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北库历史网>中华杂谈>正文

丝绸之路张骞有多大贡献,后世对张骞的评价如何 西汉时期张骞的历史贡献

导语:张骞是西汉时期著名的外交家和探险家,他开辟了丝绸之路,为中西方的文化交流和贸易往来做出了巨大贡献。后世对张骞评价甚高,认为他是中国历史上的伟大人物之一。

目录导航:

  1. 丝绸之路张骞有多大贡献,后世对张骞的评价如何
  2. 两汉时期中原与西域之间做出历史贡献的人物是
  3. 张骞出使西域给汉朝带来了哪些好处
  4. 张骞出使西域的经过和意义
  5. 形容张骞的典故
  6. 张骞出使西域的作用
  7. 张骞以什么出名
丝绸之路张骞有多大贡献,后世对张骞的评价如何

为开通丝绸之路做出最大贡献的是:张骞,西汉汉中成固(今陕西城固县)人,汉武帝时期著名的探险家,外交家.张骞(约公元前164年―前114年),字子文,汉中郡城固县(今陕西省城固县)人,汉代杰出的探险家、外交家,对丝绸之路的开拓有重大贡献。开拓汉朝通往西域的南北道路,并从西域诸国引进了汗血马、葡萄、苜蓿、石榴、胡麻等。张骞富有开拓和冒险精神,汉武帝以军功封博望侯。公元前139年,由匈奴人甘父做向导,率领一百多人,从陇西出发,中途被匈奴扣十年,并娶妻生子。公元前114年张骞病逝于长安,归葬故里。

两汉时期中原与西域之间做出历史贡献的人物是

两汉时期,由于相关杰出的人物,大大加快了中原和西域地区的联系,促进了不同地区之间人们文化和经济的交流。作出历史贡献的有。

一是西汉时期的张骞,他多次出使西域,不但在军事上联系了西域国家,而且带来了不同的文化,如葡萄,香菜,孜然就是那时候传过来的。

二是东汉时期的班超

张骞,班超。张骞出使西域本为贯彻汉武帝联合大月氏抗击匈奴之战略意图,但出使西域后汉夷文化交往频繁,中原文明通过“丝绸之路”迅速向四周传播。因而,张骞出使西域这一历史事件便具有特殊的历史意义。张骞对开辟从中国通往西域的丝绸之路有卓越贡献,举世称道。

班超投笔从戎,随窦固出击北匈奴,又奉命出使西域,在三十一年的时间里,收服了西域五十多个国家,为西域的回归做出了巨大贡献。

张骞(前164年-前114年),字子文,汉中郡城固(今陕西省汉中市城固县)人,西汉外交家、探险家,是“丝绸之路的开拓者”“第一个睁开眼睛看世界的中国人”“东方的哥伦布”。

前139年,张骞奉汉武帝之命,出使西域,打通了汉朝通往西域的南北道路,即赫赫有名的丝绸之路,促进了东西方文明的交流。汉武帝以军功封其为博望侯。史学家司马迁称赞张骞出使西域为“凿空”,意思是“开通大道”。前114年,病逝于大汉帝都长安,归葬汉中故里。

张骞出使西域给汉朝带来了哪些好处

一、开通丝绸之路与各国通商。

二是引入了丰富的外来物产。据史料记载,张骞当时从西域带回来的土特产品类十分丰富,其中有我们日常生活中离不开的食品、水果、调料等等,如苜蓿、葡萄、胡桃(核桃)、石榴、胡麻(芝麻)、胡豆(蚕豆)、胡瓜(黄瓜)、大蒜、无花果、胡萝卜等,还有名马大宛马,每家每户都会用的地毯等等。

张骞出使西域的经过和意义

张骞出使西域经过

汉武帝建元年(公元前140),武帝欲联合大月氏共击匈奴,张骞应募任使者,于建元三年出陇西,经匈奴,被俘,后逃脱。西行至大宛,经康居,抵达大月氏,再至大夏,停留了一年多才返回。在归途中,张骞改从南道,依傍南山,企图避免被匈奴发现,但仍为匈奴所得,又被拘留一年多。元朔三年(前126),匈奴内乱,张骞乘机逃回汉朝,向汉武帝详细报告了西域情况,武帝授以太中大夫。因张骞在西域有威信,后来汉所遣使者多称博望侯以取信于诸国。张骞对开辟从中国通往西域的丝绸之路有卓越贡献,至今举世称道。

意义:

张骞出使西域的意义:

1.开拓了后世闻名的“丝绸之路”;

2.促进了中国与西域之间的政治,经济和军事,文化的交流;

3.促进了汉夷之间的第一次文化交融;

4.丰富了汉族人民的文化生活;

5.加速人类文明的发展,对促进人类文明的发展贡献甚大。

形容张骞的典故

相传,汉武帝曾派张骞出使西域,寻找黄河源头,张骞奉命沿黄河西行数月,在黄河源头附近见到了织女,织女十分热情地恭迎并接待了这位汉朝使者。之后,张骞返回时织女赠其一机石,张骞持机石返回长安向汉武帝复命,将机石献给汉武帝。并将寻找黄河源头、到银河、遇织女、赠机石和经过一一禀报汉武帝。自此,有黄河源头与天上银河相通的传说,张骞也由此有了“寻源使”的美称。

张骞的功绩:张骞两次出使西域,打开了中国与中亚、西亚、南亚及欧洲等国交往的大门,构建了汉与西方国家友好交往的桥梁,同时也促进了东西方文化、经济的交流和发展,对整个世界的文明与进步注入了新的活力。张骞不仅开拓了汉与西方诸国贸易的丝绸之路,成为我国历史上第一个走出国门的使者,同时,也通过它的外交实践,第一次张扬起国与国之间平等、诚信交往的外交理念,为我国汉代昌盛和后世的对外开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张骞在回国后的第二年去世。他两次出使西域,开辟了中西文化交流的通道,加强了西汉与西域地区的联系。当时的史学家司马迁称赞张骞出使西域为“凿空”,意思是“开通大道”。

司马迁在《史记》中的描述,张骞为人强力,宽大信人,蛮夷爱之。 张骞忠心耿耿,义胆昭昭,诚实厚笃,心胸开阔,并能以信义待人,蛮夷之人因此都很喜欢他,匈奴人放松了对张骞的戒备与管制。

但是匈奴人并没有放弃对这个来自中原王朝官员情感瓦解的努力,经由单于撮合,张骞娶了一个善良的匈奴女子。

用来形容张骞的典故有张骞出塞。

汉武帝建元年(公元前140),武帝欲联合大月氏共击匈奴,张骞应募任使者,于建元三年出陇西,经匈奴,被俘,后逃脱。西行至大宛,经康居,抵达大月氏,再至大夏,停留了一年多才返回。

在归途中,张骞改从南道,依傍南山,企图避免被匈奴发现,但仍为匈奴所得,又被拘留一年多。元朔三年(前126),匈奴内乱,张骞乘机逃回汉朝,向汉武帝详细报告了西域情况,武帝授以太中大夫。

因张骞在西域有威信,后来汉所遣使者多称博望侯以取信于诸国。张骞对开辟从中国通往西域的丝绸之路有卓越贡献,至今举世称道。

张骞出使西域的作用

1、张骞通西域,不仅获得了大量过去闻所未闻的资料,而且也传播了西汉的声威。

2、张骞通西域,开通了西域的道路,司马迁称此行为“凿空”。

3、张骞通西域以后,中原和西域的交往更频繁,规模与范围更大。使臣、商队、宗教僧侣的往来,使当时世界几大文明汇聚,西域文化更加丰富多彩。

4、张骞通西域以后,天山南北与内地首次联成一体,中原同西域之间政治、经济、文化联系日益密切,封建国家的影响深入边疆,经济文化交流促进了西域社会的进步,也丰富了中原的物质生活。

张骞以什么出名

张骞以出使西域出名。

张骞(前164年-前114年),字子文,汉中郡城固(今陕西省汉中市城固县)人,西汉外交家、探险家,是“丝绸之路的开拓者”“第一个睁开眼睛看世界的中国人”“东方的哥伦布”。前139年,张骞奉汉武帝之命,出使西域,打通了汉朝通往西域的南北道路,即赫赫有名的丝绸之路,促进了东西方文明的交流。汉武帝以军功封其为博望侯。史学家司马迁称赞张骞出使西域为“凿空”,意思是“开通大道”。

免责申明:以上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北库历史网立场!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或内容不符,请联系我们处理,谢谢合作!
当前文章地址:https://www.beikuopc.com/zatan/589264.html感谢你把文章分享给有需要的朋友!
上一篇:山西榆次属于哪个市 古代的寿阳现在的哪下一篇:乾隆有几个皇后 乾隆历史皇后排名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