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北库历史网>野史秘闻>正文

恐龙灭绝之谜 恐龙灭绝之谜 并非由于奇科苏卢布陨石撞击

导语:科学家发现,撞击墨西哥尤卡坦半岛的巨大陨石不是恐龙灭绝的唯一原因。新发现的数据显示,形成墨西哥“奇科索罗布”陨石坑的撞击时间比白垩纪-第三纪界线早约30万年,再次对“奇科索罗布理论”提出质疑。恐龙灭绝可能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恐龙是生活在约2.35亿至6500万年前,能用后肢直立行走的一种动物。它们主宰了全球陆地生态系统超过1.6亿年。大多数恐龙都灭绝了,但恐龙的后代,鸟类,幸存下来并繁衍至今。恐龙最早出现在约2.4亿年前的三叠纪,灭亡于约6500万年前的白垩纪。恐龙终于在6300万年前的新生代第三纪古新世灭绝了。

网络映射

根据科学界流行的观点,6500万年前撞击墨西哥尤卡坦半岛的巨大陨石导致恐龙灭绝。然而,美国普林斯顿大学教授凯勒最近表示,地质分析显示,撞击与恐龙灭绝并不重合。

凯勒前几天在新奥尔良召开的美国地球物理学会会议上说,外来天体的撞击可能是恐龙灭绝的原因之一,但真正给恐龙致命一击的,可能不是形成墨西哥“奇科索罗布”陨石坑的撞击,而是一个至今人们还不知道的撞击事件

位于墨西哥尤卡坦半岛的“奇科索罗布”陨石坑,被认为是类似小行星的天体撞击地球的遗迹,近十年来被科学家视为支持恐龙灭绝时“外星天体撞击”假说的确凿证据。此前的研究表明,形成“奇克苏鲁布”陨石坑的撞击发生在约6500万年前的白垩纪-第三纪交界处,与恐龙灭绝的时间相吻合。由此,科学家推测,撞击导致了包括恐龙在内的许多地球物种的大规模灭绝。

网络映射

但在2004年,Keller等人分析了“Chikesulub”陨石坑中部地表下约1500米处钻取的岩心样本,发现该陨石坑形成的时间比白垩纪-第三纪界线时期早约30万年。这一发现对“奇科索罗布理论”是一个打击,但也有科学家怀疑凯勒等人采集的样本能否准确反映撞击时间。

为了平息争议,今年3月,凯勒等人在美国得克萨斯州布拉祖兹谷罗斯巴德镇(Rosebud Town)地表下50米处钻探了三个岩心样本,提取地球物种大规模灭绝期间的沉积物样本。布拉佐埃兹山谷被认为是研究形成“奇科索罗布”陨石坑的天体撞击的最佳场所。

凯勒等人在一个2米长的样本中发现,导致“奇科索罗布”陨石坑形成的天体撞击所喷出的玻璃沉积物,与大灭绝中灭绝的化石相距30万年,再次对“奇科索罗布理论”提出质疑。样品中有一层2厘米厚的膨润土,是一种结构发生变化的天然玻璃成分,来自天体撞击形成“奇科索罗布”陨石坑产生的喷流物质。膨润土层上方有50厘米厚的沉积物,来自撞击引起的海啸。在这两种沉积物之上,有一层1.2米厚的砾石层,也就是在大灭绝中死去的小动植物化石。

网络映射

凯勒说,这一新发现是“奇克苏鲁布理论的致命缺陷”,科学家应该在真正导致大灭绝的天体撞击坑旁边进行科学研究。

凯勒等人认为,恐龙等物种同时灭绝,很可能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比如比白垩纪-第三纪界线时期更早的时期,地球上的火山喷发开始活跃,全球气候变暖,给生态系统带来压力。白垩纪-第三纪时期,外来天体对地球的撞击,加上火山爆发,给了恐龙致命的最后一击。然而,这最后一次撞击可能不是形成“奇科索罗布”陨石坑的早期外星物体碰撞,而是白垩纪-第三纪边界时期在其他地方发生的未经证实的外星物体碰撞。

免责申明:以上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北库历史网立场!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或内容不符,请联系我们处理,谢谢合作!
当前文章地址:https://www.beikuopc.com/yeshi/305848.html感谢你把文章分享给有需要的朋友!
上一篇:安妮女王复仇号 美国发现海盗黑胡子旗舰安妮女王复仇号沉船下一篇:吴汝纶 曾国藩的幕僚吴汝纶为何“弃官从教”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