熹异同的西方读者将之笼统地称为“孔学”,并以“Confucius”(孔夫子的音译)命名。西方世界对《孟子》一书的接受史,我们首先得把目光投向四百多年前的“大航海时代”。就在此时,那些发愿献身上帝的耶稣会会士(Jesuits)开始到中国以及亚洲其他国家传播基督教;也正是从此时起,西人开始接触并了解、介绍儒学,《孟子》亦于此时进入西人的视野。

从1590年代耶稣会会士罗明坚(Michael Ruggeri,1543—1607)、利玛窦(Matteo Ricci,1552—1610)开始译介《孟子》,到耶稣会会士卫方济(FrancisNoel,1651—1729)第一个《孟子》译本出现

 




首先西方人是现代中国对欧美地区的一个统称,而美洲的文化大部分源于欧洲。所以我们只要弄清历史上欧洲人是如何知道孔孟贤人即可。

1.   丝绸之路

我认为孔子和孟子的传播最开始应该是由汉朝时间的丝绸之路开始的。汉武帝派张骞出使西域,开辟了起自中国古代都城长安,经中亚国家、阿富汗、伊朗、伊拉克、叙利亚等而到达地中海,以罗马为终点,全长6440公里。这条路被认为是连结亚欧大陆的古代东西方文明的交汇之路,而丝绸则是最具代表性的货物。数千年来,游牧民族或部落、商人、教徒、外交家、士兵和学术考察者沿着丝绸之路四处活动。正式通过丝绸之路让中国文化传播到世界各地!

2.  匈奴战败后逃亡欧洲

汉武帝在位期间对匈奴部落一直发生着激烈的战斗,南匈奴首领呼韩邪单于率众投降西汉的汉元帝,但北匈奴却一直打到汉光武帝时期才算基本结束。北匈奴战败后逃往欧洲,打败了当时的罗马帝国,同时也把中国的一些文化传播了过去。增加了世界对中国孔孟文化的了解。

3. 隋唐宋元等朝的对外贸易

自隋唐开始到宋元期间,对外贸易不绝,而且是相当开放。最著名的莫过于马可波罗了,他游历中国,回到欧洲还写了一部《马可·波罗游记》,充分详细的向欧洲国家介绍了中国的人文地理文化饮食等。

孔子、孟子被欧洲所知道就是这么一点一滴,不经意间传播出去,让西方人知道在遥远的东方有一个务必强大的中国!




免责申明:以上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北库历史网立场!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或内容不符,请联系我们处理,谢谢合作!
当前文章地址:https://www.beikuopc.com/wenming/586258.html感谢你把文章分享给有需要的朋友!
上一篇:古代中西方司法制度的共同影响 古罗马依法治国吗下一篇:西晋后的历史上出现了哪些朝代?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