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北库历史网>野史秘闻>正文

金融业的发展历史 英国央行产生历史

导语:英国央行是世界上最早成立的央行之一,其产生历史可以追溯到17世纪。随着金融业的发展历史,英国央行在货币发行、利率政策和金融稳定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目录导航:

  1. 金融业的发展历史
  2. 世界上最早的存款准备金制度
  3. 全球四大央行是
金融业发展历史

金融业经过长时间的历史演变,从古代社会比较单一的形式,逐步发展成多种门类的金融机构体系。在现代金融业中,各类银行占有主导地位现代商业银行一般都综合经营各种金融业务。

中国金融业的起点可追溯到公元前256年以前周代出现的办理赊贷业务的机构,周礼称之为泉府。南齐时出现了以收取实物作抵押进行放款的机构“质库”,即后来的当铺,当时由寺院经营,至唐代改由贵族垄断,宋代时出现了民营质库。明朝末期钱庄北方称银号曾是金融业的主体。

后来又陆续出现了票号、官银钱号等其他金融机构。由于长期的封建统治,现代银行在中国出现较晚。鸦片战争以后,外国银行开始进入中国,最早的是英国丽如银行1845。随后又相继设立了英国的麦加利银行(即渣打银行)和汇丰银行、德国的德华银行、日本的横滨正金银行、法国的东方汇理银行、俄国的华俄道胜银行等。

本国人自己创办的第一家银行是1897年成立的中国通商银行。辛亥革命以后,特别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开始以后,中国的银行业开始有较快的发展,银行逐步成为金融业的主体,钱庄、票号等相应退居次要地位,并逐步衰落。中国银行业的发展基本上是与民族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发展互为推进的。

这表明了金融业与工商业之间的紧密联系,及其对国民经济的重要影响。大商业银行除在本国设有大量分支机构外,往往在国外也设有分支机构,从而成为世界性的跨国银行。现代大商业银行通常是大垄断财团的金融中心。持股公司已成为当代发达资本主义国家金融业的重要组织形式。

与商业银行性质有所不同的是专业银行。专业银行一般由国家(政府)出资或监督经营。其业务特别是信贷业务,大都侧重于某一个或几个行业,并以重点支持某些行业的发展为经营宗旨。中央银行的建立是金融业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在现代金融业中,中央银行处于主导地位。

我国金融业历史:

细分来看,银行业作为金融体系的支柱,可分为6大发展阶段,1921-1948年,因民族工业发展波动较大,银行业受民族工业、战争影响较大;1949-1978年,我国银行形成为体制服务的”大一统”金融体制。

1979-1993年为我国银行业专业化转型阶段;1994-2003年为我国银行业商业化转型阶段;2004-2016年为我国银行业市场化转型阶段;2017至今为我国银行业高质量发展阶段。

世界上最早的存款准备金制度

存款准备金制度是在中央银行体制下建立起来的,世界上美国最早以法律形式规定商业银行向中央银行缴存存款准备金。

存款准备金制度不仅能够维护金融稳定,而且还能调节银行信贷、资本流入和本币升值。未来应大胆调降法定存款准备金率至更低水平,继续深入推进货币政策框架向价格型调控转型,继续深入推进货币政策框架向价格型调控转型。

将存款准备金集中于中央银行的做法起始于18世纪的英国。英国1928年通过的《通货与银行券法》、美国1913年的《联邦储备法》和1935年的《银行法》,都以法律形式规定商业银行必须向中央银行缴存存款准备金。由于1929~1933年世界经济危机,各国普遍认识到限制商业银行信用扩张的重要性,凡实行中央银行制度的国家都仿效英美等国的做法,纷纷以法律形式规定存款准备金的比例,并授权中央银行按照货币政策的需要随时加以调整。

存款准备金制度起源于18世纪的英国,最初的主要功能是政府变相地向商业银行征收税收。历经美国1863年的《国民银行法》、1935年的《银行法》,准备金制度得到全球各国的普遍实施,存款准备金制度成为保证银行支付清算、控制货币供应量和稳定市场利率的重要货币政策工具。

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随着西方主要国家货币政策目标的调整以及金融创新活动的潮起,存款准备金率普遍大幅度下降,准备金制度重要性显著下降,逐步演变成货币政策工具的辅助性工具。反观我国,存款准备金制度仍然是我国货币当局调整最为频繁,也是最为倚重的货币政策工具。通过分析存款准备金制度的演变过程及其动因,探求我国存款准备金制度的未来出路,并为此做好相关准备工作。

全球四大央行是

美国联邦储备系统 (Federal Reserve System,简称FED)成立于1913年,负责履行美国的中央银行职责。这个系统主要由联邦储备委员会,联邦储备银行及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等组成。 每月,美联储货币政策委员会都会召开货币政策会议,对当前和未来的经济形势作出评估,随即决定采用什么方式来配合经济的增长或延缓经济的下滑,包括利率水平的决定。 由于美国经济在世界上的领导地位,美联储对国内和国际经济的看法及政策都显得非常重要,对外汇市场通常有较大的影响,尤其是对利率水平的决定,2005年美联储连续加息,美元大幅上涨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欧洲央行

欧洲央行 (European Central Bank -- ECB)成立于1998年7月1日,是欧洲经济一体化的产物。 欧洲央行的职能是“维护货币的稳定”,管理主导利率、货币的储备和发行以及制定欧洲货币政策,每两周召开一次会议(不过隔一次才讨论利率),而且央行在每次利率会后都会由主席立即召开新闻发布会,解释会上决策的原由,依据经验通常主席讲话对市场的影响要比利率决定本身更大。应该说欧洲央行是独立于欧盟机构和各国政府之外的,具有相当的独立性,不过欧共体国家众多,利益分歧大,欧洲央行的一些决定多少还是会受到一些影响,相对于美联储其政策对外汇市场的影响力要小一些。

英国央行

英国根据《1998年英格兰银行法》,成立英格兰银行货币政策委员会,负责制定货币政策。货币政策委员会是相对独立的机构,它根据英格兰银行各部门提供的信息作出决策,再由相关部门执行。 英格兰银行货币政策委员会每月举行一次会议(通常在每个月第一周的周三、周四)。每季度发布”通货膨胀报告”及相关预测,主要内容是回顾该季度做出的货币政策决策,公布货币政策委员会对通货膨胀的最新预测,该报告通常会给市场带来一定的影响。

日本央行

日本银行政策委员会成立于1949年,负责日本银行货币政策的决策。其成员为9人。 政策委员会每月召开1次会议,并且只有在三分之二的成员出席的情况下才能开会投票。而在外汇市场上日本央行对汇市的干预是全球闻名的,而且干预手段高名、效果明显,对于喜欢操作日元的投资者来说,日本央行的动态需重点关注。

免责申明:以上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北库历史网立场!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或内容不符,请联系我们处理,谢谢合作!
当前文章地址:https://www.beikuopc.com/yeshi/584959.html感谢你把文章分享给有需要的朋友!
上一篇:董卿与撒贝宁的关系 古代四才女春晚是哪四位下一篇:铜摆件怎样擦试 欧洲铜鞋摆件历史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