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北库历史网>中华杂谈>正文

杀王翦的是谁 导致秦朝灭亡四个人物是谁

导语:秦朝灭亡的原因有很多,其中导致秦朝灭亡的四个人物是谁?据史书记载,杀王翦的人是谁?这些问题一直引人研究。本文将深入探讨这一话题。

目录导航:

  1. 杀王翦的是谁
  2. 秦朝开国十大名将
  3. 谁灭了秦国,是刘邦。项羽?谁灭了秦国的最后一个皇帝
  4. 秦朝各代君王
  5. 秦国最后被什么国给灭了
  6. 秦国四君子实力排名
杀王翦的是

王翦是中国战国时期秦国的将领,他在统一中国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关于谁杀了王翦的问题,历史上并没有明确的记载或确凿的证据。

根据史书记载,王翦在公元前236年去世,但并没有明确记录他是在哪场战斗中或者被谁杀死的。根据一些史料的描述,可能是因为他已经年事已高,加上一些身体原因导致的自然死亡。但具体的细节和情况没有被确切记录下来。

因此,关于杀死王翦的人是谁的问题,至今没有明确的答案。历史上很多重要人物的死因和细节都存在争议和不明确之处,只能根据历史记载和学者研究的不完全的推测来了解。

杀王翦的人是项羽。王翦是秦朝末年的一位著名将领,他在秦朝灭亡后,加入了刘邦领导的反秦起义军。在刘邦建立汉朝后,王翦成为了汉朝的重要将领,多次参与战争并取得了辉煌的战绩。然而,在刘邦去世后,刘邦的儿子刘盈继位,项羽与刘盈之间发生了权力斗争。最终,项羽派人暗杀了王翦,以削弱刘氏家族的势力。这个事件发生在公元前202年,被称为"王翦之祸"。

王翦没有被人杀死,王翦是善终的。

王翦虽为武将,但在为人处事,伴君之道等方面,都不输各路谋士。或许是有白起的前车之鉴,王翦才懂得如何功成身退,远离帝王的权力。所以王翦得以善终。

名将王翦没有被杀,王翦是一个很聪明的人,他兵权在身的时侯,向秦王讨要金银财帛,从而打消秦王对他的猜忌,当六国统一时,他立刻辞去官职,告老还乡,全身而退,是战国末期四大名将中唯一下场好的人

秦朝开国十大名将

NO1 白起

(?-公元前257年),《战国策》作公孙起, 战国时期秦国郿县(今陕西省眉县常兴镇白家村)人,

出自芈姓。楚国白公胜后裔,唐代许多白氏墓志铭详言,其祖先是楚平王孙白公胜。《新唐书宰相世系表》所载白乙丙之说已考证为以误而错。中国战国时代军事家、秦国名将,兵家代表人物。

白起善于用兵,与来自楚国的秦宣太后异父同母的长弟-穰侯魏冉的关系很好。白起在秦昭王时征战六国,为秦国统一六国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曾在伊阕之战大破魏韩联军,攻陷楚国国都郢城,长平之战重创赵国主力,功勋赫赫。白起担任秦国将领30多年,攻城70馀座,歼灭近百万敌军,被封为武安君。

白起是继中国历史上自孙武、吴起之后又一个杰出的军事家、统帅,《千字文》将他与廉颇、李牧、王翦并称为战国四大名将,位列战国四大名将之首。

NO2 王翦

王翦(出生和逝世时间不详),关中频阳东乡(今陕西富平东北)人,战国时期秦国名将、杰出的军事家,主要战绩有破赵国都城邯郸,消灭燕、赵;以秦国绝大部分兵力消灭楚国 。与其子王贲一并成为秦始皇兼灭六国的最大功臣。杰出的军事指挥才能使其与白起、李牧、廉颇并列为战国四大名将。王翦是琅琊王氏和太原王氏的始祖。

西汉司马迁认为王翦作为秦国将领,平定六国,功绩卓著,秦始皇尊其为师,可是他不能辅佐秦始皇建立德政,以巩固国家根基,和白起比较可谓是'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NO3

蒙恬(约公元前259年-公元前210年),姬姓,蒙氏,名恬,祖籍齐国(今山东省临沂市蒙阴县)人 ,秦朝著名将领。

蒙恬出身名将世家,自幼胸怀大志。公元前221年,蒙恬被封为将军,攻破齐国,拜为内史 ,深得秦始皇的尊宠,当时与其弟蒙毅号称'忠信'。秦统一后,蒙恬率三十万大军北击匈奴。收复河南地(今内蒙古河套南鄂尔多斯市一带),率军修了万里长城和九州直道,克服了国内交通闭塞的困境。大大促进了北方各族人民经济、文化的交流和融合。公元前210年,秦始皇病死,中车府令赵高同丞相李斯、公子胡亥暗中谋划政变,胡亥即位后,赐死蒙氏兄弟,蒙恬吞药自杀。

蒙恬曾驻守九郡十余年,威震匈奴,被誉为'中华第一勇士'。据传蒙恬曾改良过毛笔,因此也被誉为'笔祖'。他是中国西北最早的开发者,也是古代开发宁夏第一人。

NO4

司马错,生卒年不详,秦国少梁(今陕西韩城南)人,史学家司马迁八世祖,战国时期秦国著名将领,历仕秦惠文王、秦武王、秦昭襄王三朝。

司马错学属纵横家。曾跟张仪有过争论,主张得蜀即得楚。秦惠文王九年(公元前316年),司马错率军灭亡蜀国。秦昭襄王二十七年(公元前280年),司马错率领陇西军南下东攻楚国,迫使楚国献出汉水以北和上庸(今湖北西北部)之地。其后事迹不详。

NO5

王贲,生卒年不详,频阳东乡(今陕西富平东北)人,战国四大名将之一的王翦之子,秦朝著名将领,是秦灭六国战争中的主要将领。

公元前226年,王贲大败楚军,夺取楚国十几座城池。公元前225年,王贲水淹大梁,灭亡魏国。公元前222年,王贲夺取辽东,灭亡燕国,继而消灭赵国残余势力。公元前221年,灭亡齐国,自此秦国统一六国,王贲因功受封通武侯。公元前219年,王贲随秦始皇东巡。其后事迹不详。

NO6

李信,生卒年不详,字有成,槐里(今陕西咸阳兴平东)人,战国末期秦国著名宗室将领。李信在灭燕国之战中立有大功。后领兵二十万攻打楚国,先是一路凯歌,后被楚将 项燕 大败。

NO7

内史腾,一作内史胜, 战国后期 秦国将领(生卒不详)。 秦王赵政 时任 内史 ,名腾,姓氏不详。内史腾曾作为秦国代表接受 韩国 割让的土地,后又在 南郡 (今 湖北 江陵 北)管理地方,为秦伐 楚 奠定了后方基础。后任内史,管理京城,责任重大,可见秦王赢政对其信任。

NO8

樗里疾(?―前300年),又称樗里子、严君疾,是战国中期秦国宗室、将领,秦孝公庶子,秦惠文王异母弟,其母为韩国人。 因足智多谋,绰号'智囊',被后世堪舆家尊之为'樗里先师'。曾辅佐秦惠王、秦武王、秦昭王等秦国君主。樗里子名叫疾。因居樗里(一说楮里,今陕西渭南)而称樗里子。其后他任庶长(大良造的幕僚辅官),被称为庶长疾。后来他被封于蜀郡严道县(今四川省荥经县严道镇),号严君,人称严君疾。后人以采邑为姓,故此也被视为严姓其中一个根源。

樗里疾擅长外交、军事。秦武王驱逐张仪,魏章后,任命战功卓著的叔父樗里子为右丞相,精通韬略的甘茂为左丞相,二人相得益彰,并且进行一连串战争,扩张秦国版图,为后来秦国统一中国打下稳固根基。司马迁《史记》太史公自序说:'秦所以东攘雄诸侯,樗里、甘茂之策。'秦昭王元年,樗里子仍任为丞相。

NO9

甘茂,姬姓,甘氏,名茂,生卒年不详, 下蔡 (今安徽颍上甘罗乡 )人,战国中期 秦国 名将。秦国 左丞相 。曾就学于史举,学百家之说,经 张仪 、 樗里疾 引荐于 秦惠文王 。周赧王三年(前312年),助 左庶长 魏章 略定汉中地。后遭向寿、公孙奭谗毁,在攻魏国蒲阪时投向 齐国 ,在齐国任 上卿 。周赧王十年(前305年),为齐国出使楚国。 秦王 想让楚国送还甘茂,为楚所拒。后卒于魏国。

NO10

蒙骜(?-公元前240年),《战国策》作蒙傲 ,战国末期秦国著名将领。蒙骜本是齐国人,后来投靠秦国,官至上卿。

蒙骜历仕秦昭襄王、秦孝文王、秦庄襄王、秦始皇四朝,数次率军出征,屡立战功。先后夺取韩国十余座城池、赵国三十余座城池、魏国五十余座城池,使秦国得以设立三川郡和东郡,并让秦国疆域与齐国相接,对韩国、魏国形成三面包围之势,为日后秦始皇统一六国打下坚定的基础。

公元前240年,蒙骜去世 ,时年七十多岁。 其子蒙武、其孙蒙恬、蒙毅都是秦国名将。

谁灭了秦国,是刘邦。项羽?谁灭了秦国的最后一个皇帝

秦朝应该是楚国起义军灭亡的刘邦先进咸阳,被封为汉王,封地是西川.而项羽自封西楚霸王,所有诸侯中,他实力最强刘邦用韩信的计谋,明修栈道,暗渡陈仓,十面埋伏.最后把项羽打败,统一全国,建立了汉朝刘邦是汉朝开国皇帝-高祖,汉武帝刘彻是他曾孙

刘邦灭了秦国。

二世元年(前209)七月,陈胜、吴广因可判死罪的失职而领导民工起义。反秦斗争随后由项羽与刘邦分别领导,西入关中攻秦。这时赵高杀丞相李斯,杀二世,立始皇孙子婴为秦王。公元前207年,项羽大破秦军,巨鹿一战,秦军被歼灭殆尽。公元前206年刘邦入关,子婴出城降,秦朝灭亡。

秦朝各代君王

秦朝一共有三代君主,分别是秦始皇嬴政、秦二世胡亥 、 秦三世赢子婴。秦王嬴政先后灭韩、赵、魏、楚、燕、齐,完成统一大业。公元前221年,嬴政称帝,史称“秦始皇”。秦王子婴是秦朝最后一个统治者,在位仅46天。公元前207年,秦朝灭亡。

秦始皇嬴政

嬴政,嬴姓赵氏,故又称赵政,汉族,生于赵国首都邯郸。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改革家、战略家,首位完成中国统一的秦朝开国皇帝,秦庄襄王之子,十三岁即王位,三十九岁称皇帝,在位三十七年。

秦非子。嬴姓,名非子,号秦嬴。秦襄公。秦庄公次子。秦穆公。秦德公少子,秦昭襄王。嬴姓,赵氏,秦始皇。秦庄襄王之子。先后灭韩、赵、魏、楚、燕、齐六国,39岁时完成了统一中国大业,建立起一个以汉族为主体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强大国家——秦朝,并奠定中国本土的疆域。

秦非子(前891年-前858年)

秦侯 (前857-前848年)

秦公伯(前846年-前845年)

秦仲(前845年-前822)

秦庄公 嬴也(前821年-前778年

秦襄公 嬴开(前777年-前766年)

秦文公 (前765年-前716年)

秦竫公

秦文公之子,文公四十八年(前718),太子去世,赐谥号为竫公

秦宪公 嬴立(前715年-前704年)

秦出子 (前703年-前698年)

秦武公 (前697年-前678年)

秦德公 (前677年-前676年)

秦宣公 (前675年-前664年)

秦成公 (前663年-前660年)

秦穆公 嬴任好 (前659年-前621年)

秦康公 赢英(前620年-前609年)

秦共公 嬴和(前608年-前604年)

秦桓公 赢荣(前603年-前577年)

秦景公 嬴石(前576年-前537年)

秦哀公 (前536年-前501年)

秦夷公 他未曾成为秦国的正式君主。

秦惠公 (前500年-前491年)

秦悼公 (前490年-前477年

秦厉共公 赢利 (前476年-前443年)

秦躁公 (前442年-前429年)

秦怀公(前428年-前425年)

秦灵公 (前424年-前415年)

秦简公 嬴悼( 前414年-前400年)

秦惠公 (前399年-前387年)

秦出公 (前386年-前385年)

秦献公 嬴师隰(前384年-前362年)

秦孝公 嬴渠梁(前361年-前338年)

秦惠文王 嬴驷(前337年-前311年)

秦武王 嬴荡(前310年-前307年)

秦昭襄王 嬴则,又名稷(前306年-前251年)

秦孝文王 嬴柱(前250年-前250年)

秦庄襄王 嬴异人 又名子楚( 前249年-前247年)

秦始皇帝 嬴政(前246年-前222年)

秦二世皇帝 嬴胡亥(前209年-前207年)

秦三世 嬴子婴(前207年)

1、秦非子(?-公元前858年),嬴姓,名非子,号秦嬴,伯益之后,商朝重臣恶来五世孙,周朝诸侯国秦国开国君主,西周犬丘人。约公元前900年-公元前858年在位。秦非子因善于养马,得到周孝王的赏识,获封秦地,成为秦国始封君,号称秦嬴。公元前858年,非子去世,其子秦侯继任君位。

2、秦襄公(?—公元前766年),嬴姓,赵氏,名开,秦庄公次子,是春秋时期秦国被正式列为诸侯的第一任国君,公元前778年―公元前766年在位。

3、秦穆公(前683-前621)一作秦缪公,嬴姓,名任好,秦德公少子,春秋时期秦国国君,前659年-前621年在位,谥号穆,被《史记索隐》等书认定为春秋五霸之一。

4、秦昭襄王(公元前325年-公元前251年),嬴姓,赵氏,名则,一名稷 ,咸阳(今陕西咸阳市)人。战国时期秦国国君(公元前306年—公元前251年在位),秦惠王之子,秦武王异母弟,为中国历史上在位时间最长的国君之一。

5、秦始皇(前259年—前210年),嬴姓,赵氏,名政,又名赵正(政)、秦政,或称祖龙,秦庄襄王之子。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战略家、改革家,完成华夏大一统的铁腕政治人物,也是中国第一个称皇帝的君主。

秦国最后被什么国给灭了

被刘邦,也就是汉高祖给灭了,最早是陈胜吴广起义,后来接着是刘邦和项羽,最后刘邦攻入咸阳,宣告秦朝灭亡

秦国被汉朝灭了。

秦王嬴政从公元前230年到前221年秦始皇嬴政先后灭掉了关东六国,完成国家统一,后北击匈奴,南服百越。

秦始皇死后秦二世胡亥与赵高合谋篡改秦法导致大规模平民暴动起义。公元前206年,秦王子婴向刘邦投降,秦朝灭亡。秦朝从统一六国到灭亡,只有15年国祚

秦国四君子实力排名

战国四公子实力对比,春申君最有钱,平原君最滑稽,信陵君最历害 在战国晚期的时候,东方六国的贵族为了抵抗强大的秦国,纷纷开始招贤纳士,让天下的有识之士能够为我所用。

在这一时期东方六国涌现出了4个礼贤下士的贵族,这四个人被我们称之为战国四公子。战国四公子有很多共同的特点,他们都有着自己庞大的门客团队,并且依靠着这些门客为自己在东方六国中获得了极高的地位。那么从综合能力对比的话,战国四公子,谁的能力最强,谁的能力又最弱呢?

第四名:平原君,毛遂自荐的故事很多朋友都比较熟悉,这个故事就发生在平原君的身上。从这个故事中我们也不难看出平原君是一个空有礼贤下士的名声,却没有真材实料的人。

毛遂很有本事却一直得不到重用,哪怕是他自我推荐,平原君都不愿意给他机会,在历史上平均曾经多次被人羞辱,孟尝君到赵国做客杀了赵国几百人,还毁灭了赵国一个县,平原君却只能忍气吞声的接受了这一现实。

信陵君搬迁到赵国居住,平原君一半以上的门客都跟着信陵君走了,平原君也没有任何办法。

而且平原君的门客曾经出现过两次以上的大溃逃事件,每当平原君做错事的时候,门客们都会弃他而去。

第三名春申君,春申君是战国四公子里面的酱油帝,他的毛病不太多,但是功劳也很一般。春申君最大的一个特点就是有钱,楚国地广人稀物资丰富,所以春申君的门客,每一个人都非常有钱。

平原君曾经派出去自己最富裕的门客去同春申君的门客交流,临走的时候还专门给他们穿上华丽的衣服,戴上金银首饰。

结果这些门客到了楚国才发现,春申君最下等的门客都比他们有钱。春申君的门客平常聚集在春申君的身边,主要就是为了能够混吃混喝,在春申君被李园杀害的时候,这些人没有一个站出来帮忙的。

第三名孟尝君,孟尝君的门客非常多,全都居住在一个叫薛的城市里面。

孟尝君的门客大多都是一些鸡鸣狗盗之徒,这些人都非常的凶恶,薛地也成为了战国时期不法分子的聚集地。

到了汉武帝时期,薛地依然是不法之徒的聚集地。

司马迁在《史记》中记载,薛地尽是穷凶极恶之徒,这都是孟尝君门客们的后代!孟尝君被秦国人绑架的时候,他的一个门客披着狗皮偷了秦王的皮大氅,另一个门客学鸡叫骗开了城门,把孟尝君救走了。

后来孟尝君被齐王罢免了丞相的职务,他的门客就一哄而散,只有一两个心腹还留在身边。

等到孟尝君重新崛起,这些人又都回来了。 第一名信陵君,信陵君是战国四公子里面的佼佼者,他建立了一个强大的情报系统,并且有着自己的武装力量。信陵君曾经和魏王一起下棋,魏王听说边境有赵国的军队来进攻,赶紧停下下棋,准备去带兵迎战。信陵君说:你不需要害怕,这是赵国的国王在打猎,我手下的人早就告诉我了。

从这件事来看,信陵君手下的门客的确本领高强,有着一个严密的间谍系统。

而且信陵君的手下门客中既有刺客,也有大义凛然的死士,是战国四公子门客团队中,素质最高的一支门客团队。信陵君本人的军事才能也十分高强,他曾经带领东方诸国的联军,打的秦国15年不敢出函谷关。

在他到达赵国之后,赵国地区的名士纷纷依靠他,就连平原君手下的门客都跑了一多半。信陵君去世前,秦国一直畏惧信陵君的威望,不敢对东方六国发动大举进攻。

在信陵君去世后不久,魏国就被秦国灭亡了。

战国四公子指的是战国时代末期的魏国的信陵君魏无忌、赵国的平原君赵胜、楚国的春申君黄歇、齐国的孟尝君田文,在人才辈出的战国这四人的出现可以说带来了不少的亮点。

战国四公子排名:

一、信陵君魏无忌

魏无忌,号信陵君,战国四君子之首,魏国第六个国君魏安釐王魏圉的异母弟,由他汇集手下门客思想言论编纂成《魏公子兵法》。

二、平原君赵胜

赵胜,战国四公子之一,赵国贵族。赵武灵王之子,惠文王之弟。因贤能而闻名。封于东武,号平原君。

三、春申君黄歇

春申君,名黄歇,为战国时期楚国公室大臣,曾任楚相。黄歇游学博闻,善辩。楚考烈王元年,以黄歇为相,封为春申君。春申君明智忠信,宽厚爱人,以礼贤下士、招致宾客、辅佐治国而闻于世。

四、孟尝君田文

孟尝君,妫姓,田氏,名文,中国战国四公子之一,齐国宗室大臣。其父靖郭君田婴是齐威王幺儿、齐宣王的异母弟弟,曾于齐威王时担任军队要职,于齐宣王时担任宰相,封于薛,权倾一时。

免责申明:以上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北库历史网立场!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或内容不符,请联系我们处理,谢谢合作!
当前文章地址:https://www.beikuopc.com/zatan/577102.html感谢你把文章分享给有需要的朋友!
上一篇:皇家守卫军生产时间 历史英国皇家军下一篇:百慕大三角之谜真相是什么 宇宙大爆炸的“元凶”是超大质量的黑洞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