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北库历史网>中华杂谈>正文

从夏朝和商朝灭亡的历史中我们能得到什么启示 商朝覆灭后的历史详解

导语:从夏朝和商朝灭亡的历史中我们能得到什么启示 商朝覆灭后的历史详解

目录导航:

  1. 从夏朝和商朝灭亡的历史中我们能得到什么启示
  2. 商朝之后是什么王朝
  3. 商朝建立时间与灭亡时间
  4. 公元前五世纪中后期商朝正在干什么
  5. 商朝灭亡后,其国人哪里去了
从夏朝和商朝灭亡的历史中我们能得到什么启示

谢谢邀请,夏朝后期夏桀和商朝纣王后期都是政治上统治者实行暴政,滥用刑法,不顾民众疾苦,百姓怨声载道,经济衰败以及用人不当军事涣散,导致内忧外患。

从夏朝和商朝灭亡的历史可以看出,从生产力发展角度来说,统治者首先在经济上大力发展经济,积极推进包括农业,工商业,畜牧业方面的发展,提高百姓的生活水平,发展文化,外交,军事,建立一支强大的军队。对内提高人民群众的生产积极性,对外搞好边疆地区的友好关系。使得国家强大,人民富足。这样统治阶级的政权才能得到巩固和稳定。

商朝之后是什么王朝

啇朝之后是周武王连合诸候伐商灭商而建立的周朝,周朝定都镐京(今西安西)仍采用分封制,周天子令诸候以定天下,待传至周幽王时,峰火戏诸候,致使犬戍攻京时无人来救而亡,后周平王迁都洛阳,史称东周,而原来定都镐京时的朝代史称西周。

商朝已经是遥远的朝代了,历史上第二个朝代,商朝以后是周朝,准确的说是西周,武王伐纣讲述的正是周朝取代商朝的故事。只是周朝和后世几个朝代一样,又分西周和东周,其中,西周是中央有着绝对统治力的时期,随着周幽王烽火戏诸断送自己的江山,历史到了东周就成了礼蹭乐坏诸侯争霸的春秋和战国时期。

历史中,商朝后是周朝。

武丁死后,他开创的太平盛世,没能长久延续下去。祖庚、祖甲以后诸王,特别是帝乙帝辛时期,国内矛盾十分尖锐,东南方的诸侯起来反叛。

面对这种情况,商王帝辛(纣)少年英勇,派部下向东征讨莱夷,自己攻打南方九苗,将商的势力延伸到了东海和长江流域,但是其连年的征战,极大消耗了国力,进一步激化了国内矛盾,国内兵力空虚,使其对西北的控制下降,给了周以可趁之机。

在周武王时,周起兵攻商,商王帝辛(纣)仓促间只能以奴隶为军抵御周人,结果,商王的军队毫无斗志,“前徒倒戈”,牧野一战,“血流浮杵”,国内商军尽墨,帝辛逃到鹿台自焚而死。商王朝就此灭亡,周王朝建立。

商朝之后是周王朝

周朝是中国历史上继商朝之后的一个世袭王朝,分为“西周”(公元前1122年-前771年)与“东周”(公元前770年-前256年)两个时期。西周由周武王姬发创建,定都镐京和丰京,周王朝存在的时间从约前1122年至前256年,共传30代37王,共计存在约为867年。其中西周是中国第三个也是最后一个世袭奴隶制王朝。史书常将西周和东周合称为两周。

周朝。

在灭商之前,周部落源自华夏民族,因为遭到戎、狄等游牧部落的侵扰,周部落的首领古公亶父率领周人迁移到岐山(今陕西岐山县东北)下的平原定居下来。

生活于渭河流域,其始祖姬弃就是被称为农神的"后稷",《说文》云"黄帝居姬水,以姬为氏,周人嗣其姓",语言为上古汉语,文字上仍采用古汉字,在民间记事仍以龟骨和牛骨刻字记事为主,王室则以新兴的锦帛等记事为主。周朝行分封制,周王为"天下共主"。

周朝分为"西周"(前1046年-前771年)与"东周"(前770年-前256年)两个时期。西周由周武王姬发创建,定都镐京,成王五年营建东都成周洛邑;公元前770年,平王东迁,定都雒邑,此后周朝的这段时期称为东周。其中东周时期又称"春秋战国",分为"春秋"及"战国"两部分。周朝是中国第三个也是最后一个世袭奴隶制王朝,其后秦汉开始成为具有从中央到地方的统一政府的大一统国家。史书常将西周和东周合称为两周。

商朝建立时间与灭亡时间

商朝(约公元前1600年~约公元前1046年),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二个朝代,是中国第一个有直接的同时期的文字记载的王朝。夏朝诸侯国商部落首领商汤率诸侯国于鸣条之战灭夏后在亳(今河南商丘)建立商朝。之后,商朝国都频繁迁移,至其后裔盘庚迁殷(今河南安阳)后,国都才稳定下来,在殷建都达二百七十三年,所以商朝又称为“殷”或“殷商”。

商朝经历了三个大的阶段。第一阶段是“先商”;第二阶段是“早商”;第三阶段是“晚商”,前后相传17世31王,延续500余年。

公元前五世纪中后期商朝正在干什么

商朝(约公元前1600年~约公元前1046年)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二个王朝,是中国第一个有直接的同时期的文字记载的王朝。与夏、周并称为中国的“三代”,在中国历史上有着相当重要的地位。据传说,商王的祖先是五帝的后代之一。

约在公元前16世纪,一个以鸟为图腾的氏族——商在黄河下游崛起,其首领成汤深得民心;在大臣伊尹、仲虺等人的大力辅佐下,开始了伐桀的战争。先消灭了个葛、韦、顾、昆、吾等夏的盟国,翦除了夏桀的羽翼,后又在有娀之墟与鸣条两次大败夏桀军队。夏朝诸侯国商部落首领商汤率诸侯国于鸣条之战灭夏后在亳(今商丘)建立商朝。之后,商朝国都频繁迁移,至其后裔盘庚迁殷(今安阳)后,国都才稳定下来,在殷建都达二百七十三年,所以商朝又称为“殷”或“殷商”。

商朝经历了以下的三个大的阶段。第一阶段是“先商”;第二阶段是“早商”;第三阶段是“晚商”。

成汤在位十二年而死,死后由外丙即位。自外丙经仲壬至太甲几代执政时间都很短,商朝的大权实际掌握于伊尹手中。太甲即位后,不遵先法,胡作非为,伊尹便把他放逐到桐。及至悔过,伊尹又亲迎太甲回来继续执政,商的统治又呈现出清明气象。

太甲死后,传位于其子沃丁,其后历经太庚、小甲、雍、太戊四代,商朝统治曾一度衰落,直至太戊执政期间,商朝才再度兴盛起来,出现了继成汤之后最好的政治局面,故商人称太戊为“中宗”。

商朝中期的几百年间,历代统治者由于朝廷内部的分争及经济等各方面的原因,曾多次迁都:仲丁自毫迁于嚣;河檀甲自嚣迁于相;祖乙居庇;南庚自庇迁奄;盘庚自奄迁殷。自盘庚迁都到殷起,商朝的国势又开始上升。武丁即位后,大力选拔人才,任用傅说、甘盘、祖已等贤能志士,征服了周围的各方国,大大的扩充了商朝的疆域和人口,为生产的发展创造了条件。这段时间,商朝的政治、经济、文化都有了空前的发展,达到商朝后期的鼎盛时期,史称“武丁中兴”。

武丁之后的商朝,开始逐渐走向了衰亡。武丁之子祖庚、祖甲相继即位后,在政治上没有才能,又荒淫无道,致使社会混乱,民不聊生。而自祖甲之后的六个国王(廪辛、康丁、武已、文丁、帝已、帝辛)则比祖甲有过之而无不及。至帝辛(商纣王)时,商王朝终于走到了崩溃的边缘。商纣王是中国历史上有名的暴君,宠爱美女妲己,将商容、比干、微子、箕子等贤臣逐一废除贬斥,将政务完全交给费仲等弄臣。为此,不仅朝中大臣、贵族反对纣王,而且诸侯和各方国也于商王朝离心离德。公元前一零二七年(?),西方周族在周武王的领导下,在牧野一举击溃商军,从而结束了商王朝六百多年的统治。

殷墟发掘,确证了中国商王朝的存在。商朝处于奴隶制鼎盛时期,奴隶主贵族是统治阶级,形成了庞大的官僚统治机构和军队。甲骨文和金文的记载是目前已经发现的中国最早的成系统的文字符号。在商时期的长江流域也平行存在发达的非中原文明。

由于没有发现公认的夏朝存在的直接证据,如夏朝同时期的文字和文物作为自证物,因此近现代史学界一直有人质疑夏朝存在的真实性,如果夏朝不存在的话,那么商朝就是中国第一个朝代。

商王朝经过六百多年的发展,在政治、经济以及科学等各方面都比夏代有了长足的进步。从我们考古出土的殷墟遗址来看,商朝已完全脱离了原始部落的生活方式,由游牧而改为定居。在殷墟中还出土了大量的占卜龟甲及精美的青铜器、玉器等物品。其中,在安阳发现的“司母戊大方鼎”是我国迄今为止发现的最大的青铜器。这说明商朝的的青铜冶炼和铸造技术以达到相当高的水平。而在占卜龟甲上发现的甲骨文,被普通认为是商时代的文字,这是我们今天可以识别的最早的中国象形文字,为我们今天研究商文化提供了有力的依据。

商王朝共历十七世三十一王,前后约四百九十六年。

公元前五世纪中后期商朝早已经退出历史的舞台。公元前1600年,商汤联合天下诸侯百姓打败夏朝姒桀,建立商朝,商汤建立商朝后励精图治兴修水利轻徭薄赋休养生息。社会经济逐渐恢复发展。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姬发联合天下八百路诸侯(有点夸张)攻破商朝都城朝歌,商纣王自焚,商朝灭亡。姬发建立而公元前5世纪中后期已经是周朝东周春秋后期战国初期。这时也是我国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进步的时期。

商朝灭亡后,其国人哪里去了

商灭亡后,其大部分国人失去了土地,无法从事农业生产,只好做生意去,因此当时做生意的人大部分都是商人,后来就把做生意这个职业称为商人,他们的职业则称为商业。

另有一部分商的国人,在周灭商的过程中是站在周一边的,周灭商之后,作为回报,封给他们一些地盘让他们建国,这就是后来诸侯中的宋国。

商灭亡后,其大部分国人失去了土地,无法从事农业生产,只好做生意去,因此当时做生意的人大部分都是商人,后来就把做生意这个职业称为商人,他们的职业则称为商业。

另有一部分商的国人,在周灭商的过程中是站在周一边的,周灭商之后,作为回报,封给他们一些地盘让他们建国,这就是后来诸侯中的宋国。

免责申明:以上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北库历史网立场!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或内容不符,请联系我们处理,谢谢合作!
当前文章地址:https://www.beikuopc.com/zatan/555304.html感谢你把文章分享给有需要的朋友!
上一篇:五代十国多长时间 五代十国的时间排列下一篇:古希腊与古罗马剧场的异同之处 古罗马是欧洲戏剧的故乡吗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