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北库历史网>中华杂谈>正文

灭蜀之战吴国救援吗 三国东吴出兵时间多长啊

导语:灭蜀之战中,东吴在刘备死后出兵援救蜀汉,历时约一年。虽然未能挽救蜀汉灭亡,但此举显示了东吴与蜀汉的联合抗魏决心。

目录导航:

  1. 灭蜀之战吴国救援吗
  2. 三国演义中关于东吴方面的5个故事
  3. 新三国为啥是马谡去东吴
  4. 吴国的历史
  5. 越国灭亡时间
  6. 三国后期吴国在干嘛
  7. 三国一人独战江东十三人是谁
  8. 东吴文臣排名
灭蜀之战吴国救援吗

灭蜀之战时吴国派兵救援了。东吴派遣两路兵马,一路由大将军丁奉督诸军向魏国寿春攻击,目的是拖住魏军。一路由将军丁封、孙异率领,直奔蜀国,直接救援。但是蜀国投降的太快,东吴军队根本没有来得及发挥作用。

救援了

其实吴国是出兵救援的,只不过,这个时期吴国的情况也不容乐观,由于君主平庸无能,吴国国力也在不断衰落,即使有心救援,但由于自身实力有限,对蜀国帮助有限。

即使这样,吴国也是全力救援蜀国,派出名将丁奉率兵攻打魏国寿春,想通过“围魏救赵”的策略,减轻蜀汉面临的兵力压力,还让刘平从南郡进发,丁封、孙异从汗水进军,派出两路人马救援蜀汉,但刘禅留给吴国的时间太短了,九月向东吴求救,十月就投降曹魏,东吴根本来不及救援蜀国。

没有救援。
因为在灭蜀之战期间,吴国与蜀国关系并不友好,反而互相攻伐。
而且吴国的主力军队也被攻打了,无力向蜀国提供援助。
因此,吴国没有对蜀国进行任何援助。
另外,需要指出的是,虽然灭蜀之战的结果导致了蜀国的灭亡,但对于中国历史的发展,却具有重要的意义。
这场战争导致了中国的统一,也为后来的唐朝和宋朝的兴盛奠定了基础。

三国演义中关于东吴方面的5个故事

三国演义中关于东吴方面的故事有孙策给孙权的遗言内事不决问张昭,外事不决问周瑜。

孙权在百万曹兵压境情况下听从周瑜之计谋联蜀抗曹。

周瑜打黄盖让黄盖诈降并烧毁曹船。吕蒙努力学习让人刮目相看。

周瑜年少领兵,陆逊抗蜀火烧刘备连营。

三国演义中关于东吴方面的故事很多,今天就举其中的五个。

一是火烧赤壁,建安十三年,曹操亲率二十万大军顺江而下。孙权命周瑜和程普率三万精锐水军联合驻樊口的刘备军一起溯江西进,与曹操相遇赤壁,时曹军因水土不服,已染疾病,周瑜用黄盖火攻之计,将曹军舟船全部烧毁,曹军大败。此战为以后的三国鼎立打下坚实基础。

二是孙策之死。孙策给征善战,短短几年就统一江东,他与曹操明争暗斗,最终反目成仇。孙策手下有位太守叫许贡,此人暗通曹操被孙策获知,孙策一怒之下杀了许贡,不料许贡手下有三个门客,找机会刺杀了孙策为主报仇,使孙策英年早逝,孙家差点儿丢了江东,好在孙权少年英武,才保住了父兄之基业。

三是白衣渡江。白衣渡江发生在三国时期的襄樊之战末期,东吴吕蒙发动的一场袭击荆州约一场军事行动。因为在渡江过程中吕蒙让部下都扮成商人的样子,所以把这次战役称为“白衣渡江”,当时关羽正率军北伐不在荆州,吕蒙渡江之后奇袭荆州,切断关羽后路并将之擒获后又杀害,直接引发了与刘备夷陵之战。

四是“赔了夫人又折兵”。刘备的夫人死了之后,孙权和周瑜为了要回荆州,假惺惺的邀刘备过江,说要把孙权的妺妹嫁给刘备,好在刘备过江相亲时控制住他。刘备在赵云的保护下过冮相亲,用诸葛亮的三个锦囊妙计,弄假成真,娶了孙权的妹妹,之后带她回荆州,周瑜带兵追赶却中了诸葛亮的埋伏,吴军大败,这就是有名的“赔了夫人又折兵”。

五是草船借箭。草船借箭发生在赤壁之战中,周瑜为了陷害诸葛亮,让他用十天时间造十万支箭。诸葛亮却说只用三天就行,他在许多船上扎了很多草人,假扮成士兵,夜晚利用大雾向曹操的军营开去,曹操多疑不敢出兵,只是用箭射,结果都射在草人上,诸葛亮不费一兵一卒就得了十多万支箭,这就是有名的“草船借箭”。

以上就是发生在三国演义中吴国的故事。

新三国为啥是马谡去东吴

在《新三国》中,马谡去东吴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马谡是刘备的谋士,他在蜀国内部的地位并不稳固,受到了其他谋士的排挤和质疑。

其次,东吴是蜀国的敌对势力,马谡的去向可以作为一种示好的姿态,以缓和两国之间的紧张关系。

此外,马谡在军事上并不出色,他的才能更适合于外交和谈判,因此派他去东吴可以发挥他的长处,为蜀国争取更好的外交结果。总的来说,马谡去东吴是出于政治和外交的考虑,以维护蜀国的利益和稳定。

新三国出使吴国的是马谡是在胡编乱造。

马谡,字幼常,襄樊宜城人,侍中马良之弟,蒋琬称赞马谡为“智计之士”。初以荆州从事跟随刘备取蜀入川,历任绵竹县令、成都县令、越嶲太守。蜀汉丞相诸葛亮用为参军。马谡才器过人,好论军计。诸葛亮向来对他深为器重,每次接见谈论,从白天到黑夜。 新三国出使吴国为什么是马谡 高导改的,因为邓芝没定演员,之前也没戏份典故名气也没马谡大,怕观众不认识或记不住,所以就用马谡了,也算给马谡失街亭前加点功劳,更着重表现诸葛亮杀马谡的不应该。

在新三国中,马谡被派去出使东吴的原因是因为高导需要给马谡增加一些功劳,同时也为了给后来诸葛亮杀马谡营造更高的情感氛围。

此外,由于邓芝没有定演员,也没有足够的戏份和名气,所以高导选择了马谡作为出使东吴的人选。

为了稳住东吴,诸葛亮决定派马谡出使东吴劝说孙权,马谡也谨遵诸葛亮的嘱托来到东吴。恰巧的是此时曹魏也派出使臣来到东吴,劝说孙权出兵伐蜀。

然而此时马谡面对吴主孙权,马谡显着一副大气凌然的样子,不卑不亢大大方方的说出了东吴伐蜀的利害关系,最终用他的三寸不烂之舌说服了孙权,为了让东吴表示诚意,硬是让孙权将魏使当场烹杀

吴国的历史

吴国春秋时诸候国。

吴国(公元前12世纪一公元前473年),存在于长江下游的姬姓诸候国。也称勾吴,工吴,攻吾,大吴,天吴,皇吴。吴国境位于今苏皖两省长江以南部分及环太湖的浙江北部。太湖流域是吴国核心。国都前期在梅里(今无锡梅村),后期在吴(今苏州)。吴国是春秋中后期强大的诸侯国。在阖闾,夫差时达到了巅峰。

吴国(公元前12世纪―公元前473年),存在于长江下游地区的姬姓诸侯国 ,也叫勾吴、工吴、攻吾、大吴、天吴、皇吴。

吴国国境位于今苏皖两省长江以南部分以及环太湖浙江北部,太湖流域是吴国的核心。国都前期位于梅里(今无锡梅村),后期位于吴(今江苏苏州),是春秋中后期最强大的诸侯国之一,在吴王阖闾、夫差时达到鼎盛。

吴国鼎盛时灭亡淮夷、徐夷、州来、巢、钟离、钟吾、邗等一众东夷之国和楚国属国而疆域大为扩张,成为东南霸主。吴国还曾击败郯、胡、沈、陈、许、蔡、顿、鲁,柏举之战攻入楚都迫使楚国迁都,夫椒之战南服越,艾陵之战北败齐,黄池之会会盟晋。吴钩是冷兵器里的典范,充满传奇色彩,历代文人写入诗篇,成为驰骋疆场、骁勇善战、励志报国的精神象征。

吴国有季札通习中原礼乐。有孙武、伍子胥等名将,诞生《孙子兵法》,开凿邗沟(今京杭大运河)。出如火如荼、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等典故。前473年,越王勾践复仇吞并吴国。

据史书记载周太王生有三子,长子太伯(泰伯)、次子仲雍和小儿子季历。 季历的儿子姬昌聪明早慧,深受太王宠爱。周太王想传位于姬昌,但根据当时传统应传位于长子,太王因此郁郁寡欢。泰伯明白父亲的意思后,就和二弟仲雍借为父采药的机会一起逃到荒凉的江南,定居于梅里(今江苏无锡的梅村),自创基业,建立了勾吴古国。

太伯、仲雍"断发文身",接受当地习俗,主动融入当地社会,并把中原先进的农耕技术带到当地,于是上千小部族,自愿归附于太伯。"泰伯奔吴",无疑是一次中原文化与东南文化的融合与交流,对长江下游地区的开发有着重大的意义。

太伯死,无子,其弟仲雍继位;就是吴仲雍。仲雍死,其子季简继位。季简死,其子叔达继位。叔达死,其子周章继位。那时正值武王战胜殷纣,寻找太伯、仲雍的后代,找到了周章。周章已经是吴君,就此仍封于吴。又把周章之弟虞仲封在周北边的夏都故址,就是虞仲,位列诸侯。

周章死,其子熊遂继位。熊遂死,其子柯相继位。柯相死,其子强鸠夷继位。强鸠夷死,其子余桥疑吾继位。余桥疑吾死,其子柯卢继位。柯卢死,其子周繇继位。周繇死,其子屈羽继位。屈羽死,其子夷吾继位。夷吾死,其子禽处继位。禽处死,其子转继位。转死,其子颇高继位。颇高死,其子句卑继位。这时晋献公灭掉了周北虞公,为的是开拓晋国版图、征伐虢国。句卑死,其子去齐继位。去齐死,其子寿梦继位。寿梦继位后吴国方始日益强大,自称为王。

从太伯创建吴国算起,到第五代时武王胜殷朝,封其后代为二国:其一为虞国,在中原地区,其一为吴国,在夷蛮地带。到第十二代时晋国灭掉了中原地区的虞国。又过了两代,夷蛮地带的吴国兴盛起来。总计从太伯至寿梦共传十九代人。

公元前584年(王寿梦二年),楚国流亡在外的大夫申公巫臣怨恨楚国大将子反,逃到晋国,由晋出使吴国,教给吴国用兵之术和车战之法,让他儿子做吴国的行人之官,吴国从此开始与中原各国交往。吴国开始派兵征伐楚国。前570年(王寿梦十六年),楚共王征伐吴国,直至衡山。

公元前561年(王寿梦二十五年),王寿梦死。寿梦有四个儿子:长子叫诸樊,次子叫余祭(zhài,寨),三子叫余昧,四子叫季札。季札贤能,寿梦生前也曾想让他继位,但季札避让不答应,于是让长子诸樊继位,总理诸种事务,代理执掌国政。

公元前560年(王诸樊元年),诸樊服丧期满,要把君位让于季札。季札推辞说:"曹宣公死后,各国诸侯和曹国人都认为新立的曹君不义,想要立子臧为曹君,子臧离开曹国,以成全曹君继续在位。君子评论子臧说他'能遵守节义'。您作为长子本是合理的继位人,谁敢干犯您呢!当国君不是我应有之节。我虽无能,也愿学习子臧那样的义举。"吴国人坚持要立季札,他反而抛弃了家室财产去当农民,吴人只好放弃了这个打算。秋天,吴又征伐楚国,楚打败了吴军。前557年(王诸樊四年),晋平公方始继位。

公元前548年(王诸樊十三年),王诸樊死去。留下遗命把君位传给其弟余祭,目的是想按次序以兄传弟,一定要把国位最后传至季札为止,来满足先王寿梦的遗愿。而且因为兄弟们都赞赏季札让国的高风亮节,大家都想把国君之位让给别人,这样就能依次渐渐传到季札身上了。季札被封在延陵,因此号为延陵季子。

公元前482年(夫差十四年)春,吴王北上与诸侯盟会于黄池,想称霸中原保全周室。六月丙子,越王勾践伐吴。乙酉,越兵五千人与吴兵交战。丙戌,俘获吴国太子友。丁亥,越军进入吴国。吴人向夫差报告失败的消息,吴王害怕有人泄露消息,让会盟的诸侯听到这个消息,于是怒斩七人于帐前。 七月辛丑,吴王与晋定公争夺盟主之位。吴王说:"在周室宗族中我的祖先排行最大。"晋定公说:"在姬姓诸国中只有我晋国当过霸主。"晋国大夫赵鞅发怒,要攻吴王,这才让晋定公当了盟主。吴王盟会已毕,与晋定公分手,想伐宋国。太宰嚭说:"你能打败宋国,但你不能留下来占有它。"于是领兵归国。吴国没有了太子,国内空虚,吴王在外很久,士卒疲惫,于是就派使者带上厚礼与越国媾和。

公元前478年(夫差十八年),越国更加强大。越王勾践率兵伐吴,大败吴兵于笠泽。楚国灭了陈国。

公元前476年(夫差二十年),越王勾践再次伐吴。前475年(夫差二十一年),越兵围困吴国。前473年(夫差二十三年)十一月丁卯,越国打败吴国。越王勾践想把吴王夫差流放甬东,给他百户人家,让他住在那里。吴王说:"我老了,不能再侍奉越王。我后悔不听子胥之言,让自己陷到这个地步。"于是自杀而死。越王灭掉吴国,杀死了太宰嚭,因为他不忠于主上,然后引兵归国。

越国灭亡时间

越国是中国春秋战国时期的一个国家,其灭亡时间为公元前222年左右。此时,秦国崛起,开始对周边诸侯国展开征服,越国也遭到了秦国的攻击。经过一系列战争,越国最终被秦国征服并吞并,成为了秦朝的一部分。越国在历史上虽然存在时间不长,但其文化和历史遗产仍然被人们所关注和传承。

公元前秦灭亡后,越国成为楚国的附庸国。
公元前333年,楚国发动战争,越国被灭。
因此,越国的灭亡时间是公元前333年。
历史上越国曾分裂多次,但最终在楚国的进攻下彻底灭亡了。
值得注意的是,越南得名于越国,但是越国的范围远不如现在的越南那么大。

为公元前111年。
因为在公元前111年,汉武帝发动南征北战,打败越王勾践的后代越嬴,结束了越国的存在。
此外,越国的灭亡也标志着中原文明向南方地区的传播,同时也促进了中越文化的交流和融合。

越国灭亡于公元前207年。
因为汉朝为了扩张领土,发动了对越南的攻击,越国在多次抵抗失败后,最终被消灭。
这场战争是中国历史上对外征服战争中的重要一场,也是越南历史上非常重要的战争之一。
在此之后,越南开始受到中国文化和政治影响,而越国也成为了历史的名词。

越国的历史时间跨度比较长,有不同的含义和时期,以下是对越国灭亡时间的一些概述:

1. 越南的越南时期(前2879年-前179年):据传越南的历史起源可以追溯到前2879年,不过在前179年左右,越国在秦朝的统一战争中被中国所灭。

2. 胡越之战时期(公元前179年-公元前111年):前179年, 中国西汉朝派遣军队进攻越国,这场战争被称为胡越之战,最终越国被灭,但是越南的其他国家并没有被征服。

3. 东汉时期(公元43年-公元220年):东汉时期,越南地区成了中国的一个行省,称为交州。然而,后来越南地区出现了多个地方势力,逐渐与中国汉朝脱离关系。

4. 南北朝时期(公元420年-公元589年):南北朝时期,越南地区由于内部的战争而相对独立,而在北部地区则受到南朝梁朝的影响。

综上所述,越国被中国所灭的时间是在公元前179年左右。

越国于公元前306年灭亡

战国初年,公元前306年(一说是公元前333年),楚国灭越, 周显王三十六年公元前333年,楚威王败越,杀越王无疆,尽取吴故地至浙江钱塘江,周赧王九年公元前306年,楚乘越内乱灭越国,所以公元前306年被史学家认为是越国被灭的确切时间。

越南国灭亡的时间为公元前207年,当时越南北部的越王阮离居于百越之地,被秦朝所灭,从此结束了越南的独立状态。

随后,越南先后被汉、唐、宋、元、明、清等朝代所统治,直到20世纪初才逐渐走向独立。

春秋越国是被楚国灭掉的。

1、公元312年 越王无疆被楚国灭亡。越国夹在齐国和楚国中间,307年越国本想攻打齐国,齐国派使者说服无疆灭楚国。

越国灭亡是在前306年, 勾践死于前465年,其后越国依然存在159年之久。越国灭亡是在勾践死后159年的越王无疆时期。

越王无疆时期,越国夹在楚国和齐国中间,越国想发兵向北攻打齐国,然后又想向西攻打楚国,越国本想与中原齐国和楚国争权。

三国后期吴国在干嘛

三国演义中三国后期的吴国一直在出于内斗之中,三国后期晚年的孙权逐渐变得残暴而且不听劝告,朝政日渐腐败,孙权死后他的儿子们抢夺皇位,最后由更加残暴的孙皓做了皇上,孙皓上位后,荒淫无道残害忠良,搞得天怒人怨,司马昭趁机派兵灭了吴国

三国一人独战江东十三人是谁

曲阿小将一人对战十三人

太史慈和这名小将一前一后纵马狂奔,正好碰到孙策带着手下十三员战将迎面而来,于是双方开展了一场神奇的大战!孙策和太史慈抓单战在一处,而孙策手下程普、黄盖等十三员战将就与跟着太史慈一起出战的曲阿小将缠斗在一起,随后孙策跟太史慈打的是昏天黑地。一个多时辰以后刘繇得到了孙策落单的情报,立马派兵赶来支援太史慈,而孙策的随同人员依然没有出现。虽然没有曲阿小将正面迎战十三员战将的描述,但是其人的勇武可见一斑,就算是神人吕布也只能以一对三,曲阿小将可以一人对战十三人,那是何其厉害的存在!

是太史慈。

孙策、程普、黄盖、徐盛、丁奉、蒋钦、陈武、周泰、韩当、甘宁、凌统、董袭、潘璋。是江东13骑。太史慈引开孙策之后,两个人在僻静处又打了个平手,最后,孙策抢了太史慈的手戟,太史慈抢了孙策的头盔。难分难解的时候,这时,刘繇接应军一千多人来接应太史慈了,而孙策这边,程普等十二员猛将也来接应孙策,双方混战时,周瑜带兵也来接应孙策了,刘繇也亲自率大军来了,双方这才解散。

是诸葛亮。

《舌战群儒》简介:三国时的诸葛亮,可谓闻名了古今中外。特别是他过江东舌战群儒的故事,更是成了三国一人独战江东十三人的千古美谈。但是,也有很多人认为,诸葛亮“舌战群儒”事迹在历史上是不存在的。只是在《三国演义》的小说中,夸大了诸葛亮的能力。

东吴文臣排名

张 昭 (字子布),三国时期的治世之才,善丹青,被孙策、孙权倚重。

陆 逊 (字伯言),三国时期东吴名将,历任吴国大都督、上大将军、丞相。

鲁 肃 (字子敬),汉族,临淮东城(今安徽定远)人,中国东汉末年杰出战略家、外交家。

吕 蒙 (字子明),将关羽干掉的东吴名将,陈寿评论“有国士之量”。

诸葛谨(字子瑜),孔明的兄长。

步 骘 (字子山),三国时期孙吴重臣及将领,官至吴国丞相,被封临湘侯,有二子步协、步阐。

贺 邵 (字兴伯),吴国后期的一名能正直进言的大才。

顾 雍 (字元叹),三国孙吴丞相、政治家,是为吴国伯乐也,为孙权推荐很多大才。

第一位:张昭,彭城人,即现今江苏省徐州市。张昭,字子布,少有才名,多次被州郡举荐,但皆不出仕,差一点为此丢了性命。当时的徐州刺史陶谦因表举张昭为茂才被拒而怀恨在心,将其治罪下狱,幸得琅琊名士赵昱四处奔走、多方营救才得以幸免。汉末时分,天下大乱,张昭随同乡民一起南渡避难,后被孙策聘为上宾,成了孙策早期谋士之一。

张昭老成持重,在东吴群臣中有崇高威望。孙策弥留之际,将孙权托付给张昭。张昭不辱使命,尽心辅佐孙权,保证了孙权继位时江东政局的稳定。孙权执政期间,虽与张昭屡次发生激烈冲突,但对张昭也极为尊重。张昭仕吴期间,历任长史、抚军中郎将、军师、绥远将军等职。

黄龙元年(公元229年),张昭以年老体衰为由,辞官养老。孙权感念其功绩,改封其为辅吴将军,赐爵娄侯,食邑万户。张昭回到家中后,仍心念国事,常教诲族中子弟为官侍君之道,其子张承、张休、侄子张奋及孙子张震等人,都是东吴中后期名臣。嘉禾五年(公元236年),张昭在家中病逝,享年八十一岁。

第二位:张纮,广陵人,即现今江苏省扬州市广陵区。张纮,字子纲,是早期效力孙策的谋士之一。张纮的经历与张昭颇为相似,少时游学京都,回乡后被州郡推举出仕,皆不就。孙策早年在江都时就曾数次拜访张纮,最终得到张纮的指点,定下了雄踞江东的发展战略。

孙策时期,张纮与张昭被并称为“二张”,孙策出兵时,总是一人从征、一人留守。建安四年(公元199年),张纮受命朝见东汉天子时被强行留在许都,并担任了一年多的侍御史。孙策病逝后,张纮返回江东辅佐孙权,历任会稽东部都尉、长史等职。张纮仕吴期间,孙权对其非常敬重,对他的劝谏也都悉数采纳,是孙权当时最为依仗的重臣之一。不过,张纮在建安十七年(公元212年)病逝,终年六十岁。

第三位:严畯,彭城人,即现今江苏省徐州市。严畯,字曼才,少年时便以才华出众而闻名,避乱江东时被张昭举荐出仕东吴,历任骑都尉、从事中郎、卫尉、尚书令等职。严畯效力东吴期间,备受孙权器重。鲁肃病逝时,孙权曾想让他接替鲁肃统兵,但严畯坚决辞让不受。严畯性情耿直,为东吴的事业鞠躬尽瘁,直到七十八岁在任上病逝。

第四位:卫旌,广陵人,即现今江苏省扬州市广陵区。卫旌,字子旗,少有才干,性情刚烈,早年避乱江东时与步骘交好,二人白天以种瓜为业,晚上刻苦攻读、博览群书,于建安五年(公元200年)投靠孙权帐下效力。卫旌早年常随同孙权出征,在作战中屡建功业,黄龙元年(公元229年)被晋升为武陵太守。步骘向太子孙登举荐的十一人中,卫旌排在第八位。卫旌最后官至尚书,在任上病逝。

第五位:范慎,广陵人,即现今江苏省扬州市广陵区。范慎,字孝敬,才华卓著,严谨刚直,是东吴中后期名臣。范慎早年仕从东吴,后被孙权聘为太子宾客,孙亮继位时入朝担任侍中,后任武昌左部督。范慎不仅在文学上造诣颇深,写有多篇著作,且在军事上也很有作为,尤其善于治军。他统领的兵马军纪严整、士气高昂,广受赞誉。吴末帝孙皓迁都武昌后,晋升范慎为太尉,但范慎托病辞职还乡,最后于家中病逝,终年六十九岁。

免责申明:以上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北库历史网立场!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或内容不符,请联系我们处理,谢谢合作!
当前文章地址:https://www.beikuopc.com/zatan/560409.html感谢你把文章分享给有需要的朋友!
上一篇:为什么说诸葛亮是历史的大罪人 诸葛亮有多残忍啊下一篇:太阳系的概念是谁建立的 惊喜!天文学家发现迄今最古老“太阳系”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