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北库历史网>中华杂谈>正文

成吉思汗以后的皇上排名 元朝几代皇帝的名称

导语:成吉思汗以后的皇上排名 元朝几代皇帝的名称

目录导航:

  1. 成吉思汗以后的皇上排名
  2. 大元皇帝顺序表在位时间
  3. 元朝最后一个皇帝
  4. 元朝人分三六九等的历史起源
  5. 蒙古国皇帝排列
  6. 元朝统治了中国多少年,有多少位皇帝
  7. 元朝最有名的三个皇帝
  8. 建立元朝的是谁
  9. 中国从秦始皇开始到宣统帝结束一共有多少位皇帝
  10. 元朝同时期的朝代
成吉思汗以后的皇上排名

成吉思汗以后的皇上有

孛儿只斤·忽必烈

孛儿只斤·忽必烈(1215年—1294年),即元世祖,蒙古族,政治家、军事家。监国托雷第四子,元宪宗蒙哥弟。大蒙古国的末代可汗,同时也是元朝的开国皇帝

2、孛儿只斤·铁穆耳

孛儿只斤·铁穆耳(1265年10月15日—1307年2月10日),即元成宗(1295年-1307年在位),元朝的第二位皇帝

3、孛儿只斤·海山

孛儿只斤·海山(1281年—1311年),元朝第三任皇帝,蒙古帝国第七任大汗(1307年—1311年在位)。

大元皇帝顺序表在位时间

自从1271年忽必烈《易经》中“大哉乾元”之意,正式建国号“大元”,直到1368年元廷退居漠北,以仅存的残余势力,被呼之为“北元”,元朝总共经历了十一帝,于大一统王朝来说,算是较为短命的。

1、元世祖孛儿只斤·忽必烈(1215年—1294年)于至元三十一年(1294年)病逝,享年七十九岁。

2、元成宗孛儿只斤·铁穆耳(1265年—1307年),在位14年。

3、元武宗孛儿只斤·海山(1281年—1311年)在位只有短短的四年。

4、元仁宗孛儿只斤·爱育黎拔力八达(1285年—1320年)在位10年。

5、元英宗孛儿只斤·硕德八剌(1303年—1323年),在位3年。

6、元泰定帝孛儿只斤·也孙铁木儿(1293年—1328年),在位5年。

7、元天顺帝孛儿只斤·阿速吉八(1320年—1328年?),在位一个月。

8、元文宗孛儿只斤·图帖睦尔(1304年—1332年),在位184天。

9、元明宗孛儿只斤·和世琜(1300年—1329年),在位8个月。

10、元宁宗孛儿只斤·懿璘质班(1326年—1332年),在位53天。

11、元惠宗孛儿只斤·妥懽帖睦尔(1320年—1370年),在位38年。

元朝最后一个皇帝

元惠宗孛儿只斤·妥欢贴睦尔(1320年5月25日-1370年5月23日),蒙古帝国可汗,元朝庙号为惠宗,明朝谥号为顺皇帝,又称至正帝,庚申帝,庚申君,元朝第十一位皇帝,蒙古帝国第十五位大汗,他是元朝北遁前的最后一位皇帝,后元朝在北方的朝廷被称为北元,在位时间是从1333年7月19日至1370年5月23日,在位37年。

元惠宗是元明宗的长子,元武宗的长孙,他的生母是迈来迪,延祐七年四月十七日(1320年5月25日),生于北方草原。至顺元年(1330年)四月,元明宗皇后八不沙被杀,妥欢帖睦尔被驱逐,首先被驱逐到高丽大青岛,后来到广西静江(今桂林)。

至顺三年十一月二十六日(1332年12月14日),元宁宗逝世,太后弘吉剌·卜答失里坚持弃子立侄,下令立妥欢帖睦尔为皇帝,受到左丞相钦察人燕帖木儿反对,至顺四年(1333年)五月燕帖木儿病死,至顺四年农历六月初八(1333年7月19日)妥欢帖睦尔最终得以继位。

当时右丞相伯颜的势力很大,实际控制着朝政,甚至一度不把元惠宗放在眼里。伯颜采取排挤南人的政策,例如禁止南人参政,取消科举,而且不允许汉人学蒙古语,这些做法加深了汉蒙两族之间的不和,也使得元惠宗更加不满。

随着时间的推移,元惠宗与右丞相伯颜的矛盾日益尖锐,后来在伯颜之侄脱脱的坚决支持下,元惠宗终于力排众议,成功地废黜了伯颜,并控制了政局。随后,伯颜以前很多不当的政策都被元惠宗下令废除,例如恢复了科举等等。

1343年,元惠宗下令修撰辽史、金史、宋史三史,由右丞相脱脱(后改由阿鲁图)主持,于1345年修成。1350年,元朝境内发生通货膨胀,加上为了治水(当时由于黄河水灾频繁,元惠宗下令右丞相脱脱遏黄河回故道以整治水患)加重了徭役,导致1351年红巾军起义。

虽然1362年元军获得一定胜利,但由于起义军的势力已大,朝廷内部又发生皇帝和皇太子(即后来即位的元昭宗)两派之间的明争暗斗,因此元惠宗无法有效地控制政局,而在外的各行省的将领有时也各行其是,不听中央政府统一指挥,这一切给南方农民起义壮大的机会。

1368年9月14日,明朝军队从元大都齐化门外攻城而入,蒙古退出中原,元朝对全国的统治结束,1370年5月23日,元惠宗病逝于应昌,庙号惠宗,蒙古语称“乌哈噶图汗”,明太祖认为他“顺天应人”,给他上谥号顺皇帝。

元朝人分三六九等的历史起源

“四人等制度”是元朝一项重要的政治制度,它是为了强化蒙古人统治特权,分化、压迫作为主体的汉族,按照民族的不同和被蒙古征服的先后,将国民列为蒙古、色目、汉人、南人四等的措施。虽然关于这一制度的明文规定,一直未被发现,有些人便质疑此规定是否真实的在历史上存在过,可是如果从元朝的朝廷发布的一些诏令和文字来观察,都能清楚的看到这一制度的存在。

譬如,忽必烈执政的至元二年,朝廷就规定各路执掌实权的达鲁花赤(即“掌印者)必须是蒙古人,而汉人只能担任总管,回回人则可以担任同知。再譬如,元成宗孛儿只斤·铁穆耳执政的大德元年的四月,中书省、御史台提出,要求各道的廉访司必须选择蒙古人为使,如果蒙古人出缺,则要由出身高贵的色目人子孙担任。

“四等人制度”中第一等是元朝的“国族”蒙古人,蒙古统治者称之为“自家骨肉”。

根据伊利汗国宰相拉施都丁所写的《史集·部族志》记载,蒙古人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与成吉思汗皇室出于共同祖先的尼鲁温蒙古人,有忙兀、兀鲁、泰赤乌、扎只剌等等二十个部落。另一部分是被称为迭列列斤的蒙古人,有弘吉剌、亦乞烈思、兀良合等十来个部落。此外,元朝统治者也将塔塔儿、札剌亦儿、蔑儿乞、斡亦剌、克烈等部落视为蒙古人。

第二等的色目人,大致包括西北各民族、西域、欧洲人。

主要有畏吾儿、钦察、康里、阿速、唐兀、阿儿浑、回回以及吐蕃、乃蛮、汪古等。蒙古国建立后色目人的规定比较模糊,直到元成宗大德八年,朝廷专门规定色目人是:“除了汉儿、高丽、蛮子诸人外,俱系色目人”。“色目”一次来源于唐朝,意思为“各色各目”的意思,元朝统治者使用色目人,主要指的是种类繁多,有时候也指称为“诸国人”。色目人是元朝皇帝最得力的助手,常常在元朝政府充当重要的财经方面的官吏。

第三等为汉人,又称之为“汉儿”、“札忽歹”,指淮河以北原来金朝统治下的各族以及之前被蒙古征伐的云南、四川两个地区的居民。汉人包括的民族有汉族、女真、契丹、渤海、高丽。

第四等称之为南人,也被称之为“蛮子”、“囊加歹”、“新附人”等。“蛮子”一词,是否是元朝留下的旧俗,不清楚,想来或多或少有影响应该是不会错的。其实北方汉人与南方汉人,种族上并没有什么不同,人为的故意分出三六九等,目的就是元朝统治者利用汉人制南人,以便分而治之。

早有东汉史学家.文学家班固(公元32~92年)把古今人物归入其《汉书.古今人表》的“九品量表”之中,分为上(上智).中(中人).下(下愚)三等。在每个等级中又分为:上上.上中.上下,中上.中中.中下,以及下上.下中和下下三等。这也许就是后人分三六九等的来源吧。

---元朝“三教九流”:

上九流:“一流佛祖二流天,三流皇上四流官,五流阁老六宰相,七进八举九解元。”

中九流:“一流秀才二流医,三流丹青四流皮(皮影),五流弹唱六流卜(卜卦),七僧八道九棋琴。”

下九流:“一流高台(唱戏)二流吹,三流马戏四流推(剃头),五流池子(北方的澡堂子)六搓背,七修八配(给家畜配种)九娼妓”。

也有说人分十等,意思是人分贵贱。过去的说法是:

一官;二吏;三僧;四道;五医;六工;七匠;八娼;九儒;十丐

元朝依职业的性质,把帝国臣民更细致地划分为十级:

一、官(政府官员)。

二、吏(不能擢升为官员的政府雇员)。

三、僧(佛教僧侣)。

四、道(道教道士)。

五、医(医生)。

六、工(高级工程技术人员)。

七、匠(低级手工技术人员)。

八、娼(妓女)。

九、儒(知识分子)。

四等人的划分

元朝将其政权下的人民划分为蒙古、色目、汉人和南人4个等级。

蒙古国皇帝排列

1、孛儿只斤·铁木真

孛儿只斤·铁木真(1162年5月31日—1227年8月25日),蒙古族乞颜部人。大蒙古国可汗,世界史上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

绍兴三十二年(1162年),生于漠北斡难河上游地区(今蒙古国肯特省),取名铁木真。淳熙十一年(1184年)前后,成为蒙古乞颜部可汗,一步步统一蒙古诸部。

开禧二年(1206年),建立大蒙古国,尊号“成吉思汗”(Genghis Khan),颁布了《成吉思汗法典》。

多次发动对外战争,征服西达中亚、东欧的黑海海滨地区。宝庆三年(1227年),兴兵征伐西夏,途中去世,秘密安葬。

元世祖至元二年(1265年)十月,追尊为太祖。至元三年(1266年)十月,太庙建成后,追谥圣武皇帝。元武宗至大二年(1309年),追谥“法天启运圣武皇帝”,庙号太祖。

2、孛儿只斤·窝阔台

孛儿只斤·窝阔台(1186年—1241年12月11日),蒙古帝国大汗,史称“窝阔台汗”。元太祖成吉思汗的第三子。

1225年受封于也儿的石河(今额尔齐斯河)上游和巴尔喀什湖以东一带,建斡耳朵于也迷里城(今新疆额敏县)。1229年忽里台大会被拥戴登基,管理整个蒙古帝国。

他继续父亲的遗志扩张领土,南下灭金朝,派拔都远征欧洲,他在位期间疆域版图曾扩充到中亚、华北和东欧。

在位期间,任用契丹人耶律楚材为中书令,采用汉法,并且开科取士,重用中原文人,奠定元朝的基础。

1266年十月,太庙建成,制尊谥庙号,元世祖忽必烈追尊窝阔台庙号为太宗,谥号英文皇帝。

3、孛儿只斤·贵由

孛儿只斤·贵由(1206年—1248年),蒙古帝国第三任大汗,1246年—1248年在位,史称“贵由汗”。

贵由是前任大汗孛儿只斤·窝阔台的长子,母为乃马真后。他早年参加征伐金朝,俘虏了其亲王。又曾经和拔都西征欧洲。

1246年通过忽里台大会即位,1247年吐蕃归附蒙古帝国,翌年贵由死亡,汗位转入拖雷一系。1266年忽必烈追尊贵由庙号为定宗,谥号简平皇帝。

4、孛儿只斤·蒙哥

孛儿只斤·蒙哥(1209年1月10日—1259年8月11日),大蒙古国的大汗,1251年7月1日至1259年8月11日在位,史称“蒙哥汗”。为元太祖成吉思汗之孙、拖雷长子,四弟即元世祖忽必烈。母唆鲁禾帖尼。

孛儿只斤·蒙哥即位前曾参加拔都统帅的长子军西征,活捉钦察首领八赤蛮,进攻古罗斯等地。即位后主要致力攻灭南宋、大理等国,并派遣旭烈兀西征西亚诸国。

1259年在四川东钓鱼山下去世。至元三年(1266年)十月,太庙建成,制尊谥庙号,元世祖忽必烈追尊蒙哥庙号为宪宗,谥号桓肃皇帝。

5、孛儿只斤·忽必烈

孛儿只斤·忽必烈(1215年—1294年),即元世祖,蒙古族,政治家、军事家。监国托雷第四子,元宪宗蒙哥弟。大蒙古国的末代可汗,同时也是元朝的开国皇帝。蒙古尊号“薛禅汗”。

1251年,蒙哥任忽必烈为总理漠南汉地军国庶事,南驻爪忽都之地。他先后任汉族儒士整饬邢州吏治,立经略司于汴梁,整顿河南(今洛阳)军政,并屯田唐、邓,收到积极效果。

1253年,受京兆(今陕西西安)封地。同年,忽必烈受命与大将兀良合台远征云南,灭大理国。1258年蒙哥兴师伐南宋,授命忽必烈代总东路军。1259年9月,蒙哥在合州前线病逝。

1260年3月,忽必烈在部分诸王的推戴下,即汗位于开平,建元中统。忽必烈以汉地丰富的人力、物力为依托,出兵击败阿里不哥。

1271年(至元八年),取《易经》“大哉乾元”之义,建国号为大元,确定以大都为首都。1274年(至元十一年),命伯颜大举伐宋。1279年(至元十六年)最后消灭了流亡在崖山的南宋残余势力,完成了全国的大统一。

统一全国后,忽必烈重用回回人阿合马。阿合马从中统初便主管中央财政,多方搜刮,权势日重。后阿合马独擅朝政。1282年(至元十九年),大都发生了王著、高和尚刺杀阿合马事件。

此后,忽必烈又先后任卢世荣、桑哥专理财政,都以失败告终。同期,忽必烈接连派遣军队远征日本、安南、占城、缅甸与爪哇,都遭到失败。但抗击海都、笃哇等西北诸王的侵扰和平服东北诸王乃颜叛乱,具有一定积极作用。

1294年(至元三十一年),忽必烈病逝,庙号世祖。

元朝统治了中国多少年,有多少位皇帝

共97年 元朝(公元1271年~1368年)是由蒙古族建立起来的庞大王朝,它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在全国范围内建立起来的,以少数民族统治者为主的政权。蒙古族以其强大的武力,不仅征服了中原及长江以南地区,还将其控制范围扩张至整个西亚地区。成为中国有史以来疆域最大的王朝。 元朝是由蒙古族建立起来的王朝,他存在了九十七年,先后历十一帝(自世祖忽必烈始),是我国历史上较强大的王朝之一。

元朝是1271年到1368年,元朝统治了多少年,不到一百年,共有11个皇帝。

元朝是由蒙古族元世祖忽必烈建立的、中国历史上又一个大一统王朝,也是中国历史上疆域最大的一个王朝。

元朝最有名的三个皇帝

元朝(1271年—1368年),是中国历史上首次由少数民族建立的大一统王朝,统治者为蒙古孛儿只斤氏。定都大都(今北京),传五世十一帝,从1206年成吉思汗建立蒙古政权始为162年,从忽必烈定国号元开始历时98年。 最有名的皇帝有三个,第一个,自然是元世祖:忽必烈,1260年即位,在位35年。1271年,定都大都。改国号“元”。1279年,灭南宋。

第二个,元成宗:铁木尔,1294年即位,在位13年。成宗,忽必烈的孙子,皇太子真金的儿子。被称为“善于守成”之君。

第三个,元顺帝:妥欢贴睦尔,在位36年。期间爆发了大规模的农民起义,1368年朱元璋的明朝军队攻破大都,顺帝北逃,元朝灭亡。

建立元朝的是谁

元朝是忽必烈创立的。 忽必烈全名叫做孛儿只斤·忽必烈,是监国托雷第四子,元宪宗蒙哥弟。大蒙古国的末代可汗,同时也是元朝的开国皇帝。 1260年3月,忽必烈在部分诸王的推戴下,即汗位于开平,建元中统。忽必烈以汉地丰富的人力、物力为依托,出兵击败阿里不哥。1271年取《易经》大哉乾元之义,建国号为大元,确定以大都为首都。

中国从秦始皇开始到宣统帝结束一共有多少位皇帝

中国历代皇帝到底有几位?各说不一,如果只从秦始皇开始算起,秦朝2位,汉朝31位,三国11位,晋朝16位,五代十六国78位,南北朝59位,隋朝3位,唐朝22位,五代十国55位,宋朝18位,金辽西夏35位,元朝18位,明朝16位,清朝12位,还有南明、北元,其它诸如李自成、张献忠,以及太平天国洪秀全父子、甚至称洪宪帝仅两个月的袁世凯,加起来一共408位

元朝同时期的朝代

元朝同时期没有朝代,因为元朝已经消灭了所有的政权,是一个大一统的王朝。如果北元也算的话,那还真有一个,就是明朝。公元1367年,明太祖朱元璋以徐达为主帅,常遇春为副帅,统兵二十五万北伐。公元1368年正月,明太祖在南京称帝,建立明朝。七月,元顺帝率文武百官逃往上都,八月明军攻克大都。元朝统治退出中原后,在北方仍有庞大的版图和势力,这一时期被称为北元。所以,和北元同时期的朝代就是明朝。

秦朝(公元前221年-公元前207年) ,是中国历史上一个极为重要的朝代,是由战国时代后期的秦国发展起来的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帝国。秦王嬴政从公元前230年到前221年秦始皇嬴政先后灭掉了关东六国,完成国家统一,后北击匈奴,南服百越。在政治、军事、经济、交通、文化及对外开拓诸方面,采取了一系列新的政策,大大加强了全国之一统,对后世亦产生颇大的影响。

西晋(公元266年—316年)是中国历史上短暂的大一统封建王朝。西晋为时仅51年,如果从灭吴开始算起,则仅立朝37年。共5个皇帝。司马炎于265年取代曹魏政权而建立,国号晋,定都洛阳,区别于五代时的后晋,史称“西晋”,又称为司马晋。西晋代魏后,期间发生西陵之战,280年灭孙吴,结束了三国鼎立的分裂局面,重新统一。

隋朝(581年-618年,一说619年或630年),是中国历史上,上承南北朝、下启唐朝重要的朝代,因隋朝与唐朝的文化、制度、社会特点一脉相承,故史学家常将其与唐朝合称隋唐。581年北周静帝禅让给杨坚,定国号为“隋”,北周覆亡。618年隋恭帝杨侑禅让李渊,619年王世充废隋哀帝,隋朝覆亡,国祚38年。

元朝前期与之并存的是南宋王朝。

元朝(1271年~1368年)由蒙古政权(1206年~1271年)演变而来。1271年忽必烈把蒙古改为大元。此前,蒙古还在1234年与宋联合灭掉了金。

1276年,元军攻破南宋都城临安。1279年,元朝水军在广东崖山包围了南宋朝庭的大船,南宋大臣陆秀夫背着小皇帝赵昺投海而死,南宋灭亡。

此后,元朝一统天下。

四大汗国是成吉思汗建立的大蒙古国在阿里不哥与忽必烈的汗位之争走向分裂后,在蒙古帝国基础上建立的几个主要汗国。

四大汗国包括两种说法,一是元朝(又称大汗汗国)与察合台汗国、伊尔汗国和金帐汗国构成的四国,二是除了忽必烈的元朝外,四个相对独立的国家,又称“兀鲁思”,分别是金帐汗国(又称钦察汗国)、察合台汗国、窝阔台汗国、伊利汗国。

免责申明:以上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北库历史网立场!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或内容不符,请联系我们处理,谢谢合作!
当前文章地址:https://www.beikuopc.com/zatan/574416.html感谢你把文章分享给有需要的朋友!
上一篇:什么网站可以免费看韩剧 韩国历史剧在哪看下一篇:唐朝历史上哪些人物具有卓越的素质和领导才能?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