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北库历史网>中华杂谈>正文

夏朝到西周朝多少年 西周到底是什么时期的历史

导语:夏朝到西周朝历时约500年,西周朝是中国历史上重要的朝代之一,其历时约800年,是中国古代文明的高峰期之一。

目录导航:

  1. 夏朝到西周朝多少年
  2. 东周西周以什么为单位
  3. 商和西周是什么关系
  4. 西周与东周如何划分
  5. 西周属于新石器时期吗
  6. 西周多少年历史
  7. 西周是1046还是1029
夏朝西周朝多少年

夏朝(约公元前2146年-前1675年)

商朝 公元前 1562 年 -- 前 1066 年

周朝分为西周和东周.西周从公元前1046年到公元前771年;东周自公元前770年到公元前256年.周朝共传30代37王,延续约800年时间.

夏朝到西周朝有一千年左右。夏朝大约公元前2070年到公元前1600年。西周朝大约公元前1046年到公元前771年。夏朝是禹的儿子启建立的国家。是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政权。从此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私有制代替了公有制。私天下代替了公天下。夏朝的最后一个君王是桀。西周朝是周武王姬发建立的政权。西周朝的最后一个君王是周幽王。

夏朝约前2070开始,周朝前256年结束,经历了大约1800年。

1、夏朝

夏朝(约前2070~前1600)是中国史书中记载的第一个世袭制朝代。夏时期的文物中有一定数量的青铜和玉制的礼器,年代约在新石器时代晚期、青铜时代初期。

根据史书记载,禹传位于子启,改变了原始部落的禅让制,开创中国近四千年世袭的先河。因此中国历史上的“家天下”,从夏朝的建立开始。

夏族的十一支姒姓部落与夏后氏中央王室在血缘上有宗法关系,政治上有分封关系,经济上有贡赋关系,大致构成夏王朝的核心领土范围。

夏西起河南省西部、山西省南部,东至河南省、山东省和河北省三省交界处,南达湖北省北部,北及河北省南部。这个区域的地理中心是今河南偃师、登封、新密、禹州一带。

一般认为,夏朝共传十四代,十七后(夏朝统治者在位时称“后”,去世后称“帝”),延续约471年 ,为商朝所灭。后人常以“华夏”自称,使之成为中国的代名词。

2、商朝

商朝(约公元前1600年—约公元前1046年),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二个朝代,是中国第一个有直接的同时期的文字记载的王朝。

夏朝方国商国君主商汤率方国于鸣条之战灭夏后,以“商”为国号,在亳建立商朝。之后,商朝国都频繁迁移,至其后裔盘庚迁殷后,国都才稳定下来,在殷建都达273年,因此商朝又被后世称为“殷”或“殷商”。

商朝经历了三个大的阶段。第一阶段是“先商”;第二阶段是“早商”;第三阶段是“晚商”,前后相传17世31王,延续500余年。末代君主帝辛于牧野之战被周武王击败后自焚而亡。

3、周朝

周朝(前1046年—前256年)是中国历史上继商朝之后的第三个王朝。周王朝共传国君32代37王,享国共计791年。

周朝分为“西周”(前1046-前771年)与“东周”(前770年-前256年)两个时期。西周由周武王姬发创建,定都镐京(宗周)(今陕西西安西南);周成王五年,营建都城洛邑(成周)(今河南洛阳);

公元前770年(周平王元年),平王东迁,定都雒邑(成周)(今河南洛阳),此后周朝的这段时期称为东周。史书又将西周和东周合称为两周。

扩展资料:

历史考究:

经夏商周断代史研究和中华文明探源工程初步勾勒出了公元前2500至前1500即尧舜时代到夏商之际的社会图景。

中原地区包括禹都阳城(今河南郑州登封王城岗遗址)在内的夏朝时期六座规模大、等级高的中心性都邑,被列入了研究重点。

中国传统文献中关于夏朝的记载较多。在河南省西部发现的二里头文化具备了属于夏文化的年代和地理位置的基本条件,但一直未能出土类似安阳殷墟甲骨卜辞的文字记载。

许多中外历史学家认为,斟鄩(河南洛阳偃师夏都二里头遗址)的全期或第一、二期是夏朝都城的遗迹。

殷墟的发掘,确证了中国商王朝的存在。商朝处于奴隶制鼎盛时期,奴隶主贵族是统治阶级,形成了庞大的官僚统治机构和军队。

甲骨文和金文的记载是目前已经发现的中国最早的成系统的文字符号。在商朝时期,长江流域也平行存在发达的非中原文明。

东周西周以什么为单位

周代以前的长度单位的名称,经过《汉书·律历志》的整理,保留了寸、尺、丈三个,并在寸位以下加一“分”位,丈位以上加一“引”位,都是十进,这就是所谓五度。

长度的小单位,一般都是算数学者使用的。所谓“度长短者,不失毫厘”,只是表示测量时应该具有微小数的精度的意思。

《孙子算经》卷上有“蚕所吐丝为忽,十忽为一秒,十秒为一毫,十毫为一厘,十厘为一分”的说法。这些十退位的分、厘、毫、秒、忽成为算术上专用的小数名称和长度小单位名称。

1、西周由周武王姬发创建,定都镐京和洛邑;东周由周平王姬宜臼建立,定都洛邑。其中东周时期又称“春秋战国”,分为“春秋”及“战国”两部分。

2、西周时,周朝鼎盛,四方诸侯都望之臣服,天下还算和平。东周时,周朝衰微,朝纲不振,四方诸侯各自为政,互相侵略吞并,争霸称王。

3、西周时完全是奴隶社会,而东周是向封建社会转化的过渡阶段。

4、西周时文化历史留下的典籍与东周相比,显得极少,在文化科学方面都没有东周活跃。

东西两周位于诸强国之间,不能同心协力,反而彼此攻杀。至赧王五十九年(前256年),西周被秦所灭,赧王死。七年后,东周国亦被秦所灭,东周覆亡。共传25王,历时515年,这一时期是中国的社会制度转变的时期,以铁器的广泛使用为标志的。自东周灭亡之后,历史正式进入了封建社会时期。

二、依据:

都城的位置。周幽王与郑桓公均被犬戎所杀。随后,申、鲁、许等诸侯国拥立姬宜臼继位。姬宜臼为避犬戎之难,于公元前770年迁都洛邑,是为周平王,史称东周。“平王之时,周室衰微,诸侯强并弱,齐、楚、秦、晋始大,政由方伯”,周平王在内外交困中度过五十年。

三、简介:

1、西周(前1046年―前771年)是由周文王之子周武王灭商后所建立,至公元前771年周幽王被申侯和犬戎所杀为止,共经历11代12王,大约历经275年。定都于镐京和丰京(今陕西西安西南),成王五年营建东都成周洛邑(今河南洛阳)。

2、东周(前770年-前256年),中国历史上继西周之后的朝代,诸侯拥立原先被废的太子宜臼为王,史称周平王,延续周朝,定都洛邑(今河南洛阳),史称东周,以别于西周。东周的前半期,诸侯争相称霸,称为春秋时代;东周的后半期,周天子名存实亡,各诸侯相互征伐,称为战国时代。

商和西周是什么关系

周朝分为西周和东周。

周的建立很不容易,经历了好几代人的努力,因为长期处于戎族的包夹之中。

周刚刚开始连温饱都解决不了,因为戎族不喜欢生产,喜欢抢劫。

周后来找到了靠山,东面地区的商朝。商朝虽然称霸东面,但西面的控制力相当薄弱,于是两个首领准备联合起来做大,不过周那时候只能当小弟。

周在投靠了商之后,往南迁徙,离商朝更近了,戎族终于不敢来了。

在经历了季历之后,西边的戎族都知道东边有个商,周打着商的幌子到处攻击,于是地盘大了,到了文王的时候已经占了全中国的2/3,商开始急了。

但周的势力比商差远了,不过纣王时,诸侯离心,穷兵黩武,国力耗尽。然周找准了机会,牧野之战一下子搞定了商,经过几年努力,周到处分封自己的亲戚,终于天下大部分属于周的势力了。

周朝建立了,周朝又分西周和东周。

商朝被周朝灭亡,周朝取代商朝成为新王朝。关于商朝被周朝取代的原因,周公言明是因商朝德不配天,历史记载则是商纣王荒淫无道,宠任奸妃妲己。

殷商是中国历史上第二个朝代,有500余年历史。周朝总共791年,其中西周275年。王朝更替是历史上很正常的事情,主要是贵族利益相冲突。

它们是前后接续的两个朝代。商朝被西周所灭。

商朝末年,商纣王痴迷女色,整日酒池肉林,过着神仙的生活,也不理朝政。

周武王伐纣,经过牧野之战,终于推翻了商朝,建立了西周王朝。

西周总共统治了四百多年,社会有了发展。

周取代了商。

《史记》中记载,商纣王的罪行中有以酒为池,悬肉为林。这条罪行其实很经不起推敲,以酒为池并不是储存酒的好办法,很容易变酸;而悬肉为林就更可笑了,想想看,纣王的后宫挂着一片死猪肉,那是享受还是受罪啊?并且,商纣王最严重的罪行炮烙之刑,实际上很快就被废除了。

如果不用偏见的眼光,很容易就会发现周朝与商朝之间的战争完全是周朝挑起的。严格意义上说,周朝就是侵略者,取胜之后,就是征服者。周朝为什么侵略商朝?其实与商纣王的无道没有一毛钱关系,而是与周朝的社会状态相关。

夏商周三代中,夏朝是一个牧业国家,只对水草感兴趣,对于土地则缺乏概念,因此夏朝限制在现在的山西内蒙古一带,并没有扩张的欲望。夏朝灭亡之后,其遗民就成为后来的北狄,直到周朝还是野蛮民族的形象。至于后来的匈奴、蒙古等民族,都是夏代的遗民。

商朝则与夏朝不同,商朝是一个商业国家,这样的国家需要占据地理上的中心地位,但是对于土地也没有太大的欲望,他们只需要商业上的便利。也正因为对于土地并没有兴趣,商朝的扩张性并不强,几百年的时间里,疆土没有扩大。而周朝与商朝截然不同,周是一个农业国家。作为一个农业国家,最看重的自然就是土地,周朝对于土地的追求到了痴迷的地步。他们甚至认为,天下所有的土地都应该是他们的。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在周代的法律中,土地的所有权全都归于周王,不要说普通老百姓不能拥有土地,就是诸侯也没有土地的所有权。正是基于对土地的无限追求,周朝一建立,就开始四处侵略。而中原腹地的黄河流域的肥沃土地,正是周朝垂涎欲滴的。所以,周朝对于商朝的侵略是必然的,其目的就是土地,而不是伸张正义。

周朝能够战胜商朝,也并不是正义战胜邪恶这么简单的事情,而是周朝的战斗力比商朝强大。作为农业国家,周朝的社会组织能力远远强于商朝,军队的训练也比商朝强大,而且,纪律更严明,思想更统一。作为商业国家,商朝社会形态比较松散,军队的战斗力也比较差一些。更重要的一点是,作为商业国家,商朝更注重契约和形式,表现在战争中,就显得古板保守。对于这一点,春秋时期的故事就很能说明问题。

宋国是商朝的遗国,政治文化经济都保留了商朝的原生态。在春秋时期,宋国曾经与周文化的鲁国和郑国之间进行过数十场战争,按理说,宋国的国家规模大于郑国和鲁国,在实力上处于上风,可是战争的结果却是一边倒,宋国基本上是每战必败。为什么这样呢?我们只能解释为宋国的文化不适合于战争。事实上,在宋国与鲁国和郑国的战争中,鲁国和郑国常常随机应变,可是宋国人就刻板保守。

西周与东周如何划分

西周与东周的划分,是根据国都的变化来划分的。

西周(前11世纪—前771年),中国历史上继商朝之后的朝代,建都于宗周(今陕西省西安市西部),由于周朝后来将都城东迁,周平王将京都从宗周迁至洛邑(今河南省洛阳市),历史上称东迁以后的周王朝为东周。

西周属于新石器时期吗

不是,应该是新石器文化时期,青铜器时期在后面了,不能称之为早期人类新石器文化 距今7000年~3700年,按最早发现地点及所代表的发展阶段划分为早、中、晚三期:早期称仰韶文化,距今7000年~5000年,1921年发现于河南渑池县仰韶村;中期称龙山文化,距今5000年~4100年,1928年发现于山东省章丘县龙山镇;晚期称二里头文化,距今4100年~3700年,最早发现于河南偃师二里头,为夏代文化遗址。

西周多少年历史

西周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朝代,存在了275年。西周从建国到灭亡的时间为公元前前1046年至公元前前771年,共传12王11代。西周是由周文王之子周武王姬发灭商后所建立,定都于镐京

西周是1046还是1029

夏商西周确定为公元前1046年。公元前1029年一说不很了解。但有公元前1027年之说。古本《竹书纪年》有西周总年为257年的记载(即西周开国之年为公元前1027年),历史文献关于西周总年的记载仅此一见。所以,以往的历史纪年表中,往往有以公元前1027年作为西周的开国之年,即源于此。

西周建立的时间是公元前1046年,这是夏商周断代工程确定的。

以前也有公元前1029年西周建立的说法。不过,现在教科书也采用了公元前1046年的说法,公元前1029年的说法已经被放弃了。

据夏商周断代工程成果简稿,沣灰坑年作C14测年得克商介于前1020-前1050年之间。

殷墟四期(即商末期)甲骨C14 测得范围为前1080-前1040年。

琉璃河一期一段墓葬(即第一代燕侯墓)时为前1040-前1006。

曲村一期一段(第一代晋侯墓时期)为前1020 -前970年。

对这些与克商之年有关系的遗址C14测年所作综合分析,正与推定的前1046年克商之年相对应,它正合于C14测定的无商之年的范围。

故经过综合分析,所以做出判断,公元前1046年为克商之年的最优解。

周朝(前1046-前256)是我国历史上继夏朝、商朝之后的又一个奴隶制王朝,享国790年,共历37位帝王。

其中,西周(前1046-前771)历12王,东周(前770-前256)历25王。东周又分为春秋时期(前770-前476)和战国时期(前475-前221年)。

周王朝是夏商周三代奴隶社会中最后一个集权国家,也是我国古代奴隶制度社会的鼎盛时期。

西周(前1046~前771年),中国历史上的朝代。公元前十一世纪周武王灭商,建国号为周,定都于镐(陕西长安沣河以东周成王、周康王统治期间,社会安定、百姓和睦、“刑错四十余年不用”,史称“成康之治。周厉王前后, 私有土地日益发展, 公元前841年的国人暴动预示着奴隶制危机的到来, 王权从此衰落。周宣王不籍千亩, 标志着井田制在王畿内的崩溃。公元前771年周幽王被犬戎和申侯杀死,次年周平王东迁洛邑。历史上把平王东迁之前称之为西周,西周从武王灭商到幽王亡国, 共传12王11代。

西周是我国奴隶社会的鼎盛时期, 社会生产力比之商代更加提高, 农业繁盛, 文化也进一步发展。宗法制和井田制是当时最基本的社会政治制度和经济制度。周王朝强盛时, 势力所及, 南过长江, 东北至今辽宁省, 西至甘肃省, 东到山东省。

免责申明:以上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北库历史网立场!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或内容不符,请联系我们处理,谢谢合作!
当前文章地址:https://www.beikuopc.com/zatan/560705.html感谢你把文章分享给有需要的朋友!
上一篇:两姐妹嫁给爷孙,妃后两得情缘,是怎样的感人故事?下一篇:许诸、于禁、典韦在历史上是如何互相影响的?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