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北库历史网>中华杂谈>正文

什么史书记载着唐初 唐朝时期历史大事记

导语:《旧唐书》和《新唐书》是记载唐初至唐朝末期历史大事的史书,其中包括了唐太宗、武则天、唐玄宗等重要历史人物的生平和事迹,还记载了唐朝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发展变化。

目录导航:

  1. 什么史书记载着唐初
  2. 唐朝年代表
  3. 1628年历史大事
  4. 中国历史上有哪些促进西方文化交流的大事记的故事名称
  5. 1997年发生哪些重大事件
  6. 元和年间大事记
什么史书记载着唐初

《唐书》记载着唐初的历史。

《唐书》泛指记录唐代历史的纪传体正史,有《新唐书》、《旧唐书》两种。五代时期,后晋时刘昫、张昭远等编纂了一部《唐书》,至宋代,欧阳修、宋祁等又编纂唐代史书,亦称“唐书”。

为对两者加以区分,史家便将欧阳修等人所著之唐书称为《新唐书》,而将刘昫等人的著作称为《旧唐书》。

记载唐朝建立过程的史籍是:《贞观政要》。

《贞观政要》是唐代史学家吴兢著的一部政论性史书。全书十卷四十篇,分类编辑了唐太宗在位的二十三年中,与魏征、房玄龄、杜如晦等大臣在治政时的问题,大臣们的争议、劝谏、奏议等,以规范君臣思想道德和治同军政思想,此外也记载了一些政治、经济上的重大措施。它和《旧唐书》、《新唐书》、《资治通鉴》等有关贞观政事的记载相比,较为详细,为研究唐初政治和李世民、魏征等人的政治思想提供了重要资料。书中提出了"君依于国,国依于民"的重民思想,务实求治、与民休息、重视农业、发展生产的施政方针,"爱之如一"较为持平的民族政策,用人惟贤才的主张,广开言路的开明措施,尊儒重教的文化政策,仁德先行、省刑慎罚的统治策略,以及俭约慎行、善始慎终的人格要求。它是中国开明封建统治的战略和策略、理论和实践的集大成。

贞观政要》是一部政论性的史书。这部书以记言为主,所记基本上是贞观年间唐太宗李世民与臣下魏征、王珪、房玄龄、杜如晦等人关于施政问题的对话以及一些大臣的谏议和劝谏奏疏。此外也记载了一些政治、经济上的重大措施。

《太平广记》中收录了很多唐代的传奇小说

《册府元龟》为宋代四大部书之一,收录各代君臣事迹

《长安志》 中国现存最早的古都志。宋熙宁九年(1076)宋敏求撰。着重记述唐代旧部,并上至汉以来长安极其附属县的情况。

《大唐西域记》虽然大部分为唐贞观时期的西域风貌和天竺佛教的情况,但也有部分贞观时期的事迹

《全唐文》是有唐一代(包括五代)文章的总集,也是迄今唯一最大的唐文总集。可以从中找到很多当时的诏书、墓志、文章、奏折原文。

个人认为《全唐文》最有用,很多人物传记可以在新旧唐书中找,不过墓志,诏书一类的就只有看《全唐文》,还有《全唐文遗考》。

《唐才子传》 唐五代诗人简要评传汇集。此书对中、晚唐诗人事迹所记尤详,也包括部分五代诗人。按诗人登第先后为序。书中保存了唐代诗人大量的生平资料,对其科举经历的记叙更为详备。传后又有对诗人艺术得失的品评,多存唐人旧说,其中颇有精辟之见。

《通鉴纪事本末 》可以配合着《资治通鉴》看,东西基本一样,不过细节可能会有互补。

《日本书纪》日本的古史书,有与唐朝交往的记录。

《通典》通记历代典章制度建置沿革史。取材博综古今,广采群经、诸史、地志,汉魏六朝文集、奏疏,唐国史、实录、档案、诏诰文书、政令法规、大事记、《大唐开元礼》及私家著述等,皆按时间顺序分类纂次。

《唐六典》的正文记叙唐朝中央、地方各级官府的组织规模、官员编制(定员与品级)及其职权范围。约占全书三分之一的注文,或记职官沿革,或作细则说明,或附录有关诏敕文书。

《唐大诏令集》该书所收诏令含有唐朝军事、政治和社会状况等方面的重要资料,从中可以看到当时某些历史事件的真相,且个别诏令已不见于现存其他史书。可惜有不少诏令的重要内容被删去。

《唐律疏义》唐朝的法律

《大唐创业起居注》中国记录隋末李渊自起兵反隋直到攻克长安、废除隋帝、正式称唐帝为止共357日史事的史书。内容与新旧唐书有很大出入,有很多李渊与李建成的内容。

《唐两京城坊考》详细地记载了这两个都城的街道、市场、官署、宅第、寺庙、宫殿的形状、位置,以及某些街巷住居人民的生活面貌。编撰者清代徐松(1781~1848)

《文苑英华》中收录不少诏诰、书判、表疏、碑志,还可以用来考订史实。全书一千卷,上继《文选》,起自萧梁,下讫晚唐五代,选录作家两千于人,作品近两万篇,按文体分赋、诗、歌行、杂文、中书制诰、翰林制诰等三十九类(如把谥册和哀册合并则为三十八类)。

再有就是看看《全唐诗》了,诗句里总有当时社会的痕迹。还有什么《则天实录》、《中宗实录》、《睿宗实录》之类。慢慢找吧,我感觉还是先找本现代人写的唐史看,看其中引用了哪些古籍,再去找,这样比较好。

唐朝年代表

唐朝大事记 〔 作者:佚名 转贴自:本站原创 点击数:877 更新时间:2004-6-15 文章录入:tingting 〕 隋末农民起义蓬勃发展时,隋朝太原留守李渊乘机起兵,攻占长安。618年,李渊称帝,建立 唐朝,是为唐高祖,定都长安。李渊和他的儿子李世民消

1628年历史大事

1628年,中国农历戊辰年,生肖龙年,属明朝崇祯元年。

南赣起义军建国号

大事件

宁远兵变

大事件

诏会推阁臣

大事记

嘉兴、绍兴等大风海潮

1628年简介

1628年,即明崇祯元年。

香山县古香林寺(又名香林庵,小岭寺,建于唐朝贞观年),明崇祯

崇祯

期间,僧人慧庸(见《香山县志》)进一步把曾经是森林与园林并茂的寺院建成寺庙园林。有假石山,有以动物、文字造型的盆景,有从浙江省杭州市引种的并蒂莲,养有巨大金鱼,后因缺乏管理而散失,现园林古迹仍残存,寺门和寺后山上保存有他亲笔题。

写的“雪山”和“天人来”石刻。园林内、外气温相差约5摄氏度左右,冬暖夏凉。

1628年大事记

1628年6月,爆发台日历史上著名的滨田弥兵卫事件,诺一知于官邸中措手不及被日人夹持,双方以人质交换暂告一段落。

1628年7月,西班牙驻马尼拉总督又派军舰到台湾西北海岸的沪尾(今淡水),构筑淡水城(西班牙称为圣多明哥城)。

1628年8月10日,自以为是的瑞典国王古斯塔夫二世建造了一艘重心过高的旗舰“高脚杯号”,该战舰于首次下水试航即告沉没,并导致400余人丧生。

1628年9月3日,皇太极于沈阳会盟归附的蒙古诸部,会盟的目的就是为了征讨林丹汗的察哈尔部,这也是第一次形成满蒙联军。

1628年南赣起义军建国号

崇祯元年(1628)四月十一日,南赣(今江西省南部)起义军夺天王,建号永兴元年,率众攻破安远县城,劫库放囚。安远知县沈克封逃走。巡抚洪瞻祖报闻。

1628年蓟镇兵变

崇祯元年(1628)七月二十日,蓟门驻军由于饥饿索

蓟镇兵变

饷鼓噪,焚抢火药,经多方措处,始解散。至八月初,顺天巡抚请先发欠饷三月,以安军心。下所司速行。并任都督赵率教为总兵官,镇守永平、蓟州,辖马松、大石、曹墙八路。

1628年嘉兴、绍兴等大风海潮

崇祯元年(1628)七月二十三日,浙江海溢,人畜庐舍漂溺无数,嘉兴飓风淫雨,滨海及城郊居民被溺死者不可胜计。绍兴大风,海水直入郡城,街市可行舟。山阴、会稽、箫山、上虞、余姚被溺死者,各以万计。

1628年宁远兵变

崇祯元年(1628)七月二十五日,辽宁宁远军中四川、湖广兵因缺饷四个月,发生兵变,其余十三个营起而应之,缚巡抚毕自肃、总兵官朱梅、通判张世荣、推官苏涵淳于谯楼上。八月初,袁崇焕与兵备副使郭广密谋,诱捕其首恶张正朝、张思顺,斩首十五人,平定了兵变。

1628年后金欲攻山海、石门

后金练兵五万,借狐狸衬兵一万,打造盔甲战车,欲于三岔河三路出兵,过宁远围屯,攻越山海、石门等。崇祯元年(1628)八月初三日,兵部覆请敕边臣多方哨探,随地设防,清野固守为万全之策。崇祯帝允从。

1628年后金犯黄泥洼

崇祯元年(1628)八月二十二日,后金犯黄泥洼。袁崇焕令总兵官祖大寿击郤之,斩一百八十级,获马骡百二十。

1628年诏会推阁臣

崇祯元年(1628)十一月初三日,诏会推阁员。廷臣列吏部左侍郎成基命及礼部右侍郎钱谦益等名以上。同时被会推者郑以伟、李鹏芳、孙慎行、何如宠、薛三省、盛以弘、罗喻义、王永光、曹于汴等共十一人。而礼部尚书温体仁,侍郎周延儒,以素无人望不与。遂因此酿成党争。

1628年明末农民起义爆发

万历末年至天启、崇祯两朝,北方连年发生天灾,而有司只知刻剥百姓。天启七年(1627)三月,陕西澄城县爆发民变,杀知县张斗耀。崇祯元年十一月十七日,白水县民王二首举义旗,聚众攻蒲城之孝童,韩城之淄川镇。接着,府谷王嘉胤、宜川王佐挂并起,攻城堡,杀官吏。安塞高迎祥、汉南王大梁,复聚众响应,迎祥自称闯王,大梁自称大梁王。由此揭开了明末农民大起义的序幕。

1628年固原兵变

明崇祯元年(1628)十二月二十四日固原(今宁夏固原)发民兵变,当时边兵缺饷,士兵乘农民起义爆发之机,一齐造反,劫夺固原州库。巡抚胡廷宴与延绥巡抚岳和声互相推诿,哗变士兵多加入农民起义队伍。明年正月,固原兵攻泾阳、富平,执游击李英。

1628年毁《三朝要典》

《三朝要典》为顾秉谦、黄立极、冯铨等在魏忠贤的旨意下编撰而成,于天启六年(1626)刊行。纂辑万历、泰昌、天启三朝关于梃击、红丸、移宫三案的示谕奏疏档册,加上案语而成。此书旨在奉承魏忠贤,颠倒是非,诬陷东林党人。崇祯元年(1628)四月二十五日编修倪元璐请毁《三朝要典》疏言:“梃击、红丸、移宫三方,閧于清流。而《三朝要典》一书,成于逆竖。其议可兼行,其书必当速毁。”崇祯皇帝从之,即毁其版。

1628年诏修《熹宗实录》

崇祯元年(1628)诏修《熹宗实录》。命成国公朱纯臣为监修官,大学士温体仁、张至发、孔贞运、贺逢圣、黄土俊等为总裁官,礼部尚书、翰林院学士姜逢元、侍读学士刘宇亮、傅冠等为副总裁官,与纂修官等同编纂。时纲纪废弛,史官旷职,至崇祯末始成书。计八十四卷。

1628年出生

1628年3月10日,意大利医师、生物学家马尔皮基诞辰,马尔皮基是胚胎学、组织学、植物解剖学、比较解剖学的先驱。

1628年逝世

10月14日,稻叶正成(1571年—1628年10月14日)逝世,日本战国时代的武将,德川幕府时代时的大名。父亲为林政秀,他也是春日局阿福夫人的前夫。

汪应蛟逝世,汪应蛟(?-1628),字潜夫,南直婺源(今江西省婺源)人。万历二年(1574)进士,由南京兵部主事历礼部郎中,升福建按察司副使,四川提学,山东参政。备兵易州,旋擢天津巡抚右佥都御史,升工部侍郎。万历四十八年(1620)八月初三日任南京户部尚书,天启元年(1621)六月召入京任户部尚书。不久,致仕归。陛辞犹疏陈圣学,引宋儒语以宦官,宫妾为戒。崇祯元年(1628)二月二十日卒。汪应蛟历任内外,为一时名臣。有《古今夷语》、《中铨》、《病吟草》。

丁云鹏逝世,丁云鹏(1547-1628)休宁(今属安徽)人。工书法,学钟繇、王羲之,善绘画,工山水、佛像,尤擅长白描人物。中年用笔细秀,略近文征明、仇英画法,晚年风格朴厚苍劲,自成一家。

米万钟逝世,米万钟(1570-1628)陕西人。长期寓京师。善画山水,花竹,亦长于书法,行草得米芾家法。当时与董其昌齐名,时称“南董北米”。著《篆隶考讹》

中国历史上有哪些促进西方文化交流的大事记的故事名称

1、汉武帝时期,张骞出使西域加强了当时西汉与西域各国的联系;

2、东汉汉元帝时昭君出塞;

3、唐朝唐太宗时期,玄奘西游。历尽艰险,加强了中国与中亚、印度半岛以及我国新疆地区的联系;

4、唐朝唐玄宗时期,鉴真六次东渡日本,直到第六次获得成功,且双目失明。

5、明成祖时开始的郑和下西洋。

1997年发生哪些重大事件

1997年1月6日我国在世界上首次成功构建水稻基因组物理全图。

1997年1月8日NBA宣布历史“十佳球队”。

1997年1月16日国家电力公司组建成立。

1997年1月27日美科学家制造出原子激光。

1997年1月28日我国第一条国际陆地光缆正式开通。

1997年2月11日“发现”号升空,修复哈勃望远镜。

1997年2月18日英国发明新一代电脑“模拟病人”。

1997年3月3日南半球最高建筑“天空塔”正式开幕。

1997年3月6日世界首次国际性天文“遥在观测”活动在昆明举行。

1997年3月24日北京大唐发电公司成为首家在伦敦上市的中国公司。

1997年3月31日《英国病人》获第69届奥斯卡最佳影片等9项大奖。

1997年4月6日世界银行报告,中国居“十大新兴”之首。

1997年5月5日法国女探险家克里斯蒂娜·贾楠抵达北极。

1997年5月5日我国第一台医用机器人主刀手术台。

元和年间大事记

808年

牛李党争开始。

812年

李恒被立为太子。

814年

吴元济叛乱。

817年

李愬讨平淮西镇。(其后成德、淄青、卢龙亦平服,史称“元和中兴”。)

元和(806年 - 820年)是唐宪宗李纯的年号,在位期间唐朝出现短暂的统一,史称“元和中兴”。

牛李党争起源于元和三年的一次“制策”面试。因当时应试的牛僧孺和李宗闵两考生等人在对策中剖析时政的观点独特而均被选拔录用,史称这些人为“牛党”;而当时的李德裕和郑覃等人则认为牛党在指桑骂槐地抨击他们,史称“李党”。此时大权在握的李党领袖李德裕便对牛党这两考生不予任用,双方因此结怨。而牛、李两党也在暗中发展自己在朝廷中的政治靠山、勾结宦官、搜刮民财、扩张既得利益。此牛李党争搞得整个中央政府不得安宁

免责申明:以上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北库历史网立场!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或内容不符,请联系我们处理,谢谢合作!
当前文章地址:https://www.beikuopc.com/zatan/564410.html感谢你把文章分享给有需要的朋友!
上一篇:明朝哪位赵姓榜眼是著名历史学者?下一篇:官员靠贿赂当上官后为何会万人空巷送别,是什么原因?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