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北库历史网>中华杂谈>正文

徐姓和许姓,那个历史名人多,那个贡献多些 五个正义的历史人物

导语:徐姓和许姓都有许多著名的历史人物,但是徐姓历史名人更多,贡献也更大。其中五个正义的历史人物是徐达、徐福、徐向前、许仙和许鞍华,他们在不同领域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目录导航:

  1. 徐姓和许姓,那个历史名人多,那个贡献多些
  2. 五个正义的历史人物
  3. 历史上的雷氏名人
  4. 姓徐的十大名人
徐姓和许姓,那个历史名人多,那个贡献多些

徐姓历史名人多于许姓。

徐姓,徐姓在中国大陆列第11位,算得上是一个大姓了,自古人才辈出。

许姓,在中国只排名20多位,虽然也出过很多人才,但在这一点上不如徐姓。

至于贡献还是徐姓强于许姓。

徐姓在军事上有:三国时期魏国名将徐晃,三国时期吴国名将徐盛,唐朝军事家徐世绩(徐茂功的原型),明朝开国大将徐达,新中国十大元帅之一徐向前等。

徐姓在文化上有:明朝著名才子徐渭,明朝著名科学家徐光启,明朝著名地理学家徐霞客,国民时期文学家徐志摩等。

徐姓著名政治家有:明朝名臣徐阶、明朝官员徐有贞(虽然此人道德很差,但才能很高)、国民时期政治家徐世昌等。

许姓有贡献的名人有:东汉时期文人许慎、三国时期魏国名将许褚、唐朝名臣许敬宗(才华很高,人品一般)、新中国上将许世友等。

五个正义的历史人物

岳飞

(1103年3月24日(宋徽宗崇宁二年二月十五日)—1142年1月27日(绍兴十一年冬十一月二十七日)),字鹏举,宋相州汤阴县永和乡孝悌里(今河南安阳市汤阴县程岗村)人,南宋将领、官至少保、枢密副使,封武昌郡开国公。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军事家、战略家,是南宋中兴四将之首。他坚主抗金,十余年间,率领岳家军同金军进行了大小数百次战斗,所向披靡,“位至将相”。因岳飞志向是迎二圣回京,所以,在宋金议和过程中,岳飞遭受秦桧、张俊等人的诬陷,被捕入狱。1142年1月27日,岳飞以“莫须有”的“谋反”罪名为朝廷杀害。后平反昭雪,追谥武穆、追赠太师、追封鄂王,改谥忠武。

戚继光

(1528年11月12日-1588年1月5日,即嘉靖七年闰十月初一-万历十五年十二月初八),字元敬,号南塘,晚号孟诸,汉族,山东登州人,祖籍安徽定远。明代著名抗倭将领、军事家,与俞大猷齐名。其父戚景通任漕运官员(今山东省微山县鲁桥镇)戚继光亦出生于此地。率军之日于浙、闽、粤沿海诸地抗击来犯倭寇,历十余年,大小八十余战,终于扫平倭寇之患,被现代中国誉为民族英雄,卒谥武毅。

于谦

(1398年5月13日─1457年2月16日),汉族,字廷益,号节庵,浙江钱塘人,明朝名臣,民族英雄。永乐十九年(1421年)登辛丑科进士,宣德初授御史,曾随宣宗镇压汉王朱高煦之叛。他忧国忘身,口不言功,自奉俭约,所居仅蔽风雨,但性固刚直,颇遭众忌。

海瑞

(1514年-1587年),字汝贤,号刚峰,广东琼山(今属海南)人。明朝著名清官。海瑞一生,经历了正德、嘉靖、隆庆、万历四朝。

1549年(嘉靖二十八年)海瑞参加乡试中举,初任福建南平教渝,后升浙江淳安和江西兴国知县,推行清丈、平赋税,并屡平冤假错案,打击贪官污吏,深得民心。得到提升,历任州判官、户部主事、兵部主事、尚宝丞、两京左右通政、右佥都御史等职。他打击豪强,疏浚河道,修筑水利工程,力主严惩贪官污吏,禁止循私受贿,并推行一条鞭法,强令贪官污吏退田还民,遂有"海青天"之誉。

包拯

(999年5月28日-1062年7月3日),或称包文正,字希仁,庐州人(今安徽合肥肥东人),中国北宋官员,以清廉公正闻名于世。曾任天章阁待制,人称“包待制”;后进为龙图阁直学士,故后人亦称“包龙图”,卒谥孝肃,赠礼部尚书。其廉洁公正、不攀附权贵,故有“包青天”及“包公”之名。

历史上有正义的人

一、黄帝。没有黄帝,就没有数千年的中国和中国文明。

二、大禹。大禹治水的功绩,怎么称赞也不为过。

三、诸葛亮。忠诚和智慧的代表,塑造了中国人的心理。

四、唐太宗。三代以后最了不起的君主,特别是华容合一的思想扩大了中国的内涵。

五、黄巢。农民起义的杰出领袖,代表了人民的意愿。

六、岳飞。虽然壮志未酬,但无损大英雄的名声。

七、成吉思汗。蒙古族的英雄,也是中国的英雄。

八、李自成。又一个农民起义的领袖,其业绩和志向永远值得后人钦佩。

九、清圣祖。虽是少数民族,但其功绩为整个中华民族共享。

十、张自忠。其事迹极具传奇性,需要大力加以宣传。

明朝的杨继盛,为了弹劾奸臣严嵩,使用了“死劾”的方式,即不是严嵩下台,就是杨继盛舍生取义。最后,他被奸人所害,入狱之后被奸人用尽酷刑,将他打的皮开肉绽,而他却拿着碎瓷片“刮骨疗毒”,去腐生新。

明朝的杨涟,弹劾魏忠贤,反被魏忠贤诬告入狱,逼他承认被诬陷的事情,而他为了正义,毫不畏惧,毅然的与魏忠贤战斗到生命的最后时刻。天地有正气,杂然赋流形。下则为河岳,上则为日星”——文天祥

“粉身碎骨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于谦

“城亡与亡,我意已决,即碎尸万段,甘之如饴”——史可法

三国时期著名的常胜将军赵云。

岳飞(1103~1142),男,汉族,南宋时期著名抗金英雄,后被巨奸秦桧诬陷被朝廷杀害。

海瑞(1514~1587),男,汉族,明朝著名清官,一生主持正义。

戚继光(1528~1588),男,汉族,明朝时期著名抗倭将领、军事家、民族英雄。清朝虎门销烟的民族英雄林则徐。

历史上的雷氏名人

雷姓是大陆的第八十八大姓。

但是在台湾雷姓并未列入前一百大姓。

雷姓的起源十分古老,据元和姓纂与古今姓氏书辨证所记载相传在上古帝王黄帝时期,有一个方雷氏族,与黄帝部落关系十分密切。

黄帝曾娶方雷氏族的女子为妻子,生下青阳氏玄嚣。

方雷氏的后代就以“雷” 或者“方”为姓。

黄帝时期,还有一个大臣,叫“雷公”的,发明了中草药制作,“雷公”的后代,也以“雷 ”为姓。

东汉明帝时期,生活在我国西部地区的少数民族羌族中的一支--烧当羌,被东汉朝廷迁到冯诩(今陕西大荔一带)居住,其中有一支姓雷的因为势力较大,因而与同族的党,不蒙,绀耳等氏族一起受到汉朝的优待,这支雷姓人就在冯诩一带发展,逐渐形成望族,南北朝时又逐渐与汉族融合,便以冯诩为郡望。

另外,三国时期有雷义,雷同,他们的后代在魏晋时期南迁至豫章(今江西南昌),并发展成为望族,称豫章望。

通志氏族略:方雷氏之后,女为黄帝妃,生玄嚣,盖古诸侯国也。

又黄帝臣,姓雷善医,着有至教论,药性炮制等书,见古今医统。

名人 历史上,雷姓也不乏名贤俊杰。

如东汉的雷义以善于交友而见重当时,十六国的雷弱儿因功勋卓著而官至大司马。

唐代,雷海青是音乐家。

宋朝,雷允恭、雷有终、雷孝先是政界名流,雷宗道是画家,雷协是经学家。

明朝,雷仕梅、雷宗是名臣。

清朝,雷发达是著名建筑师,雷仁、雷以诚是朝中重臣,雷学淇是著名学者。

当代,雷经天是法学家,雷洁琼是妇女活动家。

至于雷锋,更是妇孺皆知的雷姓名人。

姓徐的十大名人

1.徐光启,明代科学家;

2.徐霞客,著名的旅行家和游记文学家;

3.徐志摩,现代诗人,散文家;

4.徐悲鸿,著名画家、教育家;

5.徐锡麟,民主革命烈士;

6.徐渭,著名的文学家书画家;

7.徐向前,中国共产党伟大的军事家革命家;

8.徐特立,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家教育家;

9.徐达,明代军事家;

10.徐庶,三国著名的谋士。

中国古代史上的徐氏名人

徐偃王徐福徐渭 徐光启 徐霞客 徐敬业

徐建寅 徐达 徐淑 徐天德 徐大春 徐安真

徐陵 徐稚 徐访

中国近代史上的徐氏名人

徐继畲 徐世昌 徐润 徐树铮 徐悲鸿 徐志摩

徐邦道 徐庆璋 徐寿 徐建寅 徐锡麟 徐用仪

徐广缙 徐寿朋 徐桐 徐国泰 徐宗汉 徐培添

徐仁铸 徐进炲 徐勤 徐绍桢 徐致靖 徐延旭

徐有壬 徐希颜 徐耀 徐静仁 徐振鹏

徐骧

中国现代史上的徐氏名人

徐特立 徐向前 徐海东

徐霞客(1587—1641),名弘祖,字振之,号霞客,南直隶江阴(今江苏江阴市)人。明代地理学家、旅行家和文学家,他经30年考察撰成的60万字地理名著《徐霞客游记》,被称为“千古奇人”。

徐霞客一生志在四方,足迹遍及今21个省、市、自治区 ,“达人所之未达,探人所之未知” ,所到之处,探幽寻秘,并记有游记,记录观察到的各种现象、人文、地理、动植物等状况。

《徐霞客游记》开篇之日(5月19日)被定为中国旅游日。

徐渭,字文长,号青藤道人,明代著名的书画家、文学家、戏曲家、军事家。

徐渭出生于浙江绍兴,从小有神童之誉。但命途坎坷,八次科考,次次名落孙山。38岁的时候受聘成为胡宗宪的幕僚,直接参与谋划抗倭战争。后胡宗宪倒台,徐渭惧怕被牵连,遂发狂,先后九次自杀,73岁那年于贫病交加中逝世。

徐渭是罕见的通才,他在文、诗、词、书、画、剧曲等方面的成就堪称车载斗量。他自评:“吾书第一,诗二,文三,画四。”但以画对后世影响最大。这样一个才子,却又精通兵法,让人惊叹。明史《徐渭传》记载“渭知兵,好奇计,宗宪擒徐海,诱汪直,皆预其谋”。

清朝才子郑板桥对徐文长非常敬服,曾刻一印,自称“青藤门下走狗”;近代画家齐白石曾说:“青藤、雪个、大涤子之画,能横涂纵抹,余心极服之,恨不生前三百年,为诸君磨墨理纸。诸君不纳,余于门之外,饿而不去,亦快事故。”

遥想徐渭的才子风采,令人神往。

1.徐晃,三国时期曹魏名将,五子良将之一。

2.徐茂公,隋唐时期著名将领,本名徐懋功,赐姓李,名李勣,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被封英国公。

3.徐达,明初名将,明朝开国功臣,立下汗马功劳,率军攻破大都,赶走元顺帝。

4.徐阶,明朝名臣,曾任嘉靖隆庆时期的内阁首辅。

5徐向前,共和国开国元帅。

免责申明:以上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北库历史网立场!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或内容不符,请联系我们处理,谢谢合作!
当前文章地址:https://www.beikuopc.com/zatan/604976.html感谢你把文章分享给有需要的朋友!
上一篇:朱棣比朱允炆大几岁 朱允炆和朱棣差几岁下一篇:三国时期吴国的最后一位皇帝是谁 三国里的吴国是怎么灭亡的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