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北库历史网>野史秘闻>正文

西汉对匈奴的三大战役 内蒙古的历史战役

导语:西汉对匈奴的三大战役是中国历史上重要的军事事件之一,这三次战役发生在西汉时期,对于维护北方边疆的稳定起到了重要作用。同时,内蒙古作为中国边疆的重要一部分,历史上也发生了众多重要战役,这些战役对于中国历史和边疆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目录导航:

  1. 西汉对匈奴的三大战役
  2. 霍去病三大战役名称
  3. 内蒙抗日的小说推荐
  4. 内蒙山曲的起源
  5. 汉武帝时,对匈奴发动了哪几次大战役,大败匈奴
  6. 内蒙古草原打一动物
  7. 蒙古史书记载的与明朝的战争
西汉对匈奴的三大战役

第一次战役:收复河套

元朔二年(前127年),匈奴侵人上谷、渔阳(今北京密云县),“杀掠南民千余人”。汉武帝

派车骑将军卫青、将军李息率兵出云中 (今内蒙古托克托旗),沿黄河北岸西进,采取避实击虚

的战略,迂回到陇西,对河套及其以南的匈奴军进行大包围,发起突然袭击,匈奴白羊王逃

走 。 此役西汉完全收复了河南地区,解除了匈奴对长安的威胁。 西汉在这里设置了朔方郡(今

内蒙古杭锦旗)和五原郡(今内蒙古五原),又下诏募民屯边,建立了反击匈奴的基地。

第二次战役:打通西域

匈奴贵族虽遭失败,仍然凭借着河西走廊要地控制西域,并在前122年派骑兵万余人攻入

上谷(今河北怀来县),进行骚扰。汉武帝派霍去病出陇西,越过焉支山(今甘肃山丹县东南

胭脂山)西进,入匈奴境千余里,和匈奴军短兵肉搏,大获全胜,俘虏浑邪王的儿子及相国、

都尉等。缴获休屠王的祭天金人。同年夏天,霍去病第二次西征,越居延泽(今内蒙古居延

海), 攻到祁连山,大破匈奴军,杀匈奴3万多人,河西的匈奴贵族损失惨重。

匈奴西部地区在一年之中, 连 受两次打击,浑邪王、休屠王在西方的统治无法维持,匈奴单

于又怪罪其无能,要惩罚他们。 匈奴贵族内部分裂,浑邪王率4万人降汉。汉政府把他们安置

在陇西、北地、上郡、朔方、云中五郡,称为“五属国”。这次战役后,汉先后在这里置武

威、酒泉、张掖、敦煌四郡,历史上称 “河西四郡”。此后“祁连山至罗布泊一带无匈

奴”,打开了汉通西域的道路,加强了西汉与西域各国间文化、经济交流。

第三次战役:漠南无王庭

匈奴贵族并没有因前两次的失败而停止南下骚扰。 元狩三年(前120年)又从右北平(今河北

平泉一带)、定襄(今内蒙古和林格尔)二郡南下,掠去千余人。为了彻底击溃匈奴,汉武帝召集

诸将商议,决定深人漠北反击匈奴。元狩四年(前119年)汉武帝集中10万骑兵,由大将军卫青

和骠骑将军霍去病率领,分东西两路进军。这是西汉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一次远征。

这次战役,针对匈奴贵族认为汉军不能远征的错误判断,汉军采取了奔袭追击的战术。卫

青率领的西路军,从定襄,越沙漠,北进千余里,正遇匈奴伊樨斜单于的军队。 卫青立即派

兵出击。 战至黄昏,突然狂风大作,飞沙扑面,卫青乘机对匈奴进行包围。激战至深夜,匈

奴单于率数百名骑兵突围远逃,其主力全部被歼,汉军直追至赵信城(

河南之战、河西之战和漠北之战。

汉武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提出要北方游牧民族———匈奴臣服于中原王朝的皇帝,为此又在今内蒙筑受降城。从公元前133年至119年,汉武帝派兵和匈奴进行了多次作战。其中决定性的战役有三次:河南之战、河西之战和漠北之战。

霍去病三大战役名称

一河西战役,公元前121年,汉武帝拜霍去病为骠骑将军,他带军队六辗转西域五国,千里奔袭,打得匈奴措手不及,损失惨重,匈奴至此退到漠北一带,不敢轻易迎击汉军,他打通了西域各国通道,为丝绸之路奠定了基础。二漠北之战,霍去病行军二千余里,大败匈奴北贤王,歼敌七万余人,消灭匈奴有生力量,只能迁移更远的地方,困挠中原数千年的边疆之患就此解除,他在狼居胥山举行祭天仪式,自此,封狼居胥成了历代武战所追崇

定襄之战、河西之战、漠北之战。

元朔六年(前123年),年仅十八岁的霍去病被武帝任命为剽姚校尉,命其随大将军卫青出击匈奴。卫青受诏后,授予霍去病壮士。随后,霍去病与轻勇骑八百直弃大军数百里,伺机打击匈奴军。这是他第一次统兵,却一举“斩首捕虏二千二十八级”,其中包括匈奴的相国、当户等高级官员,同时也斩杀了匈奴单于伊稚斜的祖父辈籍若侯产(籍若侯乃封号,名产),并俘虏单于的叔父罗姑比,两次功冠全军。战后,武帝割南阳郡穰县的庐阳乡、宛县的临駣聚(今河南邓州西北)为冠军侯国,封霍去病为冠军侯(关于霍去病受封冠军侯时获赐的食邑数目,《史记》与《汉书》相差较大,一说一千六百户,一说二千五百户),以表彰其勇冠三军之意。

元狩二年(前121年),武帝任命十九岁的霍去病为骠骑将军。于春、夏两次率兵出击占据河西(今河西走廊及湟水流域)地区东部的浑邪王、休屠王部。在春季攻势中,霍去病率一万骠骑出陇西,“逾乌盭,讨遬濮,涉狐奴”,转战河西五国,辎重多,人马众,对降服者予以宽赦,与单于的儿子交战,几乎将其生擒。再越过焉支山,转战六天,急行军一千多里,最终在皋兰山下(今兰州南部)与匈奴军激战,重创匈奴,杀死匈奴折兰王、卢侯王,歼灭其精锐,浑邪王子及相国、都尉等全部被俘。此役,汉军共斩首八千九百六十级,并俘获了休屠王的祭天金人,自身亦颇有折损(《汉书》载为“减什七”)。战后,霍去病因功加封食邑二千二百户。

元狩四年(前119年)春,汉武帝命卫青与时年二十一岁的霍去病各率骑兵五万,“步兵转折踵军数十万”,分别出定襄和代郡,深入漠北,寻歼匈奴主力。霍去病率五万骑兵,以将军李敢等为大校,出代郡、右北平郡,北进两千多里,越过离侯山,渡过弓闾河,与匈奴左贤王部接战,大破匈奴军,俘虏匈奴屯头王、韩王等三人及将军、相国、当户、都尉等八十三人。霍去病乘胜追杀至狼居胥山(今蒙古国境内),在狼居胥山举行了祭天封礼,在姑衍山(今蒙古国肯特山以北)举行了祭地禅礼,兵锋一直逼至北海(一称瀚海,今俄罗斯贝加尔湖)。此役,汉军斩首七万四百四十三级,自身也损伤十分之三(此取《史记》,汉书记为十分之二)。经此一战,匈奴被汉军在漠南荡涤,匈奴单于逃到漠北,“匈奴远遁,而漠南无王庭”,匈奴势力大为衰退。

第一次战役:收复河套

元朔二年(前127年),匈奴侵人上谷、渔阳(今北京密云县),“杀掠南民千余人”。汉武帝

派车骑将军卫青、将军李息率兵出云中 (今内蒙古托克托旗),沿黄河北岸西进,采取避实击虚

的战略,迂回到陇西,对河套及其以南的匈奴军进行大包围,发起突然袭击,匈奴白羊王逃

走 。 此役西汉完全收复了河南地区,解除了匈奴对长安的威胁。 西汉在这里设置了朔方郡(今

内蒙古杭锦旗)和五原郡(今内蒙古五原),又下诏募民屯边,建立了反击匈奴的基地。

第二次战役:打通西域

匈奴贵族虽遭失败,仍然凭借着河西走廊要地控制西域,并在前122年派骑兵万余人攻入

上谷(今河北怀来县),进行骚扰。汉武帝派霍去病出陇西,越过焉支山(今甘肃山丹县东南

胭脂山)西进,入匈奴境千余里,和匈奴军短兵肉搏,大获全胜,俘虏浑邪王的儿子及相国、

都尉等。缴获休屠王的祭天金人。同年夏天,霍去病第二次西征,越居延泽(今内蒙古居延

海), 攻到祁连山,大破匈奴军,杀匈奴3万多人,河西的匈奴贵族损失惨重。

匈奴西部地区在一年之中, 连 受两次打击,浑邪王、休屠王在西方的统治无法维持,匈奴单

于又怪罪其无能,要惩罚他们。 匈奴贵族内部分裂,浑邪王率4万人降汉。汉政府把他们安置

在陇西、北地、上郡、朔方、云中五郡,称为“五属国”。这次战役后,汉先后在这里置武

威、酒泉、张掖、敦煌四郡,历史上称 “河西四郡”。此后“祁连山至罗布泊一带无匈

奴”,打开了汉通西域的道路,加强了西汉与西域各国间文化、经济交流。

第三次战役:漠南无王庭

匈奴贵族并没有因前两次的失败而停止南下骚扰。 元狩三年(前120年)又从右北平(今河北

平泉一带)、定襄(今内蒙古和林格尔)二郡南下,掠去千余人。为了彻底击溃匈奴,汉武帝召集

诸将商议,决定深人漠北反击匈奴。元狩四年(前119年)汉武帝集中10万骑兵,由大将军卫青

和骠骑将军霍去病率领,分东西两路进军。这是西汉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一次远征。

这次战役,针对匈奴贵族认为汉军不能远征的错误判断,汉军采取了奔袭追击的战术。卫

青率领的西路军,从定襄,越沙漠,北进千余里,正遇匈奴伊樨斜单于的军队。 卫青立即派

兵出击。 战至黄昏,突然狂风大作,飞沙扑面,卫青乘机对匈奴进行包围。激战至深夜,匈

奴单于率数百名骑兵突围远逃,其主力全部被歼,汉军直追至赵信城

内蒙抗日的小说推荐

《青山在战斗又名血色草原》国光著连载小说,小说以抗日战争时期我党在内蒙古坚持抗战为背景,描写了一支在国家危难关头能自发投身到爱国战争中的山林武装,与八路军大青山支队在蒙古高原上逐步发展壮大的过程。一部以抗日为背景的小说,文风恢谐、幽默、调侃、戏谑。

内蒙山曲的起源

山调也叫爬山歌、山曲儿,是流行于内蒙古中西部农业区和半农半牧区的一种传统短调民歌,有后山调、前山调、河套调之分。

后山调流行于阴山北麓,旋律高吭悠长,音程跳动大;河套调流行于巴彦淖尔盟河套地区,旋律优美,感情细腻;前山调则主要流行于土默特平原,其特点是兼有后山调与河套调之长。

爬山调的结构与信天游、山曲相近,多为两个乐句的单乐段,曲调则有汉族与蒙古族交融的因素。

内蒙山曲爬山调的产生年代可追溯到清乾隆、嘉庆年间,特别是咸丰年间,连年旱灾与战争的内忧外患,使得大批山西、陕西等地的汉民走西口来到大青山一带安家落户,带来了中原的知识、技术和文化。

当地人融汇了河北西部、山西、陕西等地的民歌特点,又吸取了当地蒙古族、回族等少数民族的音乐元素,产生了具有地域特色的爬山调。

汉武帝时,对匈奴发动了哪几次大战役,大败匈奴

其中带决定性的大战役有三次。第一次战役发生在公元前127年(元朔二年)。这一年匈奴侵入上谷、渔阳(北京密云县)。汉武帝派车骑将军卫青、将军李息率兵出云中,对河套及其以南的匈奴军发起突然袭击,匈奴白羊王逃走。西汉完全收复了河南地区,解除了匈奴对长安的威胁。西汉在这里设置了朔方郡(内蒙古杭锦旗)和五原郡(内蒙古五原)。第二次战役,在公元前121年(元狩二年)。汉武帝派霍去病出陇西,越过焉支山(甘肃山丹县东南胭脂山)西进,入匈奴境千余里,和匈奴军短兵肉搏,大获全胜。同年夏天,霍去病第二次西征,越居延泽(内蒙古居延海),攻到祁连山,大破匈奴军,河西的匈奴贵族损失惨重。同年,匈奴贵族内部分裂,浑邪王率四万人降汉。这次战役后,汉在这里置武威、酒泉、张掖、敦煌四郡,历史上称“河西四郡”。从此打开了汉通西域的道路。第三次战役发生在公元前119年(元狩四年)。为了彻底击溃匈奴,汉武帝召集诸将商议,决定深入漠北反击匈奴。这一年,大将军卫青和骠骑将军霍去病率领十万骑兵,分东西两路进军。针对匈奴贵族认为汉军不能远征的错误判断,西汉采取了奔袭追击的战术。卫青率领的西路军,从定襄,越沙漠,北进千余里,对匈奴单于大军进行包围。经过激战,匈奴单于率数百骑突围远逃,其主力全部被歼,汉军直追至赵信城(蒙古杭爱山下)。霍去病的东路军从代郡(河北蔚县一带)出兵,深入二千余里,跨过大沙漠,同匈奴左贤王接战,大败对手,凯旋而归。经过这次战役,匈奴力量大大削弱,无力大举南下。汉武帝反击匈奴的战争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制止了匈奴贵族的残暴掠夺,保护了封建经济的发展,使北部边境地区得到进一步开发,便利了汉与西域的交通。

内蒙古草原打一动物

说起草原的代表性的动物有很多,其中马首当其冲,俊马最能代表内蒙古,抗日战争时期,内蒙古就有骑兵连,在战场上冲锋陷阵,英勇杀敌。马儿也是内蒙古人的最爱,在草原上的牧民,几乎每个人都会骑马,马鞭一挥,英姿飒爽。

呼和浩特市地铁里的扶手都是用马儿的模型,可见马就是内蒙古的象征。

蒙古史书记载的与明朝的战争

1368年,朱元璋的大军攻破了北京,标志着元朝的灭亡。同一年,朱元璋在南京称帝,建立明朝。元朝灭亡后,蒙古势力基本退回了大漠,但是尚未放弃元朝国号,史称“北元”。朱元璋时期对蒙古的战争,主要就是逼迫其放弃国号。1369年,朱元璋派遣常遇春、李文忠率领步兵8万、骑兵1万进攻元上都开平。

这次出征很顺利,元顺帝被迫逃亡应昌(今内蒙古赤峰),据说元顺帝还作下一首歌来表达自己的悲伤“失我大都兮,冬无宁处;失我上都兮,夏无以逭(huàn)暑”

免责申明:以上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北库历史网立场!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或内容不符,请联系我们处理,谢谢合作!
当前文章地址:https://www.beikuopc.com/yeshi/590930.html感谢你把文章分享给有需要的朋友!
上一篇:青铜器鼎介绍 古代铜器有多贵下一篇:清朝最大外臣 清朝皇太极的历史地位如何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