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北库历史网>中华杂谈>正文

春秋到清末 春秋到清末 中国古代水战的发展史

导语:从春秋到清末,中国古代水战发展史以下文字资料由边肖为大家收集出版。让我们快速看看他们!古代战争中,水战是不可缺失的一环,古代中国处于东亚大陆,和环地中海的欧洲不同,是以内河航行为主,外海航行为辅,所以在古代中国的战场上,便是陆战为主,水战为辅。相比于陆战,水战的次数虽说非常之少,但在难度上,水战可以说是甩过陆战一条街。在科学技术不发达的古代,造水上所用的战船已经是很困难的一件事,更何况水战完全不同

从春秋到清末,中国古代水战发展史以下文字资料由边肖为大家收集出版。让我们快速看看他们!

古代战争中,水战是不可缺失的一环,古代中国处于东亚大陆,和环地中海的欧洲不同,是以内河航行为主,外海航行为辅,所以在古代中国的战场上,便是陆战为主,水战为辅。相比于陆战,水战的次数虽说非常之少,但在难度上,水战可以说是甩过陆战一条街。在科学技术不发达的古代,造水上所用的战船已经是很困难的一件事,更何况水战完全不同于陆战,还要预测风向、水势等,最靠老天脸色,一旦天气不好,不说作战,就连返航也成为一大难题。 ▲中国古代的水战基本上全在南方,大多都是为争夺长江流域一带所引发的。 据记载,中国最早的一场大型水战是在春秋时代,长江流域上的吴、楚两国,为完全掌控长江而争斗不休,吴、楚两国都组建起最早的水师——舟师,宋代的《文献通考》与春秋时期《左传》皆有记载,「 ”用舟师自康王始”,「 ”楚子以舟师伐吴”。就这样,吴、楚两国开始在长江地域展开拉锯战,双方相持80余年,共进行14次大规模水战。最后,位于长江中游一带的楚国,凭借处于吴国上游的优越地理条件,大军顺流而下,一举攻入楚国首都郢,为这场春秋时期的长江争夺战画上了句号。春秋后期,舟师战船的技术渐渐发展成熟,周敬土三十五年,公元前485年,关国徐承率领舟师从海上攻齐,开创了舟师出海作战的先例。 ▲周灵王二十三年,公元前549年,楚用舟师水战攻吴,是舟师用于作战的最早记载。 作为最早的水军,舟师所用的战船皆为中小型,分为大翼、中翼、小翼、楼船、突冒、桥船等多种类型,与此同时,春秋战国时期还出现了大型战船——楼船,和舟师所用的小型战船相比,楼船船高首宽,外观似楼,就像是水上的堡垒,远攻近战皆宜,但也是因为楼船过高过大,有着重心不稳的缺点,故此不适应远航,多在内河及沿海的水战中使用,是中国古代水战的主力部队。越国便设有一支楼船军,但真正将楼船第一次用于战争的却是吴国。据载,吴王僚二年,公元前525年,在吴楚长岸之战中,吴国主帅即是身处于大型楼船「 ”余皇”之上,指挥船队作战。可惜的是,当时的楼船技术不发达,而且制作楼船耗资极巨,所以楼船一般是在水战中作为指挥舰,没有大规模用于战场的例子。直到三国时期,「 ”楼船”才得以大规模投入战场,其中东吴所造的楼船如:「 ”飞云”、「 ”盖海”等,皆有五层,可载三千名士兵,是当时最大也是最厉害的战船。 ▲楼船形制似楼,故得名为楼船,一般分三层,第一层为庐;第二层为飞庐;最上层为爵室。 楼船的大规模使用令中国水战出现了巨大的进步,但在三国时期,水战的进步却不止于此。在古代战争中,人类所能运用的最强力量就是「 ”火”,自古以来,火在战争中常常是扭转战局胜负的关键,这一点在水战上更为明显。在冷兵器时代,水战只有两种方式,一是双方战船距离较远时的弓箭战,二就是近距离的撞击战和接舷战。在实际上,任何水战都会避免持续的撞击战和接舷战,这样会大量损耗战船和兵力。所以弓箭战就成了最好的选择。在战船上,船上的水军分为刀盾兵、弓箭兵和艄公。刀盾兵负责防御弓箭和接舷后的白刃战,弓箭兵则是负责远程射击,以及掩护梢工,不仅配有弓箭等远程武器,还有短剑、匕首,在必要时也是进行白刃战的主力,而艄公就是整个部队的核心,掌管驾驭船只的进退,是刀盾兵和弓箭手保护的对象。 ▲楼船之上空间极大,甲板上甚至能够行车走马,曹操就是靠这样的大船将北方军马带至荆州。 既然水战主要是以弓箭为主,那么一系列水战的战术也随之出现,其中最为重要的就是火攻,常用的就是以弓、弩等远程武器向敌方发射带有燃烧油脂的火箭,不是为了对敌军造成有效的杀伤,而是以火箭来点燃敌方的战船,只要战船损毁,船上的敌军就会立马失去战力。在火箭战术屡屡奏效后,更多的水战的火攻战法出现,如「 ”火兽”、「 ”火禽”和「 ”火船”等,虽然攻击手段五花八门,但都是以损毁敌方战船为目的。 ▲火船即是在船上放置易燃物,使其引火后冲入敌军舰队的船只,既能用于制造恐慌,也可让敌方船只着火燃烧。 三国时期最着名的水战,赤壁之战中,东吴都督周瑜,就是以黄盖之计,用以速度着称的艨艟为火船,上装薪草,灌以膏油,裹以帷幕,趁黄盖诈降之时,借风势突入曹军纵火,一时间火乘风势,曹军被烧得大败,真乃「 ”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唐代《太白阴经》有载:「 ”艨艟务于速进速退,以乘人之不备「 ”。 自赤壁一役大胜后,此战就成了水战用火攻的典型战例,在明朝时期,被视为中世纪世界规模最大水战——鄱阳湖之战中,明军主帅朱元璋就是效仿赤壁故事,先以诈降诱敌,之后再以舟师、火筏四面猛攻,大破陈友谅,成为中国历史上继赤壁之战后的又一个以少胜多的水战典范。 ▲据考证,明代的鄱阳湖之战就是《三国演义》中赤壁之战的原型。 鄱阳湖之战取得骄人战绩后,明朝一直保持着强大的水军战力,以防倭寇及西洋国家的入寇。等到清朝,闭关锁国,中国的水军日益衰败,清朝末年,中国水军已无战力,英、法海军就是因清朝海防空虚之故,得以在沿海耀武扬威,侵入我国疆域。随着一八九四年九月十七日,甲午海战爆发,清军被日军大败,丧师辱国,北洋水师全军覆没。自此,曾经先后挫败过日本、西班牙、葡萄牙等国侵略的中国水师再无往日辉煌,清朝也终于被列强以”坚船利炮「 ”亡了国。

免责申明:以上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北库历史网立场!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或内容不符,请联系我们处理,谢谢合作!
上一篇:「 ”日本” 「 ”日本” 这二字是什么意思为何日本学者知道后 都想改国名下一篇:政治改革民生 政治改革民生 为什么民生是最大的政治 改善民生是最大的政绩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