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北库历史网>中华杂谈>正文

东汉后期10个皇帝的继位年龄 东汉初年的皇帝

导语:东汉后期的10位皇帝在继位时的年龄各不相同,他们的继位年龄是研究东汉政治发展的重要参考。本文将以东汉初年的皇帝为例,探讨他们的继位年龄对于王朝的影响。

目录导航:

  1. 东汉后期10个皇帝的继位年龄
  2. 东汉和帝是啥意思
  3. 176年是哪位皇帝
  4. 大汉的皇帝顺序是
  5. 东汉末年的官职求教
  6. 东汉末年最初的皇帝是谁
  7. 东汉明帝
  8. 东汉末年到三国一共有多少皇帝
  9. 东汉西汉29年一共出几位皇帝
东汉后期10个皇帝继位年龄

汉章帝刘炟 20岁

汉和帝刘肇 10岁

汉殇帝刘隆 1岁

汉安帝刘祜 13岁

汉顺帝刘保 11岁

汉冲帝刘炳 2岁

汉质帝刘缵 8岁

汉恒帝刘志 15岁

汉灵帝刘宏 12岁

汉献帝刘协 9岁

东汉和帝是啥意思

汉和帝刘肇。

汉和帝是东汉第四位皇帝,汉章帝第四个儿子,生母是汉章帝的妃子梁贵人,她生下汉和帝之后,被汉章帝的窦皇后诬陷,含恨而死。之后窦皇后亲自抚养汉和帝,视如己出,汉章帝也是很喜欢这个儿子,在他四岁的时候,废掉了原来的皇太子刘庆,改立汉和帝为皇太子

176年是哪位皇帝

汉灵帝刘宏(157年,一作156年~189年5月13日),生于冀州河间国(今河北省深州市)。东汉第十二位皇帝(168年~189年在位),汉章帝刘炟的玄孙。永康元年(167年)十二月,汉桓帝刘志逝世,刘宏被外戚窦氏挑选为皇位继承人,于建宁元年(168年)正月即位。中平六年(189年),刘宏去世,谥号孝灵皇帝,葬于文陵。

综上所述,176年是东汉汉灵帝刘宏在位。

大汉的皇帝顺序是

西汉皇帝顺序表

汉高祖刘邦 -- 汉惠帝刘盈 -- 汉少帝刘恭 -- 汉少帝刘弘 -- 汉文帝刘恒 -- 汉景帝刘启

汉武帝刘彻 -- 汉昭帝刘弗陵 -- 汉废帝刘贺 -- 汉宣帝刘询 -- 汉元帝刘奭 -- 汉成帝刘骜

汉哀帝刘欣 -- 汉平帝刘衎 -- 汉孺子刘婴

西汉,又称前汉,是中国古代的一个朝代,与东汉合称汉朝,是中国古代秦朝之后的大一统封建王朝。

1、汉高祖刘邦

(公元前256--前195年)。字季,号沛公,谥号高皇帝,庙号高祖。汉开国皇帝,为汉王4年,在帝位8年,于平定英布叛乱中胸部受箭伤,后创伤复发而死,终年61岁,葬于长陵(今陕西省咸阳市东35里处)。

2、汉惠帝刘盈

(公元前211--前188年)。谥号孝惠帝,生于公元前二一一年。公元前一九四年丁未岁,年仅十七岁时登基,在位七年,卒于公元前一八八年癸丑岁,寿二十四岁。惠帝葬于陕西省西安咸阳县,称安陵。

3、汉文帝刘恒

(公元前202--前157年)。高祖第三子,惠帝死后,吕后立非正统的少帝。吕后死后,周勃等杀死吕产,迎立刘恒为帝。在位23年,病死,终年46岁。葬于霸陵。

4、汉景帝刘启

(元前188--前141年)。谥号孝景帝。生于公元前一八八年,公元前一五六年乙酉岁登基。国泰民安,世称文帝与景帝统治时为文景之治。在位十六年,卒于公元前一四一年,享年四十八岁。葬于陕西省西安咸阳县,称阳陵,坐东向西。

5、汉武帝刘彻

(公元前156--前87年)。谥号孝武帝。公元前一五零年立为太子,公元前一四零年辛丑岁登基,在位五十四年,病故于出巡途中,享年六十九岁,葬于葬于陕西省西安咸阳县,称茂陵,庙号世宗。

6、汉昭帝刘弗陵

(公元前94--前74年)。武帝少子,武帝死后继位。在位13年,病死,终年22岁,葬于平陵。(今陕西省咸阳市西北13里处)。

7、汉宣帝刘询

(公元前90--前49年)。谥号孝宣帝,庙号中宗。生于公元前九0年,卒于公元前四九年,汉武帝刘彻之曾孙。太子刘据因发动夺宫事败,三子同时遇害,刘询为祖母史家收养,居于民间。公元前七三年戊申岁,霍光等将其从民间迎回登基,在位二十五年,享年四十一岁。

8、汉元帝刘奭(shigrave;)

(公元前76--前33年)。谥号孝元皇帝,庙号高宗。生于公元前七六年,公元前四八年癸酉岁登基。公元前三三年,王昭君出塞和蕃,嫁于匈奴呼韩单于。卒于公元前三三年,在位十六年,享年四十三岁。葬于陕西省西安咸阳县,称渭陵。

9、汉成帝刘骜

(公元前51--前7年)。元帝子,元帝死后继位,在位26年,病死。终年45岁,葬于延陵(今陕西省咸阳市西北15里处)。谥号孝成皇帝。

10、汉哀帝刘欣

(公元前26--前1年)。谥号孝哀帝,生于公元前二六年,卒于公元前一年,汉元帝刘奭之庶孙,父为刘康,成帝养子。公元前二二年,刘康去世,年仅三岁的刘欣嗣立为王,公元前六年乙卯岁登基,在位六年,享年二十六岁,葬于陕西省西安咸阳县。

11、汉平帝刘衎

(公元前9--公元5年12月)。谥号孝平皇帝,是汉元帝刘奭之孙,中山孝王兴之子。生于公元前九年,卒于公元五年十二月。公元前六年辛酉岁,九岁时登基,后被王莽在酒中下毒害死,在位五年,享年十四岁,葬于陕西省西安咸阳县。

12、更始帝刘玄

(公元前?--公元25年)。生年不详,卒于公元二五年,汉景帝刘启之后裔,长沙王发之五世孙,公元二三年癸未岁二月登基。刘秀称帝后,被刘秀封为淮阳王,在位3年,被赤眉军勒杀,葬于霸陵。

13、光武帝刘秀

(公元57--公元前6年)。公元25年登基,公元57年去位出生,元前6年--去世:公元57年(在位32年)光武帝,姓刘名秀,字文叔。汉高祖刘邦的九世孙。参加绿林起义军后,在昆阳以少胜多,打败王莽军。25年刘秀称帝。死于公元57年,时年64岁。

14、汉明帝刘庄

(公元75--公元28年)。公元57年登基公元75年去位出生:公元28年--去世:公元75年(在位18年)明帝,刘秀的第四子。明帝在位时,吏治比较严明,赋税比较少,人民生活安定。死于75年,时年48岁。

15、汉章帝刘炟

(公元88--公元58年)。公元75年登基公元88年去位出生:公元58年--去世:公元88年(在位13年)章帝,明帝第五子。章帝好儒术,并且实行与民修养的政策,人口增长.在位时有班超出师西域。章帝还是一位书法家,尤善草书,后世称章草。死于88年,时年31岁。

16、汉和帝刘肇

(公元105--公元19年)。公元88年登基,公元105年去位出生,公元79年--去世:公元105年(在位17年)和帝刘肇,章帝第四子,即位时才10岁,由窦太后临朝称制,外戚窦宪掌实权。后杀窦宪掌权。在位18年,死于105年。时年27岁。谥号为孝和皇帝,庙号穆宗。

17、汉殇帝刘隆

(公元105--公元106年)。和帝幼子,养于民间,东汉第五位皇帝。和帝死后继位,在位不足1年,病死,终年两岁,为历史上年龄最小的皇帝,葬于康陵(今河南省洛阳市东南)。

18、汉安帝刘祜

(公元194--公元125年)。公元106年登基,出生公元94年,去世公元125年(在位19年),章帝孙,父清河孝王刘庆,即位时才13岁,邓太后掌权。太后死后掌权。安帝时政治黑暗,社会矛盾尖锐。死于125年,时年32岁。

19、汉顺帝刘保

(公元?--?年)。安帝子,少帝死后被宦官拥立为帝,在位19年,病死,终年31岁,葬于宪陵。死后庙号敬宗,谥号孝顺皇帝。

20、汉冲帝刘炳

(公元143--145年)。公元144年登基,公元145年去位,出生公元143年--去世公元145年(在位1年),顺帝的儿子,在位半年死,时年才3岁。

21、汉质帝刘缵

(公元138--146年)。公元145年登基公元146年去位,出生:公元138年--去世:公元146年(在位1年),章帝的曾孙,渤海孝王刘鸿的儿子。即位时8岁,却颇伶俐。说大将军梁翼为跋扈将军,被梁翼毒死。时年9岁。

22、汉桓帝刘志

(公元167--132年)。公元146年登基,公元167年去位,出生:公元132年--去世:公元167年(在位21年)桓帝刘志,章帝的曾孙。蠡吾侯刘异的儿子。桓帝即位时15岁,外戚掌权。后他依靠宦官诛杀外戚梁翼,此后又宦官专政。桓帝死于167年,时年36岁。

23、汉灵帝刘宏

(公元156--189年)。168年登基,公元189年去位,出生:公元156年--去世:公元189年(在位21年),章帝玄孙,桓帝死无子,刘宏即位。灵帝朝一团污气,宦官把持朝政,称十常侍。灵帝死于189年,时年33岁。

24、汉献帝刘协

(公元181--234年)。公元189年登基,公元220年去位,出生:公元181年--去世:公元234年(在位31年),灵帝的儿子,即位时9岁,董卓专权,后曹操迎献帝于许昌。220年,曹操死,曹丕自立为帝,建立魏国,汉亡,刘协被贬为山阳公,死于234年,时年54岁。

东汉末年的官职求教

皇帝。太尉(荣誉军队总司令),司空(虚衔)司徒(实缺)。录尚书事(独立天子直属机构)下设:御史台,台省。御史台下设:令使,治书御史,御史中丞。台省下设:尚书仆射,尚书令。司徒下设两大大机构,丞卿(中央官员),三辅(外放官员)。丞卿(原九卿)下设:少府,大司农,宗正,大鸿胪,廷尉,太仆,卫尉,光禄勋,太常。三辅下设:州,河南尹,司隶校尉。州下设:刺史(州牧),别驾,治中,管辖州内各郡。郡下设:郡守,郡丞,管辖郡内各县。县下设:县令,县丞,县尉,管辖县内各乡。乡下设:有秩,三老,游徼,乡佐。管辖亭长,里魁。续言:

1:丞相,大司马,大司徒,大将军(非东汉正式官职,东汉特殊时期荣誉官衔)。

2:文武细分要到隋朝以后的“三省六部制”,文武才分“文官九品”“武官九品”。(本文绝非偷懒复制,纯本人手打)

东汉末年最初的皇帝是谁

是汉献帝。刘协(181年4月2日-234年4月21日),字伯和,是东汉政权最后一位皇帝,189年至220年在位,曹魏给其谥号为“孝献皇帝”,后世省略“孝”字称“汉献帝”。蜀汉给其谥号为“孝愍皇帝”。 汉献帝刘协是汉灵帝刘宏的儿子,汉少帝刘辩的庶弟,母亲是美人王荣(五官中郎将王苞的孙女)

东汉明帝

别名 汉明帝、刘阳

所处时代 东汉

出生日期 公元28年6月15日

出生地

常山国元氏县(今河北元氏)

去世日期

公元75年9月5日

谥号

孝明皇帝

民族

汉族

性别

中一一文名

刘庄

字号

子丽

汉明帝(公元28年十一月二十七—75年八月初六),姓刘,名庄,字子丽,庙号汉显宗,东汉第二任皇帝。汉光武帝刘秀的第四子,母为阴丽华。初名刘阳,封东海王。建武十九年(公元43年)立为皇太子,中元二年(公元57年)继皇帝位。

永平十八年(公元75年)八月初六(阳历9月5日),死于洛阳东宫前殿。在位十九年,死时四十八岁。葬于显节陵(今河南洛阳市东南)。庙号汉显宗,谥号孝明皇帝。

明帝在位时,吏治非常清明,境内安定。加以多次下诏招抚流民,以郡国公田赐贫人、贷种食,并兴修水利。所以,当时民安其业,户口滋殖。光武帝末年,全国载于户籍的人口为2100多万,至明帝末年,在不到20年的时间里激增至3400多万。明帝和章帝在位期间,出现了繁荣的盛世局面,史称“明章之治”。

是刘庄。

刘庄(28年6月15日~75年9月5日),字子丽,东汉王朝第二位皇帝(57年~75年在位),光武帝刘秀第四子,母为光烈皇后阴丽华。初封东海公,后进封东海王。建武十九年(43年),册立为皇太子。中元二年(57年),正式即位。

东汉末年到三国一共有多少皇帝

东汉王朝(公元25年—公元220年)由汉光武帝刘秀建立,他推翻了王莽所建立起的新王朝,重新恢复由刘氏统治的汉王朝。从公元25年刘秀称帝起到公元220年曹丕代汉止,因国都洛阳在西汉国都长安的东面,史家称此汉朝为东汉,乃为区别于西汉之前汉。东汉又叫后汉,东汉王朝定都洛阳,东汉自光武中兴到汉献帝被废,历14帝,凡196年而亡,其中未满16岁即位的皇帝竟多达9人,占总数的四分之三,并且自和帝之下,皇帝均为幼年即位,这成为除外戚专权、宦官干政外,东汉政治的又一大怪胎。184年爆发了黄巾之乱,在农民起义的打击下,东汉名存实亡,公元190年,又逢“董卓之乱”,皇帝大权旁落……

刘宏

灵帝刘宏(156年——189年),168年—189年在位23年。章帝玄孙,桓帝死无子,刘宏即位。灵帝朝一团污气,宦官把持朝政,称“十常侍”。灵帝常说:“张常侍是我父,赵常侍是我母。”灵帝之世,民不聊生,买卖官爵,横征暴敛,社会矛盾激化,终于于184年,爆发了黄巾大起义。病死,时年33岁,葬于文陵。

刘辩

少帝刘辩(176年——190年),189年在位5个月。灵帝长子,又称为皇子辩或弘农王。在董卓胁迫下自尽,时年仅十五岁,是东汉唯一被废黜的皇帝,葬于今河南省洛阳市附近。朝代故事:黄巾军起义。

刘协

献帝刘协(181年——234年),190年—220年在位,共30年。灵帝的儿子,即位时9岁,董卓专权,后曹操迎献帝于许昌。公元220年,曹操逝世,曹丕自立为帝,建立魏国,汉朝灭亡,刘协被贬为山阳公。病死,时年54岁,葬于禅陵。朝代故事:孙策霸江东、官渡之战、曹操统一北方、赤壁之战、刘备入川、濡须之战、关羽走麦城。

三国(220年-280年)是上承东汉下启西晋的一段历史时期,分为曹魏、蜀汉、东吴三个国家。赤壁之战时,曹操被孙刘联军击败,奠定了三国鼎立的雏型。220年,曹丕篡汉称帝,定都洛阳,国号“魏”,史称曹魏,东汉时代正式结束,三国时代正式开始。次年刘备称帝,定都成都,史称蜀汉。222年刘备在夷陵之战失败,孙权获得荆州大部。223年刘备去世,诸葛亮辅佐刘备之子刘禅与孙权重新联盟。229年孙权称帝,定都建邺,国号“吴”,史称东吴。

由此,对于魏蜀吴三国来说,各自的君主最终都登基称帝了。在此基础上,就整个三国时期来说,魏蜀吴三方共有11位皇帝,其中曹魏五位,蜀汉两位,东吴四位。

曹丕

建安二十五年(220年),曹操逝世,曹丕继任丞相、魏王。同年,受禅登基,以魏代汉,结束了汉朝四百多年的历史,建立了曹魏王朝。由此,因为曹操生前没有称帝,所以曹丕成为曹魏的开国皇帝。黄初七年(226年),曹丕病逝于洛阳,时年四十岁。谥号文帝,庙号高祖(《资治通鉴》作世祖),葬于首阳陵。对于曹丕来说,在位时间只有7年左右,这在三国时期显然不能说是在位时间较长的皇帝。

曹叡

黄初七年(226年)五月,魏文帝病重,立曹叡为皇太子,即位于洛阳。曹叡在位期间指挥曹真、司马懿等人成功防御了吴、蜀的多次攻伐,并且平定鲜卑,攻灭公孙渊,指派尚书陈群等人制《魏律》十八篇,是古代法典编纂史上的重大进步。景初三年(239年),曹叡病逝于洛阳,时年三十六岁,庙号烈祖,谥号明帝,葬于高平陵。对于魏明帝曹叡来说,虽然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但是,他在位后期后期大兴土木,沉溺于声色犬马之中,这不仅影响到了他的历史评价,也成为其英年早逝的重要原因。

曹芳

曹芳于青龙三年(235年)被封为齐王,景初三年(239年)曹叡病逝后继立为帝。公元249年,司马懿发动了高平陵之变,通过诛杀曹爽及其党羽,司马懿彻底掌握了曹魏大权。嘉平六年(254年),司马师将曹芳废为齐王,改立高贵乡公曹髦为帝。司马炎代魏称帝后,改封曹芳为邵陵县公。泰始十年(274年),曹芳病逝,终年四十三岁,谥号为厉公。因此,在曹魏的五位皇帝中,曹芳被迫退位,并且在位期间也没有什么作为。

曹髦

嘉平五年(254年),大将军司马师废除齐王曹芳后,拥立为帝,年号正元。曹髦文才武略,崇拜少康,不满司马氏篡夺曹魏。甘露五年(260年),曹髦亲自讨伐司马昭,为太子舍人成济所弑,年仅十九岁,以王礼葬于洛阳西北。因此,对于曹髦来说,不仅在位时间比较短,还被司马昭的手下弑杀。

曹奂

露五年(260年),高贵乡公曹髦为成济弑杀,司马昭与众臣商议,立曹奂为皇帝,奉魏明帝曹叡之祀。当然,和汉献帝刘协一样,曹奂已经是傀儡皇帝了,所以,司马昭去世后,司马炎建立西晋,取代了曹魏王朝,至于曹奂这位皇帝,自然也只能退位,并将皇帝的宝座禅让给了晋武帝司马炎。曹魏灭亡后,曹奂被降封为陈留王。太安元年(302年),曹奂逝世,享年五十八岁,谥号为元皇帝。

刘备

章武元年(221年),刘备在曹丕篡汉建魏后,于成都称帝,国号“汉”,年号“章武”。 章武三年(223年)三月,刘备托孤于诸葛亮,夏四月二十四日(6月10日),刘备病逝,享年六十三岁。谥号昭烈帝,庙号烈祖,葬惠陵。由此,对于刘备来说,在位时间只有3年左右,从而成为三国时期在位时间最短的皇帝。

刘禅

章武三年(223年),后主刘禅继位为帝,年号建兴,信任相父诸葛亮,支持其北伐曹魏。景耀六年(263年),魏国大将军司马昭派钟会和邓艾分兵攻蜀,刘禅投降邓艾,蜀汉灭亡。西晋泰始七年(271年),刘禅在洛阳去世,享年六十五岁,谥号为思。对于后主刘禅来说,在位时间超过40年,这成为三国时期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

孙权

黄龙元年(229年),孙权在武昌正式称帝,国号吴,不久后迁都建业。孙权于神凤元年(252年)病逝,享年七十一岁,在位二十四年,谥号大皇帝,庙号太祖,葬于蒋陵。虽然孙权的寿命比较长,但是,因为称帝的时间相对较长,所以,孙权作为皇帝的时间,却远远比不上后主刘禅。

孙亮

建兴元年(252年),十岁的孙亮登基为帝。太平二年(257年),十五岁亲政,但一年后(258年)就被权臣孙綝废为会稽王。永安三年(260年),孙亮再被贬为候官侯,在前往封地途中自杀(一说被毒杀),终年18岁。对于孙亮来说,和曹髦一样,都是死于权臣之手的皇帝。

孙休

太平三年(258年),孙休登基称帝。在不少历史学者看来,孙休在位期间,颁布良制,嘉惠百姓,促进了东吴的繁荣,也即是三国时期一位比较有作为的皇帝。永安七年(264年),孙休去世,谥号景皇帝,葬于定陵。

孙皓

孙皓作为三国时期吴国末代皇帝(264年—280年在位),是孙权之孙,废太子孙和之子。天纪四年(280年),西晋攻破建康,东吴最后一位皇帝孙皓选择投降,被西晋封为归命侯。太康五年(284年),孙皓在洛阳去世。

东汉西汉29年一共出几位皇帝

西汉王朝(公元前206年-公元8年),始于汉高祖刘邦,终于更始帝刘玄,共12帝。

东汉王朝(公元25年-220年),始于光武帝刘秀,终于汉献帝刘协,共12帝。

西汉,是中国历史上的大一统王朝,共历十二帝 ,享国二百一十年,即公元前202年至公元8年,又称为前汉。

东汉(25年—220年)是中国历史上继西汉之后又一个大一统的中原王朝,传八世共十四帝,享国一百九十五年,与西汉统称汉朝。

汉朝29位皇帝顺序列表 一起来看看:

1、西汉第一位皇帝汉高祖刘邦(公元前256—公元前195年)。

2、西汉第二位皇帝汉惠帝刘盈(公元前194年—公元前188年)。

3、西汉第三个皇帝西汉前少帝刘恭(公元前188年9月—公元前184年8月)。

4、西汉第四位皇帝西汉后少帝刘弘(公元前184年6月—公元前180年11月)。

5、西汉第五个皇帝汉文帝刘恒(公元前180年11月—公元前157年6月)。

6、西汉第六位皇帝汉景帝刘启(公元前157年—公元前141年)。

7、西汉第七位皇帝汉武帝刘彻(公元前140年—公元前87年)。

8、西汉第八位皇帝汉昭帝刘弗(公元前86年—公元前74年)。

9、西汉第九位皇帝汉废帝刘贺(公元前74年7月—公元前74年8月)。

10、西汉第十位皇帝汉宣帝刘询(公元前74年8月—公元前48年)。

11、西汉第十一位皇帝汉元帝刘奭(公元前48年—公元前34年)。

12、西汉第十二位皇帝汉成帝刘骜(公元前33年—公元前7年)。

13、西汉第十三位皇帝汉孝哀皇帝刘欣(公元前6年—公元前1年)。

14、西汉第十四位皇帝汉平帝刘衎(公元前1年—公元6年)。

15、西汉末代皇帝汉孺帝刘婴(公元6年—公元8年)。

16、东汉开国皇帝光武帝刘秀(公元25年—公元57年)。

17、东汉第二任皇帝汉明帝刘庄(公元57年—公元75年)。

18、东汉第三位皇帝东汉章帝刘炟(公元75年—公元88年)。

19、东汉第四位皇帝汉和帝刘肇(公元88年—公元105年)。

20、东汉第五位皇帝孝殇皇帝刘隆(公元106年)。

21、东汉第六位皇帝孝安皇帝刘祜(公元106年—125年)。

22、东汉第七位皇帝少帝刘懿(公元125年)。

23、东汉第八位皇帝孝顺皇帝刘保(公元125年—144年)。

24、东汉第九位皇帝孝冲皇帝刘炳 (公元144年—145年)。

25、东汉第十位皇帝孝质皇帝刘缵(公元145年—146年)。

26、东汉第十一位皇帝孝桓皇帝刘志(公元146年—148年)。

27、东汉第十二位皇帝孝灵皇帝刘宏(公元168年—189年)。

28、东汉第十三位皇帝少帝刘辩(公元189年)。

29、东汉第十四位皇帝孝献皇帝刘协(公元189年—220年)。

免责申明:以上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北库历史网立场!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或内容不符,请联系我们处理,谢谢合作!
当前文章地址:https://www.beikuopc.com/zatan/584995.html感谢你把文章分享给有需要的朋友!
上一篇:亚洲四小龙的人文历史 新加坡历史多久下一篇:【三国历史实录:重温战争与英雄】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