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北库历史网>野史秘闻>正文

缅甸的历史 缅甸皇宫历史

导语:缅甸历史悠久,曾经有过繁荣的文明。其中缅甸皇宫是缅甸历史上的重要建筑,见证了缅甸王朝的兴衰。现今的缅甸皇宫是在19世纪重建的,是缅甸重要的旅游景点。

目录导航:

  1. 缅甸的历史
  2. 缅甸的首都叫什么?那的治安怎么样?去那里应注意什么
  3. 缅甸柚木在木材中排名
  4. 去缅甸必去的5个地方
  5. 介绍一下泰国王室历史
  6. 尔康在缅甸怎么逃回来的
  7. 缅甸的文化与习俗
  8. 缅甸勾栏是什么
缅甸历史

缅甸历史可以上溯到5000年前。根据法文和英文考古资料,缅甸在一万年前的旧石器时代晚期已有人类活动。当时缅甸的伊洛瓦底江边的村庄已有人类居住。将缅甸划分成“上缅甸”和“下缅甸”是英国殖民统治后的人为划分。相传公元前200年骠人(Pyu)进入依洛瓦底江的上游地区,并掌控中国和印度之间的通商之路。《汉书》称谌离。两世纪之后孟族来到锡唐河(SittaungRiver)流域,而在849年缅甸人接管骠河流域并且建立蒲甘城(Pagan)。

蒲甘王朝

(1044年~1297年)

蒲甘王朝是由阿奴律陀国王(KingAnawrahta,1044年至1077年在位)于1044年建立,为缅甸第一个统一的帝国,以上座部佛教为国教。阿诺耶塔国王相继征服掸族和孟族,也不断扩展领土。在阿朗西都国王(KingAlaungsithu,1111年至1167年在位)掌政时,上座部佛教逐渐成为主流,并在13世纪初期达到顶盛。当时建造的3000余座寺庙尚有100座保存至今。1287年蒙古统治者忽必烈(KublaiKhan)率领元朝军队大肆入侵(元缅战争)而使得蒲甘王朝失去了独立性,不久后灭亡。

勃固王朝

(1287年-1531年)

瓦里鲁趁蒲甘王国的衰败,称霸下缅甸。1298年向中国称臣。瓦里鲁时期,缅甸出现了最古的法典——《瓦里鲁法典》。后来瓦里鲁被他的几个外孙刺杀,众大臣清除了这些叛乱者,瓦里鲁的弟弟继位。这一时期孟族向外征讨清迈,获得蓝本村等地。国中政局不稳,土匪猖獗,甚至有王子被掸族移民刺杀的事情发生。

1353年,彬尼亚乌继位,景迈入侵直通县等地,经过3年苦战终于击退强敌。1362年修建了瑞德宫宝塔。一次频耶宇狩猎,时其亲属竟发动叛乱,自立为王,彬尼亚乌欲联景迈军进攻,1369年他倚重的一个大臣病故,只好迁居勃固。彬尼亚乌晚年,宫廷政变频仍,国内战事不断。

1385年,亚扎底律得到勃固人的拥戴,成为新王。初时缅人的压力尚不大,亚扎底律派七百人征服了仙道卫。1390年,亚扎底律的统治达到顶点,不但打退北缅军队,亦成功镇压各方叛乱。但此后走向衰落。虽然1414年打败阿瓦军,但北方掸族、缅族大军压境,南方民族亦频频出击。

阿瓦王朝

(1364年-1555年)

是一自1364年至1555年统治上缅甸地区的王国。阿瓦王朝继承自敏塞王国,彬牙王国和实皆王朝,而这些王朝自13世纪晚期蒲甘王国灭亡时,已经开始了其对中部缅甸的统治。就如很多缅甸小国般,阿瓦王朝是由缅族同化的掸族王统治。

东吁王朝

(1531年~1752年)

东吁王朝在13世纪时蒲甘王朝被蒙古人灭亡之后兴起。中心是缅甸中部的东吁,有许多缅人。兴起时南方有孟族的白古王朝(庇固),北方则有掸族的阿瓦王朝,西方有阿拉干王朝。东吁王朝起先与白古、阿瓦结盟,16世纪时灭此二国,统一缅甸,又征服暹罗的阿育陀耶王朝,但也劳民伤财。之后暹罗复国与东吁争战。东吁内部分裂混乱,虽在17世纪初再度统一并且放弃对外扩张,但之后国势又衰弱,最后于1752年被白古的孟族所灭。

贡榜王朝

(1752年~1885年)

贡榜王朝为缅甸最后的王朝,雍籍牙创立,因此也称为雍笈牙王朝。贡榜王朝不但统一全缅甸,也对外四处用兵扩张疆土。

18世纪末(中国清朝乾隆皇帝统治后期),清朝和缅甸两国围绕边界地区的领土和资源控制权发生的一场战争(清缅战争)。这场战争最后以双方签订合约收场。

1782年至1819年是波道帕耶国王(孟云)主政的专制时期,因其多次企图入侵泰国的野心,以及并吞印度边界的曼尼坡与阿萨姆,使得当时占有印度的英国忧心缅甸的威胁。英国挑拨位于贡榜西边的阿拉干王朝动乱。

殖民时期

(1885年~1948年)

英国和缅甸间的紧张局势在1824年~1826年以及1852年两次的英缅战争中达到高峰。英国在这两次的战争中均获得胜利,最后攻占勃固城并将此地称为下缅甸。在英国人进入缅甸后,上缅甸的经济也显著好转。

1885年,英国发兵灭缅甸,1886年1月1日并入大英帝国所下属的印度,成为英属印度的一个省份,贡榜王朝灭亡。中国清朝政府命驻英公使曾纪泽向英国抗议无效。

1886年,英国再度赢得第三次英缅战争,中国被迫与英国签订《中英缅甸条约》,规定中国承认英国对缅甸有支配权,但缅甸对中国仍照往例,每十年一贡。至于中缅边境未定界,应由两国会商勘定。此时英国将缅甸纳为印度的一省,并将政府设于仰光。

在英国的殖民统治时期,缅甸的交通和教育获得大幅改善。英国人致力开发水路,使得无数蒸气船得以航行于伊洛瓦底江。铁路和道路也获兴建和改善以弥补水路的不足。此时,大量的印度移民涌入导致劳工廉价,造成地方经济受到威胁。因此缅人开始产生对印度人的仇视,以致在1930年爆发反印度人的暴动。

1890年~1947年,掸邦、佤邦成为大英帝国的保护国。克钦邦、钦邦则为分开的行政区。

1894年,薛福成在伦敦与英国签订《中英滇缅商务条款》。

1936年,在英国统治下首次也是唯一一次的选举中,巴莫博士当选为英国控制下政府的首相。

1937年,英国创建一套独特的缅甸宪法,同意缅人自治。缅甸脱离英属印度,成为大英帝国的缅甸本部(英属缅甸)。

1942年5月,二战,日本占领缅甸,成立以巴莫为首的缅甸傀儡政府。在日本的支持下,反对英国殖民政府、渴望独立的昂山将军组织了缅甸独立义勇军。

1942年,昂山率军与日军一起参加了对英军及中国远征军的战斗,然后在日军支持下宣布缅甸从英国独立。

1943年,巴莫与昂山等人受邀访问日本,他们回国重组缅甸傀儡政府,昂山成为国防部长。

1944年,日军在战场节节败退,昂山开始支持美英的同盟国一方,并组织“反法西斯人民自由同盟”以对抗日军。

1945年,全缅抗日胜利,战后的缅甸仍受英国控制[1]。

独立时期

独立后的缅甸,由于缅甸共产党和其他政治派系的反抗,使得国内纷争不断。在1950年就发生大规模的内战,连执政的“反法西斯人民自由同盟”也在1958年发生分裂。1960年缅甸举行大选,由吴努(UNu,德钦努)重新取得执政权。196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与缅甸签订《中缅边界条约》。

缅甸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旧称洪沙瓦底。1044年形成统一国家后,经历了蒲甘王朝、东吁王朝和贡榜王朝三个封建王朝。1824年至1885年间英国先后发动了3次侵缅战争并占领了缅甸,1886年英国将缅甸划为英属印度的一个省。

1948年1月4日缅甸脱离英联邦宣布独立,成立缅甸联邦。1974年1月改称缅甸联邦社会主义共和国。1988年7月,因经济形势恶化,缅甸全国爆发游行示威。同年9月18日,以国防部长苏貌将军为首的军人接管政权,成立“国家恢复法律和秩序委员会”(1997年改名为“缅甸国家和平与发展委员会”),宣布废除宪法,解散人民议会和国家权力机构。1988年9月23日,国名由“缅甸联邦社会主义共和国”改名为“缅甸联邦”。2008年5月,缅甸联邦共和国新宪法获得通过,规定实行总统制。缅甸于2010年依据新宪法举行多党制全国大选。2011年2月4日,缅甸国会选出吴登盛为缅甸第一任总统。2016年3月15日,缅甸联邦议会选出吴廷觉为半个多世纪以来缅甸首位民选非军人总统。

2005年,缅甸政府将首都从最大城市仰光迁至内比都(前称彬马那)。缅甸是一个以农业为主的国家,从事农业的人口超过60%,农产品有稻米、小麦、甘蔗等等。

缅甸的首都叫什么?那的治安怎么样?去那里应注意什么

新首都:内比都 (Nay Pyi Daw)旧首都:仰光 (现在称为:Yangon,1988年现任军政府上台之前称为:Rangoon)内比都的含义是古时称皇宫所在的城市或京城。2005年正式搬迁。

缅甸治安很好,前提是不参加政治活动和犯罪活动。钱财不外露,以免被同胞觊觎。边境会比较乱,龙蛇混杂,所以在边境最好少一个人到处走,不要轻易相信陌生中国人。尤其是跟你说老乡的女孩子,缅甸的华人被拐卖,就是交这样的朋友。

缅甸的原来首都是仰光,2005年改首都为内比都!新的首都是03年才开始修建的,各类城市设施都还比较基础,不完善,09年才实现大部分人能通手机。

至于治安来说,这个首都原来是高山丛林,从东南亚整个角度来说,治安都不是很理想,去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安全!

缅甸柚木在木材中排名

缅甸柚木,排名第一位的。

柚木富含铁质和油质,这种铁质和油质使之不易变形,防虫、防蚁、防酸碱,特别防潮、耐腐,且带有一种自然的醇香。柚木一直是全世界豪华宫殿和高级别墅、豪华游轮、高级游艇、豪车内饰的首选之材。

被誉为万木之王,名贵木材,世界公认最好的木地板木材。全世界柚木以缅甸柚木为上品。缅甸柚木是唯一可经历海水浸蚀和阳光暴晒却不会发生弯曲和开裂的木材。

去缅甸必去的5个地方

1)瑞光大金塔。缅甸最为神圣的佛塔,塔中供奉着四位佛陀的遗物,包括拘留孙佛的杖,正等觉金寂佛的净水器,迦叶佛的袍和佛祖释迦牟尼的八根头发。金塔和4座中塔、64座小塔共用金箔27吨多,通体金光灿灿。

2)苏雷宝塔。位于仰光城市的最中心,建于2200年前,塔高46米,底座呈八边形,通体镀金。塔内供奉着瑞光大金塔所在圣山的守护神苏雷的神像。苏雷宝塔周边还有很多殖民时期风格的建筑,建议一起参观。

3)乔达基卧佛寺。

乔达基卧佛寺内原本有一尊坐佛,修建于1953年。后来管理者使用大量的缅甸玉将这尊坐佛改造为卧佛。卧佛高5.4米,长20米,佛的脚底有108轮回图案。佛的眼睛由玻璃镶嵌而成,神态慈祥,注视着面前盘跪在地的信众。据说这种形象表示佛正在休息,而非涅槃。

4)皇家湖和卡拉威宫

1. 仰光大金塔:仰光是缅甸最大的城市,也是一个有悠久历史的城市。仰光大金塔是仰光最有名的景点之一,这座金塔高达99米,是缅甸最高的宝塔,也是缅甸佛教文化的象征。

2. 曼德勒皇宫:曼德勒是缅甸第二大城市,曼德勒皇宫是曼德勒最重要的历史遗迹之一。这座皇宫建于1857年,是曼德勒王朝的政治与文化中心,现在成为了一个开放的博物馆。

3. 巴格恩寺:巴格恩寺是缅甸最古老的寺庙之一,位于曼德勒市中心,是一座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这座寺庙建于15世纪中叶,是缅甸建筑和艺术的代表作品。

4. 著名的伊洛瓦底江:伊洛瓦底江是缅甸最重要的河流之一,流经缅甸中部。沿着伊洛瓦底江走一趟,可以欣赏到风光旖旎、美不胜收的自然美景。

5. 著名的布莱大佛:布莱大佛是缅甸最大的佛殿之一,位于曼德勒市区南部的山上。这座佛殿建于11世纪,是缅甸佛教最重要的圣地之一。佛殿内供奉着巨大的佛像,高达27米,是缅甸佛教信仰的象征。

仰光,曾经的缅甸首都,被誉为“和平之城”。除了“瑞光大金塔”,值得去看的还有很多佛教文化、自然与人文景观。

1、乔达基卧佛寺

介绍一下泰国王室历史

泰国现国王普密蓬.阿杜德是曼谷王朝拉玛九世,1927年12月5日出生于美国马萨诸塞州坎布里奇市。他是曼谷王朝拉玛五世之孙,拉玛八世之弟。 普密蓬.阿杜德国王陛下是泰国人民的英明领导者,备受泰国人民的尊重和爱戴。

他还特别关心那些生活在比较困难的地区的人民,想方设法帮助他们排忧解难。我曾多次从泰国报纸和电视上看到国王陛下手持文件夹深入农村了解情况,慰问群众。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国王陛下身体力行,在曼谷王宫内创办了牛奶厂,种植了试验田;在普吉府吉拉达宫南侧倡导并亲自捐资设立皇家开发项目,开辟示范林区和水稻试验田,开展中小型农业科研试验,为提高泰国农民种植水平和增加农民收入起了示范作用。

我在任职期间还深切地感到,国王陛下极其重视泰国国内的稳定,深知只有局势稳定才能为经济发展创造条件,才能使人民安居乐业。

因此,每当国内政局出现某种不安定的因素时,国王陛下以自己的崇高的威望发出号召并亲自做工作,很快使局势转危为安。

正是由于国王陛下的英明领导,泰国才能在政治,经济等各方面顺利发展,即使遇到某些暂时困难,也能较快地得到解决

1782年起延续至今的泰国王室

泰国王室(泰语:จักรี),即曼谷王朝、却克里王朝,是从1782年起延续的泰国王室,曼谷王朝的君主在1932年之前是拥有专制权力的统治者。1932年之后,泰国成为君主立宪制的国家,此后历代国王都只是国家的象征性元首。

曼谷王朝的建立者拉玛一世曾被吞武里王朝的郑信大帝封为王子(义子),故曼谷王朝的王室成员的都以郑氏为王族中文姓氏,如拉玛一世名为郑华,拉玛二世名为郑佛等等。1786年(清乾隆五十一年),拉玛一世自称郑信之子郑华,遣使赴清朝朝贡。乾隆册封其为暹罗国王。此后,拉玛一世、二世、三世、四世均多次向清廷朝贡。

现任君主为玛哈·哇集拉隆功(郑冕、拉玛十世)。泰国王位由王子世袭,后因缺少合法男性继承人,泰国现行的王位继承条例规定,女性可继承皇位。国王担任武装部队统帅,并根据宪法,通过国会、内阁和法院行使权力。政府每年拨一亿泰铢供王室开支。

现代泰国差里克王室起源于1782年,开国君主拉玛一世建立了以曼谷为首都的政权,以郑作为自己的汉姓,并于1786年获得了乾隆皇帝的认可。

拉玛一世传位拉玛二世,拉玛二世传三式。到拉玛四世(安娜与国外中的那位国王),泰国开始了西化改革,并利用英法的矛盾使泰国保持了独立。

到了拉玛五世朱拉隆功时,泰国已经成了中南半岛上唯一的独立国家。到了拉玛六世时,泰国参加了一战。

再到拉玛七世时,泰国开始了军队专政,拉玛七世无奈出国,最终客死异乡。

继承拉玛七世的拉玛八世阿南德·玛希敦在登基前意外身亡,原因至今不明。他的弟弟普密蓬·阿杜德即位为拉玛九世,2016年10月13日,泰国国王普密蓬在曼谷诗里拉吉医院去世,享年88岁。王储玛哈·哇集拉隆功已继位成为新国王。

尔康在缅甸怎么逃回来的

尔康被慕沙救后,被她囚禁起来,最后和慕沙成亲。尔康一心一意爱紫薇,求慕沙放了他,最后感动了慕沙,慕沙放走了尔康,让他跟紫薇继续“生死之交”,对大家说天马死了,一行五人历经千辛万苦,终于在异国他乡与尔康相聚,各诉衷肠,但因尔康染上药瘾需戒掉,戒药时尔康曾打紫薇,后来,终于成功了。

一是慕沙想要征服尔康,便以退为进让他先离开皇宫,然后一直都派人来跟踪他,第二就是箫剑等人已经来到了缅甸,大家找到尔康后离开离开缅甸,并且和慕沙大打出手。

缅甸的文化与习俗

饮食: 缅甸盛产稻米,人民以大米为主食。早餐常吃“馍亨卡”、椰子面、椰子粥、凉拌面、凉拌米粉及用糯米、椰子、白糖做的各种各样的糕点小吃。

缅甸人有喝早茶的习惯。人们在茶馆里喝咖啡、奶茶,吃点心。如面包夹黄油、果酱、乳酪、肉包子、油条及油饼,还喜欢喝鱼片汤、鸭肉粥等。

缅甸人在饮食方面较为节俭。常以鱼虾酱、辣椒、煮豆、酸菜叶汤佐饭。缅甸菜肴讲究油、辣、香、鲜、酸、咸。宏调方法多以炸、烤、炒、凉拌为主。炸烤食物易于保存,凉拌不需加热,又能祛暑。缅甸濒海多河,鱼虾丰富,易捕捞。在缅甸以鱼虾为原料制作的食品尤多。

缅甸人喜欢将竹笋腌成酸笋,和其他蔬菜、肉类混炒,味道鲜美。 缅甸人的口味特点是酸、辣、清淡,不油腻,类似中国四川口味,一般餐桌都要求放上辣椒油。

爱吃鸡、鸭、鱼、虾、虾酱、鱼酱,喜食咖哩,要求略带甜味,最好拌上番茄,除吃一般蔬菜之外,人们喜欢用水果做菜。

如把芒果切成片,拌入黄豆粉、虾米松,虾酱油、洋葱头以及炒过的辣椒籽,吃起来又酸、又咸、又辣、又鲜。 服饰 缅甸是一个传统文化保存得非常好的国家,在仰光,超过80%的人还穿着民族服装。无论男女,下身都穿纱笼,男式叫“笼基”,女式叫“特敏”。虽然男女穿法稍有不同,但色彩都较为鲜艳。男女上衣均为右衽,也有对襟的。

男人上衣为无领对襟长袖短衫,用一条或粉红或黄或白的薄纱或丝绸帕包在头上,作为出席盛会的礼帽。

女子的上及多为斜襟长袖衫,衣袖长而窄,颜色多为乳白色或粉红色。为了适应热带气候,多用薄纱制成。

妇女一般都留长发,卷发髻,并插花,还特别喜欢佩戴各种首饰。缅甸人很少穿鞋袜,男女老少都爱穿拖鞋。 拓展资料 缅甸人: 缅甸全国共有135个 民族,总人口5141.9万(2014年),主要民族有缅族、克伦族、掸族、克钦族、钦族、克耶族、孟族和若开族等。全国85%以上的人信奉佛教,约8%的人信奉伊斯兰教。 民族: 缅甸全国共有135个 民族,其中缅族约占总人口的65%,其他主要民族有克伦族、掸族、克钦族、钦族、克耶族、孟族和若开族等。

宗教: 缅甸有85%以上的人信仰佛教,大约5%的人信仰基督教,8%的人信仰伊斯兰教,约0.5%的人信仰印度教,1.21%的人信仰泛灵论。 缅甸的佛教主要是南传上座部佛教。

佛教不但是缅甸 人的宗教信仰,而且是他们道德教育的源泉。

佛教的经文,尤其是《吉祥经》,是缅甸人民的生活哲学,深深地印入人们的心灵中。缅甸人日常生活中经常参神拜 佛,信众一路赤脚走去,不能穿鞋或袜子。不能对寺庙、佛像、和尚有任何轻率举动,不能穿过短、过透的衣服。

在缅甸,信佛教家庭的男孩都须入寺庙当一段时间 的和尚,过静修生活后才能还俗结婚。

缅甸人对和尚十分尊敬和崇拜,只要有和尚来化缘,他们都不惜拿出家中最好的财物送给和尚。

缅甸人虔心向佛,民风淳朴、 和善,社会犯罪率比较低。 来源:-缅甸人

缅甸勾栏是什么

是指缅甸传统的一种艺术形式,通常是在木板或布上绘制出线条和图案,然后用彩色颜料填充。

这种艺术形式经常运用于宗教场合,如佛教寺庙和佛像上。勾栏的图案通常是一些抽象的符号和纹样,它们被认为是具有神秘力量和意义的。

回答:缅甸勾栏是缅甸传统文化的一种艺术表现形式。
它源于缅甸的皇宫建筑艺术和传统的雕刻艺术,是将木材或石头雕刻成的门或者屏风。
勾栏的造型和图案十分繁复,通常都是缅甸神话和历史人物的形象图案,也有一些佛教元素。
勾栏常被用于建筑文化和庭院景观的装饰,同时也是缅甸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

免责申明:以上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北库历史网立场!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或内容不符,请联系我们处理,谢谢合作!
当前文章地址:https://www.beikuopc.com/yeshi/571144.html感谢你把文章分享给有需要的朋友!
上一篇:神话中的甘宁如何成为历史上的甘宁?下一篇:宙斯在古希腊是否担任过国王职务?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