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北库历史网>中华杂谈>正文

三国孙家的皇帝什么时候登基的 三国演义登基做皇帝是

导语:三国演义中孙家的皇帝登基时间是孙皓于公元264年登基成为东吴皇帝。

目录导航:

  1. 三国孙家的皇帝什么时候登基的
  2. 谁统一了三国建立了晋朝
  3. 三国谁最先称的帝
  4. 三国演义大结局司马炎登基
  5. 三国登基诏书
三国孙家皇帝什么时候登基

孙权(182-252),字仲谋,浙江富阳人。吴大帝。吴国的建立者。东汉末年,孙权父亲孙坚为汉末名将,兄长孙策则在群雄割据中打下江东基业。孙权十九岁时,孙策遭刺杀身亡,后继掌事,成为一方诸侯,曾受九锡。222年,自立吴王并建号黄武;229年登基称帝。谥号大皇帝,因其庙号为太祖,所以又被称为吴太祖。统治江东地区长达五十二年,是三国时代统治者中最长的。

谁统一了三国建立了晋朝

266年司马炎篡魏,建国号为晋,定都洛阳,史称西晋。

280年灭吴,完成统一。后经历八王之乱。

316年西晋被北方蛮族灭亡,北方陷于混乱,史称五胡乱华。

317年,晋室南渡,司马睿在建邺建立东晋,东晋曾多次北伐。

383年东晋与前秦淝水之战后得到暂时巩固。两晋时期少数民族迁至中原,加强了民族融合,北人南迁,开发了江南地区。420年,刘裕建立宋,东晋灭亡。中国历史进入了南北朝时期。

晋武帝司马炎(236年—290年),字安世。晋朝的开国君主,谥号武皇帝,庙号世祖。

司马炎为司马昭长子,曾出任中抚军;但是司马昭却有意让幼子司马攸继承,但在重臣的反对之下,司马炎于265年5月被封为晋王太子。同年8月司马昭过世之后,司马炎继承晋王的爵位。次年1月,司马炎逼迫魏元帝曹奂禅让,即位为帝,国号晋。晋武帝大肆分封宗室为王并使其掌握兵权,以补曹魏由于过度压抑宗室,导致皇帝孤立最后被权臣所篡的前车之鉴;同时于268年颁布泰始律令,并于279年命贾充、杨济、杜预、王濬等伐吴,280年3月孙皓投降,孙吴灭亡,自从黄巾之乱以来的分裂局势暂时获得统一。

司马炎在统一之后,以为天下无事,便将州郡的守卫兵加以撤除,同时实施占田法与课田法,企图与民生息;但是司马炎也是好色之徒,曾经于西元273年禁止全国婚姻,以便挑选宫女;灭亡孙吴之后又将孙皓后宫的五千名宫女纳入后宫,于是司马炎的后宫便有万人规模。司马炎为临幸的方便,便自己乘坐羊车在后宫内逡巡,停在哪个宫女门前便前往临幸;而宫女为求皇帝临幸,便在住处前洒盐巴、插竹叶以引诱羊车前往。而且边境的少数民族迁入中原,引发少数民族与汉人的冲突,郭钦、江统等人相继以徙戎论,劝晋武帝用武力将内迁的少数民族强制徙迁回原住地,但晋武帝不用。290年晋武帝死于含章殿,葬于峻阳陵。

三国谁最先称的帝

三国时期曹丕最先称帝。

220年,曹丕篡汉称帝,定都洛阳,国号“魏”,史称曹魏,三国历史正式开始(此前为东汉末年)。

次年刘备称帝,定都成都,史称蜀汉。222年刘备在夷陵之战失败,孙权获得荆州大部。223年刘备去世,诸葛亮辅佐刘备之子刘禅与孙权重新联盟。

229年孙权称帝,定都建邺,国号“吴”,史称东吴,至此三国正式成立。

三国演义中最早称帝的是蜀国汉昭帝刘备刘玄德,当时曹操明确表示永不负汉,为人臣以到极致(丞相)一人之下万人之上。所以一直没有称帝,东吴孙权,因为实力较落,也一直没称帝,一直以吴王自居。只有蜀国的刘备在诸葛亮和五虎上将的推存下第一个称帝(汉昭帝)。

三国最先称帝的是魏国的曹丕,曹丕于公元220年废除了刘协的汉朝皇位,自己登上了皇位建立了曹魏。

同一年,刘备以继承汉朝皇位为借口,在蜀地登基为帝建立蜀汉。夷陵大战后,孙权在江东称帝建立东吴。所以三国最先曹魏称帝,蜀汉第二个称帝,第三个是东吴。

公元220年,曹丕篡汉称帝,国号“魏”;221年,刘备在获悉曹丕称帝后,于成都称帝,国号“汉”;229年,孙权于武昌称帝,国号“吴”。三国鼎立局面,因曹丕的最先称帝开启,人们印象中三国这段历史中,只有曹丕、刘备和孙权三人称帝。

这是最大的错误,早在曹丕称帝前就有一个人称帝了,他就是被称为狂人的袁术。袁术,袁绍的弟弟,董卓进京后,袁术担任后将军。作为东汉末年最为重要的军阀,袁术被历代史学界所忽视。

三国演义大结局司马炎登基

书上写的是三家归晋结束,老版三国演到司马炎登基,结束,新版三国演到司马懿死就没了,以后的姜维九伐中原都没有

三国演义的大结局司马炎逼迫魏帝曹奂禅位,建立了西晋王朝,西晋大军渡江西下成功的覆灭了东吴,俘虏了吴末帝孙皓,重新统一了中原大陆。

三国登基诏书

蜀汉昭烈帝刘备登基诏书

建安二十六年夏四月丙午,皇帝臣备,敢用玄牡,昭告皇天上帝、后土神只:汉有天下,历数无疆。曩者王莽篡盗,光武皇帝震怒致诛,社稷复享。今曹操阻兵安忍,子丕载其凶逆,窃居神器。群臣将士以为社稷堕废,备宜修之,嗣武二祖,龚行天罚。备惟否德,惧忝帝位,询于庶民,外及蛮夷君长,佥曰天命不可以不答,祖业不可以久替,四海不可以无主,率土式望,在备一人。备畏天之威,又惧汉邦将湮于地。谨择元日,与百僚登坛,受皇帝玺绶。修燔瘗,告类于大神。惟大神尚飨!祚于汉家,永绥四海。

免责申明:以上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北库历史网立场!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或内容不符,请联系我们处理,谢谢合作!
当前文章地址:https://www.beikuopc.com/zatan/581661.html感谢你把文章分享给有需要的朋友!
上一篇:为什么韩国的历史文字与中国的古代汉语一样,求解 韩国学的历史下一篇:古代五味指的是哪五种食物?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