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北库历史网>中华杂谈>正文

唐朝五大望族 唐朝的历史人物和大儒

导语:唐朝五大望族是唐朝时期的五个重要世家,他们在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都有巨大影响力。同时,唐朝也涌现出许多杰出的历史人物和大儒,他们以其才华和智慧为唐朝的繁荣做出了巨大贡献。

目录导航:

  1. 唐朝五大望族
  2. 求唐代诗人崔颢,王绩的资料
  3. 种氏的历史名人
  4. 唐朝二十四功臣的职位和爵位
  5. 唐朝开国元勋中,他们的后来情况如何?他们的后代又如何呢
  6. 唐王勃生平
唐朝五大望族

唐朝初期的士族家族代表,五个姓氏,七个家族,分别为陇西李氏、赵郡李氏,清河崔氏、博陵崔氏,范阳卢氏,荥阳郑氏和太原王氏。

此七个家族自晋朝开始就是主要士族家族,南北朝时期长期占据南北方王朝要职,至隋唐时期成为朝廷中最重要的士族力量。陇西李氏为唐朝皇族。

武则天掌权后,开始大力削弱士族势力。至唐末农民起义后,士族彻底衰落,五姓七族成为历史。

1、陇西、赵郡李氏

陇西李氏一支李渊灭隋,建立唐朝,开创了一个文化兴盛的伟大时代。陇西李氏高官累世不断,门第高华,到唐朝时连续出了10位宰相。赵郡李氏,是李姓第二大分支,仅次于陇西李氏。赵郡是李姓的郡望之一。赵郡郡治在今河北赵县,初后魏时置郡。此支李氏,其开基始祖为秦太傅李玑的次子李牧。

2、清河、博陵崔氏

在唐代,崔姓就由清河、博陵二望分出10房崔氏,累计出了29位宰相。当时天下有“言贵姓者莫如崔卢李郑王”的俗谚,崔姓被当作天下最著名的姓氏之一,公认为“天下第一高门,北方豪族之首”。

3、范阳卢氏

范阳卢氏以儒学传家,唐初,李唐政权打击山东士族,范阳卢氏暂时沉寂,直至唐代中期复又崛起,先后有八位范阳卢氏成员官至宰相,进入政事堂议事。

4、荥阳郑氏

汉末之后仍为望族,后因科举制的实行,影响逐渐衰落,但仍为天下郑氏中,最为显赫的一支。

5、太原王氏

太原王氏是王姓的肇兴之郡、望出之郡,最早登上一流门阀士族的地位。她开基于两汉之间,东汉末年的王允以他在国家、社稷上的力挽狂澜而把这一家族推为天下名门。

五姓七望,是唐初最尊贵的贵族体系。五姓七望,要分成两部分来看。五姓分别是:崔家、卢家、郑家、王家和李家。为啥还有七望这一说呢?原来这五家当中,崔家和李家是各有两大分支的。

所以我们俗称的五姓七望分别指的是:陇西李氏,赵郡李氏、博陵崔氏、清河崔氏、范阳卢氏、荥阳郑氏、太原王氏。这七大家族,基本上就是唐朝初年最牛掰的世家大族。其中陇西李氏,创建了李唐王朝,所以按道理要比其他几大家族更加尊贵。

求唐代诗人崔颢,王绩的资料

崔颢(hào)(704-754),汴州(今河南开封市)人,唐代诗人。唐玄宗开元十一年(公元723年)进士,官至太仆寺丞,天宝中为司勋员外郎。最为人称道的是他那首《黄鹤楼》,据说李白为之搁笔,曾有"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的赞叹

王绩(585-644),字无功,自号东皋子、五斗先生,祖籍祁县,后迁绛州龙门(今山西河津县)。唐朝著名诗人。出身官宦世家,是隋末大儒王通之弟。王绩一生郁郁不得志,曾在隋代任秘书省正字,初唐时,以原官待召门下省,后弃官隐居于故乡东皋村。

种氏的历史名人

种世衡(985年―1045年),字仲平,河南洛阳人,大儒种放之侄,北宋将领、种家军开山人,官至东染院使、环庆路兵马钤。

种世衡为总领西北军务的范仲淹一手提拔。招抚羌人,筑城安边,并巧施离间计,除去西夏皇帝李元昊的心腹大将野利刚浪棱、野利遇乞兄弟

种(Chóng)师道(公元1051年-公元1126年),字彝叔,汉族,洛阳(今属河南)人。原名建中,因为避讳宋徽宗建中靖国的年号,改名为师极,后被徽宗御赐名为师道。北宋末年名将。初任文职,因有谋略,后改武职,抵御西夏有功

种谔(1027年―1083年),字子正,洛阳(今属河南)人,种世衡之子,与其兄种古、其弟种诊并称“三种”,北宋时期著名将领。初因父任荐知青涧城,以计迫降西夏将领嵬名山,得其军万人,归途击溃敌军围袭,进筑绥州城。累迁鄜延经略安抚副使,克米脂城

种师中(1059年-1126年),洛阳(今属河南洛阳),字端孺,北宋末年名将。其祖父种世衡、伯父种谔、兄长种师道皆为北宋名将。种师中长于军中,长期戍守西北边疆。金兵入侵,他率兵进入京勤王,后奉命救援太原,因友军失约未至,陷入重围,力战而亡。

唐朝二十四功臣的职位和爵位

唐朝开国24功臣

1.司徒、赵国公长孙无忌

2.司空、扬州都督、河间元王李孝恭

3.司空、莱国成公杜如晦

4.司空、相州都督、太子太师、郑国文贞公魏征

5.司空、梁国公房玄龄

6.开府仪同三司、尚书右仆射、申国公高士

7.开府仪同三司、鄂国公尉迟恭

8.特进、卫国公李靖

9.特进、宋国公萧瑀

10.辅国大将军、扬州都督、褒忠壮公段志玄

11.辅国大将军、夔国公刘弘基

12.尚书左仆射、蒋忠公屈突通

13.陕东道行台右仆射、郧节公殷开山

14.荆州都督、谯襄公柴绍

15.荆州都督、邳襄公长孙顺德

16.洛州都督、郧国公张亮

17.光禄大夫、吏部尚书、潞国公侯君集

18.左骁卫大将军、郯襄公张公谨

19.左领军大将军、卢国公程知节

20.礼部尚书、永兴文懿公虞世南

21.户部尚书、渝襄公刘政会

22.光禄大夫、户部尚书、莒国公唐俭

23.光禄大夫、兵部尚书、英国公徐世绩

24.徐州都督、胡国公秦叔宝

唐朝贞观十七年(公元643年)二月二十八日(3月23日),唐太宗“为人君者,驱驾英材,推心待士”,为怀念当初一同打天下的诸多功臣,命阎立本在凌烟阁内描绘了二十四位功臣的画像,是为《二十四功臣图》 ,比例皆真人大小,画像均面北而立,太宗时常前往怀旧。

唐朝开国元勋中,他们的后来情况如何?他们的后代又如何呢

作为唐朝的军事政变,可谓是迅速果决,乘其不备发难,斩杀首脑李建成、李元吉二人。作为手下出来大力的功臣,给个从龙之功还是不大够的。

杀死了李世民的大哥、皇太子李建成,四弟、齐王李元吉,唐高祖李渊不得不册立李世民为新任皇太子,并在不久后禅位,于是李世民即皇帝位,是为唐太宗。

下面来分析下后面这些个功臣们如何?是被重用了,还是像刘邦朱元璋一样杀之而后快?

以房玄龄、长孙无忌、杜如晦、尉迟恭、侯君集等五人并功第一。

房玄龄:房玄龄首先收拢人才,将富有谋略和骁勇善战的人安置在他的幕府中。(就这点,在秦王府组建过程中就起了极大的作用,可以说是为政变奠定了基础)玄武门之后,因功进爵为邢国公。后又加封魏国公、梁国公(小轶事一则,据传房兄在退休期间,还弄大了侍女的肚子,可谓老当益壮) 。

与初唐其他二十三位开国功臣一起画像并供奉于“凌烟阁”。 后儿子房遗爱被指谋反,家破人亡,房家消散。

长孙无忌:作为长孙皇后的哥哥,唐太宗的大舅子,也是大力促成政变的人。贞观元年,长孙无忌被任命为吏部尚书,论功排第一,加封齐国公。后又拜司空,拜司徒。 唐高宗和武则天,以及政坛斗争,诬告谋反,长孙无忌被逼自缢,家产抄没,近亲都被发配岭南为奴为婢。

尉迟敬德:作为后世门神之一,这位黑大哥样貌是不咋地,但是人家武力超群,忠心耿耿。(小轶事,黑大哥长的是丑,但是史官给他写的好看,写到相貌果毅,勇力过人。这“果毅”二字用的多好,一般人都会脑补他是条面容坚毅的好汉子) 被封鄂国公,尉迟敬德晚年迷信仙丹,研磨矿石,吞服云母、锆石粉,修池子,大建楼台,奇怪的装饰,演奏乐曲自我娱乐,独自一人十多年之久。

而后在家中去世,享年七十四岁,作为一名武将,而且后期吞服金丹,74岁绝对是高寿了。

杜如晦:杜老兄作为“房谋杜断”中的一员,这二人在策划政变中起了极大作用。后从龙之公被被封为蔡国公,杜如晦位列凌烟阁第三。 杜老兄活得最舒服,最终是病死的,晚节算是保住了,后世子孙也得以幸免。

侯君集:候兄弟弓箭不会,却号称勇武。后来南征北战得了赏识,攻灭高昌国居功自傲,擅自抢掠珠宝,与同僚关系不佳。 后与太子李承乾谋划造反,后来事情败露,被群官建议处死,后来被处死,家人由于他的请求而得以幸免,但依旧被迁往岭南。

唐王勃生平

王勃生平

王勃字子安,唐代著名诗人,祖籍古绛州龙门,也就是现在的山西河津。王勃出身儒学世家,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并称为“初唐四杰”,且为四杰之首。

据《旧唐书》王勃简介记载,王勃小时候就聪明好学,六岁就能写文章,而且文笔流畅,被誉为“神童”。王勃九岁时,不仅能读颜师古注的《汉书》,还撰写了十卷《指瑕》,指证颜师古的不足和错误,为世人称颂。王勃十六岁就应幽素科试及第,被授职朝散郎,但王勃恃才傲物,因为写了《斗鸡檄》触怒权贵,被赶出沛王府。遭遇挫折的王勃游览巴蜀山川景物,三年中创作了大量的诗文。返回长安后,王勃求补得虢州参军一职,可后来又因私杀官奴而再次被贬。676年8月,王勃在去交趾县探望父亲返回的路上,不慎落水后惊悸而死。

唐朝王勃,唐代文学家,字子安,绛州龙门人。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共称为“初唐四杰”。其祖父是隋末时期经学大儒王通,王勃幼时就展现出不一般的聪慧。但天妒英才,王勃去世时年仅二十六岁,只有少量诗文存世,著名的就是腾王阁序,其中的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更是让后人传颂。

免责申明:以上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北库历史网立场!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或内容不符,请联系我们处理,谢谢合作!
当前文章地址:https://www.beikuopc.com/zatan/594339.html感谢你把文章分享给有需要的朋友!
上一篇:袁牧清夏诗:江南烟雨,绿树红花,清风明月,诗意盎然下一篇:越南抗日战争打了几年 越南人民抗日历史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