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北库历史网>中华杂谈>正文

夏、商、西周的更替 夏灭亡时间

导语:夏、商、西周是中国历史上的三个朝代,夏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有文字记载的朝代,但其灭亡的确切时间尚有争议。

目录导航:

  1. 夏、商、西周的更替
  2. 夏灭亡时间
  3. 夏建立的时间和灭亡的时间
  4. 夏商周开始时间和灭亡时间
  5. 商朝起止的时间是
夏、商、西周的更替

约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夏朝。

启将公天下变为家天下,夏朝是我国第一个奴隶制王朝,相传建都阳城。

夏朝奴隶制国家机器建立后,最后一个王—桀,暴虐无道。

约公元前1600年,汤发兵讨桀,夏朝灭亡。

商朝以亳为都城,盘庚迁都到殷。

商朝疆域广大,是当时世界上的大国,周围还有一些属国。

商朝的奴隶制残酷,实行人祭和人殉。

西周武王伐纣,公元前1046年牧野之战,商朝灭亡。

周朝建立定都镐京,史称西周,西周政治上实行分封制,经济上实行井田制,巩固了西周奴隶制统治。

公元前841年爆发了国人暴动。

西周末年王室衰微,公元前771年犬戎攻破镐京,西周灭亡。

夏灭亡时间

大约在公元前1600年。

公元前1600年,商部族首领汤率领着方国部落讨伐桀。灭了亲夏部族韦、顾、昆、吾后在仓皇与桀开战。汤的势力大,桀抵挡不过,一边逃一边战,最终战败于有娀氏旧址。桀逃至鸣条(今山西安邑),汤追之,又在鸣条展开了大战。桀再次被击败,被汤放逐于历山(一作鬲山),与末喜氏同居,最后又跑到了南巢之山(今安徽巢县)并死于此处。

鸣条之战夏室覆灭,在方国部落的支持下,商汤在亳称“王”。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世袭制政权,夏朝,共传13世、17王,历时472年,公元前1600年灭亡。

夏建立的时间和灭亡的时间

无法确定夏朝成立及灭亡的准确时间。夏朝建立时间约为公元前2070年,在约公元前1600年灭亡。中国传统文献中关于夏朝的记载较多,但由于成书都较晚,又没有发现公认的夏朝存在的直接证据:如夏朝同时期的文字作为自证物,因此近现代史学界一直有人质疑夏朝存在的真实性,因此无法判断准确时间。

夏商周开始时间和灭亡时间

1、夏 (公元前2070—前1600年)

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夏朝。夏朝是中国最早的奴隶制国家。从公元前2070年到公元前476年止,中国奴隶社会延续了一千五六百年左右。

建立者:禹

亡国者:桀

2、商(公元前1600—前1046年)

公元前十六世纪,商汤推翻了夏桀的统治,建立商朝。公元前十四世纪,商王盘庚迁殷,因此商朝也叫殷朝。

商朝时,奴隶制经济有了发展,农业是当时的主要生产部门,畜牧业也占有重要地位,手工业也很发达,最重要的是青铜器制造业,如商朝后期制造的司母戊大方鼎是现今世界上最大的青铜器。

商朝人在龟甲和兽骨上刻的文字,叫做“甲骨文”。它是一种比较成熟的文字。今天的汉字,就是从它发展而来的。甲骨文为人们研究商朝历史提供了丰富的资料,所以商朝是中国目前有文字可考的最早的一个朝代。

建立者:汤

亡国者:帝辛(纣)

3、西周(前1046—前771)

建立者:周武王

亡国者:周幽王

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在牧野打败纣王,灭了商朝,建立周朝,定都镐京,史称西周。

西周是中国奴隶社会经济高度发展的时期。农业是社会经济的主要部门,土地制度是以井田制为主的奴隶主贵族国家所有制。井田制在西周以前已产生,到了西周有了较大的发展。

在农业生产中,青铜工具逐渐增多。青铜器制造业也比商朝更加发达。西周由于实行分封制,不但巩固地统治了原来商朝地区,而且发展成为一个比商朝疆域更加广大的奴隶制国家。

西周末年,社会矛盾进一步加深,公元前771年,少数民族犬戎攻入镐京,杀死周幽王,西周灭亡。幽王的儿子周平王继位后,将王都迁到洛邑(今洛阳),史称东周。

夏朝的开始时间是公元前2070年,灭亡时间是公元前1559年,开国君王是夏启,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

商朝的开始时间是公元前1559年,灭亡时间是公元前1046年,开国君主是商汤

周朝的开始时间是公元前1046年,灭亡时间是公元前256年,开国君王是周文王姬昌,这也是中国历史上统治时间最长的王朝

商朝起止的时间是

商朝(约公元前1600年—约公元前1046年),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二个朝代,也称殷商,是中国第一个有直接的同时期的文字记载的王朝。商朝经历了三个大的阶段。第一阶段是“先商”;第二阶段是“早商”;第三阶段是“晚商”,前后相传17世31王,延续500余年。

商的先世商族是兴起于黄河中下游的一个部落,传说它的始祖契与禹同时。夏朝方国商国君主商汤率方国于鸣条之战灭夏后,以“商”为国号,在亳建立商朝。之后,商朝国都频繁迁移,至其后裔盘庚迁殷后,国都才稳定下来,在殷建都达273年,因此商朝又被后世称为“殷”或“殷商”。盘庚死后,王位由其弟小辛继立。小辛死后,传弟小乙。小乙死后,继立的是自己的儿子武丁。在武丁统治的五十几年间,是商王朝最为强盛的时期。商朝的末代君主帝辛于牧野之战被周武王击败后自焚而亡。

商朝的王位继承制度,前期为兄终弟及,后期为典型的父死子继。商朝处于奴隶制鼎盛时期,成汤时期的国家权力已经初步确立,奴隶制的社会秩序亦已稳固。奴隶主贵族是统治阶级,形成了庞大的官僚统治机构和军队。甲骨文和金文的记载是已经发现的中国最早的成系统的文字符号。

商朝势力范围以内和以外分散有许多远较商族落后的方国。其中最为强大的是西北和北方的舌方、鬼方、土方和羌方。在商朝时期,长江流域也平行存在发达的非中原文明。

商朝(约公元前1600年—约公元前1046年),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二个朝代,也称殷商,是中国第一个有直接的同时期的文字记载的王朝。商朝经历了三个大的阶段。第一阶段是“先商”;第二阶段是“早商”;第三阶段是“晚商”,前后相传17世31王,延续500余年。

商朝的建立,大大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使古代文明的进步获得转机。商朝建立以后,为了抵御自然灾害,屡次迁都,经济水平十分低下。但商汤吸取夏朝灭亡的教训,广施仁政,深得民心,商朝政权得到了初步巩固。商朝的农业、手工业迅速发展起来。出现了黍、稷、稻、麦等粮食作物和桑、麻、瓜果等经济作物,经济发展加快,私有制度进一步完成,商朝走向了奴隶制度占主要地位的时代。历史上把这一段时期称作“商汤革命”时期。商朝确立统治,就在亳建都。

《尚书·无逸》篇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很重要的历史信息,这就是在商氏族历史上,到商代后期的武丁、祖甲以后,商氏族才进入以父系相承为特征的宗法社会,而在武丁、祖甲以前,商氏族一直处于以同辈兄弟先后执政为特征的氏族社会。直到商代之亡,殷商贵族遗民仍然有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不同族团的大量存在。这是武丁、祖甲以前商氏族在继承制度上一直实行兄终弟及制的社会基础。

商代先王时期的社会性质及其世系继承制既然如此,则早于商代的先商先公时期,在社会性质上应该是氏族血缘族团关系更为盛行,其兄终弟及继承制更为普遍。所以,前文所拟定的先商先公世系表中,从冥、季开始以兄终弟及制为主要特征当有相当的可能性。不仅如此,从冥、季往前推,直到始祖夒。岳时期,其世系则可能还表现为隔辈相传的祖孙继承制。

免责申明:以上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北库历史网立场!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或内容不符,请联系我们处理,谢谢合作!
当前文章地址:https://www.beikuopc.com/zatan/600011.html感谢你把文章分享给有需要的朋友!
上一篇:印度尼西亚都是大明的后人吗 印度尼西亚是中国人吗下一篇:巴西是欧盟国家吗 欧国联一共有多少个国家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