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北库历史网>野史秘闻>正文

伯罗奔尼撒战争史特征 欧洲战争历史讲解

导语:伯罗奔尼撒战争是古希腊时期的一场重要战争,其特征是长期、规模大、战争目的复杂,最终导致雅典的衰落。这场战争对欧洲战争史产生了深远影响。

目录导航:

  1. 伯罗奔尼撒战争史特征
  2. 国史演义 鸦片战争概述
  3. 两次世界大战详解
伯罗奔尼撒战争史特征

这部著作详略得当,精彩纷呈,而文笔之老练遒劲,论述之精确严密,皆不愧为西方史学的扛鼎之作。

修昔底德的《伯罗奔尼撒战争史》的问世,标志着西方史学在古希腊时代的最高成就。在撰写这部著作时,修昔底德采取了十分严肃的态度和求真的精神,并提出了严格的史料批判原则。

其著作不仅以资料翔实可靠、叙事力求公允而名垂青史,更重要的是他在书中所显示出来的朴素唯物主义历史观的萌芽也是光彩夺目的,可以说这一点达到了他那个时代人类所能达到的最高水平,令人瞩目。

国史演义 鸦片战争概述

鸦片战争简介

日期: 1840年6月28日 - 1842年8月

地点: 中国

结果: 英国胜利

起因: 虎门销烟

领土变更: 割让香港岛予英国

1840年(道光二十年),英国侵略者在其它西方资本主义列强的支持下,向古老封建的中国发动了一次侵略战争。由于这次战争是英国强行向中国倾销鸦片引起的,所以历史上叫做鸦片战争。鸦片战争以后,中国开始由独立的封建国家逐步变成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国家,中华民族开始了一百多年屈辱、苦难、探索、斗争的历程。

鸦片战争(Opium War),即第一次鸦片战(The First Anglo-Chinese war)英国经常称第一次中英战争或“通商战争”,是1840年至1842年英国对中国发动的一场侵略战争,也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两次世界大战详解

第一次世界大战

1.时间:1914-1918年

2.根源:帝国主义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

3.导火索:1914年,萨拉热窝事件(奥匈帝国皇储斐迪南大公被塞尔维亚青年枪杀)

4.交战双方:

同盟国:德国、奥匈帝国、意大利(后期成为协约国,以自身利益为转移)

协约国:英、法、俄、意大利 、美国、中国等

5.主要战场: 欧洲

6.重要战役:

凡尔登战役:1916年,被称为“凡尔登绞肉机”,是一战中最残酷的战役,破坏性最大、时间最长。

索姆河战役:在1916年7月1日爆发,是第一次世界大战中规模最大的一次战役。

7.战争结束:1917年,美国加入协约国;俄国爆发二月革命、十月革命,建立苏维埃政权,退出战争。1918年土耳其、奥地利、德国先后投降,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

8.性质:非正义的帝国主义掠夺战争。

9.战后格局: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是一战后帝国主义国家重新瓜分世界,奴役殖民地半殖民地的体系,通过巴黎和会和华盛顿会议,帝国主义列强建立了“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巴黎和会:1919年协约国在法国的巴黎召开了和议,签订《凡尔赛和约》

华盛顿会议:为重新瓜分远东和太平洋地区的殖民地和势力范围,1921年,由美国建议召开的国际会议,是巴黎和会的继续。

第二次世界大战

(一)二战爆发

1.直接原因:1929—1935年的经济危机加速了德、日等法西斯的建立,法西斯势力是战争的制造者。

2.交战双方:法西斯轴心国集团(德意日)VS世界反法西斯联盟(中、美、苏、英等26个国家)

3.爆发:1939年9月1日,德军突袭波兰,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

(二)战争经过

1.巴巴罗莎计划:二战中德国侵苏行动代号,1941年6月实施,苏德战争爆发(苏联称卫国战争);10月,莫斯科保卫战胜利,粉碎德国不可战胜的神话。

2.日本偷袭珍珠港:1941年12月7日,日本偷袭珍珠港,美国加入战争,第二次世界大战达到最大规模。

3.反法西斯同盟:1942年1月1日,美、英、苏、中等26个国家,签署《联合国家宣言》,世界反法西斯联盟建立,成为战胜法西斯国家的有力保证。

4.中途岛海战:太平洋战场的转折点

5.斯大林格勒战役:1942年7月~1943年2月,斯大林格勒战役胜利,既是苏德战场的转折点,也是二战的转折点。

6.开罗会议:1943年,由中英美三国在埃及开罗召开,商讨日本的战后处置问题。

7.诺曼底登陆:1944年6月6日,诺曼底登陆战役,开辟了欧洲第二战场,使德军陷入东西两个战场(苏联红军和美英盟军)夹击之中。

8.雅尔塔会议:1945年2月,美(罗斯福)、英(丘吉尔)、苏(斯大林)在苏联雅尔塔召开,决定成立联合国。在没有中国参加的情况下,承认外蒙古独立,被称为东方慕尼黑阴谋。

9.波茨坦会议:1945年7月,会议还通过了《波茨坦宣言》,督促日本帝国主义必须无条件投降。

10.战争胜利:1945年5月8日,德国正式签署投降书,欧洲战场结束。

1945年8月15日,日本法西斯宣布无条件投降;9月2日正式签署投降书,标志二战全面结束。

(三)战后处置

1.纽伦堡审判:1945年11月20日欧洲国际军事法庭在德国纽伦堡开庭,开始了对纳粹德国首要战犯的审讯和判决。1946年10月1日正式闭庭。

2.东京审判:二战后,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在日本东京对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日本首要甲级战犯的国际大审判。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背景:

普鲁士为了统一德国,为了欧洲大陆霸权,与法国争夺,于1870至1871年,爆发了普法战争。这场战争以法国大败,普鲁士大获全胜,建立德意志帝国的使命告终。然而普法停战的和约极其苛刻,法国割地赔款,使德法两国深深结怨,这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历史渊源。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主要内容:

1914年是战争的第一阶段。在这一年里德军根据战前制定的施里芬计划,首先在西线发动大规模的进攻,由于马恩河等战役中法、英、比三国军队的奋力抵抗和俄国在东线的进攻,致使德军速战的计划破产。西线作战的双方修筑战壕,长期对峙,转入阵地战。

1915年~1916年为战争的第二阶段。由于双方都把1916年看作是决定性的一年,所以这一年里出现了三次大型的陆地上战役,即西线的“凡尔登战役”、“索姆河战役”和东线俄军的夏季攻势,在海上,日德兰海战役后,英国仍然牢牢控制着制海权。这一阶段,大战的战略主动权转移到了协约国一方。

1917年~1918年为战争的第三阶段。1917年,美国参加对德作战,中国等国也相继投入战争,协约国的阵营增加到27个国家,俄国爆发“二月革命”和“十月革命”,退出了帝国主义战争。1918年11月,德国宣布投降,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同盟国的失败而告终。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背景: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1929—1933年资本主义经济大危机对资本主义国家构成了沉重打击。这场危机来势凶猛而且持续了五年时间,从美国迅速波及整个资本主义世界,给资本主义世界经济造成严重破坏,人们常常用“大萧条”“大危机”来形容这场危机。

法西斯势力崛起:1920年代末,西方国家大萧条所带来的动乱,使法西斯主义恶性发展。纳粹党迅速膨胀为德国第一大党。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主要内容:

战火燃及欧洲、亚洲、非洲和大洋洲。战争分西、东两大战场,即欧洲北非战场和亚洲太平洋战场。

1939年9月1日至1945年9月2日,以德国、意大利、日本法西斯等轴心国及保加利亚、匈牙利、罗马尼亚等仆从国为一方,以中国、美国、英国、苏联等反法西斯同盟和全世界反法西斯力量为同盟国进行的第二次全球规模战争。

从欧洲到亚洲,从大西洋到太平洋,先后有61个国家和地区、20亿以上的人口被卷入战争,作战区域面积2200万平方千米。据少数统计,战争中军民共伤亡7000余万人,4万多亿美元付诸东流。

第二次世界大战最后以美国、苏联、中国、英国、法国等反法西斯国家和世界人民战胜法西斯侵略者赢得世界和平而告终。

免责申明:以上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北库历史网立场!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或内容不符,请联系我们处理,谢谢合作!
当前文章地址:https://www.beikuopc.com/yeshi/569815.html感谢你把文章分享给有需要的朋友!
上一篇:一部由真人演出拍摄的讲世界历史的纪录片 俄罗斯历史记录片下一篇:刘墉与和珅的真实关系 刘墉与乾隆历史渊源的关系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