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北库历史网>中华杂谈>正文

别称「 ”霞城” 别称「 ”霞城” 张家口最大的县 名字竟来源于一座不出名的山

导语:赤城县是河北张家口市面积最大的县,但其名字的来历却有不同说法。有文献记录认为其名源自赤城山,另一说则认为是蚩尤所建的蚩城演化而来。赤城县境内有丹霞地貌滴水崖,古称赤城山,但其知名度不如澳大利亚的艾尔斯山。

又名“下城”,张家口最大的县,它的名字实际上来自山下一个不为人知的文字材料,是边肖为大家收集出版的。我们来快速看一下!

纵谈古今,深挖您所不知道的河北历史,大家好,我是「 ”青史君”,欢迎关注「 ”青史观”,每天为您带来新鲜、有趣、干货满满的历史故事。 面积5238平方公里的赤城县是河北张家口市面积最大的县。但是关于这个县名字的来历却有不同的说法。我们来看看到底有哪些说法,是怎么一回事。 赤城县滴水崖 「 ”赤城”一词见于正式的建制得追溯到元朝时期在此设立的「 ”赤城站”,所谓「 ”站”的意思是通往元大都途中的一个驿站。但在更早的十六国后赵时期,「 ”赤城”名字已经存在。根据郦道元《水经注》中的记录,后赵皇帝石虎曾败退居于赤城。但这文献中所说赤城在今天的赤城县的什么地方却不得而知。 赤城县独山口长城遗址 到了清初,在今天赤城县一带设立「 ”赤城堡”,康熙32年设置了正式的赤城县。「 ”赤城”名字的来历,有两种说法,一说这里系上古时期的蚩尤所建,称作「 ”蚩城”,后人取谐音演化为「 ”赤城”。另一说认为赤城县境有「 ”赤城山”,县以山名。 历史传说中,黄帝和蚩尤大战于今天张家口涿鹿。年代久远又没有确凿实物证据,想必,赤城来自蚩尤的说法也是张家口地区黄帝系列传说的一部分。至于以赤城山命名赤城县一说则有文献记录和实物证据,较为靠谱。 元代文人胡助在《上京纪行诗七首·赤城》诗中说:山石似丹垩,赤城因得名。这是迄今为止最早的关于赤城得名的文献记录。胡助作为最高统治者的侍从曾随皇帝造访赤城,关于赤城得名的说法肯定不会是杜撰。 在后世明朝正德年间的《宣德府志》记录中也印证了这种说法:以其城傍赤山得名。而稍晚的明嘉靖时期《宣德府志·山川考》中更是指出:赤城山,在赤城堡东五里,山石多赤,故名。 除了赤城山,赤城县在古代就享有「 ”霞城”的美誉。张家口赤城地处高原,境内多丹霞地貌,在阳光照射下会有霞光万丈的观感。在明武宗正德年间的赤城县城门上还有过「 ”霞城翠秀”的牌匾,就是这种美景的生动写照。 至于古籍中记录的「 ”赤城山”实际说的是今天赤城县滴水崖村的赭红色大山,这里古称「 ”赤城山”。这块丹霞地貌的大山绵延长度达到了20公里,高度560多米,比闻名遐迩的澳大利亚艾尔斯巨岩还要壮观。 朱一龙版明武宗 山体本身就是赭红色,加上灿烂阳光的映照,自然滴水崖会呈现出霞光万丈的壮观景象。现在在滴水崖山岩上还镌刻有「 ”关外名山,绝塞奇观”和「 ”壁立万仞”的文字。 可惜的是,如此壮美的山岩和风光秀丽的赤城县知名度却远不如澳大利亚的艾尔斯山。而这古称「 ”赤城山”的山岩知名度也不如浙江天台境内的同名高山。这不能不说是一件令人遗憾的事情。 赤城县城楼 好了,今天我们的故事就说完了,欢迎关注我们下次发布的文章。您也可以留言来说您想听的故事,想了解的历史,我们尽量满足您的要求,讲给您听。

免责申明:以上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北库历史网立场!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或内容不符,请联系我们处理,谢谢合作!
当前文章地址:https://www.beikuopc.com/zatan/274093.html感谢你把文章分享给有需要的朋友!
上一篇:辽国和蒙古都是游牧民族 为什么契丹就是打不过蒙古 辽国和蒙古都是游牧民族 为什么契丹就是打不过蒙古下一篇:被迫还是自愿 被迫还是自愿 魏晋南北朝的胡人政权 怎样走向「 ”华夏化”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