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北库历史网>野史秘闻>正文

十八世纪末英国纺织生产特点 英国历史翻倍股票

导语:18世纪末期,英国的纺织生产经历了一次巨大的变革,从手工生产转向机械化生产,这推动了英国工业革命的进程,也为股票市场带来了繁荣。英国的纺织生产特点是机器化生产、分工生产和大规模生产。

目录导航:

  1. 十八世纪末英国纺织生产特点
十八世纪末英国纺织生产特点

十八世纪未英国毛纺织发展的主要特点:

一是生产中心从城市转移到农村;

二是发展速度达到空前的高度。为什么会出现上述两个特点?

第一,农村有着丰富的水力资源,为漂洗业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第二,雇佣劳动力充足。

第三,摆脱了行会的束缚。

第四,原料充足。

第五,生产力的进步。

第六,政府的支持。

18世纪,欧洲资本主义生产方式逐步建立,贸易大为发展。殖民地的占领,又提供了广阔的原料基地和销售市场。

手工纺织机器工作机件的一系列改进,使得利用各种自然动力代替人力驱动的集中生产成为可能。

18世纪70~80年代欧洲广泛利用水力驱动棉纺机器。到1788年英国就有了143个水力棉纺厂。 18世纪末,纺织厂开始利用蒸汽机。从此家庭手工业生产逐步被集中性大规模工厂生产所代替。

18世纪末期,英国棉纺织业率先实现机械化生产。1800年,英国棉织品出口额占据其出口总额的25%,1828年达到出口总值的一半。棉布成为人类史上的第一个全球化商品,棉纺织业成为英国工业的中坚,推动着工业革命的发生与发展。

英国纺织业大爆发,犹如一个黑洞,需要有大量的棉花作为原料来填满。1781年,英国制造商纺纱消耗了510万磅原棉,这是他们84年前纺纱量的两倍半,棉花价格随之大幅上涨,涨到10年前的2到3倍。9年之后的1790年,英国纺纱产量又增长了6倍。到1800年,纺纱量再次近乎翻倍,达5600万磅。欧洲本地很少生长棉花,奥斯曼土耳其曾是欧洲主要的原棉供应地,但到1800年前后已无法满足这种爆炸性增长的需求。

免责申明:以上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北库历史网立场!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或内容不符,请联系我们处理,谢谢合作!
当前文章地址:https://www.beikuopc.com/yeshi/574436.html感谢你把文章分享给有需要的朋友!
上一篇:曾国藩骑木驴的历史事件是什么?下一篇:古代农民的社会地位和生活方式是怎样的?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