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北库历史网>中华杂谈>正文

三国时期,魏蜀吴三国都有哪些名将 魏蜀吴三国各有哪几位皇帝

导语:在三国时期,魏蜀吴三国涌现出众多名将,如魏国的曹操、曹丕等,蜀国的刘备、关羽等,吴国的孙权、周瑜等。而在这个时期,魏蜀吴三国也相继出现了几位皇帝,魏国有曹丕、曹叡、曹芳,蜀国有刘备、刘禅,吴国有孙权、孙亮。

目录导航:

  1. 三国时期,魏蜀吴三国都有哪些名将
  2. 魏蜀吴下来是哪个朝代
  3. 三国末期陈国各君王
  4. 三国最后的皇帝是谁名字
  5. 夏周晋秦隋汉历史顺序
  6. 三国演义都有哪三国
  7. 三国演义魏蜀吴开国顺序
  8. 三国演义中三个国分别是那几个
三国时期,魏蜀吴三国都有哪些名将

曹魏的名将前期有“五子良将”“八虎骑”,典韦只是曹操大将,他死的太早,曹魏还没建立!后期有文鸯,诸葛诞,还有曹操的“黄须小儿”曹彰等,而蜀汉阵营的有“五虎上将”,严格来说,五虎上将中关羽不属于蜀汉,因为关羽死于公元219年,而蜀汉建立于公元221年,关羽死了两年后蜀汉才建立,除此之外,还有魏延,严颜,李恢,后期还有赫赫有名的姜维,王平,夏侯霸,虽然他原来属于魏将,但是他于公元249年讨伐司马懿失败后就投降了蜀汉,还有蜀汉第一特种部队“白耳兵”统帅,号称“小赵云”的陈到,还有深得军心的向宠!东吴阵营有“江东12虎臣”,“东吴四大都督”:周瑜,鲁肃,吕蒙,陆逊,后期还有诸葛恪,陆伉,如果加上前期的更多,太史慈,孙策,周泰,陈武,朱然,潘璋,当然也少不了“三国第一神将”马忠!





魏国:武将,夏侯惇,夏侯渊,曹仁,曹洪,曹休,曹真,夏侯尚,曹爽,曹彰,于禁,乐进,张辽,张郃,徐晃,许诸,典韦,李典,司马懿,司马师,司马昭,邓艾,钟会,郭淮,孙礼,霍昭。

谋士,郭嘉,荀彧,荀攸,程昱,刘烨,贾诩。

蜀国:武将,关羽,关平,关兴,张飞,张苞,黄忠,马超,马岱,赵云,魏延,周仓,王平,廖化,刘封,孟达,姜维,马忠,阵到,夏侯霸,麋芳,张翼,张嶷,李严,陈式。

谋士:诸葛亮,庞统,法正,马良,孙乾,糜兰,邓芝,黄权。

东吴:武将,史太兹,甘宁,周瑜,周泰,吕蒙,丁奉,徐盛,潘章,韩当,程普,黄盖,陈武,董袭,凌统,陆逊,鲁肃,陆抗,羊古,蒋钦。诸葛洛。

谋士:张昭,诸葛谨,陈群,顾泽。




魏国著名武将: 八虎骑:夏侯惇 夏侯渊 曹仁 曹纯 曹休 曹真 夏侯尚 曹洪

五子良将:张辽 乐进 于禁 张郃 徐晃

另有文臣谋士:荀彧 荀攸 贾诩 程昱 郭嘉

蜀国著名武将: 五虎上将:关羽 张飞 马超 黄忠 赵云

其他武将:魏延 姜维 马岱 刘封 关平 关兴 张苞

另有文臣谋士 诸葛亮 庞统 法正 许靖 麋竺 孙乾费袆 李严 董允

吴国著名武将: 五都督:周瑜 鲁肃 吕蒙 陆逊 诸葛恪

武将:程普 黄盖 韩当 太史慈 甘宁 凌统 蒋钦 周泰 陈武 董袭 徐盛 潘璋 丁奉 陆抗

另有文官谋士:张昭 张纮 顾雍 诸葛瑾 陆绩 虞翻

魏国有 曹仁 许诸 张郃 夏侯惇 夏侯渊 典韦等 前三位是有大将之才 以后的都是将军。同样很厉害。数不胜数 可见曹操用人之道 关人之才。

蜀国有 关羽 张飞 赵云 黄忠 马超 这五位是五虎上将,都是上将军,为大将。还有魏延 姜维 王平 周仓等 这些都是些将军。

吴国有 周瑜 甘宁 陆逊 吕蒙上将军,徐盛 丁奉

韩当 鲁肃等,也都有将军之才。可谓江山带有人才出,各领风骚数百年。往往后起之秀很厉害。

魏蜀吴下来是哪个朝代

三家归晋,实际上分为两场战役及一个事件,始于公元263年,终于公元280年:

公元263年,魏灭蜀国。

公元265年,司马炎篡魏,改国号为晋。

公元280年3月,晋灭吴。

统一进程

在“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的大趋势下,公元263年,实力最强的魏国将实力最弱的蜀国灭掉了。可当时司马家族已经一手遮天,终于在公元265年篡魏立晋,并在公元280年灭吴大一统。

三国末期陈国各君王

三国时期末年,曹魏的名将司马懿通过政治手段消灭了陈琳等人,成立陈国,为曹魏的皇室成员提供亲王和公主的封号,陈国的君王主要有以下人物:

1. 陈群:司马懿消灭陈琳之后,封陈群为陈国亲王,成为陈国的首领,后来被拜为太傅。

2. 陈泰:曹魏末年,陈泰被封为陈国王,掌管陈国政务,后来被曹爽所杀。

3. 陈矫:陈泰被杀后,陈矫成为陈国王,但不久被曹爽所杀。

陈国虽然是一个封号,但司马懿和曹丕称帝之后,陈群常年居住于洛阳,统管内外政务,实际上成为曹魏统治的重要人物。

三国最后的皇帝是谁名字

曹奂(246年-302年),魏武帝曹操之孙,燕王曹宇之子,三国时期魏国最后一位皇帝,260年-265年在位。

三国(220年-280年)是上承东汉下启西晋的一段历史时期,分为曹魏、蜀汉、东吴三个国家。赤壁之战时,曹操被孙刘联军击败,奠定了三国鼎立的雏型。公元220年,曹丕篡汉称帝,定都洛阳,国号“魏”,史称曹魏,三国历史正式开始。当然,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对于风起云涌的三国时代,随着公元280年西晋灭东吴画上了句号,这便是“三家归晋”。那么,问题来了,魏蜀吴三国灭亡后,为何曹奂封王,刘禅封公,孙皓只是封侯呢?

根据《三国志》、《晋书》等史料的记载,曹奂(246年-302年),魏武帝曹操之孙,燕王曹宇之子,三国时期魏国最后一位皇帝,260年-265年在位。咸熙二年(265年),司马昭死后,其子司马炎嗣位晋王,迫使曹奂退位。在西晋取代曹魏后,曹奂被降封为陈留王。由此,对于西晋王朝来说,给予曹魏亡国之君封王的待遇。并且,晋武帝司马炎还授予他使用天子旌旗,备五时副车,行魏国正朔的权利。

夏周晋秦隋汉历史顺序

夏,周,秦,汉,晋,隋。

1.夏朝(约公元前2146年-前1675年。)始于夏禹,终于桀,共17帝。根据史书记载,禹传位于子启,改变原始部落的禅让制,开创中国近四千年世袭王位之先河。夏代共传十四朝,延续约471年,为商朝所灭。

2.周朝分为“西周”与”东周“。

西周(公元前1046年-公元前771年)是中国历史上继商朝之后的朝代,由周武王姬发创建。西周自建国起共历11代12王,享国275年。

东周(公元前770年-公元前256年)是中国历史上继西周之后的朝代,诸侯拥立原先被废的太子宜臼为王,史称周平王,定都洛邑。(东周分为春秋及战国。)

3.秦朝(前221年至前207年,享国14年)始于嬴政,终于胡亥,共2帝。秦朝是由战国时代后期的秦国发展起来的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大帝国。秦朝开国君主秦王政自称始皇帝,从此有了皇帝一词语。国号秦,王室嬴姓,故史书上别称嬴秦,以别于其他国号为秦的政权。

4.汉朝主要分为西汉和东汉,是继秦朝之后的大一统王朝。

西汉(又称前汉,公元前202年-公元8年),是刘邦击败项羽之后建立的大一统王朝。西汉上承秦朝,共历12帝,享国210年,自汉元帝后,西汉皇权旁落、外戚与宦官势力兴起,开始走向衰败。公元8年,外戚出身的王莽废西汉末帝,西汉灭亡。

东汉(25年-220年)是中国历史上继西汉之后又一个大一统的中原王朝,传八世共十四帝,享国一百九十五年。东汉是当时世界上的强大国家,而前期六十多年的光武中兴和明章之治,亦是中国史上的盛世之一。公元220年,曹丕篡汉,东汉覆灭,进入三国割据时期。

5.晋朝(公元265—公元420年),分为西晋与东晋两个时期,

西晋(公元266年—公元316年)是中国历史上短暂的大一统王朝之一,西晋国祚仅51年,共5位皇帝,若以灭东吴始,则仅立朝37年。

东晋(公元317年-公元420年),是由西晋宗室司马睿南迁后建立起来的政权,建都洛阳的西晋覆亡,史称东晋,此外,史书中又仿东汉称中汉,称东晋为中晋,寓以晋室中兴之意。

6.隋朝(581年-619年)是中国历史上承南北朝、下启唐朝的大一统王朝。

581年,杨坚定国号为“隋”,定都大兴城,随后南下灭陈朝,统一中国,结束了自西晋末年以来长达近300年的分裂局面。618年隋恭帝杨侑禅让李渊,619年王世充废隋哀帝,隋朝灭亡,享国38年。

夏朝,周朝,秦朝,汉朝,晋朝,隋朝。

夏朝(约前21世纪—约前16世纪 )是中国史书中记载的第一个世袭制朝代。一般认为夏朝是多个部落联盟或复杂酋邦形式的国家。夏时期的文物中有一定数量的青铜和玉制的礼器, 年代约在新石器时代晚期、青铜时代初期。周朝(前1046年—前256年)是中国历史上继商朝之后的朝代。周亦为“华夏”一词的创造者与最初指代。周朝共传30代37王,共计约791年。秦朝(公元前221年-公元前207年) ,是由战国后期的秦国发展起来的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王朝,传三世,共两帝一王,国祚共十四年。汉朝(前202—220年 )是继秦朝之后的大一统王朝,因尚火德故称为炎汉 ,又因皇室姓刘而被称为刘汉 ,分为西汉和东汉两个时期,共传二十九帝,享国四百零五年。晋朝(266年-420年)上承三国下启南北朝,分为西晋与东晋两个时期,西晋为中国历史上九个大一统王朝之一,其中东晋属于六朝之一。隋朝(581年-618年,一说619年或630年)是上承南北朝下启唐朝大一统王朝,因唐朝与隋朝的文化、制度、社会特点一脉相承,故史学家常将两朝合称为隋唐。

三国演义都有哪三国

三国演义中的三国分别是:蜀,魏,吴。三国的形成是由于在汉朝末期黄巾军起义导致天下大乱,各路诸侯各自为王,西凉的董卓挟持汉朝最后一个皇帝 汉献帝 祸乱天下,各路诸侯联合起来讨伐,即十八路诸侯讨董卓。

董卓被灭后,各诸侯之间互相绞杀,最后仅剩三方势力为曹操,刘备,孙权,形成鼎足之势,他们的下一代分别先后称帝,即形成了 魏 蜀 吴三国。

三国(three kingdom)是中国东汉与西晋之间的一段历史时期,主要有曹魏、蜀汉、东吴三个政权。赤壁之战中曹操被孙刘联军击败,形成三国鼎立的雏型。

220年,曹丕篡汉称帝,国号“魏”,史称曹魏,三国历史正式开始。次年刘备在成都接续汉朝,史称蜀汉。

222年刘备在夷陵之战失败,孙权获得荆州大部。

223年刘备去世,诸葛亮辅佐刘备之子刘禅与孙权重新联盟、恢复国内生产。

229年孙权称帝,国号“吴”,史称东吴,至此三国正式鼎立。

1、三国鼎立,指东汉末年三国时期,魏、蜀、吴三国,三分天下,成犄角对峙局面。

2、魏国:三国时期的魏朝(220年-265年),多称曹魏,是三国之中最强大的一国。延康元年(220年),曹操死后,曹操之子曹丕逼汉献帝退位、篡夺汉室政权,曹魏始建。

3、蜀国:蜀国(221年-263年),即蜀汉、又称季汉。魏黄初二年(221年),刘备在四川(蜀地)成都称帝,续汉之大统,国号“汉”,史称蜀汉或季汉。

4、吴国:东吴(229年—280年)即三国时代的吴国,亦称孙吴。黄龙元年(229年)四月,孙权称帝,国号吴,改元黄龙,是为吴大帝,则东吴也应始于此年。

三国演义魏蜀吴开国顺序

三国时期各国建立的先后顺序是:魏国、蜀国、吴国

1、魏

建安十八年(213年)曹操被汉献帝封为魏公,魏国始建。延康元年(220年),曹丕逼迫汉献帝禅让,正式取代汉王朝,建立曹魏,定都洛阳,至咸熙二年(265年),司马炎篡魏,改国号为晋,曹魏灭亡。

2、蜀

公元221年,刘备在成都称帝,国号汉,史称“蜀”或“蜀汉”,亦称“刘蜀”、“季汉”。蜀汉王朝疆域所及,北至武都、汉中,东抵巫峡,南包云、贵,西达缅甸东部。占有今云南全省,四川、贵州二省的大部,陕西,甘肃南部、广西西北部及缅甸东北部、越南西北部。263年为魏所灭。共历二帝,四十三年。

3、吴

孙吴是三国之中历时最久的国家,历四帝,共52年(自公元222年算起则为59年)。魏黄初年间,孙权名义上依附于曹魏,并受封吴王。

黄龙元年(229年)5月23日,孙权在武昌(今湖北鄂州)称帝,孙吴正式建国,随后迁都建业(今江苏南京)。黄龙二年(230年),孙权派卫温、诸葛直率“甲士万人”航海到台湾(时称夷洲),这是我国的政治势力第一次达到台湾。

东汉末年分三国,三国即魏、汉、吴。后世为了区分,把魏称之为曹魏;汉称之为蜀汉、吴称之为东吴或孙吴。

魏国建立者并非曹操,虽然曹操谥号“魏武帝”,但魏国的开国皇帝乃是他的儿子曹丕。

延康元年(220年),曹丕逼迫汉献帝禅让,正式取代汉王朝,建立曹魏,定都洛阳,曹丕即魏国开国皇帝。

蜀国是三国中第二个建立的国家,在汉献帝禅位后,刘备谎称曹丕杀害了汉献帝,于成都自立为帝,继承大汉的江山社稷,时间是公元221年,比曹魏晚了一年建国。

吴国建立比魏、蜀晚了很多年。孙权在222年,名义上依附曹魏,受爵吴王,一直到229年,孙权才在武昌登基称帝,建立吴国。

三国演义中三个国分别是那几个

三国演义的三国分别为魏、蜀、吴。

1.魏国:魏国是在三国中最先建立,始于魏文帝曹丕,其父曹操在著名官渡之战中消灭了北方的众多割据势力,为曹魏立国奠定了基础,后追封为魏武帝,赤壁之战中曹操大败,此战为尔后三国鼎立奠定了基础,后被司马家篡位,灭亡于魏元帝曹奂。

2.蜀国:蜀国是由刘备建立,先后大败曹操于赤壁,斗智孙权于荆州,巧夺刘璋于川蜀,但在猇亭之战中刘备大败,七十五万大军和重要将领命丧于此,刘备本人也死于白帝城。后主刘禅 “扶不起的阿斗” 是首个被灭国的皇帝,最终蜀汉亡国。

3.吴国:吴国建立者吴大帝孙权,蜀军对魏国不断发动进攻,曹魏无法分兵东向,于是孙权称帝。孙权在位时期,曾多次出兵北伐,西晋晋武帝司马炎军队攻破东吴,吴国灭亡,东吴成为三国中最后一个灭亡的国家。

免责申明:以上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北库历史网立场!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或内容不符,请联系我们处理,谢谢合作!
当前文章地址:https://www.beikuopc.com/zatan/593649.html感谢你把文章分享给有需要的朋友!
上一篇:为王前驱是什么意思 先锋是属于古代的吗下一篇:日本幕府时期天皇和将军到底有何区别 日本历史将领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