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北库历史网>中华杂谈>正文

历史有几个嘉庆 嘉庆皇帝明朝评价

导语:嘉庆帝是清朝的一位皇帝,其在位期间进行了一系列的政治改革,但也面临着诸多问题。在明朝时期,也出现过一位嘉庆皇帝,其被认为是一个比较出色的君主。

目录导航:

  1. 历史有几个嘉庆
  2. 明朝,嘉庆皇帝。姓名
  3. 嘉庆为什么赦免海瑞
  4. 嘉庆为什么叫仁宗
  5. 嘉庆乾隆万历洪武哪个年代早
  6. 明朝文人能赞美元朝清朝文人敢赞美明朝吗
历史有几个嘉庆

中国历史只有一个嘉庆帝。相似的叫嘉靖帝。嘉庆是清朝的第七位皇帝,他是乾隆皇帝的第十五子,所以由此可知嘉庆应该是十五阿哥。他的母亲是孝仪纯皇后,他出生于乾隆二十五年,小时候很受乾隆的宠爱。他是乾隆立的第三个皇太子,也是唯一登基为帝的皇太子。

清仁宗,爱新觉罗·颙琰,清朝第七位皇帝,也是清军入关以来第五位皇帝,年号“嘉庆”。于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十月初六日生于圆明园,为清高宗爱新觉罗·弘历第十五子,母为孝仪纯皇后魏佳氏。在位25年(1796-1820年)。嘉庆二十五年七月二十五日崩于承德避暑山庄,终年59岁。葬于河北易县清西陵的昌陵。庙号仁宗。谥号:受天兴运敷化绥猷崇文经武光裕孝恭勤俭端敏英哲睿皇帝。

嘉庆(1760-1820)作为乾隆皇帝的第十五子,初名永琰,后改为颙琰,母孝仪纯皇后魏佳氏。1796年受乾隆禅位即帝位,年号嘉庆,1799年乾隆驾崩后,正式亲政。

因此,历史上只有一个嘉庆帝,明朝是嘉靖年间。这个不能混淆。古代皇帝怎么会安同一个年号啊?

历史上只有一个嘉庆。嘉庆生于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初名爱新觉罗·永琰,母孝仪纯皇后魏佳氏。乾隆三十八年(1773年)被密建为皇储。五十四年(1789年)被封为嘉亲王。六十年(1795年),被正式宣布立为皇太子。第二年正月,受乾隆皇帝禅位就帝位。其后,朝政仍被太上皇乾隆皇帝控制。

明朝,嘉庆皇帝。姓名

明朝没有嘉庆皇帝,嘉庆皇帝是清朝的,是清仁宗爱新觉罗·颙琰。明朝有个嘉靖皇帝,是明世宗朱厚熜。

嘉庆为什么赦免海瑞

海瑞是明嘉靖时期的清流大臣,他作风清廉,不畏强权,被民间称为”海青天“。但是他成为”海青天“的代价却是得罪了文武百官和多次冲撞嘉靖帝。那么身为封建时代的最高统治者,嘉靖帝为什么不杀海瑞呢?

一意修炼成仙;竭尽老百姓的脂膏,滥兴土木;二十多年不临朝,法规纪律松懈了。官吏贪脏枉法,胡作非为,老百姓无法生活,水旱灾害时常发生,盗贼四起而且越来越厉害。陛下试想想当今的天下,是什么样子啊?-----《明史.海瑞》上书骂皇帝译文

嘉靖帝不杀海瑞的原因主要有三个。

其一:防止百姓造反。要知道明朝到了嘉靖时期,吏治早已腐败到无可救药的地步了,底层的老百姓受到了贪官污吏的压迫却无处伸冤,必然会揭竿而起,推翻明朝。这个时候,朝廷推出来一个”海青天“,无疑是给老百姓说,你们有冤屈千万别造反,快去找"海青天”,让他给你们伸冤。

其二:为了自己的金库。要知道在封建时代,最痛恨腐败行为的往往不是老百姓,而是高居九重的皇帝。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那么普天之款,也莫非王财了。在那个时代,贪了朝廷的钱,就是偷了皇帝的钱。而那个时候,腐败滋生,贪腐严重,嘉靖帝穷到连座道观都修不起了,所以他必然要找一个人给他看住金库里的钱,而且这个人还要个清正廉洁,不畏强权的大清官。那么整个天下就没有比海瑞更合适的了,论清正廉洁,海瑞穷到连斤肉都吃不起;论不畏强权,海瑞连皇帝都敢骂,还有什么强权是他怕的呢。所以海瑞就是被嘉靖看作守金库的人了,当然不会杀他了。

嘉庆没有赦免海瑞,海瑞生活在16世纪的明王朝,嘉庆是清朝19世纪初的皇帝,两人差了300年。赦免海瑞的是隆庆皇帝。因为海瑞清廉,又以嘉靖年间直谏,名声很大。所以要赦免。

嘉庆为什么叫仁宗

清代的嘉庆皇帝庙号仁宗。嘉庆之前,尚有宋代的赵祯、明代的朱高炽,庙号也是仁宗。“仁”是古代对一位君主的最高评价了,“为人君者,止于仁矣”。仁既有仁爱、仁厚、仁德之意,又有“克己复礼”(克制自己的欲念,服从制度的安排)之义。君主要做到仁,并非易事,宋仁宗、明仁宗都无愧于仁宗的庙号。但清嘉庆以仁宗为庙号,似乎不怎么合格。

那么为什么清代的统治集团在嘉庆去世之后,要给他一个“仁宗”的盖棺定论呢?我个人认为,可能是因为,嘉庆帝在他父皇——乾隆帝的反衬下,确实显得很仁厚了。大家都知道,所谓的“康雍乾盛世”,也是文字狱横行的严酷时期,特别是乾隆时代,

据《清代文字狱简表》统计,乾隆在位60年,退休后仍不舍得弃权,又管4年,共计64年,制造的大规模、中规模和小规模的文字案共计130多起,可以说五个月就要对文人“刀斧伺候”一次。

嘉庆继位之后,基本结束了搞文字狱的做法,甚至对乾隆时的一部分文字狱作了平反。与他爸爸、爷爷相比,平庸的嘉庆帝确实要仁厚得多,嘉庆朝的政治氛围也相对宽松,历史学家孟森先生对此有一个评论:“嘉庆朝,承雍、乾压制,思想言论俱不自由之后,士大夫已自屏于政治之外,著书立说,多不涉当世之务。达官自刻奏议者,往往得罪。纪清代名臣言行者,亦犯大不韪。士气消沉已极。极宗天资长厚,尽失两朝箝制之意,历二十余年之久,后生新进,顾忌渐忘,稍稍有所撰述。虽未必即时刊行,然能动撰述之兴,即其生机已露也。”(孟森《明清史讲义》) 在这个意义上,嘉庆便成了仁宗。

清代的嘉庆皇帝庙号仁宗。

“仁”是古代对一位君主的最高评价了。在中国古代,能够得到“仁宗”庙号的皇帝屈指可数。只有宋仁宗赵祯、明仁宗朱高炽、清仁宗永琰等寥寥几个人。这几个仁宗宅心仁厚,施政风格都非常宽厚仁慈。

这一点,从嘉庆皇帝改掉自己的名字可以看出来。

嘉庆皇帝继位后,将名字从“永琰”改为了“颙琰”。嘉庆皇帝认为,自己名字“永琰”中的“永”字,是一个常用的汉字,不管是官方还是民间,使用频率都非常高。不如自己改一个不常用的生僻字。这样一来,文武百官和天下老百姓就能继续使用“永”字了,于是,嘉庆皇帝放弃了“永”字,改为“颙”。从此,“永琰”变成了“颙琰”。

嘉庆皇帝对贪官污吏深恶痛绝,在乾隆皇帝去世之后,立刻下手惩治史上最大的贪官污吏和珅,让百姓津津乐道。据历史记载,和珅聚敛天下财富高达八亿多两白银,所拥有的财富超过了清朝政府十五年的财政收入总和,民间甚至传出"和珅倒、嘉庆饱"的顺口溜。

第二件事便是广开言路,为乾隆时期因言获罪者平反昭雪。康熙、乾隆执政时期,虽然被称呼为"盛世",但却充满了文字狱的腥风血雨,孙嘉淦案、胡中藻案、王锡候案、徐述夔案、石卓槐案等等,让当时的文人士子生活在文字专治的恐怖之下,只懂得唯唯诺诺、歌功颂德。嘉庆皇帝却利用咸与维新的机会,重新起复这些因言获罪的官员,为士子平反昭雪,让民心重新凝聚。

在对国家的治理上,嘉庆皇帝开始整饬内政,实施仁政,大肆兴修水利工程,重视农业发展,对灾民给予免税和救济,惩戒粉饰太平和怠惰之风。虽然没有从根本上扭转清朝政府的颓败局面,但却极大缓解了国内的阶级矛盾,为整个国家迎来了一股清风。

乾隆末期,国内危机四伏,到处都是农民起义。而嘉庆在掌权之后,开始对起义军分化瓦解,更换统军大将,惩罚镇压不利的官员,对农民进行安抚,从而割断了农民与起义军之间的联系,让国家重新回归稳定。尤其是对英法等国外势力保持高度的警惕性,力主严禁鸦片,明智的拒绝了英国想要帮助镇压起义军的要求。

嘉庆初期是中国历史上难得的二帝同治时期,虽然唐朝有过两次,明朝也有过一次,但都隐藏着血腥与压迫。而嘉庆皇帝在登基之初虽然权利还是掌握在乾隆皇帝的手中,但他却以极大的孝心和耐心来压制自己的野心,做到了父慈子孝与乾隆皇帝和谐相处的局面,实属难得!

嘉庆皇帝,清朝第七位皇帝,在位二十五年,庙号清仁宗。所谓“仁”,就是以民为本,重视人民生活,让百姓都过上好生活。”仁“与我们今天所提倡的和谐社会颇为接近。他是守成之君,既没干出什么成就,也没什么大错误。

庙号是臣子给定的,仁 孝之类就是给平庸皇帝的.

仁这词做庙号不是什么好词,类似神宗,哲宗等等,虽然大同小异,用今天的话说,就是:没什么好评价的.

清仁宗,爱新觉罗·颙琰,年号嘉庆。仁宗是庙号,他父亲乾隆是高宗,爷爷雍正是世宗,高辈分的庙号已无所用,故用个美号。谥法本无仁字,宋仁宗赵祯首开先河,子曰: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嘉庆帝内除佞臣、去贪官、开言路,外理民讼、平苗乱、镇白莲、拒外夷,尚称平恕,无显恶大愆,有守成循规之行,当个仁字

嘉庆乾隆万历洪武哪个年代早

洪武最早,万历次之,乾隆第三,嘉庆最后,洪武和万历年号是明朝皇帝的年号,而乾隆和嘉庆年号是清朝皇帝的年号,洪武是明太祖朱元璋的年号,而万历是明神宗朱祤钧的年号,而清朝乾隆和嘉庆是父子关系,所以乾隆年号比嘉庆更早,综上所述,这四个年号顺序是洪武万历乾隆嘉庆。

洪武的年号更早。

洪武(1368年-1398年)是明太祖朱元璋在位期间的年号,也是明朝的第一个年号。

朱元璋(1328年10月21日-1398年6月24日),出生于濠州钟离(今安徽凤阳),原名朱重八,字国瑞,明朝开国皇帝。享年71岁,庙号太祖,谥号“开天行道肇纪立极大圣至神仁文义武俊德成功高皇帝”,葬于明孝陵。

万历是明神宗朱翊钧的年号,明朝使用此年号共48年(1573-1620年),为明朝所使用时间最长的年号,万历这个年号也经常用来代指明神宗(万历帝)。

朱翊钧(1563年-1620年),即明神宗,明代皇帝,年号万历。1572年—1620年在位。终年56岁,庙号神宗,谥号范天合道哲肃敦简光文章武安仁止孝显皇帝。

乾隆年号是清高宗爱新觉罗·弘历在位的年号,乾隆年间(1736年02月12日—1796年02月08日),共计60年。

爱新觉罗·弘历(1711年9月25日-1799年2月7日),出生于北京雍亲王府(今雍和宫),雍正帝第四子,清朝第六位皇帝,年号“乾隆”,是中国历史上实际执掌国家最高权力时间最长和最长寿的皇帝。

乾隆六十年(1795年),乾隆帝禅位于第十五子颙琰。嘉庆四年正月初三(1799年2月7日)去世于养心殿,享年89岁。庙号高宗,谥号法天隆运至诚先觉体元立极敷文奋武钦明孝慈神圣纯皇帝,葬于清东陵之裕陵。

嘉庆(1796年至1820年),为中国清朝清仁宗爱新觉罗颙琰的年号,前后共二十五年。在乾隆之后,道光之前,共计25年。

嘉庆帝颙琰,清高宗弘历第十五子。生于乾隆二十五年,初名永琰,母孝仪纯皇后魏佳氏。五十四年被封为嘉亲王,乾隆六十一年正月初一登基,改元为嘉庆,在位25年。卒于嘉庆二十五年,也就是1820年,终年61岁。庙号仁宗,谥号受天兴运敷化绥猷崇文经武光裕孝恭勤俭端敏英哲睿皇帝。葬于河北易县清西陵之昌陵。

明朝文人能赞美元朝清朝文人敢赞美明朝吗

历史已经证明,明代文人可以赞美元朝,清代文人也可以赞美明朝,至于赞美后的结果,就取决于当时皇帝的心情了,所以能不能是一回事,敢不敢也是一回事。

明评价元

明朝赞美元朝,就要从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说起,朱元璋作为起义军首领一边暴打元帝,一边就狂赞元朝。比如《太祖实录》中写道:

“元主中国百年,朕与卿等父母皆赖其生养,奈何为此浮薄之言?亟改之。”

意思是朱元璋不仅认为元是中国,并且还是祖国,并要求臣民对大元也感恩戴德。

“元主中国,殆将百年,其初君臣朴厚,政事简略,与民休息,时号小康。”

又说道,元朝百年,欣欣向荣,还达到了“小康”水平。

对于元朝的赞美,统治阶级如此,民间也不乏对元朝的赞美,比如明代的著名学者杨维桢、沈梦麟等在诗歌中,都赞美元朝的统治,比如杨维桢的《老客妇谣》就借一个老妇人抒发自己对元朝的怀念,不愿侍奉明朝。

清评价明

清朝赞美明朝,其实也要从统治阶级说起,清朝入关后,首先先把明朝夸个底朝天,尤其是在编写《明史》的时候(很多人说《明史》是黑明帝的,实际上并不是),康熙皇帝要求对待明朝要炳成“为尊者讳”,尽可能的客观,尽可能的少记载明朝皇帝以及社会的阴暗面。因此《明史》中还有专门一部《奸臣传》,用于给明代背锅。

比如评价朱元璋是“武定祸乱,文致太平”,评价朱棣是“治隆唐宋远迈汉唐”,连朱高炽都评价是“德化之盛,岂不与文景比隆哉”。

民间中赞美明朝的也是比比皆是,要不然也不会有那么多文字狱了,当然文字狱是处于统治阶级的统治为形成的,赞美明朝也不是所以的文人都受到的迫害,比如清代文人吕抚,评价明朝:

“上文武全才,宽严并济,知人善任,谗间不行。用兵应变,机智如神,郡县灾伤,蠲租赈谷。容受直言,保全功臣。外国受封者三十余国,亦盛矣哉。”

吕抚从康熙活到乾隆,也没有受到文字狱迫害。

只要不危及到王朝统治,皇帝是不会管文人怎么评价前朝的,赞美也好,贬低也好,如果有利于王朝统治,统治阶级反而还非常欢迎呢,要不然朱元璋和玄烨为啥带头夸前朝。但是事实就是,相较之下,清朝到了乾隆年间,“文字狱”开始盛行,据统计,清代文字狱总和多于历代王朝文字狱的总和,而乾隆朝时期的文字狱又多于清朝历届文字的总和,这段时间确实存在清代文人不敢评价明朝的情况,但是到了嘉庆朝文字狱废除之后,对于评价前朝也不再干涉了。

总之,明朝可以评价元朝,明文人也敢评价元朝,而清代除了乾隆时期也可以评价明朝。

免责申明:以上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北库历史网立场!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或内容不符,请联系我们处理,谢谢合作!
当前文章地址:https://www.beikuopc.com/zatan/571725.html感谢你把文章分享给有需要的朋友!
上一篇:秦始皇是什么时间建立的秦朝 秦朝建立了我国历史上下一篇:李嗣源在历史上有何地位和贡献?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