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北库历史网>文史百科>正文

天下三分终归晋,早已注定的原因是什么?

导语:东汉末年,曹操辛辛苦苦统一北方,原本是想让曹实的后代富强可敬,能够永远治理国家。但是曹丕39岁去世,曹睿35岁去世,两人都英年早逝,没能培养出优秀的接班人。结果曹睿最后不得不请司马懿辅佐年轻的曹芳。不要说继承皇位时年仅8岁的曹芳,就连曹氏家族的

东汉末年,曹操辛辛苦苦统一北方,原本是想让曹实的后代富强可敬,能够永远治理国家。但是曹丕39岁去世,曹睿35岁去世,两人都英年早逝,没能培养出优秀的接班人。结果曹睿最后不得不请司马懿辅佐年轻的曹芳。

不要说继承皇位时年仅8岁的曹芳,就连曹氏家族的曹爽、夏侯霸、夏侯玄,卧龙的诸葛亮都折在司马懿手里,所以当时魏国没有司马懿的对手。就这样,高平陵政变后,司马懿杀了数千曹氏宗族。从此,曹魏的军政大权完全落入司马家族手中。

稳定了曹魏内部,司马家族把注意力转移到蜀国和吴国的南方。那么我们重点分析一下司马懿为首的司马家族为了灭蜀灭吴做了哪些准备。

早在曹操时代,司马懿就注意到了经济的重要性。当时司马懿发现曹操控制区内至少有20万人因为战争而脱离了农业生产。

如果这些闲置的劳动力能够聚集在一起,每年生产的粮食将是一个巨大的数量。所以司马懿力劝曹操实行屯田制度,大力发展农业生产。

关羽淹七军围困樊城时,洛阳以南、荆州以北这一带的老百姓纷纷出逃。一开始曹操准备把这些人北移安置,但是司马懿阻止了曹操,因为关羽的进攻只是暂时的,迟早要撤退回去。到那时,这些人仍然可以回到家乡务农。

如果他们被转移到其他地方,不仅会伤害人民的积极性,还会使前线非常空空虚。

事实证明,司马懿的建议是正确的。没过多久,关羽就败给了麦城,因为战争而离开家乡的普通百姓也能回到家乡从事农业生产。直到司马燕进军东吴,这一地区仍保持繁荣。

此外,司马懿还用另一个尺度赢得了人心,那就是他对户籍制度的看法。

一直以来,曹魏都想建立一个严格的户籍制度,让他能清楚地掌握每一户,更容易收税。

但司马懿认为,吴、蜀建立了严格的户籍制度,征收重税,导致蜀、吴民众怨愤不断。

所以曹魏应该反其道而行之,让百姓安居乐业。只要人民有钱,税收自然就来了。不然普通人家里没饭吃,就算建立了户籍制度,又有什么用?

不仅司马懿,他麾下的邓艾也是经济专家。邓艾曾经写过一篇文章《论吉河》,里面说,战争最后一定是金融竞争,谁在金融上有绝对优势,谁就赢得最后的胜利。

在那个农业经济时期,财力的竞争意味着粮食。按照邓艾的估计,要想消灭吴国和蜀国,十万大军至少要准备五年。如果我们向10万军队提供五年的食物,这意味着我们必须有3000万石的食物。

于是邓艾盯着许都以东的寿春一带。

当时,位于魏、吴交界处的寿春地区还是一个未开发地区。由于缺乏水利设施,这里的粮食产量一直很低。但如果合理挖渠,增产三倍没问题。根据wargo的估计,每年有5万人在参与耕种并得到适当灌溉的情况下,至少可以获得500万石的粮食。

六七年积累,囤积三千万石粮完全可以。为此,邓艾开始兴修水利,屯田。在寿春地区,不仅人民,军队也在耕作。一时间官场和民场交织在一起,一派热闹景象。

到邓艾灭蜀的时候,司马懿已经死了。这时司马师取代了曹魏,新上位的司马燕也是一个重视农业生产,甚至亲自参与农耕的人。在皇帝亲自带队的情况下,晋朝的实力怎么可能不发展呢?

经过几代司马氏的不懈努力,司马氏的财力远超蜀汉和东吴。当时诸葛亮忙于六次出祁山,姜维忙于九次伐中原,无暇发展内部经济。

在东吴,孙权后期,执政党和在野党都处于动乱之中,光是几个王公就被废了。后来君主无能,享受享乐,就会有发展经济的想法?

这样一分析,天下三分毕竟金,有他的道理。

免责申明:以上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北库历史网立场!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或内容不符,请联系我们处理,谢谢合作!
上一篇:刘邦四十八岁起义,那他之前几十年都在干什么?下一篇:电锯魔术 电锯活人表演失误真相 魔术师用锯锯死自己的妻子

文章评论