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北库历史网>野史秘闻>正文

明末危机时提议南迁首都 明末危机时提议南迁首都 为何最终没能实行

导语:明末南迁之议是明末政府逃亡南方的一些考量,但最终未能实施。南迁之议早在明朝后期进行两线作战时就已经有人提出,但因为反对声音和崇祯皇帝犹豫不决而作罢。最终导致明朝灭亡。

明末危难之际,有人提议南迁建都。为什么最后没有实施?以下文字资料由边肖为大家整理出版。让我们快速看看他们!

所谓“南迁之议”其实很好理解,就是明朝后期,崇祯皇帝的政权一方面面临后金反明,虎视眈眈时刻准备南下侵犯,另一方面面临李自成称帝,农民起义军直逼京城,危及其统治等形势而不得不考虑逃出北京,将都城迁往南京的商议。南迁之议简单点说就是明末政府所面临危局而不得不考虑向南方逃亡所做的一些考量。当后人在回顾当年那段往事的时候其实大多都是比较认可这一考量的,也有不少人为崇祯皇帝没有抓住时机,不能做出果断决定进行南迁而导致明朝灭亡表示惋惜和遗憾的。 崇祯皇帝像 >事实上,南迁之议早在明朝后期进行两线作战时就已经有人提出来了,并逐渐被一些人所接受和提及,后来这一提议又经过崇祯皇帝身边的周皇后将这一想法告知崇祯皇帝,但是这一提议为什么没有实施而最终导致他上吊自杀和明朝灭亡的结局的呢?我们应该知道,任何一个建议的提出往往都会遭到不同人的批判和反对,南迁之议也是如此。在明朝宫廷内部和朝廷当中就有一部分人坚决反对进行南迁,其中最大的理由便是明朝的祖宗宗庙在北京,南迁意味着背叛祖宗,并容易背上历史的骂名。崇祯皇帝本人对这一想法也是犹豫不决,他对于南迁之后遭受骂名也是有所顾虑的,同时他的帝王心胸也比较占据上风,寄希望于大臣能同心赞成南迁。但是我们可以试想,崇祯皇帝本人对于这些都有所顾虑,大臣和其他人又有谁会去主动担起这些责任和骂名呢? >北京,故宫 >崇祯十七年正月,李自成称帝,建立大顺,定都西安,改为西京,并派军向北京进发,准备灭掉大明。消息传到北京,明朝内一片恐慌,有部分大臣不得不提出南迁并与崇祯帝进行商议,但是由于部分大臣的反对和崇祯帝本人的优柔寡断,犹豫不决,南迁之议最终再次作罢,明朝廷就这样错失了南迁的最后时机,大明王朝也最终走向了崩解。 >李自成图片 >参考资料: >1.辛向阳、倪健中主编,周树兴、吕佩浩副主编,首都中国:迁都与中国历史大动脉的流向,中国社会出版社,2008年02月第1版。 >2.顾诚着,明末农民战争史,光明日报出版社,2012年01月版。 >3.金性尧编,炉边话明史,故宫出版社,2011年12月版。 >4.王昊,崇祯与“南迁”之议.史学集刊,1996:25-28. > >华 兴 春 秋 小编 :季我努学社青年会会员 赵培文 郁花以上内容由整理发布,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免责申明:以上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北库历史网立场!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或内容不符,请联系我们处理,谢谢合作!
当前文章地址:https://www.beikuopc.com/yeshi/276827.html感谢你把文章分享给有需要的朋友!
上一篇:七年级上册历史框架 七年级上册历史框架下一篇:因击败了雅利安人的入侵 因击败了雅利安人的入侵 清朝扩张领土千里 此地至今仍属于中国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