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北库历史网>野史秘闻>正文

英国皇家海军陆战队在发展过程中经历了哪些坎坷 英国海上舰队历史

导语:英国皇家海军陆战队在发展过程中经历了哪些坎坷 英国海上舰队历史

目录导航:

  1. 英国皇家海军陆战队在发展过程中经历了哪些坎坷
  2. 英国历史时间轴
  3. 英国航运的产生和发展
  4. 中世纪无敌舰队的来历
  5. 欧洲海上霸主的更替
  6. 英国海上霸权是什么时候确立的
  7. 1588年英国打败无敌舰队原因
  8. 英法海上争霸具体时间
英国皇家海军陆战队在发展过程中经历了哪些坎坷

早在16世纪,英国人就懂得了控制海洋的重要意义。英国政治家 沃特•雷利爵士就曾说过:“谁控制了海洋,即控制了贸易;谁控制贸易,即控制了世界财富,因而控制了世界。”为了控制海洋,英国于 1546年正式成立了海军,组成了一个“核心舰队”。

凭借这支“核心 舰队”,以及先进的技术、战术和水手们高超的航海技能,英国人打 败了当时的海上霸主——西班牙的“无敌舰队”。 由此英国人悟出: 赢得海洋,就可赢得世界。在克伦威尔执掌新政时,便大力扶植英国 舰队,主张建立了一支“常设海军”,并击败了另一支当时的海上强 国——荷兰海军,逐步走上了世界海上霸主地位。

也正是在这一时 期,英国皇家海军陆战队酝酿而生。

英国皇家海军陆战队的前身是一支海军步兵团,也就是为世人所 知的“海军大臣团”,它正式成立于1664年,但直到1755年4月26 日,这支海军陆战团才正式以皇家海军陆战队的名义开始运作。

这期间, 即1685年“海军大臣团”曾被易名为“丹麦乔治王子团”。1688年革 命以后,因受到天主教徒的渗透,被认为是忠于前王的军队,这个团 被解散。但几乎没过多久,因为战争的需要,人们又意识到了陆战队 的重要性,所以开始招募兵员,组成了更多的陆战团。

然而战争一结束, 这些陆战团再次被解散。 此后这种无海军陆战队的状态一直延续到英 国皇家海军再次组建了海军陆战队为止。当时这些海军陆战队员都是 征募来的士兵,他们都要向王室宣誓“永远效忠”,所以被认为要比 没有向王室宣过誓的水兵忠实可靠。

英国皇家海军陆战队成立之初,是舰长所能使用的、经过训练的 唯一的一支步兵队伍。 这些配属在舰上的陆战队小分队也是舰长唯一 信得过的、能真正贯彻其意志的部队,不管是阅兵还是站岗放哨,他 们也都是舰长手中的“王牌”。

在登陆作战或登船作战中,这些两栖 精英更是能征善战,他们或是挥舞刺刀与敌人进行肉搏,或是为己方 提供火力支援。在舰上时,陆战队员们也总是随身携带武器,他们还 常常充当舰上的神枪手,伏击敌舰上的军官。

但据有关资料记载,英国皇家海军陆战队成立之初,陆战队员配 备的作战装备,是滑膛枪和刺刀,而与他们一起并肩作战的水兵们配 备的却是短刀和手枪,装备要比陆战队员们好得多。

后来随着英国资 本生义经济的发展,海军舰船装备的火炮实际射程有了大幅提高,使 老式枪弹射程无法超越。 因而使陆战队员们以往所起的神枪手作用消 失了。过去舰上陆战队打击的目标,是那些站在甲板上的军官,现在 这些目标不仅太远够不着,就算在陆战队的射程之内,目标们也可躲 到有装甲的地方。

所以,陆战队员在舰上的作战任务也变成了以提供 舰炮火力为主。

18世纪时,随着英国殖民地的不断扩大,维持殖民地的治安也成 了英国皇家海军陆战队的重要任务。 尤其是到19世纪末,英国维持殖 民地治安的陆战小分队已遍布全球。

只要哪里出现了反抗或入侵事件, 首先会由当地的警察去对付,但一旦需要增援的话,首批增援部队几 乎都是由水兵和陆战队员组成的特混小分队。

在维多利亚女王时代,英帝国的统治主要是由其海军力量来维持 的。

因此在殖民地及英国国内出现叛乱或战争时,水兵们和陆战队员 常被作为应急部队派往事发地,充当步兵使用。在海战和陆战战术都 还不复杂的情况下,这种派遣特别小分队的做法很有效。

但从19世纪 80年代起,随着技术的发展,海军装备的操控越来越复杂,这就需要 更多具有专业知识和技术的人员去操作它。 所以过去那种舰上主要部 门的水兵,随同陆战队一起进行登陆作战的做法也就不再可行了。








英国历史时间轴

历史年表是一种历史边界记录方式。英国历史年表是英国的纪年的史册,其历史从公元前2000年开始至今,但中间有其有历史的漏洞,就现有文献很难将英格索兰历史完整的记述下来,七国时代,威塞克丝 王朝,丹麦 分治,诺曼 征服,金雀花 王朝,约克 王朝,汉诺威 王朝

罗马占领

公元前55年~公元410年

公元前55年:朱利叶斯·凯撒(Julius Caesar)第一次率军入侵不列颠

公元43年:罗马皇帝克劳狄乌斯(Claudius)率军征服不列颠

2、盎格鲁撒克逊

盎格鲁-撒克逊时期与丹麦统治时期:公元449年~1066年

公元5世纪-9世纪:盎格鲁撒克逊人移民不列颠 带来古英语不列颠南部改称英格兰 开始七国时代

公元597年:圣·奥古斯丁到达不列颠,使当地人皈依基督教

公元829年:埃格伯特开始威塞克斯王朝(Wessex,西萨克逊)

公元876年:阿尔弗烈德大帝在埃丁顿之战中击败丹麦维京海盗

公元832~860:肯尼斯·麦克阿尔平统一皮克特人和苏格兰人

公元1014年:“北海帝国” 丹麦克努特大帝兼任英格兰国王

3、诺曼底

公元1066年:诺曼底公爵威廉征服英格兰

公元1086年:发布《末日审判书》

4、金雀花

公元1154年:亨利二世继承王位,金雀花王朝开始

公元1215年:英王约翰被迫签署由封建贵族提出的《大宪章》

公元13世纪初:牛津大学和剑桥大学创立

公元1277~1288:英格兰征服威尔士

公元1337~1453:英法"百年战争"

公元1387~1394:乔叟写作《坎特伯雷故事集》

5、兰卡斯特

公元1413年:苏格兰第一所大学圣安德鲁斯大学成立

公元1455~1487年:约克家族与兰卡斯特家族之间的"玫瑰战争"

约克王朝1461~1485

公元1477年:威廉·卡克斯顿出版印刷第一本书

6、都铎王朝

公元1485年:亨利七世即位

公元1536年:英格兰与威尔士合并

公元1529-1536年:英国宗教改革 立新教圣公会为国教

公元1558年: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一世即位,统治英国达45年之久 创伊丽莎白时代

公元1564年:莎士比亚诞生

公元1588年:击败西班牙无敌舰队

7、斯图亚特

公元1603年:苏格兰王詹姆士六世加冕成为英格兰的詹姆士一世,统一了英格兰和苏格兰

公元1620年:对新教徒的镇压激化,一批新教徒乘"五月花号"抵达美洲

公元1640~1651年:英国内战爆发

公元1649年:查理一世被处决,克伦威尔宣布共和政体

公元1652-1654年:第一次英荷战争,英国取胜

公元1660年:查理二世复辟

公元1665-1667年:第二次英荷战争,英国战败

公元1672年:第三次英荷战争,签和约恢复战前状态

公元1676年:格林尼治天文台设立

公元1685年:牛顿发现万有引力定律

公元1688年:光荣革命 英国确立君主立宪政体

公元1694年:英格兰银行成立

公元1688-1697年:大同盟战争

公元1698年:伦敦股票交易所成立

公元1701-1714年:西班牙王位继承战争

公元1707年:英格兰、苏格兰议会合并,形成"大不列颠王国"

8、汉诺威

公元1720年:南海泡沫破裂

公元1721~1742年:罗伯特·沃尔波成为英国第一任首相

公元1740-1748年:奥地利王位继承战争

公元1754年至1763年:七年战争英国从法国手中夺得美国 加拿大 印度的控制权

公元1757年:普拉西战役,克莱武入侵印度孟加拉

公元1767年:英国议会通过了“东印度公司管理法”规定 英国直接统治印度

公元1760~1830年:工业革命

公元1761年:乔治三世从私人手中买下白金汉宫

公元1770年:库克船长发现澳大利亚并宣布英王乔治三世对其享有主权

公元1775~1783年:美国独立战争

公元1793年到1815年:七次反法同盟 及拿破仑战争

公元1795年:英国出兵占领南非福尔斯湾

公元1801年:合并爱尔兰,"大不列颠及爱尔兰联合王国"成立

公元1805年:纳尔逊将军特拉法尔加海战

公元1812-1815年:英美战争

公元1814年:史蒂芬森发明了火车

公元1815年:威灵顿公爵滑铁卢战役

公元1831年:法拉第发现电磁感应

公元1837年:维多利亚女王登基 而修建大本钟;下加拿大叛乱

公元1837~1901年:维多利亚时代日不落帝国

公元1840年:《威坦哲条约》,新西兰建立

公元1840-1842年:鸦片战争

公元1851年:路透社由德国亚琛迁往英国伦敦

公元1853年:克里米亚战争

公元1859年:达尔文发表《物种起源》

公元1863年:第一份正式足球比赛规则在英国创立 标志现代足球的诞生

公元1867年:红河叛乱

公元1886年:伦敦塔桥修建完成

公元1896年:北岩勋爵创立《每日邮报》

公元1899年-1902年:第二次布尔战争

9、温莎王朝

公元1914~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战

公元1921年:爱尔兰独立战争

公元1922年:BBC成立

公元1928年:弗莱明发现青霉素

公元1931年:澳大利亚成为独立国家,加拿大获得独立

公元1939~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战

公元1947年:印巴分治

公元1948年:伦敦奥运会

公元1952年:伊丽莎白女王二世加冕

公元1961年:南非独立

公元1966年:英格兰举办足球世界杯并获得冠军

公元1970年-1980年:北海油田开始产油

公元2012年:伦敦奥运会

扩展资料:

英国历史始于日耳曼人与凯尔特人,亦是后来的英格兰、威尔士、苏格兰,其源头可追溯到罗马统治时期。

英国全称为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由英格兰、威尔士、苏格兰和北爱尔兰组成,而整个英国的历史也就是由这四个区域的历史交织组成。

1535年威尔士成为英格兰王国的一部分,1588年格拉沃利讷海战打败西班牙无敌舰队使英国挫败了国外天主教势力的入侵,基本消除了天主教的威胁,巩固了宗教改革的成果。

1640年英国在全球第一个爆发资产阶级革命,成为资产阶级革命的先驱。1649年5月19日宣布成立共和国。1660年王朝复辟,1688年发生“光荣革命”,确立了君主立宪制。

1707年英格兰与苏格兰合并,通过七年战争英国奠定日不落帝国的基础,并获取了海上霸主。1801年又与爱尔兰合并。拿破仑战争后英国完成了日不落帝国的霸业。18世纪后半叶至19世纪上半叶,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完成工业革命的国家。

19世纪是大英帝国的全盛时期,1914年占有的殖民地比本土大111倍,是第一殖民大国,自称“日不落帝国”。

1922年爱尔兰共和国独立,爱尔兰北部仍留在联合王国内,即是今天的北爱尔兰

英国航运的产生和发展

英国航运产生于1325年英格兰第一家商业航空公司北门运输管理公司的建立,其主要承担从谢菲尔德到梅州大陆温哥华,旧金山的航线

英国,这是一个古老的国家,英国的航运的生产历史起源于1365年,英国的航运在事业上是非常发达的,而且英国的航运目前遍布在世界各地。英国的航运发展迅猛。近年来,中国和英国的航运科技发展势头非常好。

英国是个岛国,对外交流当时的条件下,只能走海运。由于英国最早实现了第一次工业革命,就促进了航运的大发展。

航运的产生和发展如下:

14世纪末英国航运的情况大概是“船只约有700艘,水手估计14151人,平均每艘船只有20多名水手,船只载重在200—300吨之间。亨利五世时,约有300—1000吨的大船14艘,中等船只10艘,小型船只14艘,这是目前为止英国航运业的顶峰。”随后玫瑰战争造成的内政混乱,阻碍了英国航运的发展。都铎王朝的君主更加重视航运事业的建设。

亨利七世上台后的第一年就通过了一项法案鼓励发展造船业,他还通过向造船者发放金额不等的补助金,鼓励民间建造船只,此举为皇家海军的建立奠定了基础。亨利八世时创建了皇家海军,进一步促进了英国航运业的发展,到1545年,英国有1艘1,200吨的船,8艘500—900吨的船,400—450吨的13艘,300吨的9艘,这些船只大多是武装商船以便出租给商人。

爱德华六世和玛丽一世时期,英国的航运业并没有得到更进一步的发展,甚至有研究表明这一时期英国的航运出现了一定程度的衰败。伊丽莎白一世从玛丽一世那里继承了大约25艘船只,她继续发放补助金鼓励船只的改造和建造新船只。1569年,女王任命霍金斯为海上事务委员会顾问,霍金斯新建了适合远洋航行,配备了发射快、射程远、反冲力小的新型火炮的船只,他还对海军的战术进行了改革,大大提升了战斗力。

1570—1587年间,英国共建成这种船只25艘,英国的航运力量大大增强。1582年的一项调查显示,当时英国拥有的80吨以上的船只不超过250艘,200吨以上的不到20艘,所有的英国港口使用的基本都是同一类型的船只。值得注意的是,英国航运力量的增强,不只是皇家海军战舰数量的增加,更多的是鼓励私人建造的武装商船数量的增多。这些武装起来的商船平时用于海外贸易,战时受国家征召参与战争,是英国海军的储备力量。

1580年英奥签署贸易协定后,英国商船定期来往于地中海,庞大的贸易需求加上继续执行的奖励措施,从伊丽莎白统治中期开始到1629年,英国的船只总量达到了1582年的两倍,200吨以上的船只约有150艘。斯图亚特时期,东印度公司建造了几艘500吨以上的船只,1610年甚至建造了1000吨级的巨型货船,当然此时大船并不是英国贸易的主力,100吨以下的船只依然占主导地位。

16世纪80、90年代地中海地区的海上竞争退化为了单纯的海上掠夺。得到支持的、有官方委任状的私掠船是英国拓展海洋利益的另一种方式,连伊丽莎白女王都投资了一些私掠船。16世纪末,私掠船发展的结果之一就是促使西班牙、威尼斯等古老的地中海海军强国的衰落。

1588年英国打败西班牙无敌舰队后,伊丽莎白放弃自己的防御政策,积极支持在伊比利亚半岛附近私掠船的反西班牙活动。英奥建立正式贸易关系后,英国的私掠船依然在地中海活动。在1588至1591年间英国私掠船为英国带来了约40万英镑的收益,约占英国进口金额的10%—15%。英国对私掠船的支持,成为了英国逐渐取代西班牙、威尼斯在地中海东部地区的贸易位置、使英国人在伊斯坦布尔的声望大增的条件之一。

地中海的航运活动要兼顾商业利益和军事利益,16世纪威尼斯和西班牙所拥有的大帆船并不能满足这一需求。据布罗代尔研究,15—17世纪的地中海有大吨位船只与小吨位船只交替兴盛的时期。16世纪中叶之前,大吨位的船只在地中海并不少见。大船可以运输体积大、成本低的货物,能够支持远洋航行,同时对海盗形成威慑,加强自卫。

16世纪出现了大船与中小船交替繁荣的时期,70年代开始地中海和大西洋都出现了“小船挤走大船”的情况,造成这种变化的原因很多,其中就有中小船只(轻型帆船)速度快、成本低的优势,配备一定数量的大炮,相较于大船具有很强的机动性,能够兼备航运与安全。英国鼓励武装起来的商船就是这种新型的轻型帆船。

16世纪英国臭名昭著的海盗活动也是这种小船,1588年打败西班牙无敌舰队时英国海军装备依然是这种轻型帆船,1600年属于黎凡特公司的船只也以小船为主。16世纪末期,小船在地中海和大西洋更加普遍了,从1570年到1630年英国的航运总吨位增长了一倍。除了上述优势,小船只要装满货物就能启航,不必像大船需等船舱填满;小船涉及的纠纷比较少;单个小船即便遭受危险,损失也较少;此外小船还有一个优势“人们可以直接把谷物装进船舱里,避免了购买麻袋或者木桶的开支。”

英国船只在地中海航行而不受海盗的侵袭,在于像黎凡特公司使用的是400—600吨的巨轮,这些巨轮配备了强大的火炮和充足的人手,1689年之前英国的每一场战争,这些船只经常被纳入战斗。即便是150—250吨的小船只,也有强大的武器,可以抵御单个海盗船的袭击。而早期地中海的其它海盗船并不具备英国船只的这些优势。

17世纪开始,英国船只不仅用于从西欧运送货物,还用于维持地中海的大部分运输。1604年英西战争结束后,人们发现英国船只已经把西班牙羊毛运到意大利,把西西里谷物运到意大利北部和西班牙,还皮革和黄金等从伊比利亚半岛诸港口运到意大利。

到17世纪20年代,英国船只在地中海东部地区也获得了重要的地位,连以前能满足自身需要的威尼斯商人也开始租借英国船只。很明显英国船只的防御能力而不是便宜的运输费用,确保了这些货物的安全。

以黎凡特公司为例,公司的船只装备精良,对装载的货物都有一定的要求,不会装载影响船只航行或者作战的货物。因此英国船只在从奥斯曼帝国的埃及到伊斯坦布尔之间的航行中备受本国商人和外国商人的青睐。英国的船长和水手还通过帮助到朝圣地而与他们建立了广泛的联系,如1603年“特罗扬”号的船长亨利·廷伯莱克就运送300多名前往朝圣地,这为解救被别国奴役的英国人和英国船只在地中海航行提供了很大的便利。

中世纪无敌舰队的来历

无敌舰队,亦称“大舰队”。1588年西班牙进攻英国时组成的舰队。舰队有舰船130艘(含战舰75艘,装火炮2430门),船员和水手7000余名,2.3万名步兵。

16世纪中叶以后,英国经常与西属美洲殖民地进行走私贸易,袭击西班牙运载金银的船只以及西班牙殖民据点,并支持尼德兰反对西班牙统治的革命。西班牙国王腓力二世决定派遣大军远征英国。由一百二十八艘战舰、二千四百三十门火炮、七千名船员和水手、二万三千名步兵组成的大舰队,于1588年5月由梅迪纳·西多尼亚率领从里斯本出发。8月初在格拉沃利讷(加来海峡南岸城市,今属法国)附近海域,被查理·霍华德指挥的英国舰队击沉十六艘。在撤返途中,因遇风暴,又沉没一部分。最后仅存六十三艘返回西班牙。

从此,西班牙的海上霸权被英国所取代。

欧洲海上霸主的更替

由于西班牙与葡萄牙是最早开辟新航路,进行殖民掠夺的国家,葡萄牙与西班牙相比国土悬殊,所以西班牙成为欧洲最早的霸主,16世亿它拥有强大的海上舰队——“无敌舰队”。

17世纪从西班牙独立出来的荷兰,拥有当时欧洲最多的船只,承担了海上大多数国家的运输,号称“海上马车夫”,取得了霸主地位。

英国在先后打败西班牙、荷兰、法国后,从18世纪开始称霸海上两个多世纪。

英国海上霸权是什么时候确立的

1、1588年英国海军和西班牙无敌舰队进行的一场大规模海战,以无敌舰队的彻底失败而告终。英国的这场胜利牢固地树立起了作为世界头号海军大国的地位,直到20世纪它还保持着这种海上霸王的地位。

2、战斗经过

1588年7月,一支由130多艘战舰组成的西班牙“无敌舰队”离开本土,远袭英国。西班牙人为这支舰队装备了1100多门火炮,其中不少是可以发射50磅弹丸的重炮。西班牙人的海战观念保守,舰队配备的2.7万名士兵中有一多半是陆军士兵。舰队指挥官梅迪纳•西多尼亚公爵对海战战术也知之了了,只是因为是皇室成员和信仰坚定才被委以重任。菲力二世命令梅迪纳•西多尼亚公爵庞大的舰队穿过英吉利海峡,与在弗兰德斯(今比利时一带)的帕尔玛公爵会合,然后掩护帕尔玛公爵进军泰晤士河口。而英国人的战术意图则是在“无敌舰队”穿越英吉利海峡前就把战斗打响,在其未到目的地前就结束战斗。尽管菲力二世料道了英国人打算只用他们的火炮作战、根本就不会给西班牙舰队接舷近战的机会,但仍旧顽固的命令他的战士“钩住敌舰、攀上敌舰、与敌人肉搏!”

在英国方面,总共集结了197艘战舰、1.6万人和2000门火炮。虽然英国战舰的吨位远轻于西班牙战舰,但英舰驾驶灵巧、适于在风浪中穿行。更重要的是,英国战舰上的士兵全是水手、桨手和炮手,英国舰队有95%的火炮的射程属于远程火炮,英国舰队统帅查理•霍华德上将有卓越的组织才能,还虚心向“海盗式人物”德雷克、霍金斯请教。在战斗最紧要的关头,英国舰队实际上是由德雷克亲自指挥的。

英国舰队处于上风位置,可以自由选择作战区域和何时开战,而西班牙人由于处于下风位置。霍华德率领的英国舰队借助强劲的西南风,堵住了西班牙舰队的退路,在一个星期的时间里,“无敌舰队”在英吉利海峡缓慢航行。英军使用18艘自杀炸药船冲向西班牙舰队,爆炸声中,西班牙舰队一片大乱。英国人则充分发挥了他们火炮射程远的优势,在西班牙人火炮的射程外袭击“无敌舰队”。就在英、西两军经过长期鏖战之时,风暴突然袭来,许多西班牙船只沉没,最后回到西班牙的战舰不足出发时的一半。

英国海上霸权是1588年的时候确立的。英国打败无敌舰队是1588年,开始树立海上霸权。17、18世纪的时候,世界上最强的3个是英荷法、荷兰在22年战争中失势剩下英法两国争夺海上霸权在其间有多次战争,最重要的是7年战争,法国失败从此,英国确立了海上霸权称为日不落帝国。

自从1588年7月,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任命英国🇬🇧海盗🏴‍☠️头子,弗朗西斯·德雷克为英国海军舰队司令后,英国🇬🇧舰队就在弗朗西斯·德雷克的率领下,击败了西班牙🇪🇸的无敌舰队(Amada),英国海军从此就独霸了海洋,成了世界的海上新霸主!

1588年,英海军与当时的海上霸主西班牙开战西班牙“无敌舰队”残败,从此英国建立海上霸权。

1588年英国打败无敌舰队原因

1、首先,无敌舰队并不是被英国彻底打败。拿第一次双方大规模交战来说,也就是1588年那次,英国虽然取得了胜利。但无敌舰队仍然保留了三分之二的战斗力回到西班牙。

当时,英国舰队在加莱附近用8艘火船打败无敌舰队。无敌舰队退到英吉利海峡北方时,聚集了船只,此时舰队总司令西多尼亚公爵仍然作出了决定,如果风向转向北风或西北风,无敌舰队是要继续杀回去,夺取一座英国港口,或者在海峡杀出一条血路。如果风继续是西南风,那就只有绕道大不列颠回西班牙。但最终没有等到风向,只能回去。

由此可以看出,无敌舰队仍然能战,只是没有好的风向。

英国在1589年也去进攻里斯本,结果被西班牙打败了。

2、西班牙战败,不但没有衰弱,反而更强大了。

从1588年后的15年里,西班牙从美洲、东南亚运回的香料、黄金、白银等物资比1588年之前的15年还要多。这说明西班牙并没有走下坡。

直到1639年的唐斯之战,荷兰打败西班牙无敌舰队,西班牙海军才衰落。

3、荷兰的金融远比英格兰发达,成为荷兰成为霸主的经济基础。

17世纪时期,在阿姆斯特丹,普通人贷款只需要3%-4.5%的利息,还不需要抵押。而在英国达到6%。当阿姆斯特丹的金融玩得风声水起的时候,英国在这方面还是个小 P 孩。

金融的繁荣促进人们海上投资,投资给舰队远航到美洲、东南亚去赚钱,自然海上力量很强大。

西班牙失败的原因其实在菲利普二世的话中就已经透露出来,他们将掠夺来的财富用以享乐以及建立强大的军队,却没有将它们转化为资本,从而空有庞大的财富,却没有完成向资本主义国家的转变,这是英国之所以能够打败西班牙的根本原因。

英法海上争霸具体时间

1688年~1697年 法国与反法的奥格斯堡同盟(由英,荷,奥,西等国组成)之间发生战争。 这是英法之间海上争霸战的开始。

英法海上争霸是从1688年到1697年,那时法国与奥格斯堡联盟之间发生的战争,英国站在了以荷兰为首的奥格斯堡联盟一边,反对法国,这是一次从陆地到海上几条战线同时进行的一场欧洲大战,法国在路上没有受到重大挫折,但是在海上,英国舰队重创了法国。

免责申明:以上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北库历史网立场!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或内容不符,请联系我们处理,谢谢合作!
当前文章地址:https://www.beikuopc.com/yeshi/576830.html感谢你把文章分享给有需要的朋友!
上一篇:埃及猫是猫的起源吗 有纯白色的古埃及猫吗下一篇:日本硬币,昭和五十八年500円,能值多少人民币 日本钱币历史表格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