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北库历史网>中华杂谈>正文

大德元年 元朝疆域第一位皇帝

导语:大德元年,元朝的疆域第一位皇帝忽必烈继位,开创了元朝的新纪元。他实行了一系列改革政策,推动国家的经济、文化和军事发展,为中国历史上的大一统和民族团结作出了卓越贡献。

目录导航:

  1. 大德元年
  2. 清朝开国皇帝与元朝有什么关系
  3. 元朝最后一个皇帝
  4. 元朝修建过大长城吗
  5. 元朝最有名的三个皇帝
  6. 统一中国版图的清代皇帝
  7. 蒙古在元朝时期的国土面积
  8. 蒙古国皇帝排列
大德元年

年号大德的元年是公元1297年。

大德,是元成宗的年号,使用时间从公元1297年~1307年,共使用11年。

元成宗,即铁穆耳,又作铁木耳。元代皇帝。元世祖太子真金之子。

1288年统兵征讨哈丹、火鲁火孙。1293年,受皇太子宝,抚军北边。翌年世祖死,即皇帝位。次年改元元贞。守世祖成法,支助农桑,减免租赋,限制诸王投下,编辑整理律令。与海都、笃哇等西北诸王争战,获胜,迫使笃哇、察八儿(海都子)等归附。

在位期间,滥赏权贵、国库空虚,岁入不支半岁,动支钞本。出兵八百媳妇国,引起西南人民反抗。在位13年。蒙古语尊号完泽笃皇帝。庙号成宗,谥钦明广孝皇帝。

清朝开国皇帝与元朝有什么关系

没直接关系,都是少数民族建立的封建王朝

元朝(1271年—1368年)是由蒙古人建立的征服王朝,定都大都(今北京),传五世十一帝,历时九十八年。

1206年,铁木真统一漠北建立蒙古帝国后开始对外扩张,先后攻灭西辽、西夏、花剌子模、东夏、金国等国。蒙哥汗去世后,引发了阿里不哥与忽必烈的汗位之争,促使大蒙古国分裂。1260年忽必烈即汗位,建元“中统”。1271年,忽必烈取《易经》“大哉乾元”之意改国号为“大元”,次年迁燕京,称大都 。1279年,元军在崖山海战灭南宋统一中国,结束了自晚唐五代以来的分裂局面。

清朝的开国皇帝跟元朝有什么关系,更准确的来说,就是联姻关系。咱们都知道是康熙皇帝的祖母,就是孝庄皇太后。孝庄皇太后就是蒙古族,就是铁木真,成吉思汗黄金家族的后裔!

铁木真是蒙古族,他们那一支就是“黄金家族”,这一支人现在仍有,当然也是蒙古族了;努尔哈赤是满族人,当然那时候还就做后金,是女真族,这一民族是当年与北宋、辽国对峙的金国的后裔,也就是完颜阿骨打的后人,一直到明朝后期,都与蒙古族是敌对关系;至于满族与蒙古联姻通婚,那是在努尔哈赤建国以后才有的,皇太极更加巩固了这种联盟关系。

元朝是由蒙古人建立的政权,而清朝是由满族,也就是之前的女真族后裔建立的, 清朝入关前国号为后金就是这个原因。清朝能得天下,蒙古人确实帮了不小的忙,当时后金的五卫王带誓巾刻鞑靼与蒙古朵颜部落求联盟共同返明,蒙古也确实起到了牵制大明的作用,而且满蒙采取了联姻的政策,在清朝初期,满清的后妃大说是为蒙古人,所以我们熟悉的孝庄太后就是盟主亲朝刚建立时,皇宫的匾额上还有三种文字,汉字,满文,蒙古文直到顺治才将蒙古文去掉。

清朝开国皇帝与元朝没有直接的关系,元朝和清朝类似都是中国少数民族入主中原,所不同的是满族的汉化程度比蒙古族要深,元朝属于蒙古人入侵中原,清朝开国皇帝属于明朝时期官员造反,明朝因为企图造反罪将清朝开国皇帝的爸爸和爷爷都给砍了。 而清朝开国皇帝也借此强烈反明,最终里应外合突破中原。

元朝最后一个皇帝

元惠宗孛儿只斤·妥欢贴睦尔(1320年5月25日-1370年5月23日),蒙古帝国可汗,元朝庙号为惠宗,明朝谥号为顺皇帝,又称至正帝,庚申帝,庚申君,元朝第十一位皇帝,蒙古帝国第十五位大汗,他是元朝北遁前的最后一位皇帝,后元朝在北方的朝廷被称为北元,在位时间是从1333年7月19日至1370年5月23日,在位37年。

元惠宗是元明宗的长子,元武宗的长孙,他的生母是迈来迪,延祐七年四月十七日(1320年5月25日),生于北方草原。至顺元年(1330年)四月,元明宗皇后八不沙被杀,妥欢帖睦尔被驱逐,首先被驱逐到高丽大青岛,后来到广西静江(今桂林)。

至顺三年十一月二十六日(1332年12月14日),元宁宗逝世,太后弘吉剌·卜答失里坚持弃子立侄,下令立妥欢帖睦尔为皇帝,受到左丞相钦察人燕帖木儿反对,至顺四年(1333年)五月燕帖木儿病死,至顺四年农历六月初八(1333年7月19日)妥欢帖睦尔最终得以继位。

当时右丞相伯颜的势力很大,实际控制着朝政,甚至一度不把元惠宗放在眼里。伯颜采取排挤南人的政策,例如禁止南人参政,取消科举,而且不允许汉人学蒙古语,这些做法加深了汉蒙两族之间的不和,也使得元惠宗更加不满。

随着时间的推移,元惠宗与右丞相伯颜的矛盾日益尖锐,后来在伯颜之侄脱脱的坚决支持下,元惠宗终于力排众议,成功地废黜了伯颜,并控制了政局。随后,伯颜以前很多不当的政策都被元惠宗下令废除,例如恢复了科举等等。

1343年,元惠宗下令修撰辽史、金史、宋史三史,由右丞相脱脱(后改由阿鲁图)主持,于1345年修成。1350年,元朝境内发生通货膨胀,加上为了治水(当时由于黄河水灾频繁,元惠宗下令右丞相脱脱遏黄河回故道以整治水患)加重了徭役,导致1351年红巾军起义。

虽然1362年元军获得一定胜利,但由于起义军的势力已大,朝廷内部又发生皇帝和皇太子(即后来即位的元昭宗)两派之间的明争暗斗,因此元惠宗无法有效地控制政局,而在外的各行省的将领有时也各行其是,不听中央政府统一指挥,这一切给南方农民起义壮大的机会。

1368年9月14日,明朝军队从元大都齐化门外攻城而入,蒙古退出中原,元朝对全国的统治结束,1370年5月23日,元惠宗病逝于应昌,庙号惠宗,蒙古语称“乌哈噶图汗”,明太祖认为他“顺天应人”,给他上谥号顺皇帝。

元朝修建过大长城吗

中国古代历史悠久,在漫长的岁月中,出现了许多次的王朝变迁,也衍生出了不同的政治体系。而在封建社会时期,虽然朝代在不断变化,但是自从春秋战国以来,修建长城一直成为后代帝王所关心的问题。不过也有例外,比如元朝,这是中国古代历史上唯一没修长城的封建王朝。

在元朝之前,金国、辽国以及西夏都曾经修建过长城。 金朝修有两道长城,一道是明昌长城,明昌五年(1194年)开始修建,主要是为防御塔塔尔等部族的侵略,后来因为大旱,国家经济不行,财政无力支撑,最终在张万公等大臣的反对下停建。后来,到了承安元年(1196年)又开始修建,并于两年后建成。金国的长城北起内蒙古莫旗七家子村东南1千米处嫩江岸边,终止于武川县上庙沟,全长约1650千米。

元朝没有修过长城。

元朝的前身是蒙古帝国。这是一个起源蒙古草原,疆域遍布大半个欧亚大陆的庞大帝国。当忽必烈建立元朝时,蒙古帝国虽然已经陷入实际上四分五裂的局面,但他们仍然拥有相同的根基。耗费大量的民力,财力去修建长城,对于元朝来说,确实没有必要。

而过去其他王朝修建的长城,此时已经位于元朝疆域的腹部当中。对元朝来说,这些长城也没有什么太大的价值。到了元朝的时候,过去王朝修建的长城,基本都已荒废,沦为废墟。

其实,元朝不修建长城的基础,取决于非常重要的一点,那就是足够的开放,以及足够的强大。

元朝最有名的三个皇帝

元朝(1271年—1368年),是中国历史上首次由少数民族建立的大一统王朝,统治者为蒙古孛儿只斤氏。定都大都(今北京),传五世十一帝,从1206年成吉思汗建立蒙古政权始为162年,从忽必烈定国号元开始历时98年。 最有名的皇帝有三个,第一个,自然是元世祖:忽必烈,1260年即位,在位35年。1271年,定都大都。改国号“元”。1279年,灭南宋。

第二个,元成宗:铁木尔,1294年即位,在位13年。成宗,忽必烈的孙子,皇太子真金的儿子。被称为“善于守成”之君。

第三个,元顺帝:妥欢贴睦尔,在位36年。期间爆发了大规模的农民起义,1368年朱元璋的明朝军队攻破大都,顺帝北逃,元朝灭亡。

统一中国版图的清代皇帝

l82o年,靖朝道光初年,清代版图达到极盛,现在的新疆,西藏统统纳入中国版图,并牢固控制。

从1644年清人入主中原算起,寿命长达296年的大清帝国,占据了中国皇朝历史的1/7,在2000多年的中国皇朝史上有着突出的地位。

到了康乾时期,帝国更是达到了极盛,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大一统,50多个民族共存于同一个政权之下。

当时的帝国版图,南起曾母暗沙,就是现在南沙群岛还往南一点;北跨外兴安岭,今俄罗斯的西伯利亚;东起大海,西到葱岭,东北到库页岛,西北到巴尔喀什湖。那个时候的帝国版图面积达1300万平方公里,比我们今天的960万平方公里多出大约多1/3。若论疆域之广,统一之扩大,居汉唐之上者,除元朝外,只有康乾盛世可比。比起汉唐,清朝的版图是真正完全控制在中央政权的管辖之下,进行了有效的管理和统治。可以说,康乾盛世奠定了今天中国的版图。

统一中国版图的清朝皇帝是康熙帝时期,康熙帝继位时年仅八岁,他继位后的第二年吴三桂将南明皇帝朱由榔缢死在昆明,南明灭亡。清朝基本完成全国统一,只有台湾还孤悬海外。

康熙二十二年公元1683年,清军经过澎湖海战后,台湾郑氏投降清朝,清朝统一全国。

统一中国的是顺帝顺清朝统治中国的是顺治皇帝 ,但当时他尚未轻症 主要统一大业是有其书 摄政王 多尔衮完成的,其中最大功臣是汉人范文程,举一例 他想出反间计 除掉了当时的姚璐 我是原筹划同意后 他想出了很多定国安邦的政策 ,顺治的祖父多跟他父亲等会儿 哈智是统一女真各族 还占领了沈阳 当然只是建立了后金政权 认真大汗,顺治之父黄泰迪是建立了大清王朝 ,该成皇帝定都圣经 但在入关前 病死

蒙古在元朝时期的国土面积

元朝的面积大约为1329万平方公里。

元朝(1271年—1368年),是中国历史上首次由少数民族建立的大一统王朝,统治者为蒙古孛儿只斤氏。

定都大都(今北京),传五世十一帝,从1206年成吉思汗建立蒙古政权始为162年,从孛儿只斤·忽必烈定国号元开始历时98年。元朝退出中原后的北元政权一直持续到1402年。

1206年,成吉思汗统一蒙古各部,建立大蒙古国。先后攻灭西辽、西夏、花剌子模、金朝等政权。

蒙哥汗去世后,引发了阿里不哥与孛儿只斤·忽必烈的汗位之争,促使大蒙古国分裂。1260年孛儿只斤·忽必烈即位称帝,建元“中统”。

1271年,孛儿只斤·忽必烈取《易经》“大哉乾元”之意改国号为“大元”,次年定都大都。1279年,彻底灭亡南宋流亡政权,结束了自唐末以来长期的混乱局面。

之后元朝持续对外扩张,进攻日本、缅甸、越南、爪哇等,但均遭失败。元朝中期皇位继承紊乱、政变频繁,政治始终未上正轨,而且汉化迟滞,发展不前。

后期政治腐败,权臣干政,民族矛盾与阶级矛盾日益加剧,导致元末农民起义。1368年,朱元璋建立明朝,随后北伐驱逐元廷攻占大都。此后元廷退居漠北,史称北元。

1402年,元臣鬼力赤篡夺政权建立鞑靼,北元灭亡。

元朝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进一步巩固,疆域超越历代。元朝废除尚书省和门下省,保留中书省与枢密院、御史台分掌政、军、监察三权,地方实行行省制度,开中国行省制度之先河。

元朝商品经济和海外贸易较繁荣。元朝时与各国外交往来频繁,各地派遣的使节、传教士、商旅等络绎不绝。在文化方面,期间出现了元曲等文化形式,更接近世俗化。

元朝的疆域和现在相比也不是大多少,元朝统一全国后的疆域是:北到蒙古、西伯利亚,南到南海,西南包括今西藏、云南,西北至今新疆东部,东北至外兴安岭、鄂霍次克海,总面积约1200万平方千米。

名义上,元朝皇帝是一切蒙古君主的君主,元朝对四大汗国拥有最高的宗主权,但是实际上各个汗国都各自为政,甚至有时互相交战,因此元朝的疆域实际上只包括中国和蒙古本土,而并不包括各汗国领土。

如果计算各个汗国领土,以及其先后占领土地,蒙古帝国疆域超过3500万,逼近4000万平方公里,为世界有史以来第一帝国

我国历史上疆土面积最大出现蒙元王朝.在成吉思汗时期的疆土面积就超过1800万平方公里。

蒙古国皇帝排列

1、孛儿只斤·铁木真

孛儿只斤·铁木真(1162年5月31日—1227年8月25日),蒙古族乞颜部人。大蒙古国可汗,世界史上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

绍兴三十二年(1162年),生于漠北斡难河上游地区(今蒙古国肯特省),取名铁木真。淳熙十一年(1184年)前后,成为蒙古乞颜部可汗,一步步统一蒙古诸部。

开禧二年(1206年),建立大蒙古国,尊号“成吉思汗”(Genghis Khan),颁布了《成吉思汗法典》。

多次发动对外战争,征服西达中亚、东欧的黑海海滨地区。宝庆三年(1227年),兴兵征伐西夏,途中去世,秘密安葬。

元世祖至元二年(1265年)十月,追尊为太祖。至元三年(1266年)十月,太庙建成后,追谥圣武皇帝。元武宗至大二年(1309年),追谥“法天启运圣武皇帝”,庙号太祖。

2、孛儿只斤·窝阔台

孛儿只斤·窝阔台(1186年—1241年12月11日),蒙古帝国大汗,史称“窝阔台汗”。元太祖成吉思汗的第三子。

1225年受封于也儿的石河(今额尔齐斯河)上游和巴尔喀什湖以东一带,建斡耳朵于也迷里城(今新疆额敏县)。1229年忽里台大会被拥戴登基,管理整个蒙古帝国。

他继续父亲的遗志扩张领土,南下灭金朝,派拔都远征欧洲,他在位期间疆域版图曾扩充到中亚、华北和东欧。

在位期间,任用契丹人耶律楚材为中书令,采用汉法,并且开科取士,重用中原文人,奠定元朝的基础。

1266年十月,太庙建成,制尊谥庙号,元世祖忽必烈追尊窝阔台庙号为太宗,谥号英文皇帝。

3、孛儿只斤·贵由

孛儿只斤·贵由(1206年—1248年),蒙古帝国第三任大汗,1246年—1248年在位,史称“贵由汗”。

贵由是前任大汗孛儿只斤·窝阔台的长子,母为乃马真后。他早年参加征伐金朝,俘虏了其亲王。又曾经和拔都西征欧洲。

1246年通过忽里台大会即位,1247年吐蕃归附蒙古帝国,翌年贵由死亡,汗位转入拖雷一系。1266年忽必烈追尊贵由庙号为定宗,谥号简平皇帝。

4、孛儿只斤·蒙哥

孛儿只斤·蒙哥(1209年1月10日—1259年8月11日),大蒙古国的大汗,1251年7月1日至1259年8月11日在位,史称“蒙哥汗”。为元太祖成吉思汗之孙、拖雷长子,四弟即元世祖忽必烈。母唆鲁禾帖尼。

孛儿只斤·蒙哥即位前曾参加拔都统帅的长子军西征,活捉钦察首领八赤蛮,进攻古罗斯等地。即位后主要致力攻灭南宋、大理等国,并派遣旭烈兀西征西亚诸国。

1259年在四川东钓鱼山下去世。至元三年(1266年)十月,太庙建成,制尊谥庙号,元世祖忽必烈追尊蒙哥庙号为宪宗,谥号桓肃皇帝。

5、孛儿只斤·忽必烈

孛儿只斤·忽必烈(1215年—1294年),即元世祖,蒙古族,政治家、军事家。监国托雷第四子,元宪宗蒙哥弟。大蒙古国的末代可汗,同时也是元朝的开国皇帝。蒙古尊号“薛禅汗”。

1251年,蒙哥任忽必烈为总理漠南汉地军国庶事,南驻爪忽都之地。他先后任汉族儒士整饬邢州吏治,立经略司于汴梁,整顿河南(今洛阳)军政,并屯田唐、邓,收到积极效果。

1253年,受京兆(今陕西西安)封地。同年,忽必烈受命与大将兀良合台远征云南,灭大理国。1258年蒙哥兴师伐南宋,授命忽必烈代总东路军。1259年9月,蒙哥在合州前线病逝。

1260年3月,忽必烈在部分诸王的推戴下,即汗位于开平,建元中统。忽必烈以汉地丰富的人力、物力为依托,出兵击败阿里不哥。

1271年(至元八年),取《易经》“大哉乾元”之义,建国号为大元,确定以大都为首都。1274年(至元十一年),命伯颜大举伐宋。1279年(至元十六年)最后消灭了流亡在崖山的南宋残余势力,完成了全国的大统一。

统一全国后,忽必烈重用回回人阿合马。阿合马从中统初便主管中央财政,多方搜刮,权势日重。后阿合马独擅朝政。1282年(至元十九年),大都发生了王著、高和尚刺杀阿合马事件。

此后,忽必烈又先后任卢世荣、桑哥专理财政,都以失败告终。同期,忽必烈接连派遣军队远征日本、安南、占城、缅甸与爪哇,都遭到失败。但抗击海都、笃哇等西北诸王的侵扰和平服东北诸王乃颜叛乱,具有一定积极作用。

1294年(至元三十一年),忽必烈病逝,庙号世祖。

免责申明:以上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北库历史网立场!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或内容不符,请联系我们处理,谢谢合作!
当前文章地址:https://www.beikuopc.com/zatan/558070.html感谢你把文章分享给有需要的朋友!
上一篇:明成祖朱棣活剐三千宫女是怎么回事 郑和七下西洋竟有如此不可告人秘密下一篇:王守仁草书如何书写?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