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北库历史网>中华杂谈>正文

「 ”遗老遗少”的锅:《清史稿》为什么最终没有正式成书 「 ”遗老遗少”的锅:《清史稿》为什么最终没有正式成书

导语:本文介绍了《清史稿》为何最终未能成为正式的书,只能留下草稿。民国政府主持修撰的《清史稿》存在很多问题,如错误和立场问题。修撰者淡化清朝黑暗和列强侵略,无视近代化工业,并极端仇视孙中山领导的反清革命。因此,当时很多国民党员和支持者明确反对《清史稿》,宣称要将其焚毁或封禁。最终,《清史稿》强行出版,成为研究清朝历史最权威的史料之一。

“抛老携幼”的锅:《清史稿》为什么最后没有成为正式的书?以下文字资料由边肖为大家整理出版。让我们快速看看他们!

中国古代有之后的朝代为之前的朝代修撰史书的习惯,比如元朝修《宋史》、明朝修《元史》、清朝修《明史》等等。1914年,民国政府设立「 ”清史馆”来主持修撰《清史》的工作。 然而经过十几年的修撰工作后,《清史》最终却没有正式成书,我们今天只能看到一部《清史》的草稿而已,即《清史稿》。那么民国政府主持修撰的《清史稿》为什么没有正式成书呢? 所谓「 ”盛世修史”,而民国是中国历史上与盛世最没关系的时代。在动荡贫瘠的民国,《清史》的修撰也受到很大影响,导致《清史稿》有很多错误,比如有十四人竟然同时有两个列传。 不过《清史稿》没有正式成书的主要原因是修撰者的立场。修撰《清史》是民国的北洋政府发起的,而北洋政府是清廷一样都是封建势力,所以《清史》的修撰者基本以清朝的遗老遗少为主。 修撰者一方面淡化清朝黑暗和列强侵略,比如清史稿》有关《南京条约》的记载竟然只有50个字而且完全不提割地赔款;另一方面无视近代化工业,比如开滦煤矿在《清史稿》中完全没有记载。 最要命的是,《清史》修撰者极端仇视孙中山领导的反清革命,公开称革命党为「 ”匪党”或者「 ”寇”,称武昌起义为「 ”谋乱”,称辛亥革命为「 ”倡乱”,大力吹捧镇压革命党的清廷走狗。 北洋政府本来就是孙中山先生的敌人,自然支持纵容《清史》修撰者的反对立场。但在上世纪二十年代,国共合作领导的大革命推翻了北洋政府,立场反动的《清史》修撰者自然是要倒霉了。 当时很多国民党员和支持者明确反对立场反动的《清史》,宣称要将其「 ”焚毁”或者「 ”封禁”。惶惶不可终日的《清史》修撰者担心《清史》无法成书,便强行出版刊印《清史》的草稿。 正因如此,我们现在看到的只是《清史稿》而不是已经成书的《清史》。不过虽然《清史稿》有很多问题,但它依然是如今研究清朝历史最权威的史料之一。

免责申明:以上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北库历史网立场!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或内容不符,请联系我们处理,谢谢合作!
当前文章地址:https://www.beikuopc.com/zatan/277919.html感谢你把文章分享给有需要的朋友!
上一篇:荣新江:中古贵族墓室壁画上的胡风 荣新江:中古贵族墓室壁画上的胡风下一篇:能让曹操父子三人都倾心于她 能让曹操父子三人都倾心于她 袁绍的儿媳究竟有怎样的魅力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