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北库历史网>中华杂谈>正文

东汉建立者与末代统治者 东汉开国皇帝打败谁

导语:东汉建立者刘秀与末代统治者刘婴,历经多次战争与政治斗争,最终建立了东汉王朝。东汉开国皇帝刘秀在统一南方后,打败了刘玄,夺取了汉室的统治权。

目录导航:

  1. 东汉建立者与末代统治者
  2. 刘秀起兵的身份
  3. 唯汉以强亡是西汉还是东汉
  4. 东汉的开国皇帝是谁
  5. 东汉的第一位国君
  6. 东汉长达多少年最后统一吗
  7. 东汉第一名将排名
  8. 诸葛亮和刘秀谁厉害
东汉建立者末代统治者

光武帝刘秀和汉献帝新朝统治者王莽改革失败,引发了绿林、赤眉农民大起义,南阳集团首领、西汉宗室刘演、刘秀也乘机起兵,他们实力越来越大,最后,镇压了绿林赤眉起义军,建立了东汉政权,定首都为洛阳,刘秀成为开国皇帝,庙号光武帝。

东汉后期,由于外戚和宦官轮流执政,弄得政权摇摇欲坠,地方也不在听从中央的命令,军阀混战。传到汉献帝,曹操控制了他,挟天子以令诸侯,汉献帝成了傀儡。

东汉建立者为汉光武帝刘秀。东汉末代统治者为汉献帝刘协。

刘秀(公元前5年—公元57年3月29日),东汉王朝开国皇帝,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1]新莽末年,海内分崩,天下大乱,身为一介布衣却有前朝血统的刘秀在家乡乘势起兵。公元25年,刘秀与更始政权公开决裂,于河北登基称帝,为表刘氏重兴之意,仍以“汉”为其国号,史称“东汉”。

汉献帝刘协(181年—234年),东汉最后一位皇帝,在位时间是189年至220年

东汉,东汉(25年—220年)是中国历史上继秦朝、西汉、新朝之后的大一统王朝,传八世共十四帝,历经一百九十五年,又称后汉,与西汉合称汉朝。

开国皇帝刘秀(公元前5年1月15日-57年3月29日),即汉光武帝(公元25年—57年在位),字文叔,南阳郡蔡阳县(今湖北枣阳)人,年幼生活于陈留郡济阳县济阳宫。中国东汉王朝的建立者,庙号“世祖”,谥号“光武皇帝”。[公元25年登基(在位23年),62岁时候病死。

末代君主,刘协,刘协(181年4月2日—234年4月21日),即汉献帝(189年-220年在位),字伯和,汉灵帝刘宏次子,汉少帝刘辩异母弟,母灵怀皇后王荣,东汉最后一任皇帝。最后刘协寿终正寝,享年54岁,葬于禅陵,谥号孝献皇帝。

东汉建立者是刘秀于公元25年建立。

东汉末代统治者为汉献帝刘协公元220年禅位于魏国曹丕,东汉灭亡。

东汉从公园25年建立到公元220年灭亡。享国195年,传八代一共十四位皇帝。其中建国者光武帝刘秀在位32年,而东汉末代统治者汉献帝刘协在位也是32年。

刘秀起兵的身份

刘秀于南阳起兵,先加入绿林军以掩护身份,继而收编铜马军以状大声势,最后又以镇压和收编的方式,吞并了赤眉军。在篡夺农民起义军领导权的过程中,他又以西汉皇族的身份,赢得了地主阶级的支持,终于建立了东汉政权。

刘秀(公元前5年1月15日—公元57年3月29日),字文叔,南阳郡蔡阳县(今湖北省枣阳市)人。东汉开国皇帝,汉高祖刘邦九世孙,汉景帝之子长沙定王刘发后裔。

西汉建平元年(公元前5年),刘秀出生于陈留郡济阳县(今河南省开封市兰考县东北)。适逢王莽篡立新朝,倒行逆施,天下大乱,随兄刘縯起兵于南阳,号称“舂陵军”,在昆阳之战中大败王莽军队。更始帝继位后,命刘秀持节治理河北地区,授大司马,封为萧王。

更始三年(25年),刘秀公开与更始帝决裂,即位于河北鄗县南千秋亭,光复汉室,定都于洛阳。经过长达十二年的东汉统一战争,陆续消灭河北、关东、陇右、西蜀等地的割据势力,结束农民战争、军阀混战与地方割据的局面。

建武十九年,刘秀尊汉宣帝、汉元帝为祖父、父亲,另外为亲生父亲南顿君刘钦立皇考庙。平定动乱之后,刘秀励精图治。政治上,提倡“柔道”治国,改革官制,加强尚书台权力,整饬吏治,精简结构,优待功臣;经济上,休养生息,实施度田,发展经济;文化上,大兴儒学、推崇气节,史称“光武中兴”。

刘秀于中元二年(57年)二月戊戌去世,享年六十二岁,谥号光武,庙号世祖,葬于原陵。

唯汉以强亡是西汉还是东汉

唯汉以强亡是东汉时期。

唯汉以强亡是在华夏五千的历史中有许多朝封建王朝,他们大多是盛极而衰以弱而亡,但唯独“汉”朝以强亡。

从汉高祖刘邦订立白马之盟约法起,汉朝涌现了许多贤明的君王如汉文帝,汉景帝正因为有着文景之治的积累汉武帝刘彻才能够挥师万里让大汉的将军们会盟狼居胥山下。

在进入东汉后出现了光武中兴。在东汉惟永元元年秋七月,有汉元舅曰车骑将军窦宪,追击北匈奴,出塞三千余里,至燕然山刻石记功。

即便是在东汉末年也诸侯混战,匈奴人也依旧不敢跨越长城半步。

东汉。

“国恒以弱灭,而汉独以强亡”出自王夫之《后汉书·郡国志》注引《帝王世记》第九条。

《后汉书》写的是东汉的事,东汉开国皇帝刘秀是汉高祖刘邦的九世孙,是汉室后裔,延续“汉”的国号,建都洛阳,由于都城洛阳在西汉都城长安之东,故称东汉。又西汉在前东汉在后,又称后汉。

原话是“国恒以弱灭,独汉以强亡”这是明末清初思想家王夫之提出的,这里的独汉指的是东汉。

王夫之说的东汉的“强”是指对周边民族具有一种压倒性的军事优势,这才造就了东汉末年尽管天下大乱,但是周边的羌族、匈奴和胡人都没有办法对东汉造成军事威胁,所以他说“夫羌、虏之于汉末,其害已浅矣”,这就是因为东汉具有军事上的优势,在这种军事力量的打击下,周边的有些民族甚至出现“生类几绝”的现象。

东汉的开国皇帝是谁

东汉的开国皇帝是刘秀。西汉末年王莽篡政杀害刘姓宗族,实行酷政老百姓民不聊生,各地纷纷起义,有名的是赤眉和绿林两支,刘秀也起兵以图恢复大汉刘氏,经过不解的努力,终于成功。

刘秀

刘秀是汉高祖刘邦的九世孙,是汉室后裔,延续“汉”的国号,建都洛阳,由于都城洛阳在西汉都城长安之东,故称东汉。更始三年(25年)六月,赤眉军拥立汉朝后裔刘盆子为帝,史称建世帝。同月二十二己未日(25年8月5日),刘秀在鄗(今河北柏乡县)南千秋亭五成陌(今河北十五里铺)即位称帝,国号仍为“汉”,史称汉世祖光武帝,改元建武。时关西号为铜马帝。

刘秀定都洛阳后,把南阳设为陪都,并开始东汉统一战争,先后消灭了盘踞关中、号称百万的赤眉军,割据陇右称王的隗嚣与盘据西蜀的公孙述等大小数十个割据势力。经过十一年的东征西讨,刘秀终于在公元36年扫灭了最后一个割据势力成家帝公孙述。自此,历经新莽末年长达近十九年的纷争混战,中国再次归于一统。

开国皇帝是汉光武帝刘秀。

汉世祖光武皇帝刘秀(公元前5年1月15日—57年3月29日),字文叔,南阳郡蔡阳县人,东汉开国皇帝。

刘秀是东汉的开国皇帝,是汉高祖刘邦第九世孙,一个为大汉续命两百年的皇帝。在起兵之前,刘秀做的事就是种地、读书、做生意,后来王莽不得人心,天下大乱,刘秀随长兄刘縯起兵,金戈铁马若干年,最后坐定了天下。

东汉开国皇帝是刘秀。

百科东汉(25年—220年),是中国历史上继西汉之后又一个大一统的中原王朝,传八世共十四帝,享国一百九十五年,与西汉统称两汉。 新朝末年爆发绿林赤眉起义,西汉宗室刘秀趁势而起。公元25年,刘秀称帝于鄗城,后定都于雒阳 ,延续“汉”的国号,史称东汉。东汉时,三公权力被大幅削弱,尚书台权力得到提升。 汉明帝、汉章帝在位期间,东汉王朝进入鼎盛时期,史称明章之治。

刘秀(公元前5年1月15日—公元57年3月29日),字文叔,籍贯南阳郡蔡阳县(今湖北省枣阳市西南)[1][162]。东汉开国皇帝,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163]汉高帝刘邦九世孙,汉景帝之子长沙定王刘发后裔。

西汉建平元年(公元前5年),刘秀出生于陈留郡济阳(今河南省开封市兰考县东北)[2-4][9]。早年与兄刘縯等率宾客起兵加入绿林起义军。刘玄称帝后,被拜为太常偏将军。更始元年(23年)与王凤所率起义军配合,取得昆阳之战的胜利,歼灭王莽军主力。刘縯遇害后,刘秀隐忍伪装,取得更始帝刘玄的信任。旋被派往河北,镇压并收编铜马等起义军,势力大增。被封为萧王后,即拒绝更始召命。[162]更始三年(25年),刘秀公开与更始帝决裂,即位于河北鄗县南千秋亭[5][6],建立东汉,定都于洛阳。后镇压赤眉起义军,削平各地割据势力,统一全国。[162]

东汉的第一位国君

东汉第一个皇帝是汉光武帝刘秀。

汉世祖光武皇帝刘秀(公元前5年1月15日—57年3月29日),字文叔,南阳郡蔡阳县人,东汉开国皇帝,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

新朝末年,海内分崩,天下大乱,身为一介布衣却汉室宗亲的刘秀在家乡乘势起兵。25年,刘秀与更始政权公开决裂,于河北鄗南千秋亭登基称帝, 为表刘氏重兴之意,仍以“汉”为其国号,史称“东汉”。经过长达十二年之久的统一战争,刘秀先后平灭了关东、陇右、西蜀等地的割据政权,结束了自新莽末年以来长达近二十年的军阀混战与割据局面。

刘秀在位三十三年,政治上改革中央官职,整治官场风气,精简结构,优待功臣;经济上解放生产力,采取休养生息,大力发展经济;文化上大兴儒学、推崇气节,东汉一朝也被后世史家推崇为中国历史上“风化最美、儒学最盛”(司马光、梁启超语)的光武中兴时代。

建武中元(一作中元)二年(57年)二月初五日,刘秀在南宫前殿逝世,享年六十二岁。遗诏说:“我无益于百姓,后事都照孝文皇帝制度,务必俭省。刺史、二千石长吏都不要离开自己所在的城邑,不要派官员或通过驿传邮寄唁函吊唁。”

刘秀死后,其子刘庄继位,于同年三月初五日,葬刘秀于原陵,上庙号世祖 、谥号光武皇帝,后人多称呼为光武帝。

刘秀是历史上的一位较有作为的开明君主,面对断壁残垣、江山破碎的社会状况,他勤于国政,改革开拓,终于使东汉王朝在一片焦土和废墟中 恢复和发展。

东汉长达多少年最后统一吗

东汉长达195年,然后最后是曹丕统一了中国,建立了大卫帝国,消灭了晋朝。

其中东汉从公元25年至公元220年,持续了195年;西汉从公元前202年到公元8年,持续了210年。秦末,天下揭竿而起,经过楚汉之争,刘邦击败项羽 ,公元前202年刘邦称帝国号汉,定都长安(今汉长安城遗址)史称西汉。

公元8年,王莽废西汉末帝,定都长安,史称新朝,西汉灭亡。新莽末年爆发绿林赤眉起义,汉朝宗室后裔刘秀趁势而起。公元25年,刘秀称帝。公元184年爆发黄巾起义,虽剿灭民乱却导致地方拥兵自重,董卓之乱后东汉名存实亡。公元220年曹丕篡汉,东汉灭亡,后刘备建立蜀汉延续汉室,中国进入三国时期。

扩展资料:

汉朝著名的皇帝:

1、汉朝开国皇帝刘邦

秦末天下大乱,刘邦和项羽趁势而起。项梁立楚王的后代为楚怀王(后改为楚义帝),并且各自举兵讨伐暴秦。刘邦于公元前207年12月率先攻入关中,秦王子婴投降,刘邦入据秦都咸阳。项羽未实现“先入关者为王”的约定,后退军霸上。

此后,项羽渐握大权,并建立西楚,分封诸侯,立楚怀王为楚义帝,自封“西楚霸王”。一共分封18个诸侯,将刘邦封在巴、蜀、汉中地,且将刘邦的封国国号定为汉。公元前206年八月,因楚义帝为项羽所弑,刘邦挥军东出,拜韩信为大将,公开声讨项羽,拉开了楚汉之争的序幕。

前期虽屡屡受挫,但知人善任,重用韩信、张良、萧何等人才,在最后的垓下战役中,刘邦赢得胜利,项羽自刎乌江,西楚覆灭。西汉开国皇帝刘邦西汉开国皇帝刘邦公元前202年二月,刘邦大军行至氾水之北时,楚王韩信、淮南王英布、梁王彭越、衡山王吴芮、赵王张敖、燕王臧荼等诸侯王联合上书,请求刘邦称帝。

经过几次谦让后刘邦才答应:“诸侯王幸以为便于天下之民,则可矣。”于是,二月初三在汜水之北的定陶(今山东菏泽市定陶区)称帝,建国号为汉,史称西汉。刘邦原想定都洛阳,后来娄敬向刘邦指出:应定都关中。

娄敬详细地分析了将国都定关中的好处使刘邦下定决心,并拜娄敬为奉春君,赐姓刘氏,当天即下令定都关中。刘邦车驾由洛阳入居关中,开始先在秦国旧都栎阳暂居,同时命少府阳城延在原秦都咸阳以东的长安乡修建新城,至汉高祖七年(公元前200年)二月,始具规模,首都从栎阳迁往长安。自此长安成为西汉政治中心。

2、东汉开国皇帝刘秀

刘秀是汉高祖刘邦九世孙,父刘钦曾任济阳县、南顿县县令。赤眉、绿林起义爆发后,新朝地皇三年(22年),刘秀与长兄刘縯为恢复刘姓统治,起事于舂陵,组成“舂陵军”。王莽地皇四年(23年),刘秀在昆阳之战中一举摧垮新莽大军,标志着新莽赖以维持统治的军事力量消耗殆尽。

同年绿林军攻破许昌,王莽死于义军之手,新朝灭亡。更始帝刘玄北都洛阳后,刘秀被派往河北地区镇抚州郡。乃破王郎,河北之豪强地主率宗族、宾客、子弟先后归附,使他在河北站稳了脚。此后,刘秀拒听更始政权的号令。同年秋,又迫降和收编了铜马等部农民起义军逐渐自立。不久,与更始政权彻底决裂。

东汉开国更始三年(25年)六月,赤眉军拥立汉朝皇裔刘盆子为帝,史称建世帝。同月二十二己未日(25年8月5日),刘秀在鄗(河北省柏乡县)南千秋亭五成陌(河北省柏乡县十五里铺)即位称帝,国号仍为“汉”,史称汉世祖光武皇帝,改元建武。时关西号为铜马帝。

刘秀定都洛阳后,把南阳设为陪都,并开始东汉统一战争,先后消灭了盘踞关中、号称百万的赤眉军,割据陇右称王的隗嚣与盘据西蜀的公孙述等大小数十个割据势力。经过十一年的东征西讨,刘秀终于在公元36年扫灭了最后一个割据势力成家帝公孙述。

自此,历经新莽末年长达近十九年的纷争混战,中国再次归于一统。

东汉从公元25年至公元220年,长达195年。

公元220年,曹丕篡汉,东汉灭亡,中国进入三国时期。

司马炎于公元265年取代曹魏建立新政权,改国号为晋,定都洛阳。晋于公元280年灭孙吴,结束了三国鼎立的分裂局面,重新统一中国。

东汉长达195年,最后陷入三国鼎立的局面。

东汉(公元25年~公元220年),光武帝刘秀于公元25年建立,定都洛阳,以长安为副都。经过光武中兴,东汉维持了上百年的繁荣稳定。东汉后期,外戚和宦官交替专权,政治腐败,民不聊生。184年爆发了黄巾军大起义。随着起义被镇压,军阀开始混战。最后,曹操、刘备和孙权三股势力建立了曹魏、蜀汉和东吴三个政权,形成三国鼎立的局面。220年,东汉灭亡。

东汉第一名将排名

邓禹(公元2年-公元58年),今河南新野人。位列东汉帝国官方发布的云台二十八将之首。

公元24年,刘秀(东汉帝国开国皇帝)预测赤眉军有可能攻破长安,打算利用这个机会吞并关中,遂任命24岁的邓禹为将军,交给他二万精兵,西行入关,自主挑选将领幕僚。

公元25年,邓禹包围安邑数月,无法攻破。玄汉大将樊参率领数万大军,从大阳渡过黄河北上,攻击邓禹。邓禹在解县南郊迎头痛击,斩樊参。玄汉帝国再集结十余万大军攻击邓禹,邓禹败退。

农历六月二十五日,玄汉帝国将领王匡等再次出击,邓禹下令三军不准做出任何反应,等到王匡等各路敌军逼近营垒时,邓禹悄悄传令,突然大营中战鼓雷鸣,全军反扑,大破玄汉兵团。王匡等溃逃,邓禹追击,连斩两员大将,遂将河东郡土地全部并入东汉帝国(此时刘秀已经称帝)。刘秀擢升邓禹为宰相,封万户侯。

邓禹率军从汾阴渡过黄河,进入夏阳。玄汉帝国部署十万大军在衙县布防。邓禹攻击,玄汉兵团败走。

邓禹大军推进到左冯翊,连战连胜,军纪严明,老百姓扶老携幼投奔。邓禹号称拥有百万大军,声威震动关西。将领们一致主张直捣长安,邓禹反对,说:“不然。我们拥有的部队,虽然庞大,可是,真正能够作战的,为数却少。前面没有可作战的部队,后面没有粮秣供应。赤眉刚刚攻破长安,粮秣充足,锐不可当。现在只有等待,一群强盗匪徒,聚集在一起,没有长远计划,财富粮食虽多内部必然发生变化,岂能坚守?上郡、北地、安定三个郡,地广人稀,民间家畜繁多,粮食充足,我们应把三郡作为根据地,休养战士,加强训练,密切注意,等到敌人最后疲惫,才可以达到目的。”遂率军向北,抵达栒邑,兵锋所及,各郡县百姓打开用以自保的营寨迎接。

东汉第一名将——邓禹。

邓禹,东汉初年军事家,云台二十八将第一位。邓禹年轻时曾在长安学习,与刘秀交好。更始元年,刘秀巡行河北,邓禹前往追随,提出“延揽英雄,务悦民心,立高祖之业,救万民之命”的方略,被刘秀“恃之以为萧何”。邓禹协助刘秀建立东汉,“既定河北,复平关中”,功劳卓著。刘秀称帝后,封邓禹为大司徒、酂侯。后改封高密侯,进位太傅。

诸葛亮和刘秀谁厉害

按照人品及思想诸葛亮比刘秀厉害。刘秀虽然作为东汉开国皇帝,但是他东汉的灭亡也是刘秀造成的。

由于东汉政权的取得是靠着各地的军阀支持才取得,刘秀在河北打败王郎靠着真定王以及幽州耿氏家族,还有河西走廊的窦氏梁氏等各地军阀的支持。所以造成了各地军阀有控制地方实权,以及任命各地官员的权利。使得东汉末年天下大乱,就是以后未能控制着整个王朝。

按照治理国家的能力诸葛亮比刘秀更有能力。

个人认为是刘秀比较厉害

刘秀,论起点不过是一个南阳种地的农民,还是新朝王莽政权必欲除之而后快的前朝余孽,却只用十几年时间,就恢复了汉朝最鼎盛时期、除西域外的全部版图。

而诸葛亮的最强之处是兴国安邦,军事上远远不及光武帝刘秀。

正史上的刘秀是非常厉害的角色,简单说,刘秀就是齐天大圣+诸葛亮+刘邦。

可见,刘秀确实非常厉害!光武帝刘秀是景帝七世孙。战场上能打战,朝廷上能纳谏,不杀开国能臣,也能治国平天下!

正史上刘秀真的是非常厉害!

所以说呢感觉还是刘秀比较厉害😄

这个不好比,历史上的诸葛亮和刘秀都厉害,只是诸葛亮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而刘秀天时地利人和俱在,成就了大业。他们俩都青史留名。

免责申明:以上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北库历史网立场!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或内容不符,请联系我们处理,谢谢合作!
当前文章地址:https://www.beikuopc.com/zatan/580868.html感谢你把文章分享给有需要的朋友!
上一篇:东晋到南北朝发生了什么 十六国怎么被灭的下一篇:商朝为何会走向灭亡?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