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北库历史网>文史百科>正文

赫鲁晓夫简介 赫鲁晓夫资料简介,赫鲁晓夫图片

导语:赫鲁晓夫资料简介,赫鲁晓夫图片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赫鲁晓夫资料简介赫鲁晓夫图片   尼基塔·谢尔盖耶维奇·赫鲁晓夫,于卡利诺夫卡出生,在莫斯科逝世,曾担任苏联最高领导人,任内对苏联各方面实行积极改革。   生平

赫鲁晓夫资料简介,赫鲁晓夫图片

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赫鲁晓夫资料简介赫鲁晓夫图片

  尼基塔·谢尔盖耶维奇·赫鲁晓夫,于卡利诺夫卡出生,在莫斯科逝世,曾担任苏联最高领导人,任内对苏联各方面实行积极改革。

  生平

  早期

  赫鲁晓夫出身卑微,早年长期在乌克兰工作,放过猪,打过工,曾任乌克兰第一书记。二战期间曾参与指挥斯大林格勒攻防战及基辅保卫战。在乌克兰期间的农业政策相对务实,使得乌克兰的粮食生产在苏联集体化运动之后得到了一定恢复。

  政治

  从1953年9月7日至1964年10月14日,任苏共中央第一书记。打压莫洛托夫-马林科夫集团和贝利亚等政敌上台,自1958年-1964年担任苏联部长会议主席。

  在苏共二十大上,赫鲁晓夫通过秘密报告的方式,揭露了斯大林在大清洗中的暴行,结束了斯大林时代。而这份秘密报告被西方间谍所截获并将四万多字原文公开,震撼了世界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掀起了世界范围的去斯大林化运动。赫鲁晓夫停止了苏联国内的大规模政治镇压,并在全国范围内平反了近千万人的冤假错案,释放了绝大多数古拉格中的政治犯。

  而苏联的知识分子也从斯大林时代的政治恐怖中获得解放,他在任期间,苏联的政治气候空前宽松,索尔仁尼琴等作家得以公开出版作品,苏联逐渐变为“正常社会”。

  赫鲁晓夫对普通群众开放克林姆林宫,并取消了中央领导的“特殊供给”和官僚干部的各种特权以及“特殊津贴”,深得民心,但也招致官员不满。他的自由化政策更为斯大林时代的既得利益者所痛恨。他的领导风格虽然被很多人认为是充满活力,但也被另一些人认为是激进冒险。有人说他是“鲁莽的改革家”。

  外交

  赫鲁晓夫主张东西方缓和,以避免核战争。对外主张“三和路线”,即和平共处、和平竞争、和平过渡。 曾访问过中国并对毛泽东发起的所谓人民公社运动和大跃进发生过争论,戏称“苏联的共产主义是吃马铃薯烧牛肉,中国的共产主义是喝大锅清水汤”。文革时称其为“现代修正主义”。 在1959年7月于莫斯科举行的美国国家博览会开幕式上,与时任美国副总统的理查德·尼克松展开过一场著名的关于美苏意识形态和核战争的论战,史称“厨房辩论”。 他多次访问美国等西方国家,但他的对外政策仍然导致美苏核对抗,他是冷战期间的苏联主要领导人;第二次柏林危机、古巴导弹危机等事件的主要策划者。

  经济

  赫鲁晓夫尝试对苏联的经济,特别是农业进行改革。他试图改变过分集中的农业管理体制,扩大集体农庄和国营农场的自主权;削减农业税,提高农副产品收购价格,大规模开垦荒地和种植玉米。 赫鲁晓夫还对工业管理体制进行了改革,扩大了地方权力,但没有使企业获得独立自主的经济地位。

  军事

  赫鲁晓夫重视战略核武器的作用,大量裁减陆军和海军,引起苏联军界人士的极大不满。任内,苏联成功地发射了世界上第一颗人造卫星,并将人类第一位宇航员加加林送上太空,显示了苏联当时强大的国力和先进科技。

  “退休”

  1964年10月14日,当赫鲁晓夫在黑海之滨渡假时,勃列日涅夫等人在莫斯科发动了政变,赫鲁晓夫被免除了一切职务,强迫“退休”,成为“特殊养老金领取者”,自此从公众视野中消失。

  下台后郁郁寡欢的赫鲁晓夫在乡间隐居,在软禁状态下的他在这段期间撰写了回忆录,详细记述了自己的政治生涯,披露了很多重大事件的内情。在被克格勃发现后,勃列日涅夫严禁其从事回忆录写作,并采取窃听等手段来加强监视其言行。赫鲁晓夫对此抗议说:“连我家的厕所都有窃听器!你们花费人民纳的税金,就是为了窃听我放屁吗?” 被激怒的赫鲁晓夫毫不让步,直到把个人回忆录完成。他的家人在苏联克格勃没收书稿与录音带的情况下,秘密将书稿复印件运送到西方由利特尔·布劳恩公司出版。

  1971年9月11日,曾经叱咤一时的赫鲁晓夫在沉寂中病逝,葬于新圣女修道院公墓。当时的苏联各大报纸在报道中甚至没有明显突出他的名字,而群众的大规模瞻仰,竟使得勃列日涅夫下令关闭新圣女公墓。

免责申明:以上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北库历史网立场!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或内容不符,请联系我们处理,谢谢合作!
上一篇:鬼神之说 盗墓的人为什么不怕鬼 鬼神之说不可信下一篇:盖聂死了吗 盖聂是谁?历史上存在吗?盖聂是怎么死的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