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北库历史网>中华杂谈>正文

有谁知道明朝将领盛庸,平安,铁弦的生平事迹 明朝的“都指挥使”与“总兵”是怎样的从属关系

导语:盛庸、平安和铁弦是明朝的知名将领,他们分别有着丰富的生平事迹。明朝的“都指挥使”和“总兵”是两个不同的职位,都指挥使负责统领军队,总兵则负责管理军事事务。两者之间存在从属关系,都指挥使通常是总兵的下属。

目录导航:

  1. 有谁知道明朝将领盛庸,平安,铁弦的生平事迹
  2. 明朝的“都指挥使”与“总兵”是怎样的从属关系
  3. 明朝历史上有哪些有趣的故事
  4. 明朝都指挥使是几品官员
有谁知道明朝将领盛庸,平安,铁弦的生平事迹

这个回答起来就太多了,就简单说下

建文二年四月,李景隆从德州誓师出征,与燕王的靖难军大战于钩盘河。都督平安与瞿能父子率众奋击所向披靡,战场上飞矢如注,射杀燕王的坐骑,燕王的马中箭而死,燕王被摔落于马下,易马再战,马又被射杀,燕王又被摔,燕王换马又战,第三次马死人落,此时再无战马可骑,燕王被阻挡在河堤上。瞿能纵马上前,眼看就要活捉燕王。燕王快步跑上大堤,挥舞马鞭假装招呼后面的将士。李景隆疑心后面有埋伏,不敢上堤追逐。这时忽然刮起了一阵旋风,折断了南岸护国军的大旗,护国军顿时大乱,一下子崩溃了下来,燕王兵将乘势反攻,瞿能父子力战而死,燕王又乘势纵火烧了南军的大营。李景隆率残兵向南逃跑,被杀死溺死二十余万人。当时山东参政铁铉正随军供应军饷,得知李景隆兵败钩盘河,单骑逃往德州,守城官兵都望风遣逃的消息铁铉与参军高魏感奋涕泣,自临邑趋济南,偕盛庸等誓以死守。"燕王的军队进攻德州,李景隆又兵败德州,逃往济南投奔铁弦,燕王攻占德州,得到军需钱财百余万,势力迅速扩大

明朝的“都指挥使”与“总兵”是怎样的从属关系

都指挥使和总兵之间并没有直接的从属关系。

1、都指挥使是明朝“都指挥使司”的一把手,“都指挥使司”在明初期是省级长官,他的职责是管理省内卫所兵的后勤保障,日常训练等等事宜。“都指挥使司”隶属于“五军都督府”,听命于兵部。

2、总兵则是在战时由中央下派到战区指挥作战的总指挥。下派的总兵挂将军印兼领总兵官,战争状态结束后回中央,一般由勋贵或地方都督充任。他是一个职责称谓,并没有品级。

战争状态下,他的排兵布阵则是通过地方的“都指挥使司”来实现。可以说,在明初期,战时状态下,都指挥使听命于总兵,但在条线上并没有直接的从属,因为总兵没有对都指挥使的人事权及奖惩权。

扩展资料

1、都指挥使职能

都指挥使司是中国明朝设立于地方的军事指挥机关。

明初,废元枢密、平章、元帅、总管、万户诸武官号,统兵五千人者授指挥,以下千户、百户、总旗、小旗不等。度山川形势,分设卫所。大致五千六百人为卫、千人为千户所、百人为百户所,官兵均世籍。

洪武三年,升杭州等八卫为都卫。五年,设亲王护卫指挥使司,统诸王府护卫。八年,改在京留守都卫为留守卫指挥使司,诸外都卫为都指挥使司,初设十三都指挥使司。洪武二十六年定天下都司卫所,共计都司十七,留守司一,内外卫三百二十九,守御千户所六十五。其后沿革,设废不一。

都指挥使司初隶属于大都督府,洪武十三年, 丞相胡惟庸谋反,废中书省,因析大都督府为五,分统诸军司卫所。

皇陵所在各置卫,不隶于都指挥使司。皇帝亲军上二十二卫,称亲军指挥使司(锦衣卫即其中之一),不隶五都督府。

2、总兵制度

总兵官成为镇守地方的最高军事长官后,改变了练兵将领不指挥作战,指挥作战的将领不管练兵的问题,有利提高军队的战斗力,形成事权专一的局面,但也存在着总兵称霸一方、拥兵自重的可能。

为维护中央集权,再有战争时,朝廷又要往下派员,称为巡抚,参与军队管理,削弱总兵官的权力。开始巡抚只为临时性的工作,后来才成定职,常驻地方。这样一来,不仅原来的都指挥使司、布政使司、按察使司要受其节制,就连总兵官也要听其指挥。

明代袁可立《奏登师出海之期疏》 :“乃拔其尤者三千六百人,俾总兵沈有容领之先发,而副将李性忠所带家丁旧系辽左健士,臣于三月十二日饯而送之,嘱以相机进止以固榆关,以联毛帅。”

总兵官之下,还设有副总兵、参将、游击将军,游击之下还有坐营官、守备、把总、提调官等。


明朝历史上有哪些有趣的故事

明朝是一个强盛的朝代,同时也是一个很有意思的朝代。16个皇帝中几乎个个都是奇葩,为中国的皇帝历史平添了许多的逸闻趣事。

先说开国皇帝朱元璋,16岁之前的朱重八,主要任务就是放牛。接着又在皇觉寺当了三年的和尚。他这个和尚当的也挺有个性。别的和尚要么练武,要么诵经,他的工作经历却是讨饭和撞钟。

朱允炆是朱元璋的孙子。阴差阳错,老子死了,自己莫名其妙里当上了皇帝。自从当上了皇帝,每天都是战战兢兢,就开始搞革命,结果搭上了自己的性命。

朱高炽是一个典型的胖子,就连走路都得让人扶着。真是吃嘛嘛香。他的死也比较有趣,听说是胖死的。

朱瞻基是明朝少有的贤君,其最大的爱好竟然是斗蟋蟀。他经常要求各地的官民采集上等蟋蟀送入宫中,人称蟋蟀天子。

朱祁镇听取王震的建议,御驾亲征,结果被俘了。凭自己超强的交流能力成功的和瓦刺主帅的弟弟交上了朋友,被俘期间好酒好肉,回国时好多瓦刺人依依不舍,十里相送。

罢工皇帝朱厚璁,工作累了就罢工,

20年不上朝。

朱常洛苦熬了39年才得到了梦寐以求的皇帝宝座,在位仅一个月,屁股还没坐稳呢,就淫欲过度病倒了。后因为服用丹砂过度,老早的就驾鹤西游去了。

朱由校不是一个天生当皇帝的料。它更适合当一个木工。在他眼里什么江山美人都不热。整天鼓捣木头,非常有匠心。

朱由检是在大明王朝摇摇欲坠时接替了家族的企业。无论他怎么努力,无法填补明朝这个破船的漏洞。终于有一天,一个名叫李自成的打进北京城。朱由检慌里慌张的在煤山找到了一棵歪脖树吊死了。

明朝是一个汉人执政的政权。经历过成功失败。不过有一点挺令我佩服的。就是16个皇帝都挺有骨气的。就像崇祯宁死不受辱。这一点宋朝的皇帝就差远了。

历史是一面镜子。让我们看到了我们的祖先经历过的事情,以及遇到问题解决的办法。然后在我们的心中存在一个对他们的评价,指导我们今后遇到相似的问题该怎么解决。

1、朱元璋成为开国皇帝本身就很有趣。他可是真正的白手起家,竟然做过乞丐、小偷、和尚。从最低到最高,其悬殊从古至今无人能比。

2、明朝大礼仪事件也很有趣。随着明朝理学的兴隆,礼仪事件很是热闹了一番,不但热闹,还很惨烈呢!

3、三部小说的诞生让明朝的历史尤其有趣。《三国演义》《水浒传 》《西游记》代表了中国文学的高度成就。

历史上强大的奥斯曼帝国曾经稀里糊涂地向国力衰落的明朝朝贡了一次。

奥斯曼帝国是历史上有名的强大帝国。它的势力在国王苏莱曼一世的时候达到顶峰,一度席卷亚、欧、非三大洲。奥斯曼帝国长年四处征战,势力达到鼎盛的同时,也为自己树立了很多敌人。于是他们想结交一些比较遥远的国度,并以此来牵制波斯王朝。

当时我国正处于明朝时期的嘉靖年间,由于长期封锁商路,经济一落千丈,国力已经大幅衰退。丝绸之路上的商人无法从中牟利,便有商人开始假扮使者向朝廷进进贡,这样可以得到明朝政府的赏赐,比做生意获利更多。就这样,越来越多的商人依葫芦画瓢,也学着这样做,其中就有一些奥斯曼的商人。

他们回国之后还撰写了见闻录,其中以阿里丶阿克巴尔的《中国志》为代表,书中把明朝描绘得无比强大,远远超过了波斯。这让当时的苏莱曼一世非常心动,立即派遣了一支90多人的奥斯曼使团正式向明朝朝贡,但是他们却连明朝皇帝的面都没见到,就被当成不知名的小国使团给打发了。而该使团在回国的路上遭遇了蒙古人的骚扰,不得不躲进甘州城,还热心地帮助明朝官兵抵御蒙古人的入侵,最终死了9人。

该使团堪称史上最为稀里糊涂的一个使团,不仅目的没达到,还赔了夫人又折兵。

如果觉得有趣,请关注我,将持续为您分享历史中的趣事。


明朝都指挥使是几品官员

正二品

明初,废元枢密、平章、元帅、总管、万户诸武官号,统兵五千人者授指挥,以下千户、百户、总旗、小旗不等。度山川形势,分设卫所。大致五千六百人为卫、千人为千户所、百人为百户所,官兵均世籍。

洪武三年,升杭州等八卫为都卫。五年,设亲王护卫指挥使司,统诸王府护卫。八年,改在京留守都卫为留守卫指挥使司,诸外都卫为都指挥使司,初设十三都指挥使司。洪武二十六年定天下都司卫所,共计都司十七,留守司一,内外卫三百二十九,守御千户所六十五。其后沿革,设废不一。

都指挥使司初隶属于大都督府,洪武十三年, 丞相胡惟庸谋反,废中书省,因析大都督府为五,分统诸军司卫所。

皇陵所在各置卫,不隶于都指挥使司。

皇帝亲军上二十二卫,称亲军指挥使司(锦衣卫即其中之一),不隶五都督府。

免责申明:以上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北库历史网立场!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或内容不符,请联系我们处理,谢谢合作!
当前文章地址:https://www.beikuopc.com/zatan/606450.html感谢你把文章分享给有需要的朋友!
上一篇:全国城隍庙排行榜 我国有哪四大名寺下一篇:希腊是国家还是城市 丘比特与普绪喀的故事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