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北库历史网>中华杂谈>正文

明朝有勇有谋的将领 明朝的绝世猛将有哪些人物

导语:明朝历史上有许多勇猛有谋的将领,他们在战场上展现出非凡的指挥才能和勇猛无畏的战斗精神。其中,绝世猛将如文聘、俞大猷等人,以其出色的战术和勇猛的战斗力成为明朝历史上的传奇人物。

目录导航:

  1. 明朝有勇有谋的将领
  2. 、明末名将
  3. 明朝五位猛将有多厉害
  4. 大明朝三大名侠
  5. 明朝开国大将名单
明朝有勇有谋将领

第一位:徐达

徐达明朝开国的统帅,位列开国六王之首,第一大功臣,幼年修习武,是朱元璋的童年伙伴,朱元璋投靠红巾军郭子兴后,回乡募兵,徐达应召,从此跟随朱元璋打江山立社稷,征战四方帮助朱元璋建立了大明王朝,朱元璋建国称帝王后,封徐达为魏国公,他的女儿嫁给了朱元璋四子燕王朱棣,永乐大帝。

主要功绩——灭元之战,攻克元大都。

第二位:常遇春

常遇春出生贫苦人家,从小就练习武术,成年后,他善于骑射,使用各种兵器。常遇春刚开始时投奔了绿林大盗,到处打家劫舍,时间久后,他觉得这不是个长久之计,打算另谋出路。

他听说过朱元璋是有大作为的人物,于是暗中观察朱元璋,发现朱元璋是个能干大事的英雄,立即投奔了朱元璋。从此常遇春成为了朱元璋的一位猛将,明朝建立后,常遇春封为鄂国公,太子少保头衔。

主要功绩——采石矶之战,鄱阳湖大战,大败陈友谅。

第三位:蓝玉

蓝玉英勇善战,胆气过人,沙场上屡立战功,蓝玉开始是在常遇春帐下效力,常遇春多次在朱元璋面前夸奖蓝玉,因此蓝玉升迁很快,由千户,指挥使,升任为了大都督府佥事,洪武十二年,他被封为了永昌侯,征虏大将军,二十一年又拜为了大将军,凉国公。

主要功绩——洪都之战,捕鱼儿海之战,深入大漠,直捣蒙古王庭,击垮数十万北元兵。

第四位:冯胜

冯胜很早就投奔了朱元璋,通晓兵法,明朝开国虎将,开国后,被朱元璋赐死,未得入功臣庙。

主要功绩——辽东之役,降伏纳哈出,消除辽东残元势力。

第五位:李文忠

李文忠是朱元璋的外甥,有勇有谋,文武兼备,他是明初大将中唯一读过书的将军,开国封岐阳王,配衮服。

主要功绩——大败张士诚,北伐残元,打出野狐岭,攻克兴,强攻骆驼山,赶走沙布丁,逼降元上都。

第六位:邓愈

邓愈从十六岁就开始反元,并拥有自己的部队,邓愈之名是他投奔了朱元璋后,朱元璋给改的,开国后,封荣禄大夫,右柱国,卫国公。

主要功绩——招降吐藩,乌思藏,消灭甘肃元军。

第七位:傅友德

傅友德,宿州相城,后迁居砀山,元末参加刘福通起义军,随李喜喜入蜀,后率部归降朱元璋,从偏裨升为大将,明朝开国,以功封颍国公,封太子太师。

主要功绩——七战七胜平甘肃,消灭盘踞云南的元梁王部。

第八位:汤和

汤和,濠州钟离人,为人谨慎,沉稳敏捷,多智多谋,参加郭子兴起义军,授千户,在随朱元璋渡长江、取镇江诸战中,屡破元军,累功升统军元帅,开国之后,得善终,追封东瓯王。

主要功绩——平定福建,大败方国珍部。

第九位:沐英

沐英,濠州定远人,出身贫苦,自幼起,颠沛流离,八岁时被农民义军将领朱元璋收为义子,十二岁的沐英跟随朱元璋攻伐征战,开始军旅生涯,十八岁时,被授帐前都尉,参与守镇江,开始担当军事要任,洪武十四年与傅友德、蓝玉率兵三十万征云南。云南平定后,沐英留滇镇守,其镇滇南十年间,大兴屯田,劝课农桑,礼贤兴学,传播中原文化,安定边疆。

主要功绩——征讨吐藩,安定西南。

第十位:朱亮祖

朱亮祖原是元朝镇压义兵的元帅,屡败朱元璋,之后被明军俘获投降,参与了明军攻灭陈友谅、张士诚、方国珍、洪武三年,封为永嘉侯,他在镇守广东期间,与当地豪强勾结,使朱元璋冤杀番禺县令道同,最终被朱元璋处决。

主要功绩——平定两广,明夏政权。

、明末名将

明末10大猛将排名依次有:李定国、孙承宗、卢象升、孙传庭、洪承畴、曹文诏、毛文龙、祖大寿等。

第一名、李定国(1621年—1662年),南明永历政权抗清名将。在南明最艰难的时期,李定国带领明军连战连捷,从清军手里夺回了明朝的半壁江山。清军定南王孔有德、和硕敬谨亲王爱新觉罗·尼堪,皆死于李定国之手。后来南明内部发生叛乱,最终导致李定国功败垂成。1662年六月,李定国在勐腊(在澜沧江以西)病逝,时年42岁。

第二名、孙承宗(1563年—1638年),明末最伟大的战略家。官至蓟辽督师、太傅。修筑宁锦二百里防线,有效抵御了清军入侵的风险。崇祯十一年(1638年),清军犯保定,攻高阳。时年75岁的孙承宗在高阳老家率领全家子孙据守,城破后,一家四十余口皆壮烈战死。

第三名、卢象升(1600年—1639年),明末最强军队“天雄军”的创建者。多次击溃国内农民起义军。崇祯十一年(1638年),担任兵部尚书,力主抗清,守卫京师,连战皆捷。崇祯十二年(1639年),卢象升率部在巨鹿贾庄被清军包围,最后炮尽矢绝,战死疆场。

第四名、孙传庭(1593年—1643年),明末兵部尚书。崇祯九年(1636年)率部击败并活捉了“闯王”高迎祥。后又多次成功镇压了李自成、张献忠的农民起义军。崇祯十六年(1643年),在朝廷的一再催战下,无奈率领残军迎战李自成的精锐大军,后在陕西潼关兵败战死。《明史》称“传庭死,而明亡矣”。

第五名、洪承畴(1593年—1665年),明末兵部尚书、蓟辽总督。围剿农民起义军十年,连战连捷。所率军队被称为“洪军”。后被调往北方对抗清军。松锦之战战败后被清军俘虏,最终投降清军,晚节不保。

第六名、曹文诏(?—1635年),智勇双全,被誉为第一良将。在镇压明末农民起义的战争中功勋卓著。崇祯八年(1635年),在湫头镇之战中因寡不敌众兵败自尽。

第七名、袁崇焕(1584年—1630年),明末蓟辽督师。在抗击清军(后金)的战争中先后取得宁远大捷、宁锦大捷。崇祯三年(1630年)八月,被崇祯皇帝下令凌迟处死,家人被流徙三千里,并抄没家产。

第八名、毛文龙(1576年—1629年),从普通小兵一直干到了左都督平辽总兵官。率部在皮岛设立军镇,给后金的后方造成严重威胁,以至于后金军队不敢贸然向明朝发起大规模攻击。崇祯二年(1629年),被袁崇焕矫诏

袁可立(被清朝封杀百年的人,策反了努尔哈赤(努尔哈赤为后金创始人)的女婿,毛文龙的顶头上司。)。

孙承宗(朱由校的老师,军事家,战略眼光不错,识人眼光也不错。)

毛文龙(让后金咬牙切齿的明末游击大将,让后金俩线作战,带出的兵没一个怂八旗兵的,被后金蛮族称为野蛮人的毛文龙,后被袁大炮弄死。)

熊延弼(辽东经略,边关元帅,明末唯一一个战略家,在给熊延弼五年时间后金就会被熊延弼活活困死,可惜最后被东林党陷害弄死。)。

满桂(能征善战的猛将,因长相高大威猛被误以为是蒙古人,后满桂自诉自己是山东人不是蒙古人。或许是有一点蒙古血统)

曹文昭(明末第一良将)。黄得功(打闯王跟玩一样的猛将)。

卢象升(明末文官中最能打的,武将中文化最高的,进士,文武双全。天雄军百战百胜(虽然打的是反贼军))。吴襄。祖大寿。

李定国(明末第一元帅,没有之一,有能力反清复明的明末元帅)。

戚金(戚续光的后代,戚家满门忠烈,三千戚家军就能打出让后金称之为血战的战役。伤亡比例接近1比1,明末一般战损都是(满族)1:10(汉族)没错明末士兵战斗力不高。戚家军是明末战斗力最高的军队没有之一。)

孙传庭(明末第一人,明史有言:传庭死,而明亡。)

曹变蛟(明末第一猛将,带着几百亲军奇袭皇太极大营,差一点就把皇太极砍了,把李自成砍出阴影的猛将。)。

朱燮元(三军帅才)。杨文岳。

洪承略(可以御统三军的人,谋略家,弹尽粮绝后降清,历史上排的上榜的谋士。)

袁崇焕(别称:袁嘟嘟,袁大炮。五年平辽嘴炮第一人,杀了毛文龙后让后金没有后顾之忧,清朝第一功臣,能力适合安民治方,让他带兵打仗简直笑话。)

左良玉(拥兵自重,兵马十万,见反贼军就跑,善杀百姓,以掠夺百姓为荣,常年杀良冒功,只顾着保持实力不听调不听宣,土匪一个)

熊文灿还有很多大将,明末不是没能人,只是皇帝不会用而已,而且东林党又把持朝廷,东林党只想着怎么吸朝廷的血,灭不灭国和他们没有一点关系,不听话的大将基本都被他们弄死了,明朝有几个皇帝差不多也是东林党弄死的

孙承宗(明朝最伟大的战略家,袁的老师),袁崇焕,祖大寿,洪承畴,曹文诏,卢象升,左良玉,史可法

孙承宗(1563年—1638年),字稚绳,号恺阳,北直隶保定高阳人。明末爱国将领、民族英雄。曾为明熹宗朱由校的老师。而后替代王在晋为蓟辽督师,修筑宁锦二百里防线,统领军队十一万,功勋卓著,遭到魏忠贤的妒忌,辞官回乡

明朝五位猛将有多厉害

明军在沙尘暴的掩护下,如同神兵天降,突然袭击,蒙古全军覆没,脱古思帖木儿与太子,在几十名骑兵保护下逃跑,其余8万人被俘

大明朝三大名侠

在大明王朝的276年的国祚中,盛产出了不少的人才,他们都可谓是一时俊杰,而在这些人中有三位可以说是最牛的人了,绝对的文治武功的人物,他们的出现不仅仅是在明朝的影响大,就是在历史上都绝对是惊艳绝伦的。

1 . 王阳明

又叫王守仁,他是著名的哲学家、思想家、政治家和军事家,在他出生的年代可以说是明中期政治腐败的时候,不过真正的金子在哪里都是会发光的,特别是在动乱的年代,可谓是时势造英雄。

首先,在军事上,他计谋百出,战术灵活,带领书生和偏裨,荡平为患数十年的盗贼,而且在接下来的宁王叛乱中更是在无兵的情况下,积极组织争取时间,最终双方在鄱阳湖大战,经过三天的激战,宁王被俘获,前后35天。嘉靖年间,又平定思恩、田州的民族首领卢苏、王受的叛乱。

其次,在哲学上,他创出了“心学”,确定了“知行合一”的思想,其学术思想在中国、日本、朝鲜半岛以及东南亚国家乃至全球都有重要而深远的影响,成为继孔孟朱后的第四位集大成者的圣贤。

最后,在政治上,他也是玩的活灵活现的,可以说是游刃有余,正德年间的大太监刘瑾、江彬、张永,都斗不过他,连内阁首辅杨廷和都斗不过一个王守仁,可见他的政治觉悟是多么的高。

2 . 张居正

张居正万历年间的首辅,为人擅谋,是不可多得的政治家和改革家。在他当政期间,国家吏治败坏、财政危机、赋役不均、军心涣散,可以说已经到了很危急的时刻了,张居正的一条鞭法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强制实施的。

就是这次的改革措施,被称之为万历新政,使得垂危的大明王朝得以延续它的国祚,遗憾的是因为改革触犯了不少既得利益者的蛋糕,所以在张居正死后,改革难以继续,可以说是人死政熄,而他本人也遭受到了鞭尸,可悲可叹啊!

3 . 于谦

于谦最值得人们肯定的是北京保卫战,大明王朝陷入一片恐慌之中,接下来他力排南迁,立代宗,稳定人心,整饬兵备。提出“社稷为重君为轻”的口号。最终率领22万大军,列阵九门迎头痛击赶来的瓦剌之军,就是这一战令得明王朝得以延续下来。

但是后来却在英宗朱祁镇复位后被杀,到抄家的时候,家里竟然是一片清贫,不得不感叹于谦的为官清廉,一心事国。

第三位:刘綎。明末猛将,手中镔铁大刀重120斤,号“刘大刀”,曾与清军血战阿布达里冈。时明军因主帅指挥失误,被后金军诱入绝境,明军不能成伍,只能单列在小道行进。后金军突然杀出,将刘綖部切为两段,首尾不得相应。刘綎挥刀与后金军死战,左臂中箭,右臂受伤仍勇猛冲杀。最后身负多伤,满身是血,仍勇猛异常。后金军越聚越多,刘綎半边脸被砍掉,忍着剧痛继续冲杀,又连斩数十后金后将,后金军弓箭齐发,刘綎身中数箭,流尽最后一滴血战死。

第二名:常遇春,明朝开国猛将。初为绿林大盗刘聚手下寇,后弃盗为良投奔朱元璋交军,勇冠三军,称“常十万”。冷箭射伤“元末第一猛将”张定边,使朱元璋脱险。正因常遇春勇猛,后世有些地区将其奉为门神。

第一位:沐英,明朝开国名将,朱元璋义子。12岁随朱元璋攻伐征战,上阵杀敌,十八岁被授帐前都尉,洪武九年以副帅之职征讨吐蕃,洪武十三年挂帅北伐,大败元军,次年率西路军连败元军。后与傅友德、蓝玉率兵30万平定云南。在评书《大明英烈》和《燕王扫北》里,沐英被描写成第一金锤将朱沐英,手使两把擂鼓瓮金锤,勇猛无比。真实历史上,沐英也是一位无敌战神,在云南曾以火枪队大破象阵,名震云南,称得上是明朝第一战神。

明朝开国大将名单

明朝的开国大将的名单大致如下:

1.徐达徐达是明朝开国的统帅,第一功臣,位列开国六王之首。他自幼习武,是朱元璋的发小。朱元璋投靠郭子兴后,回乡募兵,徐达就欣然应召,从此就跟随朱元璋打天下,征战四方帮助朱元璋建立了明朝。朱元璋登基后,封徐达为魏国公,他的女儿还是明成祖朱棣的徐皇后。

2.常遇春常遇春是安徽怀远县人,他是元末红巾军的将领,明朝开国名将。他出生于贫苦人家,从小就练习武术,成年后,他善于骑射,使用各种兵器。常遇春刚开始时投奔了绿林大盗,到处打家劫舍,时间久后,他觉得这不是个长久之计,打算另谋出路。在和州时遇到了朱元璋,他听说过朱元璋是有作为的人,于是他暗中观察朱元璋,发现朱元璋是个能干大事的人,立即决定投奔了朱元璋。从此常遇春成为了朱元璋的一位猛将,明朝建立后,常遇春封为鄂国公,太子少保,中书平章事。

3.蓝玉蓝玉是明朝开国将领,安徽定远人,有胆有识,英勇善战,屡立战功。蓝玉开始时是在常遇春帐下效力,常遇春多次在朱元璋面前夸奖蓝玉,因此蓝玉升迁很快,由千户,指挥使,升任为了大都督府佥事。洪武十二年,他被封为了永昌侯,征虏大将军,二十一年又拜为了大将军,凉国公。

4.冯胜他是冯国用的弟弟,定远人。他很早就投奔了朱元璋。

5.李文忠朱元璋的外甥,有勇有谋,他是明初大将中唯一读过书的人,算得上文武双全。

6.邓愈安徽泗县人,16岁就开始反元了,并有自己的部队,在盱眙时投奔了朱元

徐达

徐达(1332年—1385年),字天德,汉族, 中国明朝开国军事统帅,民族英雄,濠州钟离(今安徽凤阳东北)人,农家出身。

元朝末年,徐达参加了朱元璋领导的起义军。洪武元年(1368年)攻入大都(今北京),元朝灭亡。以后又连年出兵打击元朝残余势力。官至右丞相,封魏国公。他为人谨慎,善于治军,戎马一生,建立了不朽的功勋。为明朝开国第一功臣。死后大明帝国开国皇帝明太祖朱元璋追封其为中山王。

常遇春

常遇春(1330年—1369年),字伯仁,号燕衡,南直隶凤阳府怀远县(今安徽省蚌埠市怀远县)人,元末红巾军杰出将领,明朝开国名将。元顺帝至正十五年归附朱元璋,自请为前锋,力战克敌,尝自言能将十万众,横行天下,军中称常十万,官至中书平章军国重事,封鄂国公,洪武二年病卒军中,追封开平王。

刘基

刘基(1311年7月1日-1375年5月16日),汉族,字伯温,青田县南田乡(今属浙江省文成县)人,故称刘青田,元末明初的军事家、政治家、文学家,明朝开国元勋,与宋濂、叶琛、章溢合称浙东四大名士。他辅佐朱元璋完成帝业、开创明朝并尽力保持国家的安定,因而驰名天下,被后人比作诸葛武侯。

傅友德

傅友德(?—1394年),明朝开国将领。元末参加刘福通义军,随李喜喜入蜀。后率部归朱元璋,从偏裨升为大将。以功封颍国公,封太子太师,后坐事赐死。崇祯十七年(1644年)追封丽江王,谥“武靖”。

邓愈

邓愈(1337年-1377年),汉族,明朝开国名将。原名邓友德,字伯颜,虹县(今安徽泗县)人。他16岁领兵抗元,1355年(元至正十五年),率所部万余人从盱眙投奔朱元璋,任管军总管,朱元璋将他改名为邓愈。

汤河

汤和(1326年-1395年),明朝开国功臣,军事将领。字鼎臣,濠州钟离人。汤和为人谨慎,沉敏多智。1352年(元至正十二年),参加郭子兴起义军,授千户。在随朱元璋渡长江、占集庆(今南京)、取镇江诸战中,屡破元军,累功升统军元帅。

李文忠

李文忠(1339年-1384年),字思本,小名保儿,江苏盱眙人,明太祖朱元璋的外甥。是朱元璋的名将、谋臣,明朝开国第三功臣。十九岁时,李文忠以舍人的身份率领亲军,随军支援池州,击败天完军,骁勇善战为诸将之首。朱元璋对李文忠十分宠信,常派他监军随将领出征。文忠转战沙场,官至荣禄大夫、浙江行省平章事,复姓李。

《明史·太祖本纪二》的记载:洪武“二年春正月乙巳,立功臣庙于鸡笼山。”

“洪武三年,朱元璋再次加封功臣,“进李善长韩国公,徐达魏国公,封李文忠曹国公,冯胜宋国公,邓愈卫国公,常遇春子茂郑国公,汤和等侯者二十八人。”

这是朱元璋从一介贫民,经过十余年南征北伐,于1368年登基称帝,天下太平后,对明朝开国功臣元老进行了册封。

爵位被分为五个档次,其中最高爵位——公爵中以徐达、常遇春为首的25位公爵;侯爵名臣中有唐胜宗、陆仲亨为首79位侯爵;伯爵中有汪广洋、刘伯温为首的12位名臣;子爵中则有王清、王凤显等11位英雄;男爵中有王恺、孙炎等23位明朝开国名臣。

&魏国公徐达(被誉为明朝开国第一功臣)

吴元年九月辛丑以平吴功,封信国公。洪武三年十一月丙申大封功臣,进封奉天开国推诚宣力武臣魏国公,禄五千石,世袭。十八年二月己未卒。追封中山王,谥武宁。达初封公,位次第二。李善长得罪,进位第一。

&鄂国公常遇春

吴元年九月辛丑封。洪武二年七月己亥卒于军。十月庚午追封奉天翊运推诚宣德靖远功臣开平王,谥忠武。

&郑国公常茂

洪武三年十一月大封功臣,第三,封郑国公,禄三千石,世袭。二十年九月丁酉有罪,安置龙州。二十四年卒。

&韩国公李善长

吴元年九月辛丑封宣国公。洪武三年十一月丙申大封功臣,第一,封开国辅运推诚守正文臣韩国公,禄四千石,世袭。二十三年五月乙卯坐胡党死,爵除。

&曹国公李文忠

洪武三年大封功臣,第四,封奉天开国辅运推诚宣力武臣曹国公,禄三千石,世袭。十七年三月戊戌获谴,卒。追封岐阳王,谥武靖。

&宋国公冯胜 洪武三年大封功臣,第五,封宋国公,禄三千石,世袭。二十八年二月丁卯赐死,爵除。

&卫国公邓愈 洪武三年大封功臣,第六,封卫国公,禄三七石,世袭。十年十一月癸未卒,追封宁河王,谥武顺。

&信国公汤和

洪武三年大封功臣,第七,封开国辅运推诚宣力武臣中山侯,禄一千五百石。七年八月乙卯,加禄千石。十一年正月己卯进封信国公,禄三千石,世袭。二十八年八月戊辰卒。追封东瓯王,谥襄武。

&颍国公傅友德

洪武三年十一月封颍川侯,位次第二十八,勋禄同前。十七年四月辛卯进封颍国公,禄三千石,世袭。二十七年十一月乙丑赐死,爵除。

&越国公胡大海 壬寅二月,金华死事。甲辰三月追封,谥武庄。

&泗国公耿再成

壬寅二月,处州死事。初封高阳郡公,谥武壮。洪武十年四月改封。

&蔡国公张德胜 龙江战殁。癸卯十月追封,谥忠毅。

&梁国公赵德胜 南昌死事。癸卯十月追封,谥武桓。

&济阳郡公丁普郎 鄱阳湖战殁。

&河间郡公俞廷玉 甲辰十一月追封。

&郧国公廖永安 乙巳十月以使吴不屈,遥封楚国公。丙午七月卒于吴。谥武闵。洪武十三年四月改封。

&东海郡公茅成 丙午十一月伐吴战殁。

&虢国公俞通海

廷玉子。吴元年四月卒于平江军。追封豫国公。洪武三年改封,谥忠烈。

&济国公丁德兴 吴元年卒于平江军。洪武元年追封。

&天水郡公严德 吴元年九月讨方国珍战殁。洪武二年六月追封。

&姑孰郡公陶安 洪武元年追封。

&乐浪公濮英

洪武二十年闰六月庚申战殁金山。追封金山侯,谥忠襄。二十一年七月进封公。

&凉国公蓝玉

洪武十二年十一月甲午封永昌侯,禄袭同前。十七年四月壬午予世侯,加禄五百石。二十一年十二月壬戌进封公,加禄五百石。二十六年二月乙酉谋反,伏诛。

&蕲国公康茂才

洪武三年八月己未卒于军。追封推诚翊运宣力怀远功臣蕲国公,谥武康。

康铎洪武三年十一月封蕲春侯,位次第二十六,勋禄,加禄同杨璟。十五年七月丙子卒,赠蕲国公,谥忠愍。

徐达\常遇春\邓愈\汤和\李文忠\常懋\郭英\候伯卿\蓝玉(犯法死)朱亮祖(犯法死)\胡大海(早亡)花云(早亡)朱文正(早死)

免责申明:以上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北库历史网立场!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或内容不符,请联系我们处理,谢谢合作!
当前文章地址:https://www.beikuopc.com/zatan/577143.html感谢你把文章分享给有需要的朋友!
上一篇:古代有哪些女性曾经担任过国王或皇帝的角色?下一篇:扬州历代诗词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