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北库历史网>史前文明>正文

古代贺兰山成为兵家必争之地 这个地方对中原王朝到底有多重要

导语:贺兰山是古代中原王朝的天然屏障,历史上关于其名称的由来众说纷纭,但主要有两种说法。贺兰山在中国古代一直享有盛名,不仅因为它美丽壮观的外形,还因为它独特的地理位置。贺兰山常年沾着一层血,隋唐时期,纷争再起。历朝历代,贺兰山战争持续不断。

还是不知道:古贺兰山的读者们,下面的小系列会给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然后往下看~

贺兰山是古代中原王朝的天然屏障,从东北向西南延伸,长220公里,宽20-40公里。位于宁夏回族自治区和内蒙古自治区交界处,是中国历代兵家必争之地。

历史上关于其名称的由来众说纷纭,但主要有两种说法:

第一种是:相传鲜卑人贺兰氏曾在此居住,故名。

第二类:贺兰山位于长城,在古代多为蒙古人的游牧区。因为形状像马,在蒙古语中,马的读音是贺兰山,所以当地汉族人称之为贺兰山。

贺兰山在中国古代一直享有盛名,不仅因为它美丽壮观的外形,还因为它独特的地理位置,秦汉以来这里发生了无数次战争。贺兰山脚下的白骨质朴无华,“战争山”的美誉也在这场大战中发挥出来。

为什么古代中国一定要拿下贺兰山?

在中国古代,贺兰山的位置正好把游牧民族和汉族以及其他农耕民族分开,成为两种生活习俗的分界线。正是因为这个原因,它成为了一个农牧冲突频繁,交替控制的地区。所以中原王朝和各个朝代的游牧民族之间的战争大多是在这里进行的。

另外,由于贺兰山地形易守难攻,是长城的缓冲地带。如果拿下贺兰山,随时可以攻长城,陆地可以轻松前进一千多里。如此关键的位置自然成为古代中原王朝和草原民族每一场战争都必须争夺的战略要地。

历朝历代,贺兰山战争持续不断

据史书记载,贺兰山第一次战斗要追溯到公元前272年的秦朝,当时秦帝国和夷渠荣在这里发动了一场惊天动地的战争。激战后,夷曲戎在秦战车的碾压下北逃。至此,秦帝国与匈奴的战争开始了几百年。

直到100多年后的汉朝,卫青指挥的汉军在这里与匈奴作战,这是汉政权第一次向贺兰山地区延伸。在这场战争中,卫青以其天才的军事指挥能力,打败了匈奴,为汉高祖白马围攻之敌报了仇。

二十一年后,汉武帝在贺兰山以北建立了北帝所辖的连县,贺兰山进入了汉人统治时期。

不过这只是贺兰山作为战争山的开场曲。在接下来的700年里,游牧民族和汉人在这里频繁交战,互相争夺。贺兰山常年沾着一层血。

隋唐时期,纷争再起

转眼到了隋朝乱世,贺兰山被突厥、吐蕃等民族占领。唐初,突厥甚至从贺兰山出发,打到长安城外九十里。漫天旗帜,几乎推翻了新建立的大唐王朝。幸好唐太宗当时身处险境,巧妙地吓跑了敌人。

公元630年,贺兰山的雪还没有融化,李世民唐太宗就派战神李靖率兵,在多雪多雾的天气里发动奇袭,把突厥吉利可汗和他的儿子都俘虏了,送回长安。直到那时,东突才宣告灭亡。

公元646年,唐太宗再次下令唐军攻打贺兰山,联合攻打突厥“薛延拓部”下属支,一举收复贺兰山地区。

二百多年后,唐帝国分崩离析,贺兰山迎来了自己的辉煌时期。曾经镇压唐朝黄巢起义的党项,在这里继续成长发展。李元昊统治时期,沿贺兰山建立了党项政权。公元1038年,李元昊正式称帝,国号“大夏”,建都“兴庆府”,即现在的宁夏银川。由于地处我国西北,后人称为“西夏”王朝。

西峡山的建立,是贺兰山这个千年战乱之山最辉煌的时期。李元昊知道贺兰山对自己的重要性。为了修筑这道天险,他在全国驻扎了十分之一的兵马,在山上埋伏了许多骑兵,囤积了大量的粮草和军械。他把整个贺兰山建成西夏王朝的大型兵工厂来保卫国家。

可惜的是,1205年,西夏苦心经营数百年的西线防线被蒙古铁蹄践踏。1227年8月,蒙古军彻底攻占银川。从此贺兰山进入了蒙古人的统治范围,从此贺兰山党项人留下的荣耀也就没落了。

军民融合的贺兰山人

朱元璋推翻蒙古统治建立明朝后,疆域较元朝缩小,贺兰山成为明朝与元朝残余势力的交界山。朱元璋把包括贺兰山在内的整个宁夏地区规划为“九边重镇”,以保卫边境。

明朝中期,漠北游牧民和明军经常在贺兰山激战,特别是1449年,明英宗亲自在瓦拉作战,被瓦拉俘虏,给明朝留下了沉重的教训。

然后,之后明朝沿着贺兰山修筑长城,拱明西北边疆。此外,该地区建立了完整而严格的防御体系,如将军镇、禁卫、万户、屯堡等,使得常年战乱不休的贺兰山地区民众养成了半军半人的风俗,民俗风情异常彪悍。

到了明朝末年,即使北方游牧民族已经逐渐衰落,不敢再踏足贺兰山,这里的人也没有闲着。只要下了命令,全村的人都会进攻战斗,从普通农民变成勇敢的士兵。李自成的农民起义军来到这里,被贺兰山的百姓迎头痛击,仅仅一个小村庄就被数万大军围困了八天。

一战之后,贺兰山人勇武善战的名声也传遍天下。清朝入关后,铁蹄几乎遍布全国,只招贺兰山一带的人。

清朝的时候,蒙古人和清军都没有践踏这片土地,贺兰山平息了几千年的战争。

免责申明:以上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北库历史网立场!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或内容不符,请联系我们处理,谢谢合作!
当前文章地址:https://www.beikuopc.com/wenming/8436.html感谢你把文章分享给有需要的朋友!
上一篇:明朝一直和蒙古纠缠不休 清朝是如何轻松解决这个难题的下一篇:古代游牧民族有着成群的牛羊马匹 他们顿顿都会吃肉吗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