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北库历史网>史前文明>正文

马可波罗可能从未到过中国,他的书是如何写出来的呢?

导语:本文探讨了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是否真的去过中国,通过对历史文献的研究,发现了一些疑点和不同之处。文章认为马可波罗并未到过中国,但他的《马可波罗游记》却是一本具有历史价值的书籍,对中西文化交流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相信很多人都听说过《马可波罗游记》,也正是这本书让本这个毫无兴趣的小商人成为中西文化交流史上的名人。

据书上记载,他是12世纪下半叶随父亲来到中国,拜访忽必烈后被重用,在元朝为官十七年。

在这样的背景下,他在中国开始了自己的游记,几乎涵盖了整个中国,20年后才回到家乡意大利威尼斯。

但他的游记出版后,受到很多人的质疑,尤其是他的中国之行,有很多疑点。那么这个意大利人去过中国吗?

元史上的秘密

要想知道这个答案,必须仔细研究元朝的各种史书,尤其是元史。

然而,经过研究,发现了许多有趣的事情。比如游记中说,蒙古帝国在南宋攻打襄阳的时候遭受了很大的抵抗,主要是因为襄阳城异常坚固,常见的攻城器械不再奏效。

于是,他和父亲赠送了当时蒙古军队用来攻占襄阳的一种特殊武器“惠惠聚宝”。

然而,我们在《元史》中可以看到不同的描述。

据《元史》记载,这种“惠惠巨宝”是一个叫艾思敏的人贡献的,但是这个人在公元1274年病逝于中国,于是忽必烈把他的风光埋葬了,然后问题来了。

据史书记载,艾思敏是西域人,也就是回族人,所以这种大炮被命名为“回鹘炮”,他最终死在了中国。

然而,凯尔·波洛于1324年在欧洲去世,因此有着巨大的不同。

如果这个案例无法解释,那么我们来看看最有争议的官方事件。

据凯尔·波洛说,他曾在扬州做官,坐了三年。

但根据《元史》的记载和《扬州实录》的研究,我们发现当时扬州非常繁荣,是元代著名的对外贸易口岸。正因如此,历史文献中有来自世界各地的商人、传教士和僧侣进入扬州的详细记载,更不用说那些在扬州的官员了。

但是我们翻遍了所有关于扬州历史的古籍,却没有找到凯尔·波罗的名字。试想一下,外国人在中国当官是一件奇闻。怎么会没有他的踪迹?

越是深入研究马可波罗游记的人,越是发现疑惑。综上,有以下几个要点。

怀疑分析

1.看过原游记的人可能会发现,游记中出现的中国地名,我们并不多。经过研究,我们知道这些地名是波斯语术语,而不是土生土长的汉语术语。

2.中国是一个著名的古代文明,中国有许多特殊的产品,如瓷器、丝绸和印刷术。但这在游记中从来没有体现出来,这显然违背了游记的一个基本原则。

中国到处都有瓷器和丝绸制品。如果不提,只有一种可能,就是他没来过中国。

3.在中国所有的古代史书中,从来没有关于凯尔·波罗的任何线索,这成为最有力的证据。

试想忽必烈赏识的外国人在中国旅游长达20年,怎么可能没有任何记录?此外,游记中的许多叙述与《元史》等文献相反。只有一种可能。他从未去过中国。

他的动机是什么?

说到这里,也许最大的问题出现了。既然他没来过中国,为什么还要写这个游记?举个例子,我们在判断一个谋杀案的时候,首先要判断凶手的动机,那么凯尔·波洛写书的动机是什么呢?

结合一些学者的研究,我认为有以下原因:

1.他是一个小商人,但是他有成名的欲望,所以要想成名,必须要有真本事。显然他没有,但是他很聪明,所以他选择了蹭热度。

众所周知,蒙古帝国无疑是当时欧洲最大的热度,其次是中国这个古老的文明,被全世界的人所熟知。尤其是盛唐时期,全世界都惊叹于有如此强大的国家,以至于很多国家还称我们为“唐人”。

蒙古帝国征服中国后,这是一场超级热。如果他能感受到这种热度,他就很难不出名,事实也证明了他的猜想。他的《马可·波罗游记》出版后,立即被世人所知,可以说是名噪一时。他也凭借这本书骤然成为历史名人。

2.其实这本书是一种“教会传说”,是次等的。说到底是为了当时的商人和传教士的利益而编撰的。他们想通过这本书来奉承、影响和激发蒙古人的友谊,从而促进与中国的贸易。

那么既然他没来过中国,这本书是怎么编的呢?

综合大量的历史研究,作者发现凯尔·波罗在中亚布哈里亚的早期经历是可以追溯的,而且这个地区是商人的聚集地,所以商人带来了各种关于中国的新闻,而一个商人就是一个中国人旅行的故事,所以他只需要收集这些商人描述的场景,所以写一本游记并不难。

其实这本书一开始并没有得到认可,很多人认为这是一本“玄幻书”。

但是在世界地理大发现之后,很多地理特征都与这本书一致,所以这本书慢慢引起了世界的想法。

书中蕴含的丰富的地理知识,不仅打破了“天圆地方圆”的古语,也推动了欧洲航海时代的到来。

在这本书的指导下,许多欧洲国家开展了探险、旅游等活动,并被书中描述的古代东方国家所吸引。

此后,大批欧洲人来到中国,包括郎世宁、利玛窦、汤若望等。

可以说,这本游记帮助欧洲开启了一个全新的时代。从这方面来说,凯尔·波罗确实为中西文化交流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免责申明:以上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北库历史网立场!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或内容不符,请联系我们处理,谢谢合作!
当前文章地址:https://www.beikuopc.com/wenming/5973.html感谢你把文章分享给有需要的朋友!
上一篇:许文强和丁力 丁力介绍 丁力为什么最后杀死许文强?下一篇:哈萨克族阿肯弹唱会 什么是哈萨克族“阿肯弹唱”?其又有何风格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