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北库历史网>野史秘闻>正文

故宫的历史变化和演变故事 法国皇室历史变化

导语:故宫是中国古代宫殿建筑的典范,经历了漫长的历史变化和演变故事。而法国皇室也有着丰富的历史变迁,成为了欧洲历史上重要的王朝之一。

目录导航:

  1. 故宫的历史变化和演变故事
  2. 法国为什么废除王室
  3. 法国国王一共有几位
  4. 法国皇室与英国王室的关系
  5. 欧洲历史上的帝国顺序
  6. 法国第一位女皇
  7. 英国王室历史
  8. 18世纪法国贵族阶层特点
  9. 现在法国还有以前法国皇室的后裔吗
  10. 法国的三大王室
故宫历史变化演变故事

第一阶段:1406-1644年,完成了规划建设与功能固化,成为明皇宫

故宫的诞生,始于明代第三位皇帝明成祖朱棣一个伟大的构想,我们在《隋唐后传》、《罗通扫北》等评书里听到的那个燕王朱棣,就是后来的这个明成祖,故宫的规划,就是食欲这位雄才大略的君王,目前我们看到的故宫,这座东西长753米·,南北长961米的宏大空间布局,就是明代的格局。

故宫是1406年筹建,1417年(永乐十五年)开工,1420年落成。这个第一阶段,完成了故宫的选址、布局、造型、着色,奠定了故宫中轴线格局的规划,72平方米的宏伟空间结构,以及黄色琉璃瓦铺顶+红色墙体与门窗的主色调,最终用十万工匠,百万役夫,完成了故宫的建设。并确定了故宫内各宫殿的功能,比如太和殿用作国家大典和科举殿试,中和殿接受官员行礼等等,这些都是在第一阶段完成的。

第二阶段:1644-1911年 成为清皇宫并不断修缮完善,形成目前的模样

1644年(崇祯17年)四月,皇宫内城失陷,崇祯帝自缢,宣告故宫作为明皇宫的历史结束。同年,也就是清顺治元年(1644年)十月初一日,清顺治帝在紫禁城黄极门举行登基大典,从此开启了故宫268年的清皇宫历史,故宫进入第二个历史阶段,这个阶段的主要特点是扩建、修复与皇宫功能的完善。

在故宫二百多年的清皇宫历史中,留下了很多我们现在可以看见和触摸的历史建筑和变迁,比如将故宫三大殿由“皇极殿”、“中极殿”、“建极殿”改为“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并一直沿用至今,改皇城正门“承天门”为“天安门”,最重要的还包括乾隆皇帝为自己造的太上皇宫殿——宁寿宫,建福宫花园,雍正皇帝建的斋宫,康熙皇帝建的毓庆宫等等,最终形成了传说中9999间半,现在实际统计仍保持8700余间的宏大规模。

第三阶段,1911年之后,完成从皇宫到博物院的华丽转身,并成为世界文化遗产。

这个历史变化,恐怕是故宫600多年历史中,最翻天覆地的一个变化,如何在彻底推翻一个皇朝,尤其是推翻统治中国几千年的封建王朝的基础上,基本能够保留住故宫的建筑风貌和珍贵历史文物,这段历史是十分重要的。

1911年辛亥革命推翻满清政府,之后几年,故宫逐步走向从皇宫到公共博物院的转型。从1912年起,故宫后宫依旧为皇家禁地,直至1924看溥仪等皇室成员撤离故宫,中间间隔了12年的历史。而故宫前廷则于1921年改为国家古物陈列所,并于1925年正式成立故宫博物院。

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故宫博物院得到了更好地维护和修缮,不仅建筑上恢复了昔日紫禁城的恢宏气度,文物也得到了很好的保护,现有藏品总量已达180余万件(套),以明清宫廷文物类藏品、古建类藏品、图书类藏品为主藏品,其中一级藏品8000余件(套),并于1987年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再次达到故宫历史发展的新巅峰。

故宫600多年的发展历史,让人感叹历史的进步与中华民族文化传承的深厚,这种三个阶段的划分方法相对比较简单,不能完全道尽故宫历史的精彩,真正要了解故宫的历史,推荐多参观几次故宫,多阅读关于故宫历史的典籍。

故宫位于北京市中心,是无与伦比的古代建筑杰作,也是世界现存最大、最完整的古建筑群,有“世界五大宫之首”(世界五大宫分别为:北京故宫、法国凡尔赛宫、英国白金汉宫、美国白宫、俄罗斯克里姆林宫)之称。北京故宫是明清两代的皇宫。历代宫殿都“象天立宫”以表示君权“受命于天”。由于君为天子,天子的宫殿如同天帝居住的“紫宫”禁地,因此又名紫禁城。做为有千年历史的建筑自然不乏有其神秘奇特的事件发生,令整座紫禁城充满神秘色彩,让人无限向往为之一睹为快。

1、奇怪的井

故宫里有一口井,平日白天的时候往下看,井底就是一些石头,杂草什么的,但每到晚上12点后往下看,只要天上有月亮,你会看到井底出现的不是石 头,杂草,而是水,水上倒映的却不是你的面孔…… 当然也有科学人员解释了:故宫能看见宫女是有科学依据的,因为宫墙是红色的,含有四氧化三铁,而闪电可能会将电能传导下来,如果碰巧有宫女经过,那么这时 候宫墙就相当于录象带的功能,如果以后再有闪电巧合出现,可能就会像录象放映一样,出现那个被录下来宫女的影子。 不管怎样,想想故宫里那些长长窄窄的过道,长满荒草的墙头,如果晚上一个人走在那,突然看到前朝的宫女太监向你走来,就算再有科学依据,我也会吓破胆滴。

2、故宫的老鼠

传说,刚解放那会,故宫博物院晚上巡查保卫的人员经常看见有种奇怪的动物,说像老鼠但特别大,说像猪又跑的奇快。人说这是皇族养在东西宫内镇宫之兽。后来好些人想抓住一两只,但这快六十年了,看见的人越来越多,却没人真正抓住过一只!

3、故宫看门人

5点,是故宫关门清客的时间。据说,那个钟点是故宫阴气最重的时刻。很多游人都感觉到,即使是在闷热的夏天,5点的故宫也会让人感到一种阴 冷……那是因为,过了5点,阳间的客人们就要走了,而即将登场的就是那些…… 以前故宫还有守夜的人,那个人家的孩子身体都不好,老人都说是因为那人受的阴气大,影响了下一代!因此,故宫再也没有看门人。

4、宫女魅影

在1983年的一个深夜,有一个人从故宫珍宝馆附近的夹墙走过,突然发现远处有一群打着宫灯的人,他想这个年代都用手电筒阿,谁还用宫灯呢,难 道是……可又一想党教导我们世界上是没有鬼神的,肯定是眼花了,或者什么自然现象,于是就想上前看看,可怎么追也追不上那队打着宫灯的人,不过远远的看 去,的确是穿着清朝的旗袍的宫女,打着扁纱的宫灯整齐的走着。这下可把他吓坏了,瘫坐在地上,也不敢追了,直到灯光看不见了,才从另一条道一步一步地挪回 家了。

5、谁在报警

故宫曾经发生过一起盗宝案,嫌疑人在闭馆之前藏到了珍宝馆对面洗手间之间的夹缝里,到了工作人员下班以后就出来,先进了珍宝馆然后是钟宝馆,偷 了不少东西,可没走多远就被巡查人员发现了,发现的过程也挺离奇的,本来那个巡查人员没想抬头看,可心里就是有一个声音告诉他,有人在拿我的东西,他就在 墙上,这个感觉一直在心头环绕,于是他就用手电往墙上照,真的发现了那个嫌疑人。他也吓坏了,半夜故宫的一个墙头上出现一个人影,于是他就大叫了出来,大 家都用手电照了过去,就看见那个身影跳下了墙,于是就报了警,后来听说武警和警察就封锁了故宫,城墙周围布满了警察,三步一岗五步一哨的,还有抓捕的,后 来那个嫌疑人就从城墙上的一个地方跳了下来,居然没有摔死,被松树卸掉了不少的引力,摔伤了腿,被抓获了。

6、储秀宫里的.怪事

八十年代,紫禁城里有专门的巡夜的,也有专门的消防队住扎在里边。一个夏天,有几个消防队的在储秀宫做完消防演练就睡在了储秀宫,夏天热也不用 被子就铺个席子在殿里边睡了,深夜凌晨2点多一个队员被凌晨的凉风吹醒了,迷迷糊糊的睁开眼一看,哇~~我怎么睡在了殿门外的走廊里了,明明是睡在里边 的,可把他吓坏了,但是毕竟是当兵的,战战兢兢的把席子一抱又回到殿里睡了,早上醒来发现又被抬到了廊子下边,他就对其他的队员说:不要闹了,你们折腾我 不够么?

7、保安的经历

八十年代初,两个保安晚上一起职夜班,一个去上厕所。厕所距离他们睡觉的地方有一段距离,那个人刚进去关上门,就听见有人敲门,他问:“谁 呀!?”然后听见一个低沉的声音回答:“开门。”他打开门之后没看见人,就想继续上厕所,没想到又有敲门声,还是那个低沉的声音说:“开门。”他一下子就 被吓到了,赶快跑回睡觉的地方,心里还在想是不是另外的那个人在戏弄他。回去发现那个人还在睡着,睡觉的姿势都没有变,果然第二天问他,他什么都不知道。 往后夜里再也不敢一个人出去了!

8、是演戏的吗?

这是九十年代的事,有一天故宫闭馆后不久,有一位年龄较大的人在巡逻清场。正走着,发觉前边一个胡同里,有一位挽着发髻,穿着旗袍的中年妇女。 唉,他就心里纳闷,怎么还有人呀?想上前问个究竟。那个女人冲她一笑,转身走进了身后的墙里边。大家请注意,是墙里边,而不是门里边。那老人当即吓得掉头就走,去找他的工作伙伴。找到之后,就把这事说了。没想到,没过几天,这位老兄就仙逝了。也许,真的是到了大限,阳气低,才看得见吧。

北京故宫于明成祖永乐四年开始建设,以南京故宫为蓝本营建,到永乐十八年建成,成为明清两朝二十四位皇帝的皇宫。民国十四年国庆节故宫博物院正式成立开幕。

故宫博物院内大多建筑都是清代所修建,明代建筑已经很少了。在这里有很多故事比如明代的夺门之变,清代的九子夺嫡等。

法国为什么废除王室

因为“法国大革命”

启蒙思想的传播让法国国内的激进民主思想空前浓厚。

由于有启蒙思想作为指导,法国的资产阶级根本不能容忍王室的倒行逆施。

1789年7月14日,巴黎人民攻占巴士底狱,法国大革命全面爆发。此后,法国人民又进行了多次起义,不仅推翻了国王的统治,还沉重打击了国内的封建复辟势力。

雅各宾派专政更是将法国国内推翻法兰西第一共和国革命政权的反动势力镇压下去。

从此法国就没有“王室”了

法国国王一共有几位

法国的路易一世到路易十九,德国的卡尔一世到卡尔七世,都是从751年卡洛林王朝建立开始算起的,至于之前的莫洛维王朝,则作为上古时期,敬而远之了。

卡尔大帝在位四十六年,东征西杀,创建了从多瑙河到大西洋的庞大国家。814年,七十二岁高龄的卡尔一世大帝去世,其子路易,继位为神圣罗马皇帝,法兰克国王,是为路易一世,当然,这是法国人的叫法,德国人称之为路德维希一世

法国国王指的是法国的国王。具体从公元843年,秃头查理建立西法兰克王国,法国大革命后法国王室暂时中断,共和政府,拿破仑和复辟的波旁王朝先后执政,直到1870年,法国的王室正式被废除。

法国国王一共大约有50位,具体是:

查理曼,法兰克王国 查理一世(查理曼大帝) 768-814 (领土包扩法国 德国和意大利北部中)法兰克王国 路易一世 840-843。

西法兰克王国 查理二世(秃头查理)843-877(法国的雏形,国王出生在德国法兰克福)

路易二世(口吃者)877-879

路易三世 879-882

卡洛曼 879-884

神圣罗马帝国 查理三世(胖子查理) 884-887

罗贝尔(卡佩)王朝 倭德 888-898

加洛林王朝 查理三世(糊涂王) 893或898-923

罗贝尔(卡佩)王朝 罗贝尔一世 922-923

鲁道夫 923~936

加洛林王朝路易四世(海外归来者) 936~954

洛泰尔 954~986

路易五世 986~987 于格一世(卡佩) 987~996

罗贝尔二世 996~1031

亨利一世 1031~1060

腓力一世 1060~1068

路易六世 1068~1137

路易七世 1137~1180

腓力二世 1180~1223

路易八世 1223~1226

路易九世(圣路易) 1226~1270

腓力三世 1270~1285

腓力四世 1285~1314

路易十世 1314~1316

约翰一世 1316

腓力五世 1316~1322

查理四世 1322~1328 腓力六世 1328~1350 (开始百年战争)

约翰二世 1350~1364 (被英国黑太子俘虏)

查理五世 1364~1380

查理六世 1380~1422

查理七世 1422~1461

路易十一世1461~1483

查理八世 1483~1498

瓦卢瓦王朝奥尔良旁支

路易十二世 1498~1515

昂古莱姆旁支 弗朗西斯一世 1515~1547 (被哈布斯堡的查理五世俘虏,后释放)

亨利二世 1547~1559

弗朗西斯二世 1559~1560

查理九世 1560~1574

亨利三世 1574~1589 亨利四世 1589`1610

路易十三世 1610~1643

路易十四世 1643-1715

路易十五世 1715~1774

路易十六世 1754~1792

路易(十七世) 1793~1795 第一共和 国民公会 1792-1795

五人执政团时期 1795-1799

执政官政府 1799-1804

第一帝国(皇帝) 拿破仑一世 1804-1814,1815(困死在圣赫勒拿岛)

拿破仑(二世) 1815 路易十八世 1814~1824

查理十世 1824~1830

奥尔良王朝 路易-腓力 1830~1848

法国皇室与英国王室的关系

英法本来是没什么关系的,但1066年法国的统治者威廉公爵对英国发动了战争,并征服了英国,诺曼底征服之后,封建制度在英国确立。威廉一世之后,英国的每一个国王都是他的直系后代子孙,英国开始了世袭的君主制。 从这一时期开始,英法两国的关系变得极其复杂,随后的很多英国国王还兼有法国贵族的身份,导致后来英国国王也有权利争取法国王位,这成为后来血雨腥风的英法百年战争的原因之一。

欧洲历史上的帝国顺序

1、亚历山大帝国(前336年-前323年):

由著名的征服者亚历山大大帝开创,其版图东起葱岭与印度河平原,南至波斯湾并包括埃及,西到色雷斯和希腊,北抵黑海及阿姆河。

同时期的有大秦帝国。

2、罗马帝国(公元前27年-公元1453年,西罗马帝国于476年灭亡,东罗马帝国于1453年灭亡):

是以地中海为中心,跨越欧、亚、非三大洲的大帝国,正式名称为元老院与罗马人民,中国史书称为大秦、拂菻。罗马帝国是古罗马文明的一个阶段。

同时并存的有波斯帝国,秦、汉、晋、隋、唐、宋、元、明帝国,迦太基帝国等。

3、查理曼帝国(800开始):

查理曼帝国是中世纪西欧早期的封建帝国。因建立者查理大帝(即查理曼)而得名。查理大帝统治时期(768-814),版图西南至厄布罗河,北临北海,东至易北河和多瑙河,南面包括意大利北半部。

这期间有唐朝、东罗马帝国、阿拉伯帝国。

4、神圣罗马帝国(962-1806)

神圣罗马帝国是地跨西欧和中欧的封建君主制帝国,版图以日耳曼尼亚为核心,包括一些周边地区,在巅峰时期包括了意大利北部和中部(原属中法兰克王国)和勃艮第还有弗里西亚(今低地国家)。

这期间有宋、元、明、清帝国。

5、俄罗斯帝国(1721-1917):

俄罗斯帝国地跨欧亚两大洲,面积达到2288万平方公里(1914年),略小于北美洲,远大于南美洲,是当时世界上面积第二大国,仅次于大英帝国。

其领土东起白令海峡,囊括整个西伯利亚和东欧平原,西抵波罗的海,南至高加索山脉、里海和兴都库什山脉。

隔阿穆尔河(黑龙江)和乌苏里江与中国相望,陆上与李氏朝鲜(1910年前)、日本帝国(1905年后)、中国(1912年前为大清帝国、1912年后为中华民国)、阿富汗、波斯(伊朗)、奥斯曼帝国(土耳其)、罗马尼亚、奥匈帝国、德意志帝国、瑞典、挪威等国家或地区接壤。

这期间有明、清、蒙古帝国。

6、法兰西帝国(1804-1814):

是拿破仑建立的一个君主制度国家,又被称拿破仑帝国,在19世纪的欧洲影响甚大。帝国本土包括今天的法国、比利时、卢森堡、德国莱茵河左岸、意大利部分领土,鼎盛时期影响范围占据大半个欧洲。

这期间有清帝国。

7、奥匈帝国(1867-1918):

一般将奥匈帝国的领土分为两个部分:内莱塔尼亚和外莱塔尼亚。

狭义的内莱塔尼亚仅指莱塔河以西的部分,即奥地利,但广义的内莱塔尼亚还包括斯洛文尼亚、波希米亚、摩拉维亚、加里西亚和达尔马提亚等地区。这部分被统称为“帝国议会所代表的王国与领地”。

外莱塔尼亚,即莱塔河以东的部分,也不只包括匈牙利,而且还包括斯洛伐克、特兰西瓦尼亚、克罗地亚。这部分领土被统称为“圣史蒂芬的王冠领地”。

8、德意志帝国(1871-1918):

德意志帝国由27个领地构成,其中普鲁士王国占帝国大部分地区并拥有最多人口。1871年普鲁士王国统一了除奥地利帝国外德意志全境,德意志帝国建立。1914-1918年的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德意志帝国灭亡。

1、古罗马

自公元前510年罗马共和国建立伊始,到打败迦太基,再到后来前三巨头和后三巨头打下环地中海的大面积领土,再到屋大维创立罗马帝国,再到东西罗马分裂,匈奴人入侵,再到日耳曼人掀翻了罗马人的统治,西罗马帝国亡于476年。

古罗马对于世界的影响甚至一直流传至今,这个从台伯河岸七个山丘开始走出来的文明,最终成为了欧洲文明的象征。罗马最强盛的时期是在罗马帝国的前期,地中海是其内海,疆域北至英格兰中部,西至葡萄牙,南至埃及南部,东至幼发拉底河流域。乃是世界上最强大的古帝国之一。

2、法兰克王国

法兰克王国分为两个时期,最强盛的时候被称之为查理曼帝国,公元481年到843年,由日耳曼人的一支法兰克人在西欧创建的一个封建式大帝国,后来帝国一分为三,成为现今法国、德国和意大利的雏形,对西欧历史有着很重要的影响。法兰克人崛起于西罗马衰落时期,帮助西罗马帝国击败匈奴人的入侵,由此坐大。

自481年建国开始,就不断选择向外扩张,巅峰时期,法兰克王国的疆域西达比利牛山脉,南达意大利北部平原,东到莱茵河上游。公元800年查理加冕称帝,成为查理曼帝国。但是很快随着查理死后,帝国内部争权严重,于公元843年,根据《凡尔登》条约一分为三,东法兰克、中法兰克和西法兰克。

3、神圣罗马帝国

东法兰克帝国并没有随着法兰克帝国的分崩而消失于历史的舞台之中,而是衍生出了一个神圣罗马帝国,自962年神圣罗马帝国皇帝加冕,至1806年被拿破仑所灭,这个地跨西欧和中欧的封建君主制帝国延续了近千年的历史。

但是神圣罗马帝国也就是在前期君主拥有着实际权力,巅峰时期的神圣罗马帝国控制着今天荷兰、比利时、卢森堡、瑞士、奥地利、德国、捷克、北意大利、斯洛文尼亚和小部分的塞尔维亚,幅员辽阔,人口众多,后来大权旁落,哈布斯堡王朝实际控制了神圣罗马帝国,再后来,神圣罗马帝国名存实亡,直到普鲁士崛起,击败奥地利,统一了德意志。

4、哈布斯堡王朝

公元6世纪-1918年,欧洲历史上最强大且统治区域最广的王室,也称之为以奥地利王室。自十五世纪,奥地利成功控制了神圣罗马帝国开始,哈布斯堡王朝迅速成为西欧最强大的一支势力。

控制过神圣罗马帝国,葡萄牙、波希米亚、卡斯蒂利亚、西班牙、墨西哥和北意大利。从控制着莱茵河上游的一小块区域到控制了大半个欧洲,哈布斯堡王朝通过结姻和繁衍,成为了西欧近现代最重要的一股政治势力之一。直到20世纪,强弩之末的哈布斯堡家族,还掌握着庞大的奥匈帝国,作为主要角色参加了第一次世界大战。

5、西班牙帝国

世界上第一个全球性殖民大帝国,西班牙帝国,也是世界历史上第一个日不落帝国。海洋时代称霸全球百多年的强大的大帝国。16世纪和17世纪之间,西班牙帝国是整个世界当之无愧的霸主。

西班牙有着强大的海军,最为著名的自然是刻意打造的无敌舰队。但是西班牙之所以能制霸全球,在于其还拥有着一支训练有素,极其精锐的步兵方阵。横扫欧洲,无人能挡。在西欧控制着南意大利,荷兰、比利时和法国和神圣罗马帝国的一部。放眼全球,西班牙巅峰领土达到了1915万平方公里,大半个美洲都在其控制范围内。

法国第一位女皇

法国王室严格地遵守《萨利克继承法》,规定女性不能继承王位,所以整个法国历史上没有事实上的女性君主,也没有所谓的“法国女王”或“法国女皇”

萨利克法典中有关女性继承权的规定随着法兰克帝国的分裂和联姻扩散到大多数欧洲的天主教国家中,女性无权继承土地的规定逐渐演变为对女性继承权的剥夺,并对中世纪和近代欧洲历史产生了很大的影响。西班牙的历次卡洛斯战争,其起源都是旁系男性继承人对直系女性继承人权利的争议

玛丽·斯图亚特(1542-1587),又称玛丽一世。苏格兰女王,法国王后,以美貌著称。1567年王位遭废黜,次年起被英格兰女王伊丽莎白一世囚禁达十八年之久。最后以企图谋杀伊丽莎白一世的罪名被处死。享年45岁。

英国王室历史

现今英国皇室起源最早可追溯到1066年的诺曼王朝。

1066 年,当征服者威廉登陆英格兰后,建立了诺曼王朝,称威廉一世,这是英国历史上第一位统一的国王,随后英王皇室家族随着诺曼人入侵而出现。

当时诺曼人已经在法国生活了上百年,无论是生活方式、语言习惯还是风俗宗教等等方面都已经全面法国化了,而且诺曼人也认为自己就是法国人。因此,诺曼人对英国的征服实际上就是法国对英国的征服。

18世纪法国贵族阶层特点

就像英国人给人的印象是绅士,美国人给人的印象是奔放,中国人给人的印象是温良一样,法国人给人的印象是浪漫。

说起法国的浪漫,除了精致华美的建筑,华丽繁琐的裙帽,优雅知性的女性,更多的体现在法国人的日常用品中。说起法国,除了浪漫,更多的是法国的香水品牌,奢侈品牌的遥遥领先。

法国皇室贵族

法国的香水能够发展得这么好,除了和法国人天性中的浪漫有关,与法国的历史发展也有关系。如果说看起来打扮得体优雅的法国人竟然不喜欢洗澡,或许会让很多人惊掉下巴。

在前几个世纪的时候,法国的工艺水平就已经遥遥领先了。在其他国家的人还在为温饱问题发愁的时候,法国的人已经开始研究香水和服装时尚了。但是她们的观念却是不洗澡,香水诞生的最初目的是为了掩盖她们身上的味道。

法国宫殿

奢华的宫殿:臭味与香水混杂

说起欧洲最豪华的宫殿群,那么首先想起法国的凡尔赛宫。上百间装修奢华精美的房屋,还有无数的镜子。

在现在看来,镜子仿佛是最日常最普遍的工具,可是往前看几个世纪,想要大规模生产高质量的镜子,是需要高超工艺水平的。从这些宫殿的装横就可以想象,几个世纪前的法国有多领先世界。

然而,就是在这样奢华的宫殿中,来来往往的贵族却极少洗澡。他们穿着华丽奢侈,复杂的裙摆,精致的礼帽,看起来对生活品质非常挑剔,要求很高。但是,他们身上的臭气与他们的打扮格格不入。

凡尔赛宫

也正是为了掩盖身上浓重的体味,所以他们喷上大量的香水,于是乎,奢华的宫殿中,臭味与香水味交织,成了一道独特的景观。

除了这些上等阶段的贵族人群,那些下等阶段的平民也不喜欢洗澡。除了观念上的影响,还有生活条件上的限制。

他们并不是自古以来就不喜欢洗澡的,相反,再往前推几百年,他们是非常热衷于洗澡的。

法国下层人民

洗澡的文化证据

现在去欧洲旅游,可以看到很多露天的广场上面都有喷泉,还有温泉和浴场。

这都是当时的证明,一座城市里可能有十数个或是数十个浴场。一般在有喷泉温泉的景点就可以找到对应的浴场,可以看出洗澡不仅仅上流阶层的专属,平民百姓也热衷于洗澡。

除了建筑的存留,还有史书的记载。有人记载,在十三世纪时,法国巴黎有二十多家浴场,其中还不是普通的单一的浴场,还分成了蒸汽浴室和盆浴浴室,洗澡的花样种类很多。这都是当时人们热衷于洗澡的证明。

不洗澡的时代原因

前几个世纪的医疗卫生发展远不如现在靠谱,现在发生什么流行病传染病都有正确的及时的治疗手段。

可是在前几个世纪,一旦发生了大规模的传染性疾病,除了上层阶级可以得到救治,没有钱的平民阶级和下层阶级基本没有办法,只能等死。欧洲影响最大的一场疾病就是黑死病。

在十四世纪的时候,黑死病爆发了。这场病疫席卷了欧洲,大约有三分之一到二分之一的人口死于黑死病。

黑死病

但是人们没有正确的医疗手段去对付这种疾病,一旦染上,就约等于死亡。人们向医生和教会求助,当时流行的一个观念就是,黑死病传染的祸根是洗澡。

医生认为,在密集的澡堂中,蒸汽会对人的皮肤有伤害,所以带来了黑死病。当时皇帝的御医也认同这种观点,劝皇帝和贵族不要洗澡。

除了医生,还有教会也认同这种观念,教会认为,不洗澡的身体才能更好地接近上帝,不洗澡是灵魂圣洁的表现。而教会的影响对人们的影响极大,教会推行这个观念之后,人们也听从了,直到几百年后,也依然流传着这个观念。

生活条件对洗澡的限制

现在的城市发展完善,每个人都可以用到干净的水来清洗。可是在前几个世纪,这是一件不可能的事情,普通百姓根本没有权利用干净的水去洗澡。当时并没有完善的下水道工程,城里的水都是受了工业的污染。

百姓要用干净的水只能去城外的河流取,这样非常麻烦,大费周章取的水用来洗澡,对于平民百姓来说太奢侈了。

当时只有皇帝和贵族才有经济实力,建立最大的水利工程,通过管道把城外的水引入城内的宫殿。也只有他们有权利可以便利地使用干净的水洗澡。所以,并不是他们不想洗澡,而是由于条件的限制,没有办法洗澡。

贵族

香水的诞生

风光精致的贵族无法忍受自己身上和别人身上的臭气,为了掩盖这种臭气。所以香水应运而生。他们对香水的需求是非常疯狂的,法国的香水发展如此之快,即便到了现在,也依然领先于世界,世界各地对法国香水的需求都很大。

香水的制作需要香料,但是欧洲的物料资源并不丰富,可以用来生产的香料资源并不足够。所以他们把目光放到了海外。

去海外获取香料,也由此开启了大航海时代,间接促进了人们对世界的认识,和科学工艺的发展,科学工艺的不断发展也推动了香水的不断升级。

航海时代

小小的一瓶香水背后的历史原因和带来的对世界进程的推动和发展让人感叹。

几百年过去了,人们的思想已经解放,有了足够好的生活条件,可以随意使用干净的水源。有了足够先进的科学医疗手段,可以把疾病扼杀在摇篮之中。我们现在的生活已经非常富足,不需要香水来掩盖身上的臭味。

可是因为对时尚的追求,对美的追求,香水依然活跃在生活中,被普罗大众所需要。香水应运而生,也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改变,从掩盖臭味变得追求时尚,从这其中的发展可以看见时代的进步。

社会划分为三个等级:僧侣是第一等级,贵族是第二等级,人民是第三等级。第一和第二等级是统治阶级,拥有种种封建特权。(森严的封建等级制度。根据这一制度,所有的人被分为三个等级。第一等级是天主教教士,第二等级是贵族,资产阶级、农民、城市贫民以及手工工场的雇工等构成了第三等级。)

1. 天主教会是法国封建专制制度的主要精神支柱。

2. 作为第二等级的贵族,分为两个阶层,一为“佩剑贵族”,一为“穿袍贵族”。所谓佩剑贵族主要指的是世袭的封建贵族。“穿袍贵族”不是世袭贵族,他们的贵族头衔主要是靠钱买来的。因此,大多出身于资产阶级。

3.第三等级的成分较为复杂。其中资产阶级又有大中小之分。大资产阶级主要是包税商、军火商人、专卖商、银行家等。人数最多的是农民。他们遭受着残酷的封建剥削。

旧制度下法国并没有像英格兰一样的五等爵制度。在一般情况下,公爵、伯爵等称呼都只是惯例上的称呼。

在法国,贵族只有三种。分别是王族、法兰西贵族和一般贵族。其中王族由国王的亲戚组成,法兰西贵族则是授予法国最高贵和强大的诸侯,而一般贵族则是指各类下级的贵族。这些贵族的头衔的称呼之间只是按照约定俗成的规矩进行称呼。比如图卢兹伯爵是热沃当伯爵的领主,但是这两个领主在称呼的时候都会被称作伯爵。而蒙彼利埃男爵的地位就高于热沃当伯爵等领主,因为蒙彼利埃男爵是法兰西贵族之一,而热沃当伯爵只不过是一个普通贵族。

现在法国还有以前法国皇室的后裔吗

有的呀。

不过不是像英国。跟我们中国差不多,皇室已经被取代了,但是他们的子孙还是有的。名望家族嘛

法国的三大王室

法兰克王国

墨洛温王朝(481-751年)

1克洛维一世(466-511)(法兰克王国国王481-511)

2克洛塔尔一世(500-561)(法兰克王国国王511-561)

3希尔佩里克一世(539-584)(法兰克王国国王561-584)

波旁家族 奥尔良家族 拿破仑家族

三个王室都是在法国大革命前后显赫一时并建立过政权的家族,在1875年的法国宪法修正案中规定:凡曾经统治过法国的家族不得当选为共和国共同。一度被认为是对波旁王朝的妥协。但是之后拿破仑家族的成员,拿破仑三世用行动修改了相关条款不仅成为法兰西第二共和国总统又变为第二帝国皇帝。

由于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反复,所以出现了多个帝制政权。而法国王权思想和保皇派以及小农经济的大量存在所以三个王室家族都有大量的支持者。而法国法律也没有彻底搞定这些家族。法国国旗三色中,代表王室是白色。所以资产阶级革命的不彻底。

免责申明:以上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北库历史网立场!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或内容不符,请联系我们处理,谢谢合作!
当前文章地址:https://www.beikuopc.com/yeshi/586962.html感谢你把文章分享给有需要的朋友!
上一篇:宋代公主等级 北宋的建立时间和灭亡公主下一篇:西欧古代神话故事中的人物名字,英雄名字 欧洲古代历史战神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