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北库历史网>中华杂谈>正文

古代儿童服饰的特点及历史发展 唐朝皇帝服饰还原

导语:古代儿童服饰的特点和历史发展与唐朝皇帝服饰息息相关。在唐朝时期,皇帝的服饰讲究华丽、色彩鲜艳、图案精美,展现了其权力和地位。而儿童服饰则更加注重实用性和舒适性,以适应不同年龄段儿童的生活需求。

目录导航:

  1. 古代儿童服饰的特点及历史发展
  2. 唐朝人为什么爱穿“胡服”
  3. 韩国传统服饰的演变
  4. 唐朝服饰是不是汉服(汉族民族服饰)的一种
  5. 唐朝服饰专著
  6. 唐代是左衽还是右衽
  7. 唐代的人都穿什么衣服
  8. 唐制男装汉服具体介绍
古代儿童服饰的特点及历史发展

1、唐代儿童服饰种类呈现多样化特点

多姿多彩的繁荣文化,给唐代儿童的服饰文化也带来了一些新兴的概念,使得唐代儿童服饰的种类呈现出一种多样化的特点。若要仔细考究,冠于唐代儿童服饰的种类分类,那是几页纸也写不完的,因此,笔者选取了唐代儿童服饰种类当中最有代表性的几种服饰,来进行讨论。

其次,最为重要的便是婴儿的“襁褓”。襁褓,是婴儿刚刚诞生时相关的着装习俗,也是唐代儿童服饰文化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唐代的传统文化当中,襁褓是一种非常方便和廉价的保暖措施,因此也十分受到当时家庭的欢迎

最古老的育儿工具:襁褓

在我国,襁褓的应用有着悠久的历史,早在先秦时期,即有“襁褓”见诸史册。为新生儿包裹襁褓,是我国一项极为普遍的育儿习俗。民间通常认为,襁褓不仅可以保暖,也可使婴儿有安全感而易于睡眠,还能避免腿骨畸形,保持身体的平直与健康。所以,作为一种多功能的理想育儿工具,襁褓被多数人所接受,逐渐发展成为一种较为稳固的育儿风俗。

唐代明星单品:肚兜

兜肚俗名“兜兜”,古称“袜腹”、“帕腹”,在唐朝丝织工艺进一步提高,肚兜的布料开始使用丝绸,并绣有精美的图案。

儿童着兜肚有保温护腹的功用。 唐代儿童所着兜肚主要有两种形制:一种是用一方形或圆方形布片横裹于腰腹部位,肩部无带子系连。另一种兜肚为方形或半圆形,上缘用带子系于脖颈,中间两侧亦有带子系腰。

唐代四岁以内的儿童称 为“黄”或“小”,这一年龄段的婴孩在着装上比较随意,有时不穿外衣直接以赤身示人, 这既不违背封建礼教,也符合儿童活泼好动的习性,全身赤裸的婴孩形象在唐代并不少见。

在唐代,当儿童年龄稍大,能够下地活动以后, 他们开始穿半臂小袴和背带裤等服装。半臂又称半袖,袖长齐肘,身长及腰,唐代极为盛行,上至宫廷下至民间,且无论男女均可穿用,有对襟、套头、翻领、无领等多种式样。

波斯条纹小口裤在初唐时期特别受欢迎,是从波斯传入,新疆、敦煌直至中原内地均有流行。这种间色条纹裤也深受女性之间的欢迎。在我们现代,用通俗化来说,就是背带裤,裤腰上装有挎肩背带的裤子,裤口紧窄。

唐朝人为什么爱穿“胡服”

女扮男装,翻领胡服

唐代的历史多次被搬上荧幕,比如2018年的《妖猫传》,这部电影还是比较考究的,穿着基本按照唐朝风格来。唐代女性服饰到底什么样?我们可以利用史料的文字记载去复原,也可以从丰富的墓葬出土文物中去寻找答案,壁画与陶俑对我们全面了解女性形象意义重大。总体来看,唐代女子的日常装扮,由裙、衫、帔组成。裙好理解,衫是指上衣,帔是指披在肩背上的服饰,这与汉魏以来的传统服装没有太大的区别。

唐三彩女陶俑

其特殊之处在于,受外来文化的影响。从初唐开始,胡服成为时尚,上自帝王官宦,下至庶民百姓,无不为之倾心。什么是胡服?胡服传入中原已有几百年的历史,包括的范围也很广,既有西北地区少数民族的服饰,也有天竺、波斯、大食以及中亚各国的服饰,其中最常见的是双翻领窄袖抱服。

历经贞观之治、永徽之治、武则天时期到开元盛世,胡服在女子时装中逐渐占据重要地位。才子们盛赞其美貌和异域风情,大量的诗篇以她们为主角。如此一来,美的定义多了一重外来文化的浪漫风情,引领唐代女子大胆追求、模仿。结果就是女性胡服成为流行,"贵族及士民好为胡服胡帽",化妆也有鲜明特色。大家可以想像一下,盛唐之时,女子胖胖的脸盘上以白粉打底,两腮涂抹得非常红,好像两抹红霞;嘴唇涂得很红,娇艳欲滴;眉形画得又粗又短。远远看去,眉黑、面红、唇红,浓艳而大胆。

继续深入,我们来思考两个问题。第一,这一时期妇女的服装从全身遮蔽到逐渐简化、暴露,这反映了什么情况?第二,天宝年间女子穿男人衣成为风尚,如何理解这一现象?从遮蔽到暴露,是女装开放程度的变化,其社会背景是唐朝经历几代君主的传承,达到了封建社会的最高峰,思想活跃、艺术发达,大大推动了女装的变化,女子的衣着由保守走向开放,女服袒胸露背,敢于展示自己的身体。在此基础上,来看女扮男装问题。穿着男子的衣服靴子,甚至戎装,受到社会上许多女子的喜爰。女子出行时还会戴上羃䍦(mili)。

羃䍦最早是西域地区男子的装扮,用来遮挡西北的风沙。到了唐代,它俨然成为女子遮蔽容颜的帽子,带着长长的披巾,遮蔽全身。穿着男装的女子,是否代表着唐代妇女的自我意识较强,想要拥有和男子同样的权利和地位呢?我们来看武则天的例子,风水玄学大师袁天纲,第一次见到婴儿时期的武则天时,她穿着男孩子的衣服,所以才有"此郎君子龙睛凤颈,贵人之极也。"错把则天当做男孩的误会。后来发现则天是女孩儿,非常惊讶,说出了"后当为天下之主矣"的预言。武则天的女儿太平公主,也曾经穿着男装去参加宴会,向父王、母后展现自己。她们对男装的喜好,必然会对社会风气产生影响,不仅是要突破内外之别,参加社会公共活动,还要谋求相对的平等地位。可以说唐代的部分女性已经拥有了较强的性别意识。但是,不同社会群体,或不同社会阶层的妇女,女扮男装的情形也不相同,女扮男装很大程度上是为了展现自己的个性。

胡服是指西北地区诸多少数民族以及域外印度、波斯等国 的服装样式。其通常是头戴毡皮帽,身着长衣及膝,衣袖瘦窄, 领为圆领、翻折领或对襟开领,腰系革带,下身穿紧身小口裤,脚着皮靴。

  唐朝时汉人非常喜欢和流行穿着胡服,从唐宫廷、朱门 到平民小院处处可见,这是为什么呢?汉人流行胡服作为中原胡化的一种表现,当与中原胡化有 着密切的关系。  粗通唐史的人都知道,大唐帝国以其无与伦比 的涵量容纳了大量边疆和域外胡人。

  他们包括内附或被俘的整个部族、慕化或避难的酋长乃至王室贵族、自由逐利的商人和传 教的僧侣、被带来进贡的贡口和买卖的奴隶等,数量多得惊人。仅就唐初北方民族的流人情

况看,可以肯定唐朝早在平突厥之 前就容纳了来自突厥等地的一百二十万胡族和胡化人口,而此后流入中原的突厥部众可达数十万人。

    同时,突厥所控制的铁 勒各部如契宓、薛延陀、回纥、仆固、多滥葛、同罗、拔也古、思结、阿跌、浑部等都有酋长们率领内属的成批部众,前后不下数十 起。高丽、百济亡国后也有数十万人流人中原。

  此外高昌、龟兹、吐蕃等都有大批民众迁人中原。在黄河中下游这么有限的 地域空间,数十年内好几百万胡人潮水般涌进来。  而唐初整个中原人口才二百万户,算起来不足一千万人,在该地区恐怕最多 也不过几百万汉人。

  这一时期,黄河流域胡汉人口数量对比起来,我们无法确定到底是汉人多还是胡人多。唐代男子胡服陶俑与唐代女子胡服壁画到目前为止,还很少有人能够意识到唐代胡人在中原社会 占到如此之高的比例,因而在说民族融合的时候极少有人认真 探讨该地区胡化的深度。

    只有史学大师陈寅恪先生一语道破玄 机:“唐朝大有胡气。”当时充斥中原的胡人带来了丰富的胡族文 化,并将其渗透于中原社会的方方面面,直接促成了中原胡化色 彩的产生。简言之,它反映在大量胡族物品的流入,胡族习俗在 汉人生活里的渗透(这里又包括饮食、服饰等方面),胡人生活艺 术(包括乐舞等)、生产技术(包括酿酒、养马、纺织等)在中原社 会的流行,婚姻家庭制度和宗教信仰对汉人的影响等诸多方面。

     从当时汉人角度看,许多胡族的东西具有其独特的魅力,特别迎 合了当时社会强烈追求时髦的心理。就胡服而言,既新奇漂亮, 又比宽大的汉装更适用于劳作等活动,优点极其明显。在此背 景下,汉人喜欢穿着胡服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了。

唐朝人喜欢穿胡服的根源在于唐朝的开放包容政策。

李唐兴起于陇西边陲,不仅在政治上因袭前朝少数民族政权体制,在文化和社会生活上也采取兼容华夷、兼收并蓄的开放政策。唐太宗曾言:“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 正因为最高统治者这种一视同仁的开放政策,使得当时居住都城长安城的,除了汉族人民以外,还有突厥人、回鹘人、龟兹人、吐蕃人、南诏人、日本人、朝鲜人、阿拉伯人、波斯人等。长安简直就是一个国际大都会。

因为各族人聚居在一起,所以唐朝人在装扮上较为自由,各民族生活方式包括服饰在内得到充分保留和发展。胡服特点是翻领、短衣、长裤、革靴。衣身紧窄,更便于活动,早在唐朝之前千年的赵武灵王便开始了“胡服骑射”改革。相比中原汉服的宽袍大袖,胡服在生产生活中更为方便实用,因此胡服在唐代也是比较受欢迎的。

图为胡服和汉服的比较

以女性服饰为例,后人之所以会认为唐朝女性更为开放,是相对于其他朝代而言。唐太宗兼容华夷的民族政策,使唐人更受胡人风气影响,唐朝之前就是魏晋南北朝时期,都说魏晋风流,那时女性的社会地位很高。唐初女性着装受胡人风气影响,样式比较窄小、实用。到了唐太宗晚年,社会经济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再加上唐太宗晚年也开始崇尚奢靡,唐朝女性的服装开始由保守趋于开放。唐高宗时期,袒胸装渐趋流行,女性“拖裙到颈,渐为浅露”。到了武则天和唐玄宗时期,社会经济发展到繁荣时期,统治者安于享乐,这个时期女性的服装最为开放,有的女子已经将领口开得非常低,也就形成了坦胸露乳装。有一种“袒胸装”领口非常低且大,可以看到乳沟,展示女性丰满迷人。唐诗中有“粉胸绵手白莲香”(崔珏)、“胸前瑞雪灯斜照”(李群玉),“日高邻女笑相逢,慢素罗裙半露胸”(周濆),都是对这种情形的展现。都说唐人女性以胖为美,或许因为胖界美女穿低胸服饰“沟深”会更显得丰满迷人的缘故也未可知。

图为唐永泰公主墓壁画《九人宫女图》局部

到了晚唐,社会开始动荡。贵族生活水平下降,社会也逐渐向清瘦、矫健和实用型审美转变。

总的来说,唐朝的服饰特别是女性服饰受北方少数民族影响很大,人们在穿着上是自由和开放的。正因为最高统治者兼容了开放精神,没有完全把儒教作为立国之本,来束缚人们的手脚,社会经济发展才有了盛唐“万邦来朝”的盛世局面。

韩国传统服饰的演变

韩服最初主要是受中国唐代服饰的影响。对此,史书中就有记载:“服制礼仪,生活起居,奚同中国”。唐代时,新罗与唐朝交往非常密切,服饰特点几乎与唐朝无异。韩服的个性发展开始于李氏朝鲜中期。从那以后,韩服特别是女装,逐渐向高腰、襦裙发展,同中国服饰的区别逐渐增大。

但官服、朝服等重要礼服,仍一直延续着较多的中国特色。朝鲜战争期间(1950—1953),西式服装进入韩国。到了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由于生活和工作节奏加快,人们觉得韩服太过繁琐,穿着不便,因而使用者大为减少。但是,韩服爱好者一直积极推销韩服,并设计出了合乎时代、容易穿着的式样,使韩服重新恢复了活力。

唐朝服饰是不是汉服(汉族民族服饰)的一种

个人觉得唐朝服装应该是鲜卑服装汉化的结果,北朝-隋-唐的政权交替不可能改变政府和民间的服装,而北朝很大程度上其实就是鲜卑人的朝代。

同时期与北朝-隋相对应的南朝服装则延续了东西周秦汉魏晋的服装特点,是汉族的传统服饰。

唐朝服饰专著

《唐代服饰时尚》以时尚变化为线索,分述唐代女性与男性不周社会层次在时尚影响之下的服饰。唐朝服饰是唐朝的服装,它有公服、圆领袍、半臂、衫裙、帔等,装饰有幞头、巾子、鹖冠、革带等,布料有蜀锦、绫、罗、夏布等。 由隋入唐(618-907),中国古代服装发展到全盛时期,政治的稳定,经济的发达,生产和纺织技术的进步,对外交往的频繁等促使服饰空前繁荣,服装款式、色彩、图案等都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崭新局面,而这一时期的女子服饰,可谓中国服装中最为精彩的 篇章,其冠服之丰美华丽,妆饰之奇异纷繁,都令人目不暇接。

唐代是左衽还是右衽

唐装是中国的一种服饰,为汉族服饰系统中一种款式,特征是交领、右衽、系带。代表有齐胸衫裙、唐圆领袍、交领襦裙等。

唐装中的妇女上衣种类一般分为襦,袄,衫三种。襦是一种衣身狭窄短小的夹衣或棉衣。袄长于襦而短于袍,衣身较宽松,也有夹衣或棉衣。襦、袄有窄袖与长袖两类。汉服是中国“衣冠上国”、“礼仪之邦”、“锦绣中华”、赛里斯国的体现,承载了中华民族的染织绣等杰出工艺和美学,传承了30多项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以及受保护的中国工艺美术。

唐代左衽服饰 胡人陶俑 在唐朝画家阎立本的《步辇图》中,正站在唐太宗面前同太宗交谈的胡人,身上穿的红色圆领袍似乎就是左衽。

唐代的人都穿什么衣服

唐朝服饰是唐朝的服装。它有公服、圆领袍、衫裙、半臂、帔等,装饰有幞头、巾子、鹘冠、革带等,布料有蜀锦、绫、罗、夏布等。

由隋入唐,中国古代服装达到全盛时期。

唐制男装汉服具体介绍

唐制男装汉服是指按照唐代的服装风格制作的男装汉服,它通常由上衣、裤子、鞋子等几个组件构成,并且每个组件都有独特的特点和用途。


这种汉服之所以能够被称为“唐制”,是因为它基于唐朝时期的服装流行趋势进行了设计和制作,对于当时的汉族男性来说,属于正式或隆重场合穿着的穿衣风格。
具体来说,唐制男装汉服包含的上衣为“袍”,它有短、中、长三种长度可选,袖口宽松,可以搭配衬衣和马褂;裤子则是“绶带裤”,采用横向裁剪,呈绶带状,有两条带子穿过裤裆,保证了穿着舒适度和美观度;鞋子则是“云履”,形似布鞋,由云形鞋底和茎、帮组成,采用各种不同材质制作而成,有时还会装饰有缎带或绶带等饰物。


总之,唐制男装汉服具有着独特的历史文化意义和精美的制作工艺,是一种展现汉族传统服饰美学的重要方式,也是人们向往古代的一种形式。

1 唐制男装汉服是一种传统的汉族男性服装,以唐朝时期的服饰为主要风格特点,深受爱好中华文化的人们喜爱。
2 唐制男装汉服的特点是以宽袖、长袍、飘逸的衣襟和华丽的装饰品为主,所用的面料多为丝绸和棉麻,制作工艺复杂精细,细节处理非常讲究。
3 在古代,男子汉服不同于女子,服装变化并不大,而唐制男装汉服则将传统汉服的元素与唐朝时期的服饰流行元素巧妙结合,使得唐制男装汉服更加个性化和别致。
例如,唐制汉服在造型上更加精致,装饰更加华丽,为汉族传统文化增添了一份典雅华贵之气。

免责申明:以上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北库历史网立场!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或内容不符,请联系我们处理,谢谢合作!
当前文章地址:https://www.beikuopc.com/zatan/575749.html感谢你把文章分享给有需要的朋友!
上一篇:唐代诗人李白的元旦诗下一篇:三国时期的历史学者,如何查找三国之刃新开区的时间?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