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北库历史网>文史百科>正文

望厦条约 国耻

导语:国耻 | 1844年7月3日,中美第一个不平等条约《中美望厦条约》签订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175年前的今天,1844年7月3日,美国代表顾盛和清廷代表耆英在澳门望厦村普济禅院签订了中美第一个不平等条约——《中美

国耻 | 1844年7月3日,中美第一个不平等条约《中美望厦条约》签订

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175年前的今天,1844年7月3日,美国代表顾盛和清廷代表耆英在澳门望厦村普济禅院签订了中美第一个不平等条约——《中美望厦条约》。美国就此获取了侵害中国主权的领事裁判权,并获得“最惠国待遇”,享受中国给予其他国家的一切权利。

  在林则徐领导的广州禁烟运动中,美国鸦片贩子的利益也受到了严重的威胁。他们于1839年5月联合上书美国国会,要求美国政府与英、法、荷等联合起来对付中国。第一次鸦片战争爆发后,美国派加尼率东印度舰队来中国沿海护侨,保护美国利益。而加尼在得知《南京条约》签订的消息后,径自致函两广总督祁填,要求最惠国待遇,未果。

  中英《南京条约》签订的消息传到华盛顿,美国总统约翰·泰勒于1842年12月咨会国会,要求派遣代表来华商谈建立新的经济关系。1843年5月,美国政府派顾盛为特使来华,其使命就是要求中方给予美国与英国同等的通商条件。1844年2月,顾盛到达澳门。6月18日,清钦差大臣、两广总督耆英与顾盛在澳门附近的望厦村进行会谈。

  在谈判过程中,美方软硬兼施,采用讹诈的手法,胁迫中方谈判者。耆英屈服于压力,抱着"一视同仁"的宗旨,接受了美方所拟定的条约草案。7月3日,双方正式签订了《中美五口通商章程》和《海关税则》。因签约地在澳门望厦村,所以又称《望厦条约》。

  主要内容

  中美《望厦条约》共34款,并附有海关税则。主要内容为美国在通商、外交等方面,享有与英国同等的权利。也就是说,英国通过鸦片战争获得的特殊权益,除割地、赔款外,美国全部获得,而且在许多方面危害中国更厉:

  1.协定关税。条约规定:"倘中国日后欲将税率变更,须与合众国领事等官议允"。此为《南京条约》规定"协定关税"范围的进一步扩大,严重地损害了中国的经济。

  2.扩大领事裁判权范围。条约规定:中国国民与美国国民发生诉讼事件,美国国民由美国领事等官员捉拿审讯,按照美国法律与惯例处理;美国国民在中国与别国国民发生争议,"应听两造查照各本国所立条约办理",中国官员无权过问。由此,清朝对美国国民的逮捕、审讯定罪、惩治的司法权力全部丧失。

  3.侵犯中国的领海权。美国兵船可以任意到中国港口"巡查贸易",清朝港口官员须"友好"接待。停泊在中国的美国商船,清朝无从统辖。

  4.规定了12年后可以"修约"的条款。此外,条约还同样规定了片面最惠国待遇,如中国日后给他国以某种优惠,美国应一体均沾。

  条约影响

  《望厦条约》使美国享有英国在《南京条约》及其附件中取得的除割地、赔款外的一切特权,同时还扩大了侵略权益。如美国兵船可任意到中国各通商港口巡查贸易;美国人有权在通商口岸开设医院,建立教堂等。中美《望厦条约》是比中英《南京条约》、中英《虎门条约》及其附件更细致更完备的不平等条约。它是加在中国身上的又一道更为沉重的枷锁,并成为尔后中法《黄埔条约》及其他帝国主义列强与中国签订不平等条约的范本。

♦中美国民彼此最初印象:美国人谦卑恭敬中国人宽厚

♦中美建交鲜为人知的故事:绝密状态下讨价还价

♦美国媒体到底是如何评价中美“乒乓外交”?

免责申明:以上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北库历史网立场!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或内容不符,请联系我们处理,谢谢合作!
上一篇:丈夫当兵后媳妇和公 “中国的巴顿”钟伟将军:勇猛善战、廉洁奉公的伟丈夫!下一篇:古代婚礼流程 古代结婚六大步骤,这些结婚风俗你知道几个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