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北库历史网>中华杂谈>正文

汉代帝陵全被盗了吗 西汉被发掘的皇帝古墓

导语:汉代帝陵全被盗了吗?西汉被发掘的皇帝古墓揭示了这个问题的答案。虽然有些帝陵遭到了盗墓贼的侵扰,但仍然有一些皇帝古墓完好无损地保存至今。这些古墓的发掘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历史文物和文化遗产。

目录导航:

  1. 汉代帝陵全被盗了吗
  2. 西汉墓葬名叫什么遗址
  3. 汉文帝霸陵被发现纠正了什么错误
  4. 哪些皇帝的陵墓被考古发掘了
  5. 马王堆的历史意义
  6. 汉武帝墓发掘了吗
  7. 1972到1974挖掘了湖南什么古墓
  8. 汉武帝茂陵地宫对外开放吗
  9. 汉武大帝陵墓
  10. 4个证据确认汉文帝陵位置
汉代帝陵全被盗了吗

汉代帝陵基本已经被全部盗掘了,作为中国第一个长时间统治的帝国,大汉王朝是一个强大的国家,而在汉朝一直走事死如事生的说法,所以汉朝的皇帝基本都是厚葬,这也使得后世的很多人盯上了汉代的帝陵,其中盗掘最甚的就是唐朝的黄巢和温韬,这也就有了汉墓十室九空的现状。

没有全被盗,因为在我国近代的考古工作中,人们大兴土木,开路取土,大搞现代化建设中,陆续发现了许多有研究价值的汉代大墓,报告考古部门救性物挖掘了,例如,西汉文帝的霸陵,在陕西西安的江村被发现,经过长达15年的勘探调查,最终被确定了就是汉文帝的陵墓霸陵,墓葬的规模庞大,等级很高,保存的非常完好,没有丝毫被盗的痕迹

十之八九都被盗了。

汉墓被盗掉的确实很多,往往十室九空,搞考古的人经常讲,遇到一个汉墓如果没被盗那简直是太幸运了。

前些年咱们知道,南昌出土的汉墓真是宝贝无数,为什么汉墓被盗掉了这么多?因为三国时期是两汉四百年统治后来,迎来的一个大乱世。三国打了几十年的仗真是死人无数,各种军阀哪有钱来养军队呢?他们纷纷想到了盗墓

两汉那么多任皇帝,那么多任亲王,王朝在的时候这些墓谁也不能动,现在国家彻底乱套了没有秩序了,我要称王称霸我得要钱,所以各种军阀都把眼光盯向了墓地。

西汉墓葬名叫什么遗址

1、郪江汉墓

位于四川三台县城南45公里的郪江镇。

2、风篷岭汉墓

长沙望城县风篷岭汉墓的墓主为某代刘姓长沙王后的墓葬。

3、龟山汉墓

龟山汉墓位于中国江苏徐州市九里经济开发区境内的龟山西麓,为西汉第六代楚王襄王刘注(即位于公元前128年-前116年)的夫妻合葬墓。

4、大云山汉墓

大云山汉墓位于盱眙县马坝镇云山村的大云山顶。

5、狮子山汉墓

狮子山汉墓是西汉早期分封在徐州的第三代楚王——刘戊的陵墓,它位于中国东部江苏省的徐州市三环路狮子山。

6、西汉齐王墓

西汉齐王墓地处临淄齐故城西南约13公里处的大武镇窝托村南侧,是山东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

7、铜雀山汉墓

铜雀山汉墓位于临沂市区东南银雀山。

8、北寨汉墓

北寨汉墓沂南县北寨汉代古画像石墓,俗称将军冢。位于山东省临沂市沂南县界湖镇北寨村,是目前全国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大型汉画像石墓。

9、汝阴侯墓

西汉汝阴侯墓又称双古堆汉墓。位于阜阳市区西南1公里阜阳飞机场西侧罗庄村内。

10、雷台汉墓

雷台汉墓属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武威市北关中路雷台公园内,是1969年由当地农民在雷台老槐树下发现的一处东汉晚期的大型砖石墓葬,因出土了文物珍宝、中国旅游标志铜奔马而著名。

11、老山汉墓

老山汉墓位于北京市石景山区老山驾校环型公路东南段路北山坡上,是公安部门在1999年底破获的一起盗掘古墓案中发现的。

12、大葆台西汉墓

大葆台西汉墓博物馆位于北京城南约15公里的丰台区花乡郭公庄南,是一座建立在汉代王陵遗址上的博物馆,1982年12月对社会开放。

13、马王堆汉墓

马王堆位于长沙市东郊浏阳河西岸、长浏公路北侧,距市中心约4公里,属长沙市芙蓉区马王堆乡(原属东屯渡乡)。

14、满城汉墓

满城汉墓位于保定城西北21公里处满城县陵山。是西汉中山靖王刘胜及其妻窦绾的墓葬。是中国目前保存最完整、规模最大的山洞宫殿。

15、南越王墓

西汉南越王墓位于广州解放北路的象岗山上,是西汉初年南越王国第二代王赵眜的陵墓。

马王堆汉墓群

西汉时期墓葬被命名为马王堆汉墓群。马王堆汉墓,位于湖南省长沙市芙蓉区东郊四千米处的浏阳河旁的马王堆乡,是西汉初期长沙国丞相、轪侯利苍的家族墓地。

马王堆汉墓于1972年~1974年先后进行3次考古发掘,墓葬的结构宏伟复杂,三座都是北侧有墓道的长方形竖穴,椁室构筑在墓坑底部,墓底和椁室周围,都塞满木炭和白膏泥,然后层层填土,夯实封固。

马王堆汉墓二号墓是汉初长沙丞相轪侯利苍,一号墓是利苍妻,三号墓是利苍之子。墓葬共计出土1具保存完好的女尸、棺椁、丝织品、帛书、帛画、漆器、中草药等遗物3000余件。马王堆汉墓的发现,为研究汉代初期埋葬制度、手工业和科技的发展及长沙国的历史、文化和社会生活等方面提供了重要资料。

马王堆汉墓位于湖南省长沙市芙蓉区东郊四千米处的浏阳河旁的马王堆乡(1984年3月原东屯渡人民公社因境内有马王堆汉墓而改名为马王堆乡),据地方志记载为五代时期楚王马殷家族的墓地,故名马王堆。堆上东西又各突起土冢一个,其间相距20余米,形似马鞍,故也称为马鞍堆。

马王堆汉墓是西汉初期长沙国丞相、轪侯利苍的家族墓地。三座汉墓中,二号墓是汉初长沙丞相轪侯利苍,一号墓是利苍妻,三号墓是利苍之子。二号墓墓主轪侯利苍约下葬于吕后二年(前186年),三号墓墓主利苍之子下葬年代是西汉文帝前元十二年(前168年),一号墓墓主利苍妻下葬年代可能还要略晚一些。

汉文帝霸陵被发现纠正了什么错误

昨天上午,国家文物局在北京召开“考古中国”重大项目重要进展工作会,公布了陕西省西安市白鹿原江村大墓即为汉文帝霸陵。人们传统认识中汉文帝霸陵是在一个叫凤凰嘴的地方,并且立碑为记,此次江村大墓确认为真正的汉文帝霸陵,可以说是纠正了一个流传近千年的关于西汉帝陵的重大错误认识。

汉文帝“薄葬”

成千年之谜

汉文帝是汉代之初的贤明之君,也是唯一入选二十四孝的皇帝。他在位期间,对百姓休养生息、废除肉刑,开创了中国封建王朝第一个盛世——文景之治。

据《史记·孝文本纪》记载,汉文帝生前曾下令:“治霸陵皆以瓦器,不得以金、银、铜、锡为饰,不治坟,欲为省,无烦民。”《资治通鉴》也记载:“治霸陵,皆瓦器,不得以金、银、铜、锡为饰,因其山,不起坟。”

“不治坟”就是“不起坟”,即墓上无封土,这在古代帝王帝后陵中实属罕见。

汉文帝一向倡导节俭,反对厚葬,他在遗诏中说:“厚葬以破业,重服以伤生,吾甚不取。……霸陵山川因其故,毋有所改。”也许正因如此,西汉末年盗贼将汉家“宗庙皆发掘”,唯独没有挖霸陵和杜陵(汉宣帝墓)。但至晋代五胡乱华时,霸陵和杜陵也不能幸免。史书载:“盗发汉霸、杜二陵及薄太后陵,太后面如生,得金玉彩帛不可胜纪。”

后人一直对汉文帝“不治坟”之说持有怀疑,在陕西白鹿原西部有一个被称为“凤凰嘴”的区域,这里有10多座明清时期的祭祀碑,另有清代乾隆年间陕西巡抚毕沅题铭石碑一通,上书“汉文帝霸陵”5字,因而长期以来“凤凰嘴”也被认为是汉文帝陵。

汉文帝霸陵终被考证

进入21世纪后,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和西安市文物保护考古研究院的考古工作者在西安市东郊的白鹿原西部地区展开了大范围的考古调查,并对世传的汉文帝陵所在的“凤凰嘴”,以及窦皇后陵、薄太后南陵等区域进行了大面积的考古勘探,基本确定了汉文帝霸陵陵区的大致范围、重要遗址的分布状况和形制布局,并新发现了一座“亞”字形大墓。这座新发现的大墓因位于西安市灞桥区江村而被称为江村大墓。

江村大墓地面无封土,墓葬形制呈“亞”字形,四面带有梯形墓道,墓室开口距地表2米—4.5米,南北长74.5米,东西宽71.5米,底部距地表深27米—30米。考古发掘了江村大墓的8座外藏坑,出土陶俑、铜印、铜车马器及铁器、陶器等1500余件,铜印印文有“车府”“器府”“中骑千人”“府印”“仓印”“中司空印”等,表明江村大墓周围外藏坑应为模仿现实官署、府库建造。江村大墓的形制、规模均符合西汉最高等级墓葬规格,加之其周边分布窦皇后陵、薄太后陵,专家确认江村大墓为汉文帝霸陵。

“凤凰嘴”乃近千年讹传

本次考古工作确定了汉文帝霸陵的准确位置,解决了西汉十一座帝陵的名位问题。霸陵双重陵园、帝陵居中、外藏坑环绕的结构布局,与汉高祖长陵、汉惠帝安陵显示出明显的差异,奠定了西汉中晚期帝王陵墓制度的基础,对中国古代帝王陵墓制度的深入研究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据了解,此次考古人员对“凤凰嘴”区域做了全面详细的考古勘探,未发现任何人工修建或开凿的遗迹,基本可以确定“凤凰嘴”只是一道自然形成的黄土梁,没有任何墓葬。

“此次考古发现证实,‘凤凰嘴’是后世讹传的霸陵。江村大墓陵区与汉高祖长陵、汉景帝阳陵等西汉帝陵形制要素相近、平面布局相似、整体规模相当,而且有明显的发展演变轨迹,另外结合文献记载,初步推断江村大墓就是汉文帝的霸陵。”主持此次考古发掘工作的陕西省考古研究院研究员马永赢说。

观察

考古:正从“象牙塔”走向大众

昨天,白鹿原又“火”了,这次不是靠陈忠实,也不是靠影视剧,而是两千多年前的汉文帝带着它又火了一把。“西安市白鹿原江村大墓即为汉文帝霸陵”,这个重磅消息一出,互联网上马上一片欢腾。此话题也上了微博热搜,截至记者发稿,阅读量达3.6亿,讨论3万多次。曾经神秘的考古发掘现在一步步走出象牙塔,走向了普通大众。

考古能“火”起来,靠的是什么?不可否认,近几年的直播、短视频等新媒体传播方式起到了很大的决定作用。

比如,2021年9月9日,三星堆遗址考古发掘阶段性成果新闻通气会在三星堆博物馆举行,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三星堆考古现场直播同时进行。这次直播,多家媒体平台也进行了转播,众多传统文化爱好者,跟随着直播镜头,与考古进行了一次近距离接触。黄金面具、刻有“神树”的单节玉琮、兽面纹的玉方座、青铜大面具……这些珍宝,带领观众进入了一个无限精彩的古蜀社会。

此次,汉文帝霸陵的公布,也有媒体进行了直播,将近4个小时的直播,带领观众走入发掘现场,领略大汉气象。

汉文帝霸陵被发现纠正了汉代第三位皇帝汉文帝墓葬的选址错误。2021年12月,经过长期的考古发掘和探究,有关专家终于确定了江村大墓就是汉文帝的霸陵。文帝霸陵在考古史上有着重要的参考意义,对于研究西汉中期的帝王陵墓,制度有着重要的参考作用。

汉文帝霸陵被发现纠正了史书上的偏差

汉文帝霸陵竟然不在“凤凰嘴”

霸陵一直都是考古学中一直在研究的一个问题,而终于在今年的12月,有了很大的成果发现。

在这次汉文帝的霸陵所确定的位置却是在陕西省西安市白鹿原的江村大墓中,竟然和史料中“凤凰嘴”的位置有所不同。

先来介绍一下著名的江村大墓。江村大墓是非常有名的历史遗迹。一直以来都是国家研究考察和保护的重点区域。

江村大墓师位于西安市灞桥区。在2016年的时候,因为江村大墓附近盗墓贼突然兴盛。因此,国家为了进一步的确保文物的安全和遗址的健全,就开始对江村大墓及其附近的历史遗址和其他相关地点开始进行了一系列的考古调查和考古发掘。

但是正如我们所熟知的,考古一直以来都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并不是一个轻松的工作。所以,终于在经过考古学家们多年的努力,在江村大墓有了很多的发现,也挖掘出了很多的文物和墓址。为历史学家们调查历史做出了很多的贡献。

而在这次的成果中,更是有了一项重大的发现。

那就是,在本次的考察中,在江村大墓中,考古学家们惊讶地发现了在江村大墓中用了大量的陶器陪葬,而不是皇家一直喜欢用的金子所制的器皿。

这一发现让学者们敏感了起来。因为,用陶器陪葬和历史中对汉文帝霸陵的描述相符合。紧接着,考古学家们又发现,在江村大墓中出现了“夯土园墙”,而这也是历史中记载的汉文帝霸陵的一个重要特征。所以根据种种证据的印证,考古学家们最终得以确定,江村大墓就是汉文帝的霸陵。

截止到汉文帝的霸陵被发现为止,西汉时期的帝陵已经全部被发现和确定,所以说汉文帝的霸陵的发现其实是有很强的标志性的意义。

哪些皇帝的陵墓被考古发掘了

应该说那些皇帝的陵墓没被盗过,应为被盗的太多了。秦始皇的寝陵没有,因为里面有好多机关还有水银等有毒物质,历史上记载的不是很真实现代技术条件不允许进行开发,所以秦始皇寝陵里面的具体结构还是个迷,其次还有唐太宗的昭陵,高唐中和武则天的乾陵未被盗,还有由于元朝皇帝墓葬的方式很特别后人无法找寻也没有一个遭盗。 明十三陵的主体帝王寝陵还没被盗,只是一些陪葬陵被盗。清朝顺治,雍正,嘉庆在西陵的没被盗。其他朝代的帝王陵墓差不多都被盗了

1、明定陵

1956年-1957年中国考古工作者对地下玄宫进行了发掘,此后有关部门又对出土文物进行修整,修葺地上古建筑,公元1959年就原址建为定陵博物馆。出土时,孝端皇后上盖缎被,尸体身下铺一床织金缎被,再往下有四层褥垫,其中一层褥垫上缀着100枚“消灾延寿”金钱。

皇后头戴黑纱尖形棕帽,装饰着金簪,上身穿绣龙方补黄绸夹衣,下身穿黄色缠枝莲花缎夹裤,足蹬黄缎鞋,腰间系着绣云龙纹长裙。神宗的棺椁内塞满了各种陪葬品,最上层盖的是织锦被,被下放着袍服和织饰匹料,尸体的下面垫着一条锦被,被下还有9层被褥;

其中一件被褥上缀着17枚“吉祥如意”金钱。神宗头戴乌纱翼善冠,身穿刺绣衮服,腰系玉带,下身穿黄素绫裤,足蹬红素缎高绣靴。

经过仔细清理分类,共发现各种珍贵金器数百件,其中以帝、后的金冠最为精美;各种袍料、匹料和服饰用品达600多件,尤以皇帝的缂丝十二章衮服龙袍和皇后的罗地洒线绣百子衣最为珍贵。

2、长陵

1970年—1976年,陕西省文物管理委员会对长陵进行了全面的勘查,发现了大量的实物遗存。长陵由黄土夯筑而成,覆斗形,至今仍高达33米。根据测量,墓冢的底部东西宽153米,南北长135米;墓冢顶部东西宽55米,南北长35米,与史籍记载相近。

3、清孝凌

孝陵在清代皇家陵寝中比较特殊,其中所埋葬的清世祖及其两位皇后全部采用的是火葬,所以在地宫中仅留有三个骨灰坛,而且清世祖生前明确表示不要厚葬,加之地宫的防御严密,这使得清孝陵成为在民国时期清东陵唯一一个保存完好的皇陵。

该陵始建于十七世纪六十年代,到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历时三百三十多年,在自然力及人力的破坏下已经相当残破,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文物局批准,于1991年至1993年进行了全面的维修,从而又以健康的风姿展现在世人面前。

4、泰陵

清西陵里雍正的泰陵最为引人注目,不在于它在清西陵是首陵,规模最大。而是在于雍正究竟是不是金头入葬,究竟是不是被刺杀而死。在1975年清理了清东陵乾隆地宫以后,学术界不断鼓吹要求发掘泰陵,而且泰陵宝城琉璃影壁旧有盗洞一个,泰陵地宫一直被认为早就被盗。

1980年,国家文物局批准对泰陵地宫进行清理发掘。1980年4月8日,正式发掘泰陵地宫,河北省,保定市和易县文物局的头头们亲临现场指挥。大批媒体云集泰陵。上午9点,发掘开始,在沿着盗洞口下挖了两米以后,发现下面是原封土,盗洞只挖了两米,泰陵没有被盗过。

5、汉鲁王墓

汉鲁王墓共有汉墓八座,均依山开凿,墓门皆向南,东西并列,墓室结构大同小异,有墓道、东西耳室。墓门直通前室,里面有模型车,前室外两侧有小甬道通向两耳室,东耳室存谷物,西耳室放肉食,前室两侧各有小南道通向南北相对两侧室,四室结构相同。

墓内由前至后有完整的排水系统。四墓共葬车12辆,马50匹,车马饰器368件。汉鲁王墓依山开凿,工程浩大,在中国北方地区较为罕见,对汉代王陵制度及鲁地的历史和文化的研究极具意义。

马王堆的历史意义

马王堆有以下历史意义。

第一,马王堆汉墓的发掘,填补了国内对于西汉时期长沙国的研究空白,其出土的大量文物,对于研究西汉时期诸侯国的典章制度具有重大意义。

第二,马王堆汉墓众多出土文物,使今天的人们了解到西汉时期的辉煌,也使得我们国家的文化有了更加古早的追溯。

马王堆汉墓出土了3000多件文物,其中的几件重要文物:

1、2000多年不腐的辛追女尸。重点是不腐的湿尸,皮肤还有弹性,部分关节可活动,而不像世界上大多数尸体是干尸。

2、世界上最轻的丝织品——素纱禅衣。真正的“薄如蝉翼”3、描绘西汉初年楚地信仰的T型帛画。填补了汉代早期织物绘画实例的空白。4、帛书等稀世文献。比如《老子》等传统思想源头性文献(有学者对比帛书《老子》与今本《老子》,发现后者遭后人篡改),世界上最早的天文著作《五星占》、《天文气象杂占》,大量医书、驻军地图等等。文字类的文物是最牛逼的,往往能让我们直观的看到当时的文化艺术科技水平,找回散落失佚的重要古典籍。马王堆汉墓出土帛书《老子》到目前为止,世界上有文字记录的历史只占到整个发展历史的很小一部分,考古挖掘的意义在于,能够从遗物中补全对过去历史文化科技的理解。

马王堆汉墓是西汉初期长沙国丞相利苍及其家属的墓葬,位于中国中部湖南省的长沙市。1972-1974年,考古工作者在这里先后发掘了3座西汉时期墓葬。墓葬的结构宏伟复杂,椁室构筑在墓坑底部,由三椁、三棺及垫木所组成。木棺四周及其上部填有木炭,木炭外又用白膏泥填塞封固。

墓葬内的随葬品十分丰富,共出土丝织品、帛书、帛画、漆器、陶器、竹简、印章、封泥、竹木器、农畜产品、中草药等遗物3000余件。此外,墓葬中还出土有保存完好的女尸1具以及中国迄今所能见到的,最早的方剂书籍帛书《五十二病方》。 马王堆汉墓的发现,为研究汉代初期埋葬制度、手工业和科技的发展及长沙国的历史、文化和社会生活等方面提供了重要资料。

马王堆汉墓是西汉初期,长沙国丞相、轪(dai)侯利仓及其家属的墓葬。位于湖南省长沙市东郊。马王堆汉墓的发掘,为研究西汉初期手工业和科学技术的发展提供了极为重要的实物资料。

其中,墓中女尸经病理解剖表明,虽然经历了2100年,但身体个不问和内脏器官仍然相当完整,且临床医学表明死者深浅患多种疾病和病变,这位研究尸体的保存以及古组织学,古病理学,古代疾病史和中国医学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科学资料。另外,出图了马王堆帛书、汉墓中的乐器都是中国考古学上的重大发掘。

汉武帝墓发掘了吗

没发掘。因为现在很多的帝王墓都不开挖,很多技术达不到,担心一开挖会损失很多文物,毕竟这些文物在地下埋了已经上千年了,一旦开挖很容易产生风化,导致文物丢失和损坏。

汉武帝的墓是茂陵,尚未发掘。因为随着文物保护意识的提高,国家对古墓探索发掘十分谨慎。很多文物在地下埋了千年,如技术不够,挖掘会导致文物丢失和损坏。

发掘了。

茂陵,是汉武帝刘彻的陵墓,在今陕西省咸阳兴平市,所谓秦皇汉武,刘彻与秦始皇同称为中国的“ 千古一帝”!其陵墓有如此高的评价,我认为原因如下。一:规模很大,茂陵封土现存残高依然有46.5米,陵园边长约为420米,可见其盛况!

二:修造时间长,一共用了53年

三:陪葬品丰富,汉武帝16岁即位,在位54年,正值西汉王朝鼎盛繁荣时期,好东西自然不会少,各种稀世珍宝,奇珍异物数不胜数!

四:长的像金字塔,茂陵四周呈方形,平顶,上小下大,形如覆斗,远看有金字塔的感觉。

五:汉兴厚葬,汉朝讲究“事死如事生”,所谓汉墓十室九空。

发掘了

从2009年9月开始,考古工作者对汉武帝茂陵的两座陪葬坑进行考古发掘,汉茂陵陪葬坑只是开始试探性挖掘,茂陵发掘实际上只是陕西省考古研究院“西汉帝陵调查”的一个课题,仅仅是小范围的试探性挖掘。是为了弄清茂陵陵园以及陪葬墓的形制、外城墙、阙门遗址及陵邑分布范围。

1972到1974挖掘了湖南什么古墓

1972到1974挖掘了湖南的马王堆汉墓。

马王堆西汉古墓是西汉初期长沙国丞相利苍及其家属的墓葬,位于中国中部湖南省的长沙市区东郊四千米处的浏阳河旁的马王堆乡。

1972年至1974年先后在长沙市区东郊浏阳河旁的马王堆乡挖掘出土.一号汉墓出土的女尸,时逾2100多年,形体完整,全身润泽,部分关节可活动。

汉武帝茂陵地宫对外开放吗

对外开放。开放时间是每日上午九点到下午五点。

茂陵位于陕西省咸阳市兴平市东北,东西为横亘百里的“五陵原”。西距兴平市12千米,东距咸阳市15千米。其北面远依九嵕山,南面遥屏终南山。茂陵是汉武帝刘彻的陵寝,是汉代帝王陵墓中规模最大、修造时间最长、陪葬品最丰富的一座,被称为“中国的金字塔”。

汉武大帝陵墓

茂陵,是汉武大帝刘彻的陵墓。汉武帝,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它是一代英主,可以说文韬武略,文治武功,都十分了得。封建社会那么多的皇帝,秦皇汉武,唐宗宋祖,汉武帝是少有的气势磅礴的皇帝。他从16岁当皇帝,到70岁驾崩,当了54年皇帝,大部分时间在和匈奴打仗,所以诞生了卫青,霍去病,还有李广等名将。

茂陵距离咸阳15公里,被誉为中国的金字塔,整座陵墓规模之大超乎想象,汉武帝的茂陵,建造时间53年,超过了秦始皇陵,也超过了唐太宗的昭陵。正因为特别大,所以被誉为中国的金字塔。茂陵的陪葬墓不少,有名将卫青,霍去病,还有宠妃李夫人,以及权臣霍光,金日磾等。

茂陵是汉代帝陵中,规模最大,修建时间最长,也是陪葬品最多的一座。它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距离兴平市12公里,北边是九嵕山,南边是终南山。西汉王朝,历经214年,一共有11位皇帝,最显贵的五座陵墓,被誉为五陵原。白居易的《琵琶行》里面说,五陵年少争缠头。杜甫的秋兴八首里面说,同学少年多不贱,五陵衣马自轻肥。

汉武帝的陵墓,是汉武帝自己亲自选定的,为什么选在这个地方呢?因为据说汉武帝在兴平茂乡这个地方,打猎的过程中,发现了一只像麒麟的动物,还有一棵长生的果树,所以他就觉得这个地方,风水好,是块宝地,所以就把这个地方圈起来,开始营建自己的陵墓。这样算起来,汉武帝刘彻,是在继位的第二年,在茂乡这个地方,打猎时发现麒麟和长生树的。

茂陵,位于陕西省咸阳市兴平市,是汉武帝刘彻的陵寝,是汉代帝王陵墓中规模最大、修造时间最长、陪葬品最丰富的一座,被称为“中国的金字塔”。

茂陵于建元二年(前139年)至后元二年(前087年)间建成,历时53年。陪葬墓有李夫人、卫青、霍去病、霍光、金日磾等人的墓葬。

茂陵是西汉武帝刘彻的陵墓,于公元前139年-前87年间建成。其封土为覆斗形,现存残高46.5米,墓冢底部基边长240米,陵园呈方形,边长约420米,至今东、西、北三面的土阙犹存。

1961年3月4日,茂陵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014年08月,包括茂陵在内的29座汉唐帝陵被列入申报世界文化遗产项目。

4个证据确认汉文帝陵位置

一、不起眼的盗洞

2016年在江村的墓葬群发现了有被盗的痕迹,出现了几个不起眼的盗洞,为了确保墓葬的保存状态,经过文物局的批准对墓葬进行了抢救性发掘,对认为是汉文帝霸陵的凤凰嘴地带进行了勘探,结果很尴尬,在凤凰嘴位置利用现有的科技探测居然没有发现有陵墓的迹象。这使得专家不得不将目光转向了江村大幕,为霸陵的发现拉开了序幕。

二、惊天的规格

考古专家在对江村大墓的发掘中发现,这座墓葬的规格极高,居然有四条墓道呈“亚”字形,这在汉代就是典型的皇家墓葬的标配,而且随着出土文物的发现,更加印证了专家的猜想,但是至此专家还不能绝对地确认这既是霸陵。

三、确凿的证据

最终让专家下定决心这就是霸陵的证据就是发现了陵园院墙的遗存,将窦皇后墓跟江村墓划在了一个陵园里。这就是典型的同陵不同墓,至此确定了这就是霸陵。

免责申明:以上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北库历史网立场!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或内容不符,请联系我们处理,谢谢合作!
当前文章地址:https://www.beikuopc.com/zatan/585768.html感谢你把文章分享给有需要的朋友!
上一篇:辽宁八个避暑地 锦州巨石锁之谜下一篇:泰国为什么喜欢蛇 泰国神话历史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