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北库历史网>中华杂谈>正文

秦始皇统一后怎么又分成三国的 三国后的开国皇帝

导语:秦始皇统一后,中国历史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但很快又分裂成三国。三国时期的开国皇帝们经历了战争和政治斗争,建立了各自的王朝,对中国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目录导航:

  1. 秦始皇统一后怎么又分成三国的
  2. 三国最后是哪个国家统一的
  3. 历史上的三国(魏,蜀,吴),分别是现在的哪里
  4. 三国之后,是谁统一了?是什么朝代
  5. 三国时期,魏蜀吴三国都有哪些名将
  6. 三国在唐朝前还是后
秦始皇统一后怎么又分成三国

秦后是中国的第一个大一统局面,汉朝。

并没有分出三国呀。如果是问为什么在汉朝分出三国,那只能说东汉末期出现各个庞大的诸侯实力,各势力互相征战,起初是董卓入京,霍乱中华,中原形成十八路诸侯阵营,袁绍是诸侯头目,后来袁绍和曹操关系破裂,而董卓被司徒王允巧施美人计,为吕布所杀,西凉军入京,各个阵营又开始互相倒戈,火拼,其中北方袁绍势力最大,但在官渡之战后,曹操获胜,曹操本想统一北方,但孙权、刘备联合,赤壁之战大胜。而后,以关于失荆州,刘备报仇未遂,逐渐形成了三国局面。当然,三国形成时候北方是曹丕,而不是曹操,南方孙权,西南刘备,魏蜀吴正式形成。如果一句话概括的话,就是东汉末期诸侯争霸的结果。

三国最后是哪个国家统一的

历史上对三国时期是这样定义的:中国东汉与西晋之间的历史时期。一句话简单明了的知道了答案,三国最后谁统一天下西晋。魏蜀吴的鼎立割据最终给别人作嫁衣裳,一世枭雄的曹操怎么就被其他人窃取了果实呢,下面给大家一一道来

三国最后谁统一天下,西晋(司马炎)

220年曹丕迫汉献帝禅让,立国号为魏,史称曹魏,正式进入三国时期。隔年刘备亦称帝,国号续为汉,史称蜀汉。229年孙权称帝,国号吴,史称孙吴或者东吴。此后。各国疆域变化不大。而曹魏朝廷渐渐被司马家族掌控,特别是《三国演义》跟诸葛亮平起平坐的司马懿。263年司马昭为建立军功准备篡位,发动魏灭蜀之战,蜀汉亡。两年后司马昭病死,司马懿孙子司马炎废魏元帝自立,史称西晋,他也是西晋第一个皇帝。西晋于280年发动晋灭吴之战,灭亡孙吴,统一中国。至此三国时期结束,进入晋朝

历史都是以具体事件进行陈述,只给我们一个答案,并不会对原因进行详细解释,我们接着往下看。

从各国具体分析

1、蜀国

蜀国后主刘禅生性孱懦,刘备在白帝城病危托孤之时,就曾对孔明说过:能辅则辅之....,你可自立为西川之主,孔明感激涕零。刘备也曾对阿斗说过:汝与丞相从事,事之如父。虽有天下第一谋士孔明的辅助,最后孔明六出祁山,有两次是因刘禅误听谗言,中途召回孔明。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就是写的这位汉丞相,当然孔明也是为报刘备的知遇之恩(三顾之恩、托孤之重)。

蜀国鼎盛时期,文有卧龙、凤雏;武有五虎上将。打西川时凤雏先亡,然后是关羽忘记了孔明东和孙权,北拒曹操的战略方针,大意失荆州,被孙权所斩。然后是刘备为给关羽报仇,不听劝告,起倾国之兵伐吴。被陆逊火烧连营七百里,病死白帝城,蜀国元气大伤。

孔明为实现刘备的霸业,六出祁山;孔明病死五丈原后,姜维九伐中原,因为种种原因,都未成功,最主要的还是刘禅宠信宦官黄皓的谗言。最终蜀国被魏国钟会、邓艾所灭,刘禅被擒,晋帝司马炎封其为安乐公

2、吴国

江南自古多出俊杰,当初创业的江东猛虎孙坚、小霸王孙策、18岁领江东主的孙仲谋、周公瑾、鲁子敬、陆逊、陆逊之子陆抗,这些能吞吐天地的人物早都已经做古了,后主孙浩比蜀国刘禅强不了多少,残暴不纳忠言,宠信宦官,这样的国家能好吗?当晋帝司马炎派杜预兵法东吴时,这位后主竟采纳宦官的意见,在天险长江放置铁索阻拦。

这位后主也被杜预所擒,司马炎和对待蜀国刘禅一样,给个闲职,养老去罢。

3、晋国

司马懿可是三国第一忍者,当年魏武帝曹操在时,就曾对左右说过:司马懿鹰视狼顾,不可付以兵权。辅助曹操三代:曹操、曹丕、曹睿。但是司马懿不是池中之物,胸藏锦绣,不露声色。最后在府中称病10年,诈病赚曹爽,正当曹氏宗亲得意忘形,放松警惕外出围猎的时候,发动政变一举灭了他们。

其实一直到曹睿在位,不是对司马懿没有防范,奈何曹氏宗亲多是饭桶(比如曹真、驸马夏侯楙),不得不用司马氏父子对付诸葛亮。曹睿临死之时,如果不是司马懿掩饰的好,早就杀了他了,一念之仁,让司马懿回家养老。

就是这一念之差,给了司马懿喘息的机会。司马懿的两个儿子司马师、司马昭随他父亲征战一生,父子三代努力,瞒天过海,也真是不容易。同时,也因为司马懿在军队中威望甚高,可以说仅次于魏武帝曹操,还有号召力,否则也无法兴风作浪。

一旦一朝权在手,亲眼目睹了汉室兴衰、曹操如何篡权的司马懿,反过来能给曹氏宗亲喘息机会吗?对曹爽等人就是斩草除根,夏侯霸如果不是跑到蜀国姜维那边,也被司马懿骗回杀了。司马懿也是效仿曹操对汉献帝一样,当皇帝曹髦是傀儡,但有过之而无不及,就是这个傀儡皇帝,最后也被司马师指使一个武将成倅所杀,这可是弑君之罪,然后再将这个爪牙杀了以谢天下,怎么样,够狠吧?

最后还得说,家族后继有人,司马懿的孙子司马炎也是明主,与吴国孙浩对垒,当时晋国派的是羊祜,此人也是兵法谋略精通的大将,吴主孙浩派的就是陆逊之子陆抗。正当前线两位将军斗智斗勇的时候,孙浩又听信谗言,开始怀疑陆抗,将其从前线调回;作为鲜明对比,司马炎对左右说过:羊祜将军必有奇谋,不必担心。谁高谁低,想想还需要比吗?

历史上的三国(魏,蜀,吴),分别是现在的哪里

蜀汉:即今天的云贵川三省和陕西南部;

魏:即今天的山东、山西、河南、河北、甘肃、辽宁、陕西中部、朝鲜半岛北部;

吴:即今天长江以南的江苏、安徽、湖北和湖南、江西、浙江、福建、广东、广西、海南、越南北部.

三国之后,是谁统一了?是什么朝代

司马炎完成统一,建国号为晋,定都洛阳,史称西晋。 晋朝上承三国下启南北朝,晋朝可从中划分为西晋(公元265年-316年)与东晋(317年-420年)两个时代。,其中西晋为中国历史上大一统王朝之一,东晋则属于六朝之一,两晋共传十五帝,共一百五十五年。

扩展资料:

三国(220年-280年)是中国汉朝与晋朝之间的一段历史时期,分为曹魏、蜀汉、东吴三个政权。

220年,汉朝丞相曹丕篡汉称帝,定都洛阳,国号“魏”,史称曹魏,汉朝正式结束。221年刘备称帝,定都成都,史称蜀汉。229年孙权称帝,定都建邺,国号“吴”,史称东吴。

赤壁之战时,曹操被孙刘联军击败,奠定了三国鼎立的雏型。此后的数十年内,蜀汉诸葛亮、姜维多次率军北伐曹魏,但始终未能改变三足鼎立的格局。曹魏后期的实权渐被司马懿掌控。263年,曹魏的司马昭发动魏灭蜀之战,蜀汉灭亡。

265年,魏国相国司马炎废魏元帝自立,建国号为“晋”,史称西晋。三国时代正式结束,中国历史正式进入了晋朝时代。280年,晋灭东吴,统一中国,三国时期彻底结束。

三国时期,魏蜀吴三国都有哪些名将

魏国著名的五子良将:

张辽,字文远,雁门马邑(今山西朔州市)人。汉末三国时期曹魏名将。聂壹的后人。

张辽进封晋阳侯。染病之后,依旧令孙权非常忌惮。黄初三年,张辽抱病击破吴将吕范。同年,病逝于江都,谥曰刚侯。张辽为历代所推崇,成为古今六十四名将之一。

乐进,字文谦,阳平郡卫国(今河南清丰)人。东汉末年名将。

于禁,字文则,泰山钜平(今山东泰安南)人。原为鲍信部将,鲍信战死后被王朗引荐给曹操,之后便随曹操南征北战,立下了许多战功。因为敢于攻击不守军纪的青州兵,且为了维护军法不惜杀掉自己的故友,被曹操称赞胜过古代名将。

张郃,字儁乂,河间鄚人。东汉末年,应募参加镇压黄巾起义,后属冀州牧韩馥为军司马。袁绍取冀州,张郃率兵投归,任校尉。因破公孙瓒有功,迁为宁国中郎将。在官渡之战中被曹洪击退,随后投降曹操。官拜偏将军。

徐晃,字公明,河东杨(今山西洪洞东南)人。三国时期曹魏名将,

这五位都是魏国的名将!为曹操立下汗马功劳

蜀国五虎上将:

关羽,本字长生,后改字云长,河东郡解县(今山西运城)人,被称为“美髯公”。早年跟随刘备颠沛流离,辗转各地,和刘备、张飞情同兄弟,因而虽然受到了曹操的厚待,但关羽仍然借机离开曹操,去追随刘备。赤壁之战后,关羽助刘备、周瑜攻打曹仁所驻守的南郡,而后刘备势力逐渐壮大,关羽则长期镇守荆州。

张飞,字益德(《华阳国志》作翼德),幽州涿郡(今河北涿州市)人,三国时期蜀汉名将。张飞勇武过人,与其兄关羽并称为“万人敌”。

马超(,字孟起,扶风茂陵(今陕西兴平县)人。东汉末年军阀、三国时期蜀汉名将,伏波将军马援之后,卫尉马腾长子

黄忠,字汉升,南阳郡南阳(今河南南阳)人。东汉末年名将。

赵云字子龙,常山真定(今河北省正定)人。身长八尺,姿颜雄伟,三国时期蜀汉名将。

这五将基本奠定了蜀国在其他两国的军事位置。

吴国名将:

周瑜,男,字公瑾,汉族,庐江舒县(今安徽庐江西南人)。东汉末年东吴杰出军事家,相貌英俊有“周郎”之称。周瑜精通军事,又善音律,江东向来有“曲有误,周郎顾”之语。孙、刘联军在周瑜的指挥下,于赤壁以火攻击败曹操的军队,此战也奠定了三分天下的基础。周瑜因病去世,年仅36岁。

甘宁 ,字兴霸,巴郡临江(今重庆忠县)人,祖籍荆州南阳郡。三国时期吴国大将。他为人暴躁记仇,少有气力,好游侠,为人勇猛刚强,忠心耿耿,勇往无前。、

吕蒙,字子明,他出身贫贱,所以不爱读书,但却在孙权的提拔之下,来了个180度的转变,变的读起书来,而且读的比许多儒生要多,在战事,他与陆逊联袂合作的杀关羽是大家熟知的的,他的才略,他的胆略,都在此战表现了出来。真是将才啊!可惜的是,也是命短,唉~

最后向日葵说说自己的看法:千军易得,名将难求,正是有这些各国的名将在,才会谱写出三国演义中丰富的历史故事,有了人的地方,就有了故事,学古论今,每个名将身上都有我们这些后来的人去汲取的地方!

魏国:曹仁,曹真,曹爽,曹休,曹洪,曹彰,夏侯惇,夏侯渊,徐晃,张辽,张郃,乐进,于禁,许诸,典韦,文聘,夏侯尚,李典,庞德,臧霸,王双,郭淮,司马懿,司马昭,司马师,孙礼,邓艾,邓忠,钟会等武将。

蜀国:关羽,张飞,马超,黄忠,赵云,魏延,王平,孟达,刘封,麋芳,关平,关兴,张苞,马忠,冯习,周仓,姜维,夏侯霸,张翼,张嶷,李严,陈式,廖化,马岱。

吴国:周瑜,黄盖,祖茂,孙策,史太慈,程晋,韩当,丁奉,周泰,徐盛,甘宁,呂蒙,陆逊,董袭,蒋钦,凌统,陈武,潘章,马忠等。

魏国五子良将:张辽、乐进、于禁、张郃、徐晃。

蜀汉五虎上将:关羽,张飞,赵云,黄忠,马超。

东吴:周瑜,陆逊。





魏国:曹仁,曹洪,典韦,许褚,张辽,张郃,乐进,李典,夏侯敦,夏侯渊,蔡阳,曹彰,王双,郭淮,孙礼,曹真,曹休,曹爽,庞德,邓艾。

蜀国:赵云,关羽,张飞,黄忠,马超,魏延,马岱,严颜,关兴,张苞,王平,张翼,关平,刘封,姜维。

吴国:孙策,黄盖,程普,周瑜,祖茂,周泰,甘宁,吕蒙,徐盛,丁奉,孙桓,陈武,潘璋,陆逊,凌统,太史慈,韩当,蒋钦。

三国在唐朝前还是后

三国在唐朝前。三国公元220年开始;唐朝公元618年开始。

1、三国(220年-280年)是上承东汉下启西晋的一段历史时期,分为曹魏、蜀汉、东吴三个政权。赤壁之战时,曹操被孙刘联军击败,奠定了三国鼎立的雏型。

2、220年,曹丕篡汉称帝,定都洛阳,国号“魏”,史称曹魏,三国历史正式开始。次年刘备称帝,定都成都,史称蜀汉。222年刘备在夷陵之战失败,孙权获得荆州大部。223年刘备去世,诸葛亮辅佐刘备之子刘禅与孙权重新联盟。229年孙权称帝,定都建邺,国号“吴”,史称东吴,至此三国正式成立。

3、此后的数十年内,蜀汉诸葛亮、姜维多次率军北伐曹魏,但始终未能改变三足鼎立的格局。曹魏后期的实权渐渐被司马懿掌控。263年,曹魏的司马昭发动魏灭蜀之战,蜀汉灭亡。两年后司马昭病死,其子司马炎废魏元帝自立,建国号为“晋”,史称西晋。公元280年,西晋灭东吴,统一中国,至此三国时期结束,进入晋朝时期。

免责申明:以上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北库历史网立场!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或内容不符,请联系我们处理,谢谢合作!
当前文章地址:https://www.beikuopc.com/zatan/556441.html感谢你把文章分享给有需要的朋友!
上一篇:忻州北殿供奉的谁 石家庄姜太公烧烤下一篇:唐朝的繁荣如何影响中国历史?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